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课件十五章_第1页
生物制药课件十五章_第2页
生物制药课件十五章_第3页
生物制药课件十五章_第4页
生物制药课件十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制药课件十五章第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从原料来源是否丰富考虑;(4)从简化提纯步骤着手

(5)如用动物组织作原料,则此动物宰杀后应立即取材。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酶受到原料的限制,随着酶应用日益广泛和需求量的增加,工业生产的重点已逐渐转向微生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药用酶,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能大规模生产。第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微生物酶制剂高产菌株的选育菌种是工业发酵生产酶制剂的重要条件。与增加品种、缩短生产周期、改进发酵和提炼工艺条件等密切相关。优良菌种的获得有三条途径:①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②是用物理域化学方法处理、诱变;③是用基因重组与细胞融合技术。因此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第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微生物酶制剂生产的发酵技术首先要合理选择培养方法、培养基、培养温度、pH和通气量等。还要研究酶的分离提纯技术和制备工艺。(—)原料利用微生物生产酶制剂的主要原料为碳源和氮源,此外还有无机盐、生长因素和产酶促进剂等。第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如果添加少量某种物质就能明显增加酶的产量时,这类物质通称为产酶促进剂。它们大多属于酶的诱导物或表面活性剂。1、固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亦称麸曲培养法,该法是利用麸皮或米糠为主要原料,另外视需要添加其它谷糠、豆饼等,加水拌成含水适度的半固态物料作为培养基。2、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是利用液体培养进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酶。根据通气(供氧)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液体表面培养和液体深层培养两种。第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影响酶产生的一些因素

菌种的产酶性能是决定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发酵工艺条件对产酶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1)温度一般发酵温度比种子培养时略高些,这样对产酶有利。(2)pH可用糖或淀粉调节,pH低则可用氨来调节。第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通气(供氧)临界氧浓度。氧必须是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氧。(4)搅拌增加液体湍流速度,减少气泡周围液膜厚度。有利于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5)泡沫和消沫剂由于培养基中蛋白质分子排在气泡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聚集成泡沫层之故。(6)添加诱导剂和抑制剂诱导酶诱导酶的合成,诱导酶是该酶作用底物或者是其类似物。抑制剂促进酶的形成。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第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二节酶类药物的提取和纯化一、生物材料的预处理(一)动物材料的预处理1、机械处理用绞肉机绞,一般细胞并不破碎。有的酶必须细胞破碎后才能有效地提取,在实验室常用的是玻璃匀浆器和组织捣碎器。2、反复冻融

冷到-10℃左右,再缓慢溶解至室温,如此反复多次。由于细胞中冰晶的形成,及剩下液体中盐浓度的增高,能使细胞中颗粒及整个细胞破碎,从而使某些酶释放出来。第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丙酮粉组织经丙酮迅速脱水干燥制成丙酮粉,不仅可减少酶的变性,同时因细胞结构成份的破碎使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某些化学键打开,促使某些结合酶释放到溶液中,常用的方法是将组织糜或匀浆悬浮于0.0lmol/L,pH6.5的磷酸缓冲液中,在0℃下一边搅拌,一边徐徐倒入10倍体积的-15℃无水丙酮内,10分钟后,离心过滤取其沉淀物,反复用冷丙酮洗几次,真空干燥即得丙酮粉。丙酮粉在低温下可保存数年。第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微生物的预处理要是酶是胞外酶,则可除去菌体后再直接从发酵液中吸附提取酶。但对胞内酶则需将菌体细胞破壁,制成无细胞的悬液后再行提取。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除去培养基后,应深冻保存。干燥法,因为干燥常能导致细胞自溶,增加酶的释放,从而在后处理中破壁不必太剧烈就能达到预期目的。

1、干燥法:

①空气干燥25~30℃

②真空干燥还原剂作保护剂

③冷冻干燥对较敏感的酶宜用此法。

2、机械法:常用的方法有研磨法,组织匀浆法,超声波法,高压匀浆法等。第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酶法处理用得最多的是溶菌酶,如在37℃,pH8.0下对小球菌进行破壁处理,历时15分钟,即可提取核酸酶。也有用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操作与溶菌酶同。二、酶的提取1、水溶液法常用稀盐溶液或缓冲液提取。一般在低温下操作。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的酶要在酸性条件下提取。一般来说,碱性蛋白酶用酸性溶液提取,酸性蛋白酶用碱性溶液提取。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盐浓度一般以等渗为好,相当于0.15mol/LNaCl的离子强度是最适宜于酶的提取。2、有机溶剂法某些结合酶如微粒体和线粒体膜的酶,由于和脂质牢固结合,为此必须除去结合的脂质,且不能使酶变性,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丁醇。

3、表面活性剂法表面活性剂能与蛋白质结含而分散在溶液中,故可用于提取结合酶。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酶制剂的工业提取法(一)发酵液的预处理及过滤微生物发酵液的分离,过滤,发酵液中加絮凝剂或凝固剂。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右旋糖酐和聚谷氨酸。(二)酶液的脱色活性炭、脱色树脂。(三)盐析法用得最多的是(NH4)2SO4,在常温下不会造成酶的失活,若分级沉淀应用得当,杂蛋白杂质也较少。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四)有机溶剂法

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能力为丙酮>异丙醇>乙醇>甲醇。工业上通常采用乙醇作为沉淀剂。(五)喷雾干燥直接制备粉末酶制剂喷雾干燥用于干燥菌体,药用酶常用冷冻干燥。四、酶的纯化评价纯化工艺主要看二个指标,一是酶比活,二是总活力回收。

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酶在纯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点:(一)杂质的除去酶提取液中,除所需酶外,还含有大量的杂蛋白、多糖、脂类和核酸等。(1)pH和加热沉淀法

(2)蛋白质表面变性法利用蛋白质表面变性性质的差别,也可除去杂蛋白,加入氯仿和乙醇进行震荡,可以除去杂蛋白。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选择性变性法

利用蛋白质稳定性的不同,除去杂蛋白。甚至可用2.5%三氯乙酸处理。(4)核酸沉淀剂法用核酸酶,将核酸降解成核苷酸,使粘度下降便于离心分离。用核酸沉淀剂如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硫酸链霉素、聚乙烯亚胺、鱼精蛋白和二氯化锰等。(5)将酶与底物结合酶和底物结合或竞争性抑制剂结合后,热稳定性大大提高,这样就可用加热法除去杂蛋白。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脱盐和浓缩1、脱盐脱盐方法是透析和凝胶过滤。2、浓缩酶的浓缩方法很多,有冷冻干燥、离子交换、超滤、凝胶吸水、聚乙二醇吸水等。(三)酶的结晶把酶提纯到一定纯度以后(通常纯度应达50%以上),可使其结晶,酶的纯度经常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研究蛋白质空间结构提供X射线衍射样品。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酶的结晶方法酶的结晶方法主要是缓慢地改变酶蛋白的溶解度,使其略处于过饱和状态。(1)盐析法

操作要在低温下进行,加盐,缓冲液pH要接近酶的等电点。多数酶就可形成结晶。有时也可交替置在4℃冰箱中和室温下来形成结晶。(2)有机溶剂法

酶液中滴加有机溶剂,有时也能使酶形成结晶。一般要含少量无机盐的情况下,选择使酶稳定的pH,缓慢地滴加有机溶剂。使用的缓冲液一般不用磷酸盐,而用氯化物或乙酸盐。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复合结晶法有时可以利用某些酶与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或盐的性质来结晶。(4)透析平衡法(5)等电点法2、结晶条件的选择(1)酶的纯度酶的纯度越高,结晶越容易,长成大的单晶可能性也越大。结晶对酶有明显的纯化作用。(2)酶的浓度(3)温度结晶的温度通常在4℃下或室温25℃下,低温条件下酶不仅溶解度低,而且不易变性。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时间结晶形成的时间,数小时到几个月,有的甚至需要1年或更长时间。一般来说,较大而性能好的结晶是在生长慢的情况下得到的。一般希望使微晶的形成快些,然后慢慢地改变沉淀条件,再使微晶慢慢长大。(5)pH

调整pH可使结晶长到最佳大小,也可改变晶形。结晶溶液pH一般选择在被结晶酶的等电点附近。(6)金属离子

许多金属离子能引起或有助于酶的结晶,在酶的结晶过程中常用金属离子有Ca2+、Zn2+、Co2+、Cu2+、Mg2+、Mn2+、Ni2+等。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7)晶种

不易结晶的蛋白质和酶,有的需加入微量的晶种才能结晶,(8)结晶器皿处理

结晶用的器皿要充分清洗、烘干。使用前用结晶母液再冲洗一次。结晶的玻璃器皿,可用硅涂料进行表面处理,以使表面光滑且不润湿。这样可减少晶核数目,形成大的结晶。(四)酶分离和纯化工作的注意事项1、防止酶蛋白变性2、防止辅因子的流失3、防止酶被蛋白水解酶降解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第三节酶类药物

一、药用酶类的概述早期酶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烧伤及感染引起的炎症疾病,现在国内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制剂品种已超过700余种。(一)促进消化酶类

(二)消炎酶类

(三)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有关的酶类(四)抗肿瘤的酶(五)其它药用酶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胃蛋白酶(Pepsin,EC3.4.4.1)

胃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的胃液中,药用胃蛋白酶系从猪、牛、羊等家畜的胃粘膜中提取。1、组成(结构)、性质药用胃蛋白酶是胃液中多种蛋白水解酶的混合物,含有胃蛋白酶、组织蛋白酶、胶原酶等,为粗制的酶制剂。水溶液呈酸性,难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pI为pH1.0,最适pH1.5~2.0。可溶于70%乙醇和pH4的20%乙醇中。胃蛋白酶能水解大多数天然蛋白质底物。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

胃蛋白酶原盐酸催化激活成胃蛋白酶。常用的脱脂剂有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工艺过程:(3)胃膜素和胃蛋白酶联产工艺:向经消化、提取、脱脂、分层、浓缩及60%丙酮沉淀分离胃膜素的母液中,边搅拌边加冷丙酮,至比重为0.91,即有淡黄色胃蛋白酶沉出,静放过夜,去上清液,沉淀真空干燥,即得胃蛋白酶。(4)结晶胃蛋白酶的制备:药用胃蛋白酶原粉,溶于20%酒精中,加H2SO4调pH3.0,5℃静置20h后过滤,加硫酸镁至饱和,进行盐析。盐析物再在pH3.8~4.0的乙醇中溶解,过滤,滤液用硫酸调pH至1.8~2.0,即析出针状胃蛋白酶。沉淀再溶于20%pH4的乙醇中,过滤,滤液用硫酸调pH至1.8,在20℃放置,可得板状或针状结晶。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胰蛋白酶胰蛋白酶是从牛、羊胰脏提取、结晶的冻干制剂。易溶于水,不溶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在pH1.8时,短时煮沸几乎不失活;在碱溶液中加热则变性沉淀,Ca2+有保护和激活作用,胰蛋白酶的pI为10.1。牛胰蛋白酶在肠激酶或自身催化下,释放出6肽,变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分子量24000,由2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胰蛋白酶专一作用于由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及亮氨酸羧基所组成的肽键。酶本身很容易自溶。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糜蛋白酶(Chymotrypsin,EC3.4.4.5)胰蛋白酶可激活糜蛋白酶原成α-糜蛋白酶。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2)工艺过程:

酶原加少量胰蛋白酶,pH7.6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四)尿激酶(Urokinase,EC3.4.99.26)尿激酶,是一种碱性蛋白酶。由肾脏产生,主要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的尿中。人尿平均含量5~6国际单位/m1。1、组成(结构)性质(1)尿激酶有多种分子量形式。尿中的尿胃蛋白酶原,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激活生成尿胃蛋白酶,把天然尿激酶降解成为尿激酶。(2)尿激酶是专一性很强的蛋白水解酶,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是它唯一的天然蛋白质底物,它作用于精氨酸-缬氨酸键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尿激酶也具有酯酶活力。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尿激酶的pI为pH8~9,主要部分在pH8.6左右。溶液状态不稳定,冻干状态可稳定数年。加入1%EDTA、人血白蛋白或明胶可防止酶的表面变性作用。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第三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工艺过程:硅藻土吸附,0.02%氨水加0.1mol/L氯化钠洗脱。QAE—Sephadex层析柱去热原、色素。CM—C浓缩。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五)细胞色素C(CytochromeC)细胞色素C存在于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细胞里,其含量与组织的活动强度成正比。以哺乳动物的心肌、鸟类的胸肌和昆虫的翼肌含量最多,肝、肾次之,皮肤和肺中最少。

1、组成(结构)、性质

细胞色素C是含铁卟啉的结合蛋白质,铁卟啉环与蛋白质部分比例为1∶1。猪心细胞色素C分子量12200。pI为pH10.2~10.8。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细胞色素C对干燥、热和酸都较稳定。氧化型呈水溶液深红色,在饱和硫酸铵中可溶解。

还原型水溶液呈桃红色,溶解度较小。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人造沸石pH7.5吸附,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反复洗涤,25%硫酸铵溶液洗脱。20%三氯醋酸沉淀细胞色素C,AmberliteIRC-50(NH4+)树脂柱吸附。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六)溶菌酶(Lysozyme)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它广泛存在于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白细胞和组织(如肝、肾)细胞内,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丰富。溶菌酶是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天然抗感染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症。1、组成(结构)和性质溶菌酶是一碱性球蛋白,分子中碱性氨基酸、酰氨残基及芳香族氨基酸(如色氨酸)比例很高。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溶菌酶能催化粘多糖或甲壳素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溶菌酶是一种罕见的稳定蛋白质。在pH5.5加热4h后,酶变得更活泼。低浓度的Mn(10-7mol/L)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能使酶免受热的失活作用。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七)L-天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1、组成(结构)、性质

L-天门冬酰胺酶是酰胺基水解酶,是从大肠杆菌菌体中提取分离的酶类药物,用于治疗白血病。性状呈白色粉末状,微有湿性,溶于水,不溶于丙酮、氯仿、乙醚及甲醇。最适pH8.5,最适温度37℃。

L-天门冬酰胺酶的产生菌是霉菌和细菌,故可作制造酶的原料。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八)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

激肽释放酶是一种蛋白酶。哺乳动物的激肽释放酶有两大类:血液激肽释放酶和组织激肽释放酶。药用激肽释放酶又称血管舒缓素,主要来自颌下腺或胰腺。第四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猪胰激肽释放酶是一种糖蛋白,含有唾液酸,在腺体中以酶原形式存在。唾液酸的除去并不影响酶的活性。(1)专一性激肽释放酶是一种内切蛋白水解酶,当它作用于蛋白质底物激肽原后释放出激肽。激肽释放酶只作用于天然激肽原。(2)稳定性一般说,激肽释放酶的纯度越高,稳定性越差。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但在pH8.0的水或缓冲液中,可在冷冻状态下保存相当长时间不失活。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2)工艺过程:冷丙酮33%、70%,用丙酮、乙醚脱脂、脱水。40%、60%冷丙酮分级沉淀。弱酸性阳树脂AmberliteCG-50(钠型)第四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九)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作为药用酶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有产品,此酶属金属酶,它催化的化学反应是:

由于SOD能专一清除超氧阴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