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_第1页
医学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_第2页
医学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_第3页
医学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_第4页
医学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人的心理当前第1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认识过程第三节情绪和情感第四节意志过程第五节人格第六节意识第七节人的行为第八节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当前第2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第一节概述一、心理现象(一)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二)人格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当前第3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心理的实质(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1.心理是物质进化的结果2.人的心理的发展(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于客观现实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3.人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当前第4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第二节认识过程一、感觉和知觉(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当前第5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感觉和知觉的分类1.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2.知觉的分类(1)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作用的主导器官: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等(2)根据知觉反映对象的不同: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当前第6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感觉和知觉的规律1.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感觉适应: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3)感觉对比:指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4)后像: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在短暂的时间内仍不消失的现象(5)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当前第7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感觉对比联觉当前第8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指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2)知觉的整体性:当事物的部分属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人们能够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以事物的整体特征来反映所知觉的对象(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反映知觉的对象,而是主动地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4)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其知觉对象的映象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当前第9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当前第10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记忆(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二)记忆的分类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2.按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记忆的过程1.识记2.保持3.再认或回忆当前第11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1.识记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是记忆的初始环节识记的分类(1)根据有无明确目的:无意识记、有意识记(2)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机械识记、意义识记2.保持

就是指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保持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保持能力是衡量记忆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3.再认和回忆

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叫做再认;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重现叫做回忆当前第12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艾宾浩斯与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当前第13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语言和思维(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的两种基本特性:概括性

间接性

(二)语言和思维的联系1.语言对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2)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3)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4)语言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客观刺激物2.语言也离不开思维当前第14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语言和思维的区别(四)思维的种类1.根据解决问题的方式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求同思维、求异思维

3.根据思维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程度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五)思维的基本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

当前第15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六)思维的品质1.敏捷性2.广阔性3.深刻性4.独立性5.逻辑性当前第16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四、注意(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二)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才能实现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

当前第17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当前第18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注意的种类与特点类型目的性意志努力引起原因例子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不需要新异刺激防空警报声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需要间接兴趣看书、听课有意后注意有不需要直接兴趣电脑打字“盲打”当前第19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所能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在一定时间内注意保持在某项活动上的特性,它是衡量注意品质的指标3.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能力4.注意的转移指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的现象。注意的转移与分心不同当前第20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注意的分配小实验: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当前第21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第三节情绪和情感一、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的需要而产生

的态度体验

当前第22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2)情绪有本能的特点,不是人类特有的,但情感是人类特有(3)情绪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的特点;而情感具有稳定性、深

刻性和持久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4)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较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一般较

微弱,较少冲动,外部表现不明显2.联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当前第23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1.根据情绪内容分为:基本情绪、复合情绪

情绪的4种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2.根据情绪的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1)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2)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暴怒、恐惧、绝望、

狂喜等,都属于这种情绪体验(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

状态

当前第24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当前第25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一)积极情绪的治病作用(二)消极情绪的致病作用当前第26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第四节意志过程一、意志概述(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

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的特征1.有明确的目的性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三)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1.意志与认知的关系2.意志与情感的关系当前第27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意志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二)执行决定阶段三、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独立性(三)果断性(四)自制性(五)坚持性当前第28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第五节人格一、人格概述(一)人格的概念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二)人格的特性

1.整体性人格的成分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独特性人格包含有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倾向,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3.稳定性人格是逐渐形成的,在一定倾向性的指引下,构成稳定的人格4.生物性和社会性人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

当前第29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人格倾向性(一)需要1.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2.需要的分类按需要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当前第30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

实现当前第31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动机1.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2.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3.动机的分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4.动机冲突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如果这些动机同时并存,但不可能同时满足,特别是当这些动机在性质上又相互排斥时,那么个体就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而放弃其他的动机。这样,动机斗争便产生,并引起心理冲突当前第32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动机冲突的类型有以下4种:(1)双趋冲突指个体对具有同样强度的两个并存的对象均产生需要,但由于条件受限必须选择其中之一而要放弃另一个时所引起的冲突。“鱼和熊掌不可

兼得”就是双趋冲突的真实写照(2)双避冲突同时有两个对个体将产生威胁的对象,而个体又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即“前怕狼,后怕虎”的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处境造成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当前第33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3)趋避冲突某一事物对个体的需要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希望接近它,另一方面又厌恶而想回避它,也就是说,个体对某事物既想图其利,又想避其弊,这种动机冲突,称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这是双趋冲突与双避冲突的复合型。即当两个目标或事物同时存在着性质相似的利和弊时,便有几乎相同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对个体而言,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既想兼得其利又想同时避其弊,面对这种情况的选择便是双重趋避冲突当前第34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人格倾向性(三)兴趣与信念1.兴趣的概念及作用

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2.兴趣与需要、动机的关系3.兴趣的分类(1)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有直接需要而引起的兴趣(2)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未来结果有间接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当前第35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4.兴趣的品质(1)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大小(2)兴趣的指向性:是指兴趣指向于一定的对象或现象(3)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所持续的时间(4)兴趣的效能:指某些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5.信念信念是人坚信某种认识的正确性,并能身体力行的意识倾向当前第36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人格心理特征(一)能力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人格心理特征有实际能力和潜能两方面的含义

当前第37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能力的分类(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1)一般能力是指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2)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例如,曲调感、节奏感,是从事音乐活动所不可缺

少的能力,就是特殊能力(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当前第38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3.智力

智力是人能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整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4.能力的个体差异(1)能力的类型差异(2)能力的水平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5.影响能力形成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3)主观努力当前第39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人格心理特征(二)气质1.气质的概念

气质指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

稳定的动力特征2.气质的特征(1)天赋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2)稳定性和可变性

当前第40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3.气质的生理基础(1)激素说甲状腺型:任性、主观、自信心过强;迟钝、缓慢、不好动肾上腺型:情绪易变,好斗脑垂体型:有耐性、细心、温顺,能忍受身心的痛苦副甲状腺型:分泌物多,易激动,缺乏控制力;分泌物少,则精力不足,缺乏生活兴趣性腺型:分泌物多,进攻性,行为猛烈;分泌物不足,则进攻行为很少,容易对文学艺术感兴趣

当前第41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普洛夫)神经系统的基本特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不平衡兴奋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黏液质弱抑制型抑郁质当前第42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4.气质类型(1)多血质

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兴奋性、敏捷性和可塑性,反应速度快,感受性较强。在行为上,这种气质类型的人热情、活泼、敏捷、精力充沛,适应能力强,善于交际,常能机智地摆脱窘境

当前第43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多血质的典型代表王熙凤当前第44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黏液质

属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感受性弱,敏捷性可塑性、兴奋性也弱,唯有耐受性强。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为表现为缓慢、沉着、镇静有自制力、有耐心、刻板、内向名著中黏液质的典型代表——薛宝钗当前第45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3)胆汁质

又称不可遏止型,属于兴奋而热烈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较弱,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外向行为表现常常是反应迅速、行动敏捷,在言语、表情、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的热情,在克服困难上有坚韧不拔的劲头当前第46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4)抑郁质

又称弱型,属呆板而羞涩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很强,往往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而动感情,耐受性、敏感性、可塑性、兴奋性都很弱。他们的行为表现为孤僻,避免同陌生的、刚认识的人交往

当前第47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5.气质与健康胆汁质和抑郁质两种类型的人,更容易发生问题胆汁质和抑郁质绝不是病态的气质类型6.气质与临床工作气质类型的行为特征与适宜的职业

当前第48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人格心理特征(三)性格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当前第49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方面的

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在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方式方

面的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

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

特点和风格的个体差异,也称性格的认识特征当前第50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3.性格的类型(1)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2)外向型和内向型(3)独立型和顺从型(4)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4.影响性格形成因素(1)遗传(2)家庭环境(3)教育

当前第51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5.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1)性格与气质1)区别: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则有好坏之分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性格表现的范围广泛气质形成得早,不易变化,性格形成得晚,比气质的变化要容易得多2)联系:关系密切,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并且可以使性格带上个人色彩当前第52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性格与能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当前第53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四、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依据活动形式: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从意识活动的内容: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

当前第54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分1.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1)自我概念:个体关于自己的总体认识(2)自我评价:对自我所作的某种判断2.自尊感3.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4.自我意识的作用(1)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2)丰富了人的情感世界(3)促进了人的意志的发展当前第55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第六节意识一、概述(一)意识的概念(二)意识状态的分类1.意识清晰

指觉醒状态,此时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状态,各种神经活动可以顺利进行2.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可分为觉醒障碍与意识内容障碍当前第56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睡眠-觉醒周期(一)睡眠类型1.慢波睡眠又称为同步睡眠、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eyemovementsleep,NREMS)S1期:浅睡期,机体对外界刺激仍有反应,还有片段的思维活

动,醒后有记忆S2期:机体对外界刺激已无反应,也无可回忆的精神活动,此

期容易觉醒,入睡困难者,常在这一期自行惊醒S3期:进入较深的睡眠状态,意识消失,不易觉醒S4期:深睡状态,觉醒相当难,约持续30分钟,然后转入快

波睡眠

当前第57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快波睡眠此期较慢波睡眠更为深沉,又称为深睡眠,但脑电的特征却与清醒相似,所以亦称为异相睡眠(paradoxicalsleep);快波睡眠期眼球出现水平快速移动,故又称为快动眼睡眠(rapideyemovementsleep,REMS)

如果一个人在快波睡眠期被唤醒,问他是否做梦时,74%~95%的人都会报告他正在做梦,并能记起梦境的内容

当前第58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睡眠周期

入睡后,首先进入慢波睡眠,再转入快波睡眠,然后两种睡眠时相进行交替和循环,直至觉醒当前第59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梦(一)梦是什么1.梦的误解古代:梦与超自然的力量与神灵有关,梦是神灵的旨意古希腊:柏拉图“好人做梦,坏人作恶。”中国:庄子“至悟者无梦”现代:“不是每天睡觉都会做梦”

“做梦太频繁对健康不利”

“白天能回忆起梦的内容说明晚上的睡眠质量不高”当前第60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关于梦的科学研究(1)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2)近代生理心理学对梦的研究(3)现代心理学对梦的研究当前第61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梦的分类1.显性梦2.隐性梦(三)梦与健康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异常做梦可以锻炼人脑的功能梦超过一定的限度对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者有

病的一种征兆当前第62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四、意识障碍(一)意识障碍的概念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意识障碍又是病情危重的表现。病人毫无反应,完全丧失醒觉,原因是高级神经受到严重抑制当前第63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意识正常表现1.意识清晰度2.意识的内容3.意识的范围(三)意识障碍的分类1.周围意识障碍(1)意识水平的降低:嗜睡;意识浑浊;昏睡;昏迷(2)意识内容的改变:谵妄;精神错乱(3)意识范围狭窄:朦胧状态;梦样状态当前第64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自我意识障碍(1)存在性障碍(2)统一性障碍(3)同一性障碍(4)自知力缺失当前第65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第七节人类行为一、人类行为的发展(一)什么是行为行为(Behavior)可以定义为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作出的各种反应(二)影响人类行为发展的因素1.遗传2.成熟3.环境

当前第66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洛伦茨“印刻现象”(三)人类行为发展的特点1.人类行为发展具有连续性

婴儿的运动行为发展是从

眼球运动→颈部运动→躯干运动→坐→爬→站→走当前第67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2.人类行为发展具有阶段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3.人类行为发展的关键期

人的行为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当行为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只有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该行为才会出现,若这一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则这种行为就永不再出现当前第68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一)本能行为1.饮与食(1)求食行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血糖降低、内分泌变化及胃壁收

缩;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下丘脑控制饥饿感(2)人体常靠两种方式来补充失去的水分:一是靠喝水,二是靠减

少水分从肾脏排出2.性是体内某种特殊的生理过程引起的,人类的性本能行为主要

是由性意识所引起的,是机体性发育成熟后产生的3.母性雌性个体独有的一种本能行为,即雌性个体在生育后代时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护幼体的行为当前第69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社会行为1.社会认知(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社会刻板印象2.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的种类有:仪表吸引、相似吸引、接近吸引、互补吸引、奖励吸引、崇拜吸引当前第70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3.社会影响4.人际行为(1)从众(2)攻击(3)利他(4)竞争与合作当前第71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三、健康行为与不良行为(一)健康行为1.什么是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2.健康行为的形成机制

健康行为的建立主要受健康信念的支配。健康信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心身健康的追求、认识和标准

当前第72页\共有82页\编于星期三\21点(二)不良行为1.什么是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是指有损个体体质和有害心身健康的行为2.常见的不良行为(1)A型行为(2)C型行为(3)高盐食行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