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组织和管理、模型创建与管理、模型应用的流程、成果以及应遵循的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公路项目在全生命期内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已建公路项目可参照本文件规定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1212《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36344《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JTG/T2420《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B34/T3837《公路工程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B34/T3838《公路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模型分解结构modelbreakdownstructure,MBS以建设成果的信息元素为导向对信息模型进行的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建设成果下降一层代表对信息元素的更详细定义。
模型仿真应用modelsimulationapplication在计算机系统中,以模型的非几何信息为基础,利用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特性开展空间协调、虚拟仿真、方案展示等方面的操作,对拟定的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模拟验证,以比选出最佳方案或者发现潜在的设计和施工组织缺陷的过程。
模型数据应用modeldataapplication从信息模型中取得数据,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模型数据应用不涉及多个参与方的信息集成或共享。
信息集成应用informationintegrationapplication在信息共享的支撑环境和条件下,以模型为基础,集成业务管理、物联网设备等多种来源的数据,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得到新的信息模型数据的过程。
信息可信度informationcredibility信息或信息源被信任的程度,简称可信度。同一条信息,经过越多的独立信息源或信息提供人佐证,则其可信度越高。基本规定模型应用应遵循GB/T51212-2016和JTG/T2420的要求。模型应用宜贯穿建设工程全生命期,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某一阶段或环节内应用。根据应用方式的不同,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可分为模型仿真应用、模型数据应用、信息集成应用三大类。应根据项目特点、合约要求、工程相关方模型应用水平等综合确定模型应用目标。应根据应用目标创建、使用和管理模型,并选择合适的应用方法。建筑信息模型按项目进展可分为设计信息模型、施工信息模型、竣工信息模型及运维信息模型,各阶段模型可根据需要做一步细分。建筑信息模型在项目全生命期各个阶段均可创建、共享和应用,模型信息应具备连续性、扩展性和可追溯性。建筑信息模型的产生、信息修改和扩展应保证其可信度,并满足下述要求:由人工录入的信息,应经填录人员以外其他参与角色的审批;由专业软件计算生成的信息,其计算所依据的输入信息应满足a)列项要求;由感知设备提供的信息,其设备应经校验并有专人维护;由其他信息系统获取的信息,应参照前述a)、b)、c)列项对该信息进行可信度验证。在模型创建、应用和管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全生命期信息安全。组织管理要求资源要求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建模软件的选用应符合行业特征、使用单位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宜支持主流版本的IFC数据标准并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输出的模型应满足各阶段信息无损传递的需求;建模软件宜具有二次开发的功能;宜具备协同设计能力,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通过获取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解决某项或多项应用任务。宜支持主流版本的IFC数据标准并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与其它软件实现信息交互。信息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为各参与方以及相关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共享的支持环境;应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宜支持主流版本的IFC数据标准;支持自定义信息语义;应具备友好的模型浏览和信息检索界面;宜支持通过模型聚合关系,或通过指定属性及索引生成模型分解结构,并以树形结构目录进行展示;宜支持通过指定属性及索引生成工程分解结构或任务分解结构,并以树形结构目录进行展示;应设置标准化接口,具备多平台数据交互能力;应具备利用模型数据进行协同管理的功能;宜具备大数据分析功能,对指定范围的模型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为特定的目标形成可参考的结论;应保证数据安全。建筑信息模型应基于构件模板进行创建。构件模板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构件模板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通过调整共享参数可重复使用;构件模板模型精细度、几何表达精度、信息深度应符合DB34/T3837要求;构件模板属性的语义表达应符合DB34/T3838要求;构件模板应由企业或项目进行发布、更新,应包含发布及更新时间,版本号等信息;构件模板附带了版权声明的,应充分尊重版权声明中的有关说明,不得有侵权行为。应建立构件库,对构件模板进行管理。构件库应符合下列规定:构件模板应进行校核审定后方可入库;构件库应有清晰的索引目录,便于模型建立时快速调用;应对构件模板进行版本管理。硬件资源包括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所需的计算机(服务器)、云计算设备、网络通信以及各种检测、监测、展示等设备及装置。实施规划项目实施前,项目建设单位应结合已有资源,对实施进行总体性规划,并组织相关方编制建筑信息模型总体实施方案。总体实施方案应包括实施目标、技术路线、实施管理、进度计划等内容。实施目标包括如下内容和要求:应根据项目规模、特点以及需求确定本项目应用达到的目标;应用目标包括缩短项目工期、降低工程造价、降低材料损耗、提升项目质量、提升管理效率等;应根据目标确定建模范围、建模精度以及本项目应用点和应用范围;信息集成的应用范围应覆盖全项目,宜在全生命期内实施;应根据实施目标明确应交付的成果和遵循的验收标准;信息集成应用在全生命期内实施时,模型成果的验收除满足DB34/T3837规定外,宜按GB/T36344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技术路线包括如下内容和要求:应围绕项目实施目标制定技术路线;应包括建模软硬件的选择、模型交付格式、模型集成方案、模型应用方案、项目相关方协同工作机制、信息交换与共享规则、模型质量控制和信息安全机制等内容;应用目标包含模型数据应用和信息集成应用的,应明确本项目遵循的信息语义标准;项目级标准制定应满足已有上位标准,并充分考虑项目实际需要。实施管理包括如下内容和要求:实施管理内容包括实施团队、模型交付、模型应用、实施保障等;实施团队应包括组织架构和任务分工;模型交付应包括模型质量要求、模型交付流程、模型验收与整改流程等;模型应用包括应用目标、资源要求、应用流程、应用成果要求、应用成果验收与整改流程等;实施管理流程应符合工程项目管理习惯和岗位职责要求;进度计划包括如下内容和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定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总进度计划;各参与方应根据总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阶段进度计划,包括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周任务;项目引入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咨询服务团队的,应由咨询服务团队协调各参与方进度计划的制定。实施保障实施保障包括组织保障、技术保障、资源保障。组织保障包括如下要求:应在项目前期阶段引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咨询服务团队,负责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推进;项目应组建技术推进小组,组长宜由项目业主方第一责任人担任,组员宜由各参建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各参建单位应组建技术团队,技术团队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项目管理;各参建单位应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的人数、资历及技能需满足项目技术推进要求;项目宜推行例会和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对参与模型应用的人员进行基本知识培训与考核;宜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情况纳入项目考核;宜基于项目管理平台对项目其它管理行为进行考核。技术保障包括如下要求:应优先选用专业性强的建模软件和应用软件;应优先选用适应性广、成熟度高的技术应用方案;信息的产生、集成以及验收,应优选使用辅助软件完成;建筑信息模型总体实施方案应经专家评审后实施。资源保障包括如下要求:建设单位应承担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内容对等的服务费用;相关方应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需求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并应符合5.1条要求;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试验设备宜结合模型应用需求选择或配备;应建立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和电力保障系统,建立综合数据备份机制,保障数据安全。模型创建与管理要求一般规定模型应按照JTG/T2420规定的模型架构进行信息组织。模型数据存储宜按照JTG/T2420规定的数据存储格式,也可采用约定的格式,宜符合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的相关标准和规定。模型的信息语义应遵循DB34/T3838的要求,如遵循了其它标准,应在建模说明中予以明确。应遵循DB34/T3837的要求,并根据各阶段应用的需求确定建筑信息模型的精细度、几何表达精度以及信息深度。在建设工程全生命期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时,宜直接利用前一阶段的模型,并将更新后的模型交付后续阶段。模型分解结构模型用于模型数据应用或信息集成应用时,应在建模时对模型单元进行合理分解。模型的分解应按模型单元的构件分类、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其中构件分类的分解原则参见DB34/T3838附表A.1,模型空间的分解原则参见本文件附录A。模型的创建建模前应收集所需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周边建构筑物,地质勘察资料、设计图纸、上一阶段模型等。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宜采用协同设计的方式建立,模型信息宜通过建模软件直接产生。前一阶段未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或前一阶段模型不满足需求的,可自行建立本阶段模型。信息交换与共享应建立项目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规则,相关协议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明确互用数据的内容、格式和验收条件。交换与共享的数据内容应根据相应任务要求确定,并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信息交换与共享应对模型数据的正确性、协调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并符合以下要求:模型数据已经过审核;模型数据的内容、格式和详细程度符合数据互用协议及协同工作要求。用于交换和共享的模型元素应能被唯一识别,且宜采用DB34/T3838规定的标识码编码方式。应统一信息要素的语义标准,且宜采用DB34/T3838规定的信息分类和编码方式。信息交换与共享应保证信息安全。设计信息模型的交付和验收模型的交付内容按DB34/T3837执行。应根据项目实施条件,采用以下几种格式和方法交付模型:采用约定版本的IFC格式交付模型。当不具备a)列项条件时,可将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分开提交。几何信息应采用通用、转换效率高的中间格式;非几何信息应采用电子表格交付格式。非几何信息应采用电子表格格式交付时,电子表格应符合以下要求:有且仅有一行为所表达信息/属性的信息编码;信息编码符合DB34/T3838要求;第一列为构件标识码,且仅有一列为构件标识码;构件标识码所在列的数据不允许重复;非几何信息电子表格典型交付格式参见附录B。构件标识码用来与几何信息中构件级模型单元建立关联关系。模型交付时,建模方应同步提交建模说明,注明建模范围、版本、遵循标准以及必要的索引文件。模型的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等按各方职责进行验收;模型的验收要求按DB34/T3837执行;宜结合施工图对模型数据准确性进行验收。设计信息模型的交付和验收的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1竣工信息模型的交付和验收模型的交付内容按DB34/T3837执行。应根据项目实施条件,采用以下几种格式和方法交付模型:采用约定版本的IFC格式交付模型;采用数据库以及其它约定的方式交付模型。模型交付时,交付方应同步提交模型说明,注明模型数据范围、遵循标准以及必要的索引文件。模型验收前,宜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按GB/T36344对模型进行数据质量评价,并出具数据质量评价报告。模型的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项目接收单位、档案咨询单位等按各方职责进行;模型的验收要求按DB34/T3837执行。设计信息模型的交付和验收的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2。模型的变更在发生设计变更时,设计方在提交设计变更图的同时应提交变更模型。变更模型中相关信息应经审核后方可使用,审核流程由建设单位根据项目管理流程制定。模型变更的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3。模型仿真应用一般规定宜在模型通过审核后开展。应在总体实施方案基础上开展工作。模型几何表达精度应不低于DB34/T3838-2021中G3等级。可视化分析可视化分析包括以下内容:控制要素分析、征地拆迁分析、交通分析、平纵线型组合分析以及公路与自然环境总体协调性分析等;三维视距检查、标志检查、不良路段检查、摄像头可视范围检查等;场地仿真、互通立交、大型桥梁的结构和造型美学设计。可视化分析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用于分析的模型;基于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的过程文件;可视化分析报告。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4。应用示例参见本文件附录D.1。方案比选方案比选包括以下内容:基于具备GIS功能的软件进行辅助选线;基于模型开展路基、桥梁、隧道设置方案的比选;基于模型开展不同桥梁、隧道方案美学设计方案的比选。方案比选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不同方案的比选模型;基于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的过程文件,包括视频、图片等;方案设计及比选报告。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5。应用示例参见本文件附录D.2。碰撞检查碰撞检查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基于模型对不同专业构件进行碰撞检查;基于模型对上跨、下穿构筑物进行限界复核并对竖向设计进行优化;基于模型开展公路工程设施与周边建筑物、基础设施和用地的冲突检查。碰撞检查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用于碰撞检查的模型文件;辅助碰撞检查的过程性模型及其它文件;碰撞检查报告。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6。应用示例参见本文件附录D.3。施工工艺模拟施工工艺模拟包含以下内容和要求:模型几何表达精度应不低于DB34/T3838-2021中G3等级;模拟过程涉及与其他施工工序交叉时,应保证各工序的时间逻辑关系合理;应能清晰展现施工工艺步骤和要点。施工工艺模拟成果包含以下内容:施工工艺动画视频;施工工艺优化说明。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7。施工组织模拟施工组织模拟包含以下内容和要求:施工组织模拟宜包括场地布置、进度计划、资源组织、三线迁改、交通组织;应基于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补充临时建筑物、机械设备、材料等环境模型;宜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同步进行施工组织模拟,并实时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应严格按技术方案,设置进度节点、资源数据以及外部约束条件,准确模拟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模拟成果包含以下内容:施工组织模拟原始文件,包括模型和模型动作;施工组织模拟视频文件,应能展示最终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优化报告或含有施工组织模拟内容的施工组织方案。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8。应用示例参见本文件附录D.4。应用成果的交付与验收模型应用完成后,应交付应用所使用的模型、过程文件以及应用结论;模型应用由建设单位委托时,成果应由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的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验收;不属于建设单位委托的,由应用单位自行组织验收存档。模型数据应用一般规定应在模型验收后开展。宜借助建模软件或其他专业软件计算实现;工程数量统计工程数量统计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应对模型中所有模型单元进行遍历统计,形成工程建设时所必要的工程数量数据;应保留从模型中获取的明细数据、明细数据与模型单元的关联关系以及统计计算形成的中间文件,保证数据的可追溯性;工程量统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标准的有关规定。工程数量统计成果包括以下内容:用于工程量统计的模型;工程数量明细表;工程数量统计表及过程文件;相关说明文件。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9。应用示例参见本文件附录D.5。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应在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确定后实施;涉及工程实体部分清单应利用模型数据直接编制;应保留从模型中获取的明细数据、明细数据与模型单元的关联关系以及统计计算形成的中间文件,保证数据的可追溯性;工程量清单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标准的有关规定。工程量清单编制成果包括以下内容:用于清单编制的模型;工程量清单明细表;工程量清单(统计表)及过程文件;计量规则及其它相关说明文件。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10。应用示例参见本文件附录D.6。数字化加工数字化加工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钢结构、钢筋、管材、混凝土预制品等利用数控设备加工制造的零件或构件,在加工过程中宜直接利用模型数据;建筑信息模型经加工厂检查、深化后,方可用于数字化加工;生成数控文件前宜进行排版套料、优化加工方案,以减少材料损耗、提升加工效率;宜利用模型数据对零件加工进度、材料使用情况等进行生产管理。数字化加工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用于生成数控文件的原始模型及深化后的模型;用于加工的数控文件;模型优化及排版套料相关说明。典型流程参见附录C.11。应用示例参见本文件附录D.7。应用成果的交付与验收模型应用完成后,应交付应用所使用的模型、过程文件以及成果文件。模型应用成果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和验收。信息集成应用一般规定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的协同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可结合建设各相关方管理要求制定。相关方应建立实现协同工作、数据共享的支撑环境和条件,制定数据互用协议。模型信息表达宜遵循DB34/T3838规定;未遵循以上标准的,应注明遵循的信息语义标准或提供相关数据字典。模型应用前,应结合应用要求对建设工程各个阶段、各专业或任务的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更新和修改到模型中的信息,信息可信度等级宜达到C2以上。应将设计、施工信息传递到运维阶段,充分利用建设期模型数据改进养护管理,提高养护决策水平。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包含以下内容和要求:项目建设方应为建设项目搭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协同管理平台,应组织建立实现协同工作、数据共享的支撑环境和条件;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投资管理、施工组织、资源管理、应急管理等;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程分解结构宜直接利用模型信息生成;不同管理活动产生的信息应具备互用性,减少数据冗余;工程项目管理成果包含以下内容:竣工信息模型,模型中应包含工程项目管理产生的过程数据和成果数据;模型相关说明,包括模型遵循的信息语义标准、相关数据字典;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工程项目管理产生的其它工程文档以及影像资料。应用示例参见本文件附录D.8。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管理包含以下内容和要求:施工方宜搭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管理平台,建立实现协同工作、数据共享的支撑环境和条件;施工组织中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宜基于信息模型开展;宜开展智慧工地应用,提升施工过程数据的获取能力。施工组织管理应用成果应包含以下内容:施工信息模型,模型中应包含施工组织管理产生的过程数据和成果数据;模型相关说明,包括模型遵循的信息语义标准、相关数据字典;施工管理产生的工程文档以及影像资料。应用示例参见本文件附录D.9。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应用包含以下内容和要求:宜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开展大数据应用,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以模型为支撑,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安全、质量管理进行实时评估,并提出优化方案;以模型为支撑,对项目设计水平、施工水平进行后评价;以模型为支撑,建立动态的人、料、机定额库和工期定额库。大数据应用成果包含以下内容:进度、安全、质量管理评价,在信息系统中以可视化图表实时展示;设计水平、施工水平后评价,以*.docx格式提交;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人、料、机定额库和工期定额库,应可导出为*.xlsx格式。运维养护管理运维养护管理包含以下内容和要求:宜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运维管理平台;宜直接使用经验收的竣工信息模型;运维阶段信息协同应用包括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监测监控、日常巡检保修、防洪防汛等;宜利用物联网设备对重要构筑物健康状况进行持续监测,并记录到信息模型中;利用模型数据进行应急管理。运维养护管理成果包含以下内容:运维养护管理巡查数据,应可导出为*.xlsx格式;运维养护管理统计数据,应可导出为*.xlsx格式;运维养护管理预警及告警,在信息系统中以可视化图表实时展示。应用成果的交付与验收模型应用完成后,应交付应用所使用的模型、过程文件以及成果文件。模型应用成果应按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和验收。
(规范性)
设计信息模型的空间分解结构道路工程分部整体空间分解局部空间分解构件单元分解路基1、每1~3km里程段为一个整体空间;2、整体空间以涵洞中心线或桥梁起点伸缩缝为界;3、当相邻涵洞或桥梁间路基段长度小于1km时,应向大桩号方向合并相邻路基段,直至整体空间总里程长度不小于1km;4、当相邻涵洞或桥梁间距大于3km时,以小桩号方向涵洞中心线或桥梁起点伸缩缝开始,每3km作为一个整体空间;5、每个互通立交、服务区均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空间。1、每300m-500m里程段为一个局部空间;
2、局部空间以涵洞中心线或桥梁起点伸缩缝为界;
3、当相邻涵洞或桥梁间路基段长度小于300m时,应向大桩号方向合并相邻路基段,直至整体空间总里程长度不小于300m;
4、当涵洞或桥梁间距大于500m时,从小桩号方向起,每500m作为一个局部空间;
5、互通立交、服务区的每一个匝道或一个功能分区作为一个局部空间。按每局部空间路面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层翼墙、端墙1、同道路构件整体空间划分方式;
2、构件跨越多个整体空间的,划分到体量较大的整体空间中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片挡土墙、边坡防护、河道防护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自然段沟、管、槽、井、池1、同道路构件整体空间划分方式;
2、构件跨越多个整体空间的,划分到体量较大的整体空间中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处圆管涵、拱涵、箱涵和盖板涵1、同道路构件整体空间划分方式;
2、处于划分界线处的涵洞,归列到小桩号方向的整体空间中。按每道按每道桥梁工程分部整体空间分解局部空间分解构件单元分解上部构造1、每座桥为一个整体空间;
2、分离式桥梁或左右幅分跨不相同的,左右幅划分为不同整体空间;按每联为一个局部空间按每构件基础及下部构造按每墩/台为一个局部空间按每构件拱结构按每孔为一个局部空间按每构件桥塔结构按每塔为一个局部空间按每浇筑段/安装段桥面系和附属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构件隧道工程分部整体空间分解局部空间分解构件单元分解XX每座按每处按每构件洞身1、主洞每100m作为一个局部空间;
2、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作为一个整体空间按每米防排水同洞身按每自然段综合管沟同洞身按每自然段装饰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片区预埋件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处交安工程分部整体空间分解局部空间分解构件单元分解交通标线每10km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10km交通标志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10km护栏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自然段视线诱导设施、防落网、防眩设施、附属设施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处办公设备、监控设备、指示标志、通信系统、收费设备、供配电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线缆、管道和附属每建筑单体或每工区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设备房建工程分部整体空间分解局部空间分解构件单元分解基础、基坑围护、主体结构每建筑单体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构件给排水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设备或每管段暖通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设备或每管段电气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设备或每线路弱电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设备或每线路幕墙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片区景观和场地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片区内装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片区导识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构件绿化及环境工程分部整体空间分解局部空间分解构件单元分解草皮绿地、草坪、花灌木、喷播绿化、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水生植物1、路段每2km;
2、互通、养护区、服务设施区等按每处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片区树木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株声屏障每10km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处机电工程分部整体空间分解局部空间分解构件单元分解监控设施每独立系统或每建筑单体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处通信设施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处收费设施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处供配电设施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设备照明设施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建筑单体隧道机电设施同一整体空间里不再细分局部空间按每设备
(资料性)
模型单元非几何信息电子表格典型交付格式构件标识码型号整体空间局部空间施工工艺类别桩长C30砼-现浇(水下)钢筋φ25钢筋φ12声测管φ70x6.5备注mm3kgkgkg.01HZ-05-D220-030102-D001-001水下φ1.4D220D0011827.71913.337.89.7718HZ-05-D220-030102-D001-002水下φ1.4D220D0011827.71913.337.89.7718HZ-05-D220-030102-D001-003水下φ1.4D220D0011827.71913.337.89.7718HZ-05-D220-030102-D001-004水下φ1.4D220D0012027.71913.337.89.7718HZ-05-D220-030102-D002-001水下φ1.4D220D0022030.81732.937.812.215上表为模型单元非几何信息电子表格典型交付格式表格第一行为当前列的中文描述表格第二行为当前列的中文补充说明表格第三行为当前列的信息分类编码表格第一列为构件标识码
(资料性)
模型应用典型流程图设计信息模型的交付和验收典型流程设计信息模型的交付和验收典型流程模型变更典型流程
可视化分析典型流程方案比选典型流程
碰撞检查典型流程
施工工艺模拟典型流程
施工组织模拟典型流程工程数量统计典型流程
工程量清单编制典型流程
数字化加工典型流程
(资料性)
模型应用示例可视化分析目的对公路工程设施与周边环境协调性进行检查;通过车辆第一视角漫游模拟检验标志标牌设置的合理性以及立交出入口设置的合理性;准备工作及技术要求准备资料:各专业设计图纸、项目设计范围内的全专业模型、倾斜摄影文件;所提交的各专业模型几何表达精度等级达到DB34/T3837-2021中的G3等级;各专业模型使用统一的偏移坐标和轴向;各专业模型应导出为通用的主流三维格式,本项目以.FBX格式作为中间格式;模型信息应准确无误;本项目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XX坐标系;所有模型均应使用米为项目单位,有效位数为三位;车辆视线高度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应用流程将倾斜摄影模型与主体模型集成,挖方段拍平处理;分别按视线高度1.3m(小汽车)和2m(货车),从第一人视角进行漫游,分别检查标志标牌设置合理性和立交出入口设置合理性;进行交互式浏览,检查公路与周边地形地物协调性,检查桥墩布置、改路方案合理性;形成可视化分析报告。应用范围互通立交段、隧道XX、高差起伏大的典型路段进行标牌合理性检查;全线出入口进行分合流方案合理性检查;旅游景区段、城镇段进行周边地形地物协调性检查;桥墩布设、改路改渠方案合理性检查;地标性工程方案展示。成果各专业原始模型和优化后的模型。报告文件应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空间位置进行文字及图片说明。报告应按专业、目标、单位工程等进行单独编写。表D.1成果输出格式成果文件文件格式各专业原始模型和优化后的模型.fbx三维浏览模型文件.dgn可视化分析报告.doc/.docx方案比选应用目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特点,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为初步设计阶段提供对应的设计方案模型。通过构建或局部调整方式,形成多个备选的设计方案模型(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进行比选,使项目方案的沟通讨论和决策在可视化的三维仿真场景下进行,实现项目设计方案决策的直观和高效。准备工作:a)前期的方案设计模型。b)方案设计背景资料:包括设计条件,效果图,设计说明等相关文档。应用流程:在具有GIS功能的软件上进行多方案路线比选,包括路线走向与桥隧布置;进行桥梁结构、桥墩布置方案比选;对桥梁、隧道及其它重要建筑物进行美学方案比选;形成方案比选报告。成果a)方案比选报告。报告应包含体现项目的模型截图、图纸和方案对比分析说明,重点分析建筑造型、结构体系、机电方案以及三者之间的匹配可行性。b)方案设计模型。模型应体现建筑基本造型、结构主体框架、设备方案等。碰撞检查目的通过限界复核,对道路尤其是互通立交的净高、净宽问题进行检查。通过冲突检查对专业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检查。对立交、跨越村庄的路段进行协调性检查。准备工作及技术要求准备资料:各专业.dwg格式二维设计图;全项目设计范围内的道路、桥梁、隧道、互通立交三维结构模型;所提交的各专业模型几何表达精度等级达到DB34/T3837-2021中的G3等级;各专业模型使用统一的偏移坐标和轴向;各专业模型应导出为通用的主流三维格式,本项目以.FBX格式作为中间格式;模型信息应准确无误;本项目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XX坐标系;所有模型均应使用米为项目单位,有效位数为三位。应用流程利用专业建模软件建立设计范围内的道路、桥涵、隧道、互通立交等结构三维模型;根据道路净空要求,建立用于检查净空的辅助模型;利用二维设计图对模型进行复核,保证模型准确性;使用Navisworks集成各专业模型;设定碰撞检测及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检查发现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编写碰撞检测报告,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设计单位根据碰撞检查报告调整设计并更新模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不再出现碰撞问题。图D.1某互通立交用于检查净空的辅助模型应用范围全线桥梁下部结构与周边建筑物、管线之间进行碰撞检查;房建工程的管线之间进行碰撞检查;对所有立体交叉道路,包括项目主体与既有道路、铁路之间,主线与匝道之间,匝道与匝道之间进行限界复核。成果各专业原始模型和优化后的模型。报告文件应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空间位置进行文字及图片说明。报告应按专业、目标、单位工程等进行单独编写。表D.2成果输出格式成果文件文件格式各专业原始模型和优化后的模型.fbx碰撞检查模型.nwc碰撞检查报告.doc/.docx
施工组织模拟目的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技术特性,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数据准备施工图设计模型或施工深化设计模型。拟定的施工组织方案。相关文件和材料,如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图纸、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要求、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可调配的施工资源概况(如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资料等。应用流程收集数据,
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根据施工方案等资料,将施工过程信息添加至施工作业模型中。包括工程主体、应拆除项目和临时工程的实施和拆除时间、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机械的运行方式、施工方法XX序等。结合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模拟及优化,形成最优施工方案。针对局部复杂的施工区域,进行重点难点施工方案模拟,方便多部门进行施工组织协调。生成施工组织方案检查和优化报告。成果施工过程演示模型及动画。
模型应表示施工过程中的活动顺序、相互关系及影响、施工资源、措施等施工管理信息。施工组织方案可行性报告。报告应通过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记录不可行施工方案的缺陷与问题。图D.2施工过程演示动画工程数量统计应用目标增强设计数据的复用性,从模型中获取关键信息形成工程数量统计数据,减少设计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误差,提高工程数量统计的效率和质量。准备工作及技术要求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其中非几何信息按附录B中的电子表格格式;信息语义遵循DB34/T3838;信息深度达到DB34/T3837规定N2等级要求;因无成熟应用软件,本项目自研可批量提取电子表格信息的工程数量统计软件。应用流程根据工程数量统计习惯,明确每个构件类别需要统计的属性(如体积、面积、长度、重量等);列出上述属性对应的信息编码,形成《信息要素提取目录》,见表D.2;根据《信息要素提取目录》,工程数量统计软件提取电子表格中模型工艺类别和与工程数量相关的属性信息;将获取的属性信息按模型单元进行存储,并按构件分类和材料分类进行汇总;形成按模型单元存储的工程数量以及工程数量汇总表。应用范围全线所有专业所涉及的全部模型单元。成果每个模型单元的工程数量明细表,见表D.3。工程数量汇总表,可按传统工程数量表表格格式。。表D.3工程数量明细表构件标识码信息编码数量数据来源HZ-05-F36L-010805-D000-00136-13.12.02120010805锥坡-E-8HZ-05-F36R-010805-D000-00136-13.12.02120010805锥坡-E-9HZ-05-D220-010805-D017-00136-04.26.0481.3010805锥坡-F-3HZ-05-F340-010805-D000-00136-04.26.0445.3010805锥坡-F-4HZ-05-F340-010805-D003-00136-04.26.0445.3010805锥坡-F-5HZ-05-F35L-010805-D008-00136-04.26.0422.65010805锥坡-F-6……工程量清单编制目的增强设计数据的复用性,从模型中获取关键信息,并自动套用清单子目通过自动统计的方式,减少设计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误差,提高工程数量统计的效率和质量。准备工作及技术要求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其中非几何信息按附录B中的电子表格格式;信息语义遵循DB34/T3838;信息深度达到DB34/T3837规定N2等级要求;本项目清单编制规则;因无成熟应用软件,本项目自研可批量提取电子表格信息的工程数量统计软件。应用流程根据本项目清单编制规则,梳理清单编码与构件类型、工艺类别/型号、材料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将a)列项梳理形成的成果以信息编码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清单子目与信息要素关系表》;遍历模型中的所有信息,对照《清单子目与信息要素关系表》提取并匹配清单子目,形成《工程量清单明细表》,表格格式见表D.4;对《工程量清单明细表》进行汇总统计,形成工程量清单汇总表。应用范围全线所有专业所涉及的全部模型单元。成果。工程量清单明细表;工程量清单汇总表,可按传统工程量清单表格格式。表D.4工程量清单明细表构件标识码清单编码数量数据来源HZ-05-R550-010101-0001-001202-1-a5315耕地填前夯(压)实-T-8HZ-05-R550-010101-0002-001202-1-a7245耕地填前夯(压)实-T-9HZ-05-R550-010101-0003-001202-1-a1872耕地填前夯(压)实-T-10HZ-05-R550-010105-0001-001203-1-a165.6挖淤泥、排水-V-8HZ-05-R550-010105-0001-001203-1-a6092.6路基改良处理-AB-8HZ-05-R550-010105-0001-001203-1-a14706.94主线土石方-AN-8HZ-05-R550-010105-0001-002203-1-b1485.14路基改良处理-AD-8HZ-05-R550-010105-0001-002203-1-b132362.462主线土石方-AP-8HZ-05-R550-010105-0001-003203-1-c73.6挖淤泥、排水-T-8……数字化加工目的充分利用模型数据进行钢结构构件加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准备工作及技术要求用Tekla建立的建筑信息模型;信息语义遵循DB34/T3838;几何表达精度达到DB34/T3837规定G4等级要求;应用流程利用可导出数控文件的建模软件对设计信息模型进行深化设计;利用建模软件导出零件数控文件;利用排版套料软件进行排版套料、优化切割路径等,节约钢材用料和切割耗材;导出钢板下料作业指导书及数控加工程序;利用信息系统实时了解零件加工进度、材料使用情况,优先使用余料,减少材料损耗。应用范围本项目的钢结构构件。成果。利用Tekla生成的零件数控文件;利用SmartNest软件优化后的数控文件。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目标将设计阶段的数字化成果用于项目后续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并主要满足业主方的项目管理需求;通过建立数据共享的工作环境,提升项目的协作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全面采集施工阶段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施工管理、运维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工作准备经过验收的设计信息模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数据共享工作环境;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制度;标准化的质量检验管理流程、工程用表格式、危险源辨识结论、形象进度指标数据;在试验检测、构件预制、现场施工等多个场景中配置物联网设备,采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应用流程搭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将设计信息模型导入项目管理平台。应包括构件的空间信息、工艺分类信息、清单造价信息、进度指标信息、常规的设计参数等;根据DB34/T3838附表A.2,建立本项目工艺分类库;将标准化的质量检验管理流程、工程用表格式、危险源辨识结论、形象进度指标数据录入系统,并与c)列项的工艺分类形成关联关系,形成项目管理知识库;根据质量管理知识库,通过获取构件的空间信息、工艺分类信息,自动生成质量管理分解结构(即单位分部分项),并与模型单元形成关联关系;从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度方面考虑,安全、进度、合同计量等管理维度的工作分解结构均按质量管理分解结构进行分解,统一管理对象(后面统一称“管理单元”);根据项目管理制度,在项目管理平台建立相关业务流程。基于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和统一的信息语义(遵循DB34/T3838标准),建立与物联网设备、智慧工地平台的数据交互体系。各参建方成员基于各自职责和权利,在项目管理平XX开展业务工作,相关信息被采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服装设计委托创作合同
- 感恩课程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与投资合同
- 2024年城市供水供电管网改造工程合同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外包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家居产品购销合同
- 2024年屋产交易合同:个人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协议
- 2024年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与运营合同
- 大学民法课件教学课件
- 公司中秋节员工的慰问信(18篇)
- 高考数学小题狂练:每题都附有详细解析
- 浮动码头施工方案
- Poka-Yoke防错技术(完整版)
- 保安交接班记录表(2)
- 神明—EZflame火焰检测系统
- 个人简历求职简历课件.ppt
- 201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在母语的屋檐下
- 新青岛版五四制2021-2022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指导
-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 双向细目表和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
-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