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_第1页
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_第2页
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_第3页
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_第4页
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2)【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来源:杨文珺爱睡觉的日志传染病学整理第一篇总论1、感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指能在正常或非正常人群中流行的疾病,包括可传播和非传播疾病(communicableandnoncommunicablediseases),通常系因各种致病的或条件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引起。2、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第一节感染与免疫1、感染(infection):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2、构成感染过程必备三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3、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中和;?特异性主动免疫清除(2)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l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隐性感染多,人群易感性低;?是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健康携带者。(3)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病原体侵入后,不仅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且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一系列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某一传染病所特有的综合征。(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病原体侵入后,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携带并排出病原体,人体不出现临床症状。l分类:?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健康携带者(ASC);?急性携带者(3-6个月内);?慢性携带者(3-6个月以上)l意义:为重要的传染源。(5)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成为携带者;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上述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机体的免疫功能。5、致病能力:(1)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细菌突破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在宿主体内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菌毛、定植因子、粘附因子)(2)毒力(virulence):毒素(toxins)和其他毒力因子l毒素:外毒素(exotoxin,通过与靶器官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起作用)和内毒素(endotoxin,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l其他毒力因子: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3)病原体的数量:?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与致病力成正比,数量大,引起疾病可能性大,5潜伏期短,病情重;?不同传染病,引起发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不同,伤寒杆菌个,志10贺氏菌10个。(4)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耐药质粒;?逃避特异免疫(丙肝)l意义:?致病力减弱;?致病力增强;?6、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应答(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是机体对进入体内的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l屏障作用:?外屏障(皮肤黏膜、分泌物);?内屏障(血脑屏障:流脑、乙脑;胎盘屏障:胎盘死亡、畸形)l吞噬作用:?吞噬细胞;?各种粒细胞;?大单核细胞l体液作用:?补体(complement);?溶菌酶(lysozyme);?纤连蛋白(fibronectin);?细胞因子(cytokines)(2)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传染病。而且是主动免疫。通过细胞免疫(cell-mediatedimmunity)和体液免疫(humeralimmunity)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分别由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来介导。l细胞免疫(Cell-mediatedimmunity):致敏T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和释放的淋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细胞免疫对抗细胞内寄生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原虫等感染。还有调节体液免疫作用。l体液免疫(Humeralimmunity):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浆细胞并分泌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免疫球蛋白)。7、免疫球蛋白分类:(1)IgG:?含量最高;?唯一能通过胎盘;?对病毒、细菌、毒素、真菌和寄生虫有活性;?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抗毒血清主要含IgG(2)IgM:?中和毒素和病毒、补体结合及抗菌作用;?近期感染的标志,有助早期诊断;?主要的凝集素(3)IgA:?分泌性IgA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局部保护性抗体;?初生婴儿没有IgA,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4)IgD:可能与某些过敏性疾病有关(5)IgE:变态反应疾病和寄生虫病时,血清中IgE增高**在感染过程中,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不长,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随后出现,并持续较长时期。IgA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局部抗体。IgE则主要是作用于入侵的原虫和蠕虫。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1、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疾病发展的阶段性。发病机制中的阶段性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大多数是互相吻合的。?入侵部位(positionofinvasion)?机体内定位(locationinthebody)?排除途径(routeofexclusion)2、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组织损伤及功能受损是疾病发生的基础。?直接损伤(directdamage)?毒素作用(actionofthetoxin)?免疫机制(immunitymechanism)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1)发热(pyrexia):常见于传染病,但并非传染病所特有。外源性致热原进入人体后,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等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循环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释放前列腺素,把恒温点调高E,使产热超过散热而引起体温上升。2(2)代谢改变(changeinmetabolism):急性期改变l蛋白代谢:?肝脏合成一系列急性期蛋白;?C反应蛋白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标志;?血沉加快也是血浆内急性期蛋白浓度增高的结果l糖代谢:?葡萄糖生成加速,导致血糖升高;?糖耐量短暂下降,这与糖原异生作用加速及内分泌影响有关;?在新生儿及营养不良患者,或肝衰竭患者,糖原异生作用也可下降而导致血糖下降l水电解质代谢:?低钠血症,钾的负平衡;?吞噬细胞被激活后释出的介质则导致铁和锌由血浆进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故持续感染可导致贫血;?铜蓝蛋白分泌增多可导致高铜血症l内分泌改变:?在急性感染早期,糖皮质激素和酮固酮在血中浓度即升高导致氯和钠的潴留;?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由于抗利尿素分泌增加而导致水分潴留;?在急性感染早期,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有所增加;?血中甲状腺素水平在感染早期下降,后期升高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1、流行: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2、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2)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3)易感人群(susceptibilityofthecrowd):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而言。易感者(susceptibleperson):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3、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因素(地区性);气候因素(季节性);生态环境(自然疫源性的传染病)(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文化水平对流行过程有决定性影响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病原体(pathogen):每一个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l传染病病原体推断原则:传染病病原推断最早是由Henle首先提出的。后由koch补充形成,即所谓一Koch法则II。u在相应疾病患者中总是能检出该病原体u在其他疾病患者中不能检出该病原体u能从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到该病的病原体,传过几代的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u能从被感染的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的病原体(2)传染性(infectivity):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在每一种传染病中都相对固定,可作为隔离病人的依据之一(3)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feature):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性、流行、大流行和暴发流行之分;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上(季节分布)、空间上(地区分布)、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也是流行病学特征。(4)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人体感染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保护性免疫可通过抗体(抗毒素、中和抗体等)检测而获知;感染后免疫属于自动免疫,通过抗体转移而获得的免疫属于被动免疫;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2、传染病的临床特点(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有助诊断;确定检疫期)前驱期(prodromalperiod):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症状无特异性,无鉴别诊断意义;本期已有传染性)症状明显期(periodofapparentmanifestation):急性传染病患者度过前驱期后,表现出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此期是治疗和抢救的关键时期)?恢复期(convalescentperiod):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该期有时病情突变或出现并发症)l复发(relapse):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l再燃(recrudescence):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再燃和复发可见于伤寒、疟疾和菌痢等。l后遗症(sequela):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脑和流脑等。(2)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pyrexia,£©丫0=):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发疹(eruption,rash):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发疹时可出现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黏膜疹)。分为斑丘疹、出血疹、疱疹和荨麻疹。l水(风)、红、花、麻、斑、伤l分布:向心性分布(水痘);离心性分布(天花)l麻疹自耳后、发际、前额和颊部、颈部自上而下到四肢毒血症状(toxemicsymptoms):病原代谢产物导致全身症状(发热、厌食、头疼)、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循环衰竭、肝肾损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reactionofmononuclearphagocytesystem):4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病毒性肝炎^[^1hepatitis)1、临床分型(非病原学分类)(1)急性肝炎(2。a©hepatitis)(2)慢性肝炎^八^山。hepatitis)(3)重型肝炎($0丫0厂©hepatitis)(4)肝炎肝硬化(cirrhosis)(5)淤胆型肝炎(cholestatichepatits)(6)慢性无症状携带者(chronicasymptomaticcarrier,AsC):非活动性携带者&活动性携带者2、传播途径HAV:粪,口途径HBV:?母婴传播(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其他如破损的黏膜HCV(类似乙肝):?输血及血制品;?注射、针刺、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血液透析;?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HDV(类似乙肝)HEV(类似甲肝)3、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表现一系列肝衰竭表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总胆红素(TBil)每天上升?17.1u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可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征等。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胆酶分离,血氨升高等。4、乙肝标记物及其意义(1)HBsAg与抗HBs:HBsAg在感染HBV两周后即可阳性。HBsAg阳性反映现症HBV感染,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可出现在HBV感染恢复期。(2)HBeAg与抗HBe:急性HBV感染时HBeAg出现的时间略晚于HBsAg。HBeAg与HBVDNA有良好的相关性。HBeAg的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的传染性。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血清转换。抗HBe转阳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长期抗HBe阳性者并不代表病毒复制停止或无传染性。(3)HBcAg与抗HBc:血清中HBcAg主要存在于HBV完整颗粒(Dane颗粒)的核心,游离的极少,常规方法不能检出。HBcAg与HBVDNA呈正相关,HBcAg阳性表示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抗HBcIgM是HBV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活动性复制,有传染性)。高滴度的抗HBcIgM对诊断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有帮助,低滴度可因受RF影响而假阳性。抗HBcIgG在血清中可长期存在,高滴度的抗HBcIgG表示现症感染,常与HBsAG并存;低滴度的抗HBcIgG表示过去感染,常与抗HBs并存。(4)HBV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活动性复制,有Dane颗粒,传染性大)。5、治疗(1)急性肝炎:自限性。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隔离,卧床休息,注意饮食,避免饮酒及肝损药物,除急性丙肝外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疗。(2)慢性肝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辅导,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心理辅导药物治疗: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非特异性护肝药如维生素类,降酶药,退黄药物);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关键,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肝衰竭和HCC的发生。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3)重型肝炎(原则: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有条件时可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争取行肝移植治疗)?一般和支持疗法:卧床休息,重症监护,饮食清淡,补液,输注新鲜血浆、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等。促进肝细胞再生: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G,I疗法);肝细胞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1?并发症的治疗:肝性脑病;上血;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抗病毒治疗:以核苷类药物为主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肝细胞或肝干细胞或干细胞移植(4)淤胆型肝炎:早期同急性黄疸型肝炎。注意休息,防止病情加重;药物治疗,优思弗;人工肝(5)肝炎后肝硬化:参照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脾亢或门脉高压明显时可手术或介入(6)慢性乙肝和丙肝携带者:定期检查,随访,肝穿6、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的诱因:大量利尿引起低钾和低钠血症、消化道大出血、高蛋白饮食、合并感染、使用镇静剂、大量放腹水等。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1、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又称流行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是由汉坦病毒(HV)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2、传染源: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类。在我国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林区则以大林姬鼠为主。由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的血液和尿液中携带病毒,虽然有接触后发病的个别病例报告,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3、临床表现和临床分期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五期经过,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象,而重症患者则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的相互重叠。(发热及中毒症状、出血、肾脏损害)(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发热:起病急,畏寒,常在39,40?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数为3,7天。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全身中毒症状:一三痛口:头痛、腰痛、眼眶痛l头痛:脑血管扩张充血所致l腰痛:与肾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腹膜后水肿有关l眼眶痛:眼球周围组织水肿所致胃肠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痛剧烈,易误诊为急腹症而手术?毛细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l皮肤充血:潮红,颜面、颈、胸部等部位,重者呈酒醉貌,丫字形充血区l粘膜充血:眼结膜、软腭和咽部l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常呈搔抓样、条索点状瘀点l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少数患者可有鼻出血、咯血、黑便或血尿渗出水肿征: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肾损害:蛋白尿和镜检可发现管型(2)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本期持续时间,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6天以上,一般为1,3天。血压下降,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尿量减少。当大脑供血不足时,可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少数顽固性休克患者,由于长期组织血流灌注不良,而出现发绀,并促使口式,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肾衰的发生。(3)少尿期常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一般认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一般发生与第5,8病日,持续时间一般为2,5天。少尿期的主要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呼吸增快或Kussmaul深大呼吸)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体表静脉充盈,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和肺水肿。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和腹泻等,常有顽固性呃逆,可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嗜睡、谵妄,甚至昏迷和抽搐等症状。此时出血现象加重,表现为皮肤瘀斑增加、鼻出血、便血、呕吐、咯血、血尿或阴道出血。本期病情轻重与少尿持续时间和氮质血症的高低相平行。(少尿期突然死亡:右心房出血、脑疝)(4)多尿期此期为新生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加上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引起高渗性利尿作用,使尿量明显增加。一般出现在病程第9,14天,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数月之久。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三期。移行期:每日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此期虽然尿量增加,但血BUN和肌酐等浓度反而升高,症状加重。可因并发症而死于此期。多尿早期:每日尿量超过2000ml,氮质血症未见改善,症状仍重。多尿后期:尿量每日超过3000ml,并逐日增加,氮质血症逐步下降,精神食欲逐日好转,此期每日尿量可达4000,8000ml,少数可达15000ml以上。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亦可发生低血钠、低血钾等症状。(5)恢复期尿量恢复为2000ml以下,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才能恢复。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根据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和出血、休克、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分为五型。体温中毒症状出血现象休克肾损害轻型,39?轻仅出血点无轻,无少尿中型39,40?较重明显出血,球结膜水肿有少尿,尿Pr+++重型?40?重皮肤及腔道出血重重,少尿,5日,无尿,2日危重型?40?重重要脏器出血、水肿难治性重,少尿,5日,无尿,2日非典型,38?很轻可有散在出血点无尿Pr?(EHFAG/Ab+)4、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病毒?人?血流?血管内皮细胞?骨髓、肝、脾、肺、肾、淋巴结等组织进一步增殖以后再释放入血流?病毒血症(2)病毒直接作用病毒血症期?相应的中毒症状不同血清型病毒?临床症状轻重不同几乎所有脏器组织中均能检出病毒抗原,尤其在血管内皮细胞中,有抗原分布的细胞往往发生病变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在排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的情况下,感染病毒直接出现细胞损害(3)免疫损伤作用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伤(?型变态反应):患者皮肤小血管壁、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和肾间质血管均有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复合物是本病血管和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其他免疫反应l变态反应:A早期特异性IgE抗体升高;B血小板中存在免疫复合物;C病毒可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损伤机体细胞l细胞免疫反应:CD8+细胞明显升高,CD4/CD8比值下降或倒置l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病毒诱发机体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引起临床症状和组织损害。IL-1、TNF能引起发热,一定量的TNF能引起休克和器官衰竭。5、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发病季节(姬鼠传播者以11,1月份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病前两个月内进入疫区并有与鼠类或其他宿主动物接触史。(2)临床特征:包括早期三种主要表现和病程的五期经过,前者为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征和肾损害。患者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不典型者可越期或前三期之间重叠。(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血小板减少。尿蛋白大量出现和尿中带膜状物有助于诊断。血清、血细胞和尿中检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和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可以明确诊断。特异性IgG抗体需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者才有诊断意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汉坦病毒的RNA有助于早期和非典型患者的诊断。6、死亡原因(肺水肿)并发症:腔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脑膜炎、脑水肿、颅内出血)、肺水肿(最常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源性肺水肿)、其他(继发感染、自发性肾破裂、心肌损害、肝损害)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1、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媒传播,常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死率高,部分病例可留有严重后遗症。2、流行病学(1)传染源: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许多动物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蚊虫不仅为传播媒介,也是长期储存宿主。(3)人群易感性: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脑的主要流行区。80,90%病例集中在7、8、(4)流行特征: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9三个月。3、临床分期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0,14天。(1)初期:病初1,3天。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升至39,40?,伴有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2)极期:病程4,10天。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高热:发热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昏迷的深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惊厥或抽搐:主要系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以脑实质病变,尤其是延脑呼吸中枢病变为主要原因。***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互相影响,呼吸衰竭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在病程10天内出现。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大小便失禁,尿潴留。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休克和胃肠道出血。(3)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日趋好转,一般于2周左右完全恢复,重型患者需1,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持续性低热、多汗、失眠、痴呆、失语等,半年后上述症状仍不能恢复,称为后遗症。(4)后遗症期:重型乙脑留有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等,经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能持续终身。4、死亡原因:呼吸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5、诊断方法(1)流行病学资料:严格的季节性(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多见,但近年来成人病例有增加趋势。(2)临床特点: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等。(3)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血清学检查,尤其是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可助确诊。如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中和抗体滴度鼻急性期有大于4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者,或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特异性核酸者均可明确诊断。6、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应采取积极的对症和支持治疗,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控制脑水肿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1)一般治疗:病人应隔离于防蚊和降温设施的病房,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清洁,防止肺部感染和褥疮。昏迷、抽搐病人应防止坠床。重型患者应静脉输液。(2)对症治疗: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三大主要症状。高热增加耗氧量,加重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病变,使抽搐加重;抽搐又加重缺氧,导致呼吸衰竭并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病变,使体温升高。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物理降温如冰敷、药物降温如安乃近、亚冬眠疗法)抽搐:去除病因及镇静解痉。若高热所致,则以降温为主;若因脑水肿所致,则甘露醇脱水治疗;若脑实质病变引起,则使用镇静剂。呼吸衰竭:氧疗;因脑水肿所致者加强脱水治疗;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者应及时吸痰及使用化痰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中枢性呼衰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循环衰竭:升压药物、强心剂、利尿药,维持水及电解质的平衡。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早期短程应用。艾滋病1、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主要侵犯、破坏TCD4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2、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HIV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唾液、眼泪和乳汁等体液也含HIV);?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胎盘、产道、产后血性分泌物、哺乳);?其他如器官移植、人工授精或污染的器械等3、发病机制(1)HIV感染与复制:HIV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HIV,1的gp120首先与第一受体(CD4分子)结合,然后与第二受体(CXCR4或CCR5)结合,gp120构象改变与gp41分离,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在反转录酶作用下HIVRNA反转录成负链DNA。在胞核内DNAP作用下复制成双链DNA。后者部分存留于细胞质,部分作为前病毒(provirus)。新形成的双链DNA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前病毒可被激活,转录和翻译成新HIVRNA和病毒蛋白质,在细胞膜装配成新HIV后芽生释出,HIV感染宿主免疫细胞后以9+每天产生1,01010颗粒的速度繁殖,并直接使CDT细胞破坏。病毒复制产生4的中间产物及gp120、vpr等可诱导细胞凋亡。芽生释出后可再感染并破坏其他细胞。+(2)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HIV病毒对受感染细胞溶解破坏和诱导细胞凋亡直接损伤;+?CD4T淋巴细胞的极化群Th1/Th2失衡(3)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异常:单核吞噬细胞表面也有CD4分子。感染HIV的单核吞噬细胞成为病毒的贮存所,并携带病毒通过血脑屏障,对病毒的扩散起作用。(4)B细胞功能异常:B细胞功能异常。感染早期的多克隆活化,对新抗原刺激反应性降低。(5)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异常:对靶细胞传递的触发机制存在障碍,与细胞因子产生障碍有关。(6)异常免疫激活:在潜伏期,各种免疫应答抑制HIV的复制。TNF,a、IL,6可能参与HIV的激活。4、临床分期潜伏期平均9年。(1)急性期(primaryinfection):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此期血清可检出HIVRNA及P24抗原。(2)无症状期(asymptomaticinfection):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由于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此期具有传染性。+(3)艾滋病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HIV相关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持续3个月以上)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l呼吸系统:肺孢子菌肺炎l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病毒性脑炎l消化系统:白色念珠菌食道炎、鹅口疮、吞咽疼痛、腹泻、体重减轻l口腔: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l皮肤: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l眼部:巨细胞病毒性和弓形虫性视网膜炎l肿瘤:恶性淋巴瘤、卡波西肉瘤5、治疗仅用一种抗病毒药物易诱发HIV变异,产生耐药性,因而目前主要联合用药,称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伤寒(typhoidfever)1、伤寒(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病理特征(1)肠道病变l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突起;淋巴组织内有大量巨噬细胞增生l第2周:肿大的淋巴结发生坏死l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肠出血,肠穿孔l第4周:溃疡逐渐愈合,不留疤痕肠道病变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不成正(2)全身网状内皮系统中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增生3、极期六大症状(1)持续发热:体温上升到达高热以后,多呈稽留热,可持续2周以上。(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重听或听力下降,谵妄、颈项强直、昏迷。(3)相对缓脉:成人常见,并发心肌炎时不明显。(4)玫瑰疹:淡红色小斑丘疹,压之褪色,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5)消化系统症状:腹部隐痛,便秘,腹泻,右下腹深压痛。(6)肝脾大:轻度。4、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最严重)、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及肺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其他(急性胆囊炎、骨髓炎、肾盂肾炎、脑膜炎和血栓性静脉炎,孕妇可发生流产或早产)5、诊断方法(1)流行病学特点:当地的伤寒疫情,既往是否进行过伤寒菌苗预防接种,是否有过伤寒史,最近是否与伤寒病人有接触史,以及夏秋季发病等流行病学资料均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2)临床症状及体征: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表情淡漠、食欲下降、腹胀;胃肠症状,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相对缓脉,玫瑰疹和肝脾大等体征。如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对诊断更有帮助。(3)实验室依据: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确诊意义。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试验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6、治疗药物:伤寒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推荐使用第三代奎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儿童和孕妇伤寒患者宜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7、预防(1)控制传染源: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体温正常后的第15天才接触隔离。如果有条件,症状消失后5天和10天各做尿、粪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才能解除隔离。慢性携带者应调离饮食业,并给予治疗。接触者医学观察15天。(2)切断传播途径:应做好水源管理、饮食管理、粪便管理和消灭苍蝇等卫生工作。要避免引用生水,避免进食未煮熟的肉类食品,进食水果前应洗净或削皮。(3)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预防接种,皮下注射3次,间隔7,10天,各0.5ml、1.0ml、1.0ml;免疫期为1年。每年可加强1次,1.0ml,皮下注射。伤寒Ty21a活疫苗,第1、3、5和7天各口服1个胶囊。以上疫苗仅有部分免疫保护作用。因此,已经进行免疫预防的个体,仍然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霍乱(cholera)1、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2、病原体: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3、病原学分类:根据弧菌的生化性状,。抗原的特异性和致病性等不同,将其分为三类。(1)O1群霍乱弧菌:霍乱的主要致病菌,包括古典生物型(classicalbiotype)和埃尔托生物型(ElTorbiotype)。(2)非。1群霍乱弧菌:本群弧菌的鞭毛抗原与O1群相同,而。抗原不同。一般无致病性,O139血清型具有特殊性。(3)不典型。1群霍乱弧菌:在体内外均不产生肠毒素,因此没有致病性。4、发病机制霍乱弧菌?人体正常情况下人体胃酸杀灭胃?小肠?粘附于小肠黏膜表面?大量繁殖?产生霍乱肠毒素(霍乱原)?内毒素?小肠黏膜和肠腺上皮细胞?肠液的过度分泌?超过肠管再吸收的能力?胃肠排空蠕动增加?水样腹泻?丧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5、诊断在霍乱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任何有腹泻和呕吐的病人,均应疑及霍乱可能,均需做排除霍乱的粪便细菌学检查。凡有典型症状者,应先按霍乱处理。(1)确定诊断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在霍乱疫区、流行期间内有典型的霍乱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者。虽然粪便培养未发现霍乱弧菌,但并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如有条件可做双份血清凝集试验,滴度4倍或4倍以上者可诊断。疫源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前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2)疑似诊断具有以下之一者。具有典型霍乱症状的首发病例,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霍乱流行期间与霍乱患者有明确接触史,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疑似病人应进行隔离、消毒,作疑似霍乱的疫情报告,并每日做粪便培养,若连续二次粪便培养阴性,可做否定诊断,并作疫情订正报告。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1、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故亦称为志贺菌病。菌痢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由于痢疾杆菌各组及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且病后免疫力差,故可反复感染。一般为急性,少数迁延成慢性。2、发病机制(1)志贺菌进入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三个要素:细菌数量、致病力和人体抵抗力。(2)志贺菌进入消化道后,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下消化道的细菌也可因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或肠道分泌型IgA的阻断作用无法吸附于肠黏膜上皮,而不能致病。致病力强的志贺菌即使10,100个细菌进入人体也可引起发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少量细菌也可致病。(3)志贺菌经口进入,穿过胃酸屏障后,侵袭和生长在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经基底膜进入固有层,并在其中繁殖、释放毒素,引起炎症反应和小血管循环障碍,在这一过程中,炎性介质的释放使志贺菌进一步侵入并加重炎症反应,结果导致肠粘膜炎症、坏死及溃疡、由粘液、细胞碎屑、中性粒细胞,渗出液和血形成粘液脓血便。(4)志贺菌释放的内毒素入血后,不但可以引起发热和毒血症,还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系统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急性微循环衰竭,进而引起感染性休克、DIC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中毒性菌痢(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休克型主要为感染性休克,而脑型则以脑水肿或脑疝引起的昏迷、抽搐与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5)外毒素能不可逆地抑制蛋白质合称,从而导致上皮细胞损伤,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3、临床分型(1)急性菌痢:?普通型(典型);?轻型(非典型);?重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周围循环衰竭型;脑型或呼吸衰竭型;混合型)(2)慢性菌痢:?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4、诊断通常根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菌痢多发于夏秋季,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急性期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慢性菌痢病人则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未愈。中毒性菌痢以儿童多见,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呼吸、循环衰竭,起病时胃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常需盐水灌肠或肛拭子行粪便检查方可诊断。粪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脓细胞及红细胞即可诊断。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志贺菌。5、治疗(中毒性菌痢)应采取综合急救措施,力争早期治疗(1)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减少并发症。(2)对症治疗降温止惊:高热可引起惊厥而加重脑缺氧及脑水肿,故应积极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退热药,将体温降至38.5?以下;高热伴烦躁、晕厥者,可采用亚冬眠疗法,予氯丙嗪和异丙嗪各1,2mg/kg肌注;反复惊厥者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休克型: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快速给予葡萄糖盐水、5%碳酸氢钠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液体,补液量及成分视脱水情况而定,休克好转后则继续静脉输液维持。?改善微循环障碍:本病主要为低排高阻型休克,可予抗胆碱类药物如山莨菪碱(654,2)成人每次20,60mg、儿童0.5,2mg/kg,每5,15分钟静脉注射一次,直至面色红润、肢体转暖、尿量增多及血压回升,即可减量渐停。如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改用酚妥拉明、多巴胺或间羟胺等,以改善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主要是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其他: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早期DIC表现者可给予肝素抗凝等治疗。?脑型:可给予20%甘露醇每次1,2g/kg快速静脉滴注,每4,6小时注射一次,以减轻脑水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及改善脑部微循环,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病情。防治呼吸衰竭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如出现呼吸衰竭可使用洛贝林等药物,必要时可应用人工呼吸机。(3)抗菌治疗:药物选择基本与急性菌痢相同,但应先采用静脉给药,可采用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剂量和疗程同急性菌痢。(肠道感染病最好口服,可迅速到达病变部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meningitis)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烧、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2、病原学:脑膜炎奈瑟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肾形双球菌,常呈凹面相对成对排列或四联菌排列。具有下列主要抗原:血清群特异性荚膜多糖、主要外膜蛋白、脂寡糖还有菌毛抗原等。按表面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之不同分为13个亚群(90%以上为A、B、C3个亚群)。人是该细菌唯一的天然宿主,对外界抵抗力弱。3、流行病学(1)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隐性感染率高,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重要。(2)传播途径:主要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的发生率最高。⑷流行特征: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以往流行菌以A群为主。4、临床分型:(1)普通型: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脑炎期、恢复期(2)爆发型:爆发型休克型、爆发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3)轻型(4)慢性型5、治疗药物:一旦高度怀疑流脑,应在30分钟内给予抗菌治疗。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1)青霉素:首选,疗程5,7天。(2)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脑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强,易透过血脑屏障,且毒性低。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3)氯霉素:较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也敏感,需警惕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其他如磺胺类)6、爆发型流脑的治疗原则(1)休克型治疗(在有效病原治疗上抗休克)尽早应用抗菌药物:可联合用药迅速纠正休克: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治疗:原则为一先盐后糖、先快后慢n,5%碳酸氢钠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液。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首选副作用较小的山莨菪碱(654,2)DIC治疗:高度怀疑的应尽早应用肝素,要凝血时间检测。高凝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