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化公司油品储运操作法罐区操作法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罐区作业,罐区设备维护和罐区安全防护等操作管理,操作上应与其它岗位密切配合,搞好原料油及其它产品的储存和输送,按规定进行加温、切水、调合和计量等作业,搞好油品的收付,保证原料油、半成品油和成品油的质量,搞好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掌握油品动态,防止跑冒、串、漏、冻、火灾等一^切事故。1.2罐区作业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每次作业前后,都要与主控制室联系,并认真改好流程,检查有关油罐、管线、阀门等设备状况,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设备运转使用情况和油品动态,每次操作都要做到“五要”:作业要联系,流程要改对,设备要检查,计量要准确,动态要掌握。3每班对罐区要按规定的巡检路线定时、定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4每周班长对罐区进行安全设备检查,主管经理每月应组织一次包括班长在内的安全设备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附件、下水系统、蒸汽系统、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搞好系统设备维护,保证系统安全生产。5每月对油罐及附属设备包括呼吸阀、人孔、计量油污,罐底杂质全部清除,清除工具应用木质和铜制工具,清除出的铁锈和含硫杂质,有的有自燃危险,应及时运出罐区埋入坑内。⑸内浮顶罐在清洗和检修时,要将处于最低位置的内浮盘调整到检修位置,调整的方法将油品液面控制在浮盘的检修位置与高带人孔之间的位置,打开高位置带芯人孔,自然通风使罐内空间油气浓度在允许范围内并采取好安全措施方能进入调节。量操作参考引用标准:《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手工法)》GB/T13894-922.2检尺术语⑴检尺点(又叫基准点、参考点)从容器顶部指定下尺的部位,罐顶都设有专门的量油孔。⑵检尺零点:容器底部与检尺点对应之点。⑶检尺点高:从检尺口到容器底部的垂直距离。(4)检前尺:测量油品收发前容器内液面到底部的垂直距离。⑸检后尺:测量油品收发后容器内液面到底部的垂直距离。(6)检实尺:测量容器内液面到底部的垂直距离。⑺检空尺:测量检尺点到容器内液面的垂直距离。(8)油痕:被测油品在量油尺带上留下的分界痕迹。计量器具和材料主要包括:量油尺、示油膏、示水膏⑴量油尺:①有出厂检验证书。②量油尺的尺锤应为铜质材料,且应计入示值。③量油尺最小分度值为1毫米,重锤与卷尺连接误差不大于1毫米。④有以下情况时不能使用:a.尺面扭折、弯曲及镶接。b.尺面刻度模糊不清或数字脱落。c.尺锤尖端磨损;d.尺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e.没有校正表。⑵示油膏:是一种膏状物体。在测量容器内油品液面高度时,将其涂在量油尺上,可清晰显示出油品液面在量油尺上的位置。⑶示水膏:是一种遇水变色而与油不起反应的膏状物体。在测量容器底部水高时,将其涂在检水尺上,浸水部分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可清晰显示出水面在检水尺上的位置。手工测实际油高的方法⑴量油iWj时,需待油面稳定后,用左手握尺,小心地沿着指定位置下尺,下尺时,尺坨不应前后摆动,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固定下尺位置,使尺带沿着下尺点下伸,尺泥将接触油面时粗略地估读下尺高度,再从总高度内扣除下尺高度,即为估计油高,接着,将估计油高处尺带擦净,需要时抹上油膏,然后慢慢下尺,尺蛇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估计尺坨将接近罐底时,用左手拇指压紧尺架上尺带,等油面静止时,慢慢降低手腕高度,手感尺泥触底后应该核对下尺高度,以确信尺坨触底,迅速提尺读数,读数时可摆动尺带借助光线折射读取靠近的毫米数,以后再读大数,但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以防液面上升,提尺时应防止尺带刻度面油痕被擦掉。⑵测量油高时,不允许用吸湿性材料(如粉笔)替代量油膏。⑶测量油高时测量两次,两次误差不大于1毫米,取小的数,超过时应重测。水面高度的测量方法⑴先在尺的估计水面高度附近擦净油渍,再涂上一层薄薄的试水膏,然后下尺,下尺位置与量油位置一致,尺坨接触罐底时,静止3〜5秒,然后,提尺,读取试水膏变色处最近的毫米数,读数时尺坨不应平放或倒放,水尺一般只测量一次。如遇油水界面不清晰或不平直时,应重新测量。(注:测量水尺可与测油尺同时进行)⑵在使用示水膏时,化工轻油、工业燃料油等轻质油时浸没3〜5s,原油等重质油需浸没10〜30so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1.2.1.1引用标准《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GB/T8927-882.1.2方法概要(1)测温仪器必须在规定的位置上测定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温度。(2)把测温仪器从计量孔放到规定的液面高度,在达到规定的浸没时间后,方可读取温度。(3)在一般情况下,应测量一点以上的温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油品的温度。1.3安全和操作注意事项(1)确保计量人员着装、使用器械符合安全规范要求。(2)为消除静电危险,应保证量油尺、测温仪等在使用时与金属罐壁接触。(3)对化工轻油等低蒸汽压挥发性油品应在停止泵送和油面静止15min后,测量油温和计量。(4)温度测量应距罐壁至少300mm,以避免受到外部冷热影响。(5)测量油品高度后,应立即进行温度测量。测温时人应站在上风口,以防吸入油气。(6)对有蒸汽加热的油罐,要在蒸汽切断lh后,才可进行温度测量。如需提前测量或在不能切断蒸汽的情况下测温,应按照油高均匀分布测量五点以上温度,取其平均值。1.2.6油品计量2.6.1检尺执行GB/T13894-92,测温执行GB/T8927-88。具体操作参见上。6.2按空气中的质量计算数量。3标准密度(实验室):⑴在非标准温度下使用石油密度计测得油品的视密度时,用《石油计量表》相应表查得该产品的标准密度(。2。)⑵沥青的标准密度由实验室通过GB8928-88测得25℃相对密度后通过式:沥青标准密度(P15)二沥青25℃密度+0.99714-0.996得到。1.2.6.4标准体积:(1)计算油品数量时,除沥青外通过相应罐表查得的该产品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Vt(见本节e)后换算成标准体积V20o产品的标准体积(VQ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Vt)乘以计量温度下的体积修正系数(VCF20)获得,而体积修正系数用该产品的标准密度和计量温度查相应表获得。公式如下:V20=VtXVCF20(2)在计算沥青数量时,通过相应罐表查得的该产品
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Vt(见本节e)后换算成标准体积。产品的标准体积(V15)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Vt)乘以计量温度下的体积修正系数(VCF15)获得,而体积修正系数用沥青的标准密度P15和计量温度查相应表获得。公式如下:V15=VtXVCF152.6.5计量温度下的体积Vt的计算方法:(1)油尺查油罐容积表得表载体积V表,查罐静压力修正值表得静压力修正值AVp。由水尺查油罐容积表得罐底明水体积V表水。⑵油品体积VtVt二(V表—V表水+4Vp)Xf式中:f—温度对容积影响修正系数,可查表得,也可计算得到,算式如下:f=l+O.000036X(t-20)2.6.6油品的质量(商业质量)商业质量计算时,应进行空气浮力修正,将标准密度减去空气浮力修正值1.lkg/m3,再乘以标准体积,就得到油品的质量m公式如下:m=V20X(P20—1.1)7其它注意事项:⑴对浮顶罐油品计算质量:浮顶未浮起mc=m浮顶未浮起mc=m浮顶起浮后mc=m-m式中;n—油品净油量m浮一浮顶重量⑵对含水油品计算质量:油品净质量二油品毛质量-油品毛质量义油品含水率(%)1.3汽车装车栈台操作法正常操作1.3.1.1加油平台在接到有效的提货单后,应立即与当班班长取得联系,联系内容包括:所装油品品种、罐号、及改流程情况。在确认罐区已改好流程的情况下,才能装油,在联系过程中如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向主控制室及主管领导汇报。1.3.1.2检查罐车是否符合装油的安全要求,防火罩的佩带是否符合要求,验车是否符合装油条件。不合格不许装车。1.3.1.3带油车过空磅。过空磅时车要熄火,人离开磅台。磅房人员验提货单后留下提货单,开装车通知单交于提货人。1.3.1.4过完空磅后,操作人员验装车通知单并核对所装油品,指挥油车就位。1.3.1.5打开进油孔,再次验车正常后,车体接地,保证完好。1.3.1.6关严卸油阀,鹤管对位,使鹤管尽量接近槽车罐底部。1.31.7改好流程后与储运岗位人员联系。1.3.1.8打开鹤管前球阀,先小流量装车,待鹤管口被油浸没后,才可联系罐区加大流量装车。严格按规定流速装车。1.3.1.9装车时操作人员应在车顶上风口监视液位,快装满时提前通知罐区准备停泵,装好后及时关闭阀门,并立即通知罐区停泵。装车完毕静置两分钟,然后提升鹤管,将鹤管移位至操作台附近。1.3.1.11卸去静电接地线。1.3.1.12带油车去地磅房过重磅。过磅时车熄火,人离开。1.3.1.13地磅房操作人员根据实际计量开具计量单,并注明实际发货数量,签名。留下提货单第三联,其余两联返回提货人。3.1.14班长确认无误后签字确认。1.15每一种油品装完后,磅房操作人员都应该与罐区操作人员核对所装油品数量,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1.3.1.16做好岗位现场卫生。若连续作业需要交接班时,应将设备、工具及作业进度等情况,双方交接清楚,记入交接班记录。操作注意事项1.3.2.1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操作时必须使用防爆工具。1.3.2.2必须接好静电接地线。1.3.2.3装车过程中,操作工不得离开现场,严防跑冒滴漏。1.3.2.4严禁槽车超装或少装。3.2.5冬季应注意防冻工作,重物料装车后应吹扫干净鹤管。若开关发生冻凝现象,先用蒸汽将开关进行预热,不要硬开。2.6看液位时小心谨慎,严防滑跌。1.3.2.7装车时车顶尽量避免站人,避免发生烫、烧等人身伤害事故。刚开始装车时,要缓慢打开装车球阀,无问题后可以全开装车球阀,待快满时应关小装车球阀,以防冒罐。1.3.2.8装车冒罐时应立即停止装车,检查问题发生的原因,如因油内带水则去油池脱水正常后再继续装油;若车内有水或轻油,应立即叫车开走,去空处处理,无问题后再继续装车。1.3.2.9装油人在装油期间严禁离开汽车台,以防冒罐。1.4码头操作1.4.1靠船(1)工机具准备:拉好引缆绳,检查静电接地线,脱缆钩、绞缆机、输油臂等设备的完好情况,并准备好各种常用工具。根据船方装卸油接口规格,准备好相应大小头。(2)信号:提前半小时用对讲机与船方联系码头前沿潮水情况。挂靠泊信号:白天升蓝白格子旗(N旗),夜间开绿灯。(3)靠船步骤:①穿好救生衣,戴好安全帽,检查快速脱缆钩;②用对讲机与油轮联系,使油轮对准卸油口位置;③按船上要求带好各部位缆绳(首尾缆、横缆、倒缆)。带缆步骤:接船上撇缆绳一一一送引缆绳一一开绞缆机一一绞船缆一一挂钩一一船上收紧缆绳。④接好接地线,安好登船梯。装卸油品(1)伴热:根据气温与待装油品性质,按指令提前伴热。(2)改流程:根据指令准确接输油臂,开关有关阀门。进出油开阀门时,应由里(陆)往外(海)操作。装卸油结束,关阀门应从外往里关。(3)卸船:检查拌热效果。一般要求油温达到该油品凝固点加5度。按指令通知船方开泵卸油,进油开始后,应孔、透光孔、静电接地线、转动扶梯、轨道、集水坑、消防设施等、油罐周围情况、工艺管线及排污系统等至少作一次全面检查。雨天要勤查中央排水系统,浮顶罐检查船舱、集水槽有无渗漏,静电导出装置有无松动脱落,密封装置有无损坏。每半年联系电工对静电接地测一次电阻。1.1.1.6伴热开汽前应先检查管线和开关及疏水器,再缓慢开汽,正常后,把汽开大,通过出口开关来控制汽量,沿线检查管线有无漏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1.7冬季要加强防冻、防凝、保温工作,要认真检查油罐的加温、管线的伴热、蒸汽的畅通,另外重质油管线使用后还要做好管线的处理工作。1.1.1.8因昼夜温差较大、管线内油品温度等影响而膨胀、收缩,要及时做好管线泄压工作。每班要认真做好记录,交接班各岗位要交待清楚,逐项交清。1.2油品的接收操作(1)接到收油指令后,明确接收油品种类及所进罐号。(2)检前尺、温度,核对DCS显示与实际差值,差值应做记录,确认罐容是否足够。(3)操作人员改流程时,先打开管线上的有关阀门,再打开罐根阀,开关阀门过程应平缓,不可过快,应防止阀门开过。(4)操作人员流程确认无误后与进油方联系开泵,热密切注意压力变化,工作压力不超过0.8Mpao卸船过程加强巡回检查,观察在用设备工作情况,并作好记录。(4)装船:a)卸污水(压舱水):如船上有污水,先接输油臂卸污水。改通污水流程,通知船方开泵。卸完后翻回盲板准备装油。b)验舱:商检计量的船只,由商检负责验舱,验舱合格后方可装船。注:油轮验舱不符合验舱要求时不许装船,并报告生产运行部处理。有特殊要求时,按指令办理。(5)检查拌热效果,一般要求油温达到该油品凝固点加5℃。根锯所装油种接好相应输油臂,要求反复确认,以防接错。装油初始流速控制在1米/秒,以后不得大于6米/秒。装油中如船方要求停泵,应及时报告。如遇意外情况,立即通知泵房停泵,并关阀。(6)装油结束后,先停泵后关阀。然后扫线、封舱、办理有关手续,油轮解缆离泊。扫线(1)燃料油、沥青、润滑油用工业风向船上扫线,化工轻油、工业燃料油用余油泵回收油,再用蒸汽扫。轻质油也可打开输油臂真空破坏阀,放空外臂油。原油用蒸汽扫线。(2)打开输油臂前端小阀检查,确认臂内无存油并泄放空气余压后,即可拆卸输油臂。接装法兰盖,输油臂复位。装卸油过程中,要求每小时巡检一次,重点检查内容如下:(1)检查输油臂、快速脱缆钩及靠泊船舶缆绳松紧情况。(2)检查相关阀门的工况及系统静密封点的泄漏情况。(3)检查运行管线及热补偿器的变形情况。(4)作好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报告。离泊(1)装卸油结束前办好水票、污水票、靠泊票等费用手续,方可解缆离泊。(2)根据船上要求,依次解掉各部缆绳,先松的缆绳先解。解缆时注意缆绳惯性,以防人员被缆绳带落水。(3)做好记录,并将票据、报表送运行部。1.5设备操作1.1.1离心泵的操作1.1.1.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机泵地脚螺栓、对轮、电机接地线、对轮罩、
出入口阀门以及压力表、法兰等是否有问题。(2)盘车2〜3圈,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杂音。(3)检查润滑油是否变质,液面是否达到规定高度1/3—2/3处。(4)检查压力表、阀门、过滤器是否完好,并打开压力表阀门。(5)关闭入口阀,打开泵入口阀,在泵出口放空阀处排除泵体内气体,泵腔内灌满输送介质后关闭放空阀。1.1.1.2开泵操作(1)准备工作无问题后,启动电机,机泵在冷却状态下允许连续启动二次,在热态下只许启动一次。(2)当机泵出口压力上升,检查机泵密封、法兰无泄漏后,缓慢打开泵出口阀,此时注意电流和压力的变化情况,当压力平稳后,开大出口阀,直至电流达到正常。(3)机泵启动后,全面检查泵和电机的运行、振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1.1.1.3停泵操作(1)关闭泵的出口阀。(2)切断电源。(3)关闭泵的入口阀。1.1.1.4换泵操作(1)备用泵的准备工作及启动步骤同开泵操作。(2)备用泵启动后,缓慢打开出口阀,同时缓慢关闭运行泵的出口阀,当备用泵的压力、电流正常后,关闭运行泵的出口阀,关闭电源,按“停泵操作”中的有关步骤处理。1.1.1.5离心泵的维护(1)按时对所属机泵进行检查。(2)检查机泵有无杂音、震动等,电机和泵体震动不大于0.06毫米,轴承温度在70℃以下。(3)检查润滑油的润滑、冷却等情况,润滑油使用坚持三级过滤。(4)备用泵按时盘车,盘车方向与机泵旋转方向相同,盘车180°o(5)备用泵要保证备用状态,能保证及时切换。(6)各泵的泄漏点及时联系处理。螺杆泵的操作与维护1.1.2.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预热泵体,使泵体温度保持在70〜80℃。(2)检查机泵各部位有无松动。(3)检查齿轮箱内润滑油是否达到中间标尺,注意不可过高。(4)检查进出口导淋阀是否全部关闭,打开压力表阀。(5)盘车检查有无异常。(6)全开进、出口阀、循环阀。1.1.2.2启动(1)首次启动或再次使用长期停用的泵时,泵内无介质,应先灌泵,严禁干启动。(2)启动电机,逐渐关小循环阀,调整出口压力和流量等符合工艺要求,但出口压力不得高于泵的额定压力,循环阀不能关死。1.1.2.3停泵(1)切断电源。(2)关闭进出口阀及循环阀。1.1.2.4切换(2)检查备用泵是否达到启动要求。(3)按照启动方法启动备用泵,停掉运行泵电机,关闭进出口阀、循环阀。(4)调节切换泵的循环阀,达到工艺要求。泵的维护(1)泵内无介质时,应先灌泵,严禁干启动。(2)泵启动后,应密切注意电流表、压力表数值,不得超过额定值。(3)泵禁止有抽空现象,以免损坏螺杆。(4)泵轴密封处点滴泄漏属于正常现象,泄漏量增大时,应联系修理。⑸高温蒸汽吹扫管线时,应避免高温蒸汽通过泵内。搅拌机操作1.1.3.1起动前的准备工作⑴检查齿轮箱中的润滑油是否清洁或变质,如发现乳化、混浊变质时应立即更换,润滑油液面应在标尺的刻度线以内;⑵检查搅拌器紧固件是否牢靠,发现松动应及时联系钳工拧紧。⑶起动前油罐内液面不低于400cm。(4)盘车检查机械运转是否灵活可靠、电机旋转方向是否和设备上标明的方向一致(从电机轴端看,电机应逆时针转,从搅拌器端部向罐内看,翼轮轴应顺时针转),检查有无异常,发现异常及时向上级汇报。⑸整个搅拌器包括电机外壳必须保持清洁干净。启动操作⑴启动搅拌器。观察搅拌器运行噪声及振动有无异常。⑵在运行过程中,要检查轴承(防护罩轴端)的发热情况,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⑶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检查机器的振动情况。(4)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检查密封处的泄漏情况,发现泄漏严重的应停车修理。⑸齿轮润滑油为30#机械油,更换周期视条件而定,不低于半年更换一次。1.3.3停机⑴搅拌机启动后每运行6小时后停止两小时降温。⑵搅拌时间到,按停机按钮。⑶及时擦试机器,使整个搅拌器及电机外壳保持干净,运行状态严禁擦洗设备。(4)填写运行记录。波纹金属软管的使用1.4.1使用过程注意事项金属软管是对油罐因发生地震灾害和罐基础沉降所造成的硬性连接损伤的补偿作用。金属软管最怕水击、憋压、结冰膨胀、硬性物体敲打、尖锥物刺伤。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⑴罐体总阀应处于常开放压状态,油罐进出油作业前一定要保证总阀是开启的。⑵金属软管最大工作压力为2.5MP,严禁超压操作。⑶严禁站在金属软管上进行操作,不得在金属软管上站立、行走或放置任何重物。(4)经常检查软管是否异常振动现象。4.2日常维护注意事项⑴仔细检查软管外部护网腐蚀、法兰紧固螺栓的松紧,保护网有破损和泄漏现象。⑵不允许使用铜丝或钢丝直接刷金属软管上附着的污物。⑶要保证软管处于自由伸展状态。自力式调压阀的使用及调试1.1.1.1初次使用前应仔细检察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1.2调试:试前先关闭旁路阀,然后分别打开阀后及阀前截止阀,再旋动调压阀上的压力调节螺母,并观察压力表,直至调定所需的压力,调压阀即进入工作状态。快速脱缆钩操作1.6.1电动绞盘由电动机、摆线针轮减速箱、绞盘和筒体组成。电动机由转换开关控制。按下不同的按钮,绞盘可正反方向旋转。制动器打开。按下停止按钮,绞盘停转,同时电动机制动,防止倒缆。开动绞盘,用引缆绳将船上缆绳拉向缆钩,再将缆绳挂到处于锁定状态下的缆钩上。快速脱缆钩可满足首尾缆、横缆、倒缆的不同水平及仰俯角的要求。油轮离泊解缆时,拨动操纵杆或按下按钮,缆绳脱落。液压输油臂操作1.7.1液压式输油臂的手动操作:(1)输油臂接船:①将两个电动操作台上的选臂旋钮转到“N”位置上。②在电控屏上,遥控旋钮转到“断”的位置上,电源控制开关旋到“通”的位置上,按“信号灯检查”按钮,检查电机Ml,M2的超载超限指示灯是否会亮。然后按复原按钮,电机选择旋钮转到Ml或M2针对的电机Ml或M2,将开关转到“通”的位置。将选臂旋钮旋到所需的臂上,按电机启动按钮,这时泵开始运转。将所需动作的臂下液压分站截止阀由“关”到“开”位置上。打开内臂定位轴和定位销,打开外臂定位销,使外臂自然打开。操纵液压站上的三个操作手柄,对准油轮接口位置,使输油臂左右旋转,内臂前倾、后仰,外臂上下等动作,直至输油臂快速接头与油轮接口吻合为止。打开法兰盖板前,应先打开接头下的检查阀,检查臂内是否带有气压,如有,应将其泄放至零才能开盖。开盖时仍应小心,使其一侧先张口,并观察有无残压残油,人站位置应避开张口一侧,确认无残压残油后,才可开盖。©用板手琐紧接头夹头,使快速接头与油轮法兰紧紧连接。⑦按电机“停止”按钮。⑧将电机Ml或M2开关和控制电源开关都转到“断”的位置。⑨进行输送工作。在正常工作中,该臂下液压分站截止阀不得关闭,使输油臂处于浮动状态。(2)输油臂回收:①按手动接船①、②条执行。②用板手松开快速接头,使与油轮法兰脱开。③操纵液压站上的三个操作手柄,使输油臂复位。④先将内臂定位,用固定销销紧,然后将外臂收回销紧。⑤关闭臂下液压分站截止阀。⑥按下电机“停止”按钮。⑦关闭控制电源开关和电机开关(先关电机开关)。液压输油臂的电动操作:(1)输油臂接船:①在电控屏上,将臂选择钮转到“N”位置,“遥控”钮旋到“通”的位置,电源控制开关旋到“通”的位置,按“信号检查”钮,检查电机Ml或M2过热指示灯及超极限指示灯是否会亮。然后按“复原按钮”,电机选择旋转到Ml或M2上,针对被选定的电机Ml或M2上,打开选定电机开关。油进罐时要缓慢打开进罐阀听罐内无水遇热油汽化声时再全开进罐阀;作好记录,并报告主控制室。(5)收油的油罐在液位接近安全高度(比安全高度低3m)时,要增加检尺或检查次数,随时掌握情况变化,同时要加强岗位之间的联系,切换油罐要先与主控制室联系,掌握先开后关(先开切换罐,后关被切换罐)的原则,消除各种不安全行为,避免油位超安全高度,确保安全生产。(6)收油完毕按要求应及时恢复流程并填好相应记录。(7)空罐或浮顶未起浮要严格控制进油流速4lm/s,起浮后以》4m/s为宜。浮顶油罐要全程检查浮顶起浮。1.3油品接收注意事项(1)空罐进油一定要按规定控制流速。(2)浮顶油罐在起浮段要确认正常起浮。并要严格控制进罐油品流速。(3)接收油品要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入油罐的安全容量,罐油位必须核算准确,否则,会造成冒罐跑油。(4)油罐进油时应加强巡回检查,巡检应沿管道的走向看、听、摸,不能漏过一处,特别对法兰接头,放空阀,切水阀等更应详细检查,注意焊缝或罐底有无渗漏现象,按时间核算油量有无出入。并定时检液位看有无异常,当油面接近安全油高时,要严加监视,防止冒顶跑油事故。②电动操作台上,将选臂按钮旋到所需动作的输油臂上。③电动操作台上,按起动按钮,这时泵开始工作。执行手动接船④〜⑥步骤。(2)输油臂收回:①执行电动接船时的①〜④步骤。②执行手动操作②〜⑦步骤。输油臂工作时,应每一小时巡查一次。输油臂工作时,要注意油温,并要防止钢丝绳滑出槽外。登船梯的操作1.8.1操作登船梯前应详细检查设备状况是否良好。8.2接通主电源,选择操作控制方式,将功能选择开关旋至“报警等待”位置。如选择“按纽控制”方式,可在主控制柜上进行升降机构的操作,在升降平台上可进行铝弦梯的六个方向的动作;如选择“遥控控制”方式,可用手持遥控器控制升降机构的操作和铝弦梯的六个方向的动作;升降梯升降前一定要将锁紧销拉出,登上升降平台之前一定要将锁紧销锁紧,以确保安全。操作要领:(1)上升:根据现场的船型及潮位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楼层,按住相应的楼层按钮可自动定位在相应的楼层;(2)下降:按楼层一按钮,升降机构作点动式下降,直至楼层一。(3)注意事项:a)在进行上升、下降操作之前,要注意观察周边有无防碍。下降如速度过快可通过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弹簧力或间断式按“楼层一”按钮进行适当控制。b)进行升降机构上升、下降前将主梯上仰到10度左右,前梯收缩到20度左右,水平右转到极限位置,再进行操作。1.1.8.4铝舷梯操作之前,要将舷梯锁紧销取出,舷梯旋转之前,要先将主梯上仰一定角度,确保三角梯与码头设施不干涉,才可进行左右旋转操作。搭船时操作要领:舷梯搭到油船上时,要在油轮上找到合适位置位置,保证三角梯有足够的回转及伸展空间,然后操作主梯、前梯,使三角梯万向轮与油轮甲板保持最近距离,最后将液压系统设置到浮动状态,从而确保设备安全。作业完成后,将液压系统设置到驱动状态,同时按前面提到的注意事项,将舷梯收回,并插上锁紧销;1.1.8.7液压推动器应注入纯净的20#机械油,并保证至少每六个月检查一次油液,当油变质或稠度变大时应换油。每周要检查制动器的工作状况,销轴及心轴磨损量超过原直径的5%或椭圆度超过0.5mm,应联系更换。当制动衬垫的厚度达到4mm时,应联系更换新的制动衬垫。1.1.8.9减速箱润滑油应采用中级齿轮油N320(或VG320M,bil632)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温升不得超过45C,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第一次7〜14天后更换新油,以后应每月检查一次釉质,发现氧化变质、粘度不够的油应及时更换。1.1.8.10液压站油箱应根据污染程度定期更换,更换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液压站用油为46#液压油,换油必须彻底清洗油箱内部;滤油器必须经常检察、清洗或更换。(5)根据油罐的规格结构和工艺条件,进油时,应严格控制油面在最大装油高度之内。超过此范围到达液位极限,即认为事故发生(尽管此液面距冒罐有一定的距离)o1.1.4油品加温操作(1)接到油罐加温生产指令后,进行加温前应由当班班长确认并填写好记录。(2)岗位操作工操作时,先开疏水阀,然后缓慢打开蒸汽阀(不可突然开大),用少量的蒸汽先预热加热盘管并排出冷凝水,检查冷凝水是否带油。(3)等正常后再开大蒸汽进口阀,加温过程应定时切水。(4)加温时操作人员应加强现场检查,注意有无异常情况。(5)加温至规定温度,先关蒸汽阀再关疏水阀,并填好相应记录。1.1.5加温注意事项(1)重油含水在加热中特别容易发生突沸,应特别小心;突沸:就是油罐内的油品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突然向罐外发生猛烈喷溅溢流的现象。突沸事故一般多发生在原油或重质油罐加温沉降或切水操作中。有时,为了急于把原油内的水沉降下来,而过快的提高加热温度,给汽过大或忘记关蒸汽,造成加温过高。也可能由于油罐底部有大量的水,部分水汽化后体积迅速增大,当水蒸汽压力超过油品静压力,就会急剧上升并形成强烈的搅拌,携带油品从罐顶开孔处喷射而出。(2)为了防止突沸事故,含水油品加热时,应在加热前先脱去部分积水,然后缓慢升温,并在升温过程中定时切水,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不得超温。(3)油罐的正常温度在该油品的闪点和凝固点的范围以内,以保证安全和及时输转。(4)当罐内存油发生凝固时,不应用加热器立即加热,应选用进同种热油使凝固的油品熔化后,才能使用加热器,否则容易使油罐下部因受热膨胀而损坏油罐。当向冷油罐内进热油时,应先根据冷热油温,计算混合油品的温度,至混合油温适宜。混合温度Ts=(冷油量又冷油温T2+热油量X热油温丁2)/(冷油量+热油量)(5)只有当液面高加热器50cm以上的情况下,才允许向罐内进行加热。加热时至少一小时检查一次,加热时调节蒸汽量,控制升温速率不大于5〜10℃/h。(6)油罐加热时,应定时检查蒸汽冷凝水,发现回水有油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对正常储油,即切水后不急于输送的油品加热温度维持在不凝为原则,以减少能耗和油气消油罐脱水操作(1)接到脱水指令后,操作人员操作前必须经当班班长确认,并填写好记录。(2)脱水时操作人员不允许离开现场,根据脱出的污水的颜色随时调节脱水阀的开度,尽量减少油品的跑损。(3)开关阀门过程应平缓,不可硬开硬关,防止损坏阀门。脱水操作结束后,关闭相应阀门,并填写好记录。油罐脱水注意事项及要求(1)原油在供装置确保含水在规定指标内(原油含水>1%),同时切尽明水。(2)原油罐进油后,要及时加温,以利沉降脱水。(3)对常压产品中间罐,每班必须切放一次,以切净明水为准,对安装自动脱水器的油罐每天白班检查一次自动脱水器运行情况。(4)对取样水分不合格的油罐,要抓紧切水,确保切尽,2小时后再通知取样,如果仍然不合格,一方面加强切水,一方面及时向主管经理反映。(5)油罐切水为交接班检查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