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第一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知识内容要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第二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昆虫学家就发现,一只雄飞蛾能够接收到几公里外雌飞蛾发出的某种信号,从而赶去相会。它们敏锐的触角能捕捉空气中不足1/3盎司的信息素(一种无色无味的特殊化学物质)。1904年,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子里,他把一只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法布尔在雌蛾周围撒满樟脑丸和汽油,但一点也不影响雄蛾找雌蛾,可见性外激素的作用有多大,昆虫感受性外激素的能力有多强!第三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大蚕蛾扣在笼子里,周围撒满樟脑。尽管当时狂风骤雨,但还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
)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D第四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2009·广东)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类型,是一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心猿意马是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好像马跑猿跳一样,该过程没有信息传递,所以A项错误。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飞蛾扑火、老马识途属于物理信息,花香引蝶是化学信息。A第五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007·广东理基)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花香引蝶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解析】花香引蝶为化学信息传递;豪猪遇敌竖起体刺为行为信息传递;候鸟南飞为物理信息传递,主要是光的影响;警犬嗅寻毒品为化学信息传递。
CC.候鸟南飞
D.警犬嗅寻毒品第六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信息的产生及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来源_________和______生物本身生物本身信息内容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植物_____产物如生物碱、有机酸,昆虫的_________特殊行为无机环境生物代谢性外激素实例日照长短影响植物开花以及动物繁殖、海豚的回声定位烟草释放信息素、昆虫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配蜜蜂舞蹈、孔雀开屏第七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物理信息概念: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振动频率、超声波、磁力等,通过物理途径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感受器:动物的感官,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光敏色素等)等,可以感受到多样化的物理信息。来源: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无机环境。第八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种子的萌发(光波)植物的开花(光周期)第九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鸟语”第十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十一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超声波第十二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鱼类的洄游(磁)候鸟的迁徙(磁)第十三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概念: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可以产生能传递信息的产物,诸如生物碱、有机酸以及性外激素等,这就是化学信息。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蚂蚁的尾迹素
蚜虫的报警信息昆虫的信息素举例:动物与动物之间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昆虫骑士植物的化感作用第十四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蚂蚁之所以永远不会迷路,其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沿途留下的记号——尾迹素第十五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蚜虫在遇到敌害时,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向其他同伴报警。第十六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凤眼莲根部的分泌物可以明显地抑制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大量繁殖的藻类的生长。第十七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动物的许多特殊行为都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行为信息。3、行为信息蜜蜂跳舞概念:举例:蚂蚁的触角交流求偶炫耀猫狗不和第十八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十九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在繁殖季节,公鸡“抖抖大红冠子花外衣”来引诱母鸡交配
。第二十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猫狗不和”的原因就在于它们的行为信息被对方完全理解反了的缘故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说出下列信息是哪一种类型: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9:47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下列有关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传播的消息、情报 C、很多信号等
B、许多指令、数据D、人的想法2、下列哪一种是物理信息A、光 B、乙烯C、蜜蜂跳舞D、生物碱3、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绿色植物接受光刺激B、蛾类昆虫具有趋光性C、狗能通过尿液找到回路D、孔雀开屏DAC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物个体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______,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生态系统中,各种群之间关系的调节,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繁衍稳定性的维持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资料1资料2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合作探究】9:49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资料3许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用来传递信号。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合作探究】9:51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资料4作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合作探究】9:54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A、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B、可以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C、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征躲避猎捕。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信息可在哪些层次进行传递?细胞内部各部分之间;个体的细胞与细胞;种群内的个体与个体;不同种群之间;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小结:第三十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A、种群和种群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C、生物和环境之间D、以上三项都有5、农民向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目的是()A、杀死昆虫B、延长昆虫的发育期C、干扰昆虫间正常的交尾D、干扰昆虫正常的新陈代谢
DC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011年海淀一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D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1.就地捕获雌蛾,放在通气良好的容器里,留做实验用。
2.将纱窗裁成3块,每块包裹一个笼子,再将其中一个笼子用遮光布包裹。
3.在夜幕降临后,将上述3个笼子等距放在农田或林地附近的空地上或其他适宜场所,距离约30~50米,再将捕获的雌蛾分别放入两个笼子中(其中应有一个是覆盖了遮光布的笼子),每个笼子2~3只雌蛾。第3个笼子什么也不放。等待2~3h,观察每个笼子的情况,记录现象。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提高农产品、畜产品的产量。(2)对___________进行控制。有害动物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例110:01信息素传粉昆虫传粉率提高结实率提高养鸡业在给鸡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蛋率。例2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例3例4
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种群的繁殖力下降,从而减少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10:03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控制有害动物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类作物等种子,提高发芽率,获得增产。通过延长光照,提高禽类的产蛋率通过人工控制光周期,可使其早开花早结果,达到早熟早产。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将能够相互促进的作物一起种植,如小麦和豌豆等,避免将相互抑制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如胡桃和苹果,黄瓜和西红柿。昆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大量消灭害虫。释放过量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释放人工合成的传粉昆虫的信息素,吸引传粉昆虫,提高果树的结实率。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D(2008·江苏)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中耕松土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步步高》P222-223考点107对位训练第四十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比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循环运动,反复利用往往是双向的范围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圈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地位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基础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有关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它们可以形成下面几种营养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最稳定的是()甲乙丙丁甲乙丙丁甲乙丙丁甲丁乙丙ABCDB动动脑,动动手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生物圈Ⅱ号实验室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4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自身_____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2.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保持或恢复结构和功能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5
3.稳定性的组成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______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__________的能力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的破坏后____________的能力影响因素生态系统______越多,_______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少,成分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高。概念抵抗保持原状恢复原状组分食物网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6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它们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相反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一般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联系第四十六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7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
D.③B第四十七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第四十八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第四十九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0◆负反馈调节概念: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引起其他成分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抑制或减弱最初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结果:使生态系统维持平衡或者稳定。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成分食物网自我调节能力越多越复杂大越少越简单小第五十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1实例:生态系统中负反馈调节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可以发生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在食物链中植物与兔子之间的负反馈调节如下图: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2◆正反馈调节:概念: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结果是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第五十二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3实例: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第五十三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一般情况第五十四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步步高P223第五十五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010·云浮质检】如图39-2所示的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第五十六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7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自我调节能力物质能量第五十七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第五十八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耐性强,繁殖快的小植物和各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第五十九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保护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局部生态系统,形成互补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稳定性。第六十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适当的增加物种数目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答案:C第六十一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下列哪种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减少寄生生物和捕食者的数量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C.增加物种的数目D.对生态演替进行限制C◆
2002年底“食人鱼”的报道随处可见,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 B.会破坏入侵地的非生物因素C.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D.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生态平衡更稳定A◆第六十二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步步高》P223考点108对位训练第六十三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009·苏南八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D第六十四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性生态因素B第六十五页,共七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010·南通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叙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解除闲置厂房租赁合同及资产处置方案
- 2025购房合同解除通知书及房屋交接及维修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向公司提供无息借款的股权激励合同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车位租赁与数据共享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托盘租赁与物流智能化升级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路基施工合同与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租赁
- 朝阳六上中考数学试卷
- 混凝土隔离墩施工方案
- 刚构桥施工方案
- 阳台施工方案
- 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解析(共三套)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 风电场升压站培训课件
- 收纳盒注塑模具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图纸)
- 博弈论全套课件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电子版)
- GB/T 10322.7-2004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 2023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词组归纳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