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卫星—行星B.行星—行星—行星C.行星—卫星—卫星D.行星—卫星—恒星2.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 B.比邻星位于银河系C.比邻星不会发光发热 D.比邻星绕太阳运动3.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

)A.充足的食物 B.适宜的大气C.稳定的光照条件 D.大量的液态水【答案】1.B2.B3.C【解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围绕恒星转动的天体为行星,围绕行星转动的天体为卫星。据图可知,A位置绕恒星太阳转动为行星;材料信息表明,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由此判断,B位置时的地球并没有被木星捕获,成为其卫星,不然不可能弹射出太阳系,因此B位置时地球仍为行星;C位置绕恒星比邻星转动为行星,综上所述,无论地球运动到哪个位置,都是行星,故选B。2.据材料可知,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所以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仍在银河系,A错误,B正确;比邻星是恒星,会发光发热,C错误;比邻星位于银河系,绕银心转动,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3.比邻星是恒星,能发光发热,所以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故选C。【点睛】比邻星和太阳一样是恒星,比邻星当然可以发光发热(表面温度有2500--5000绝对温度)。只是由于比邻星是红矮星,而且离地球比太阳远得多,所以我们看到的就不那么亮了。二、单选题2021年9月,新疆首个塔式光热电站实现满负荷运行,预计每年可提供1.98亿度清洁电。下图为塔式光热电站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新疆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降水多 C.海拔高 D.距海远5.下列省市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的是(

)A.重庆市 B.甘肃省 C.上海市 D.海南省【答案】4.D5.B【解析】4.新疆位于北纬40度左右,纬度为中纬地区,A错误。新疆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B错误;新疆盆地内海拔在一千米左右,不算高海拔,C错误;新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多晴天,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光热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5.据所学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分布在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地区,甘肃省位于这个区域,因此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B正确;重庆市近四川盆地为山城,地形较为封闭,水汽难以扩散,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不适合建设塔式光热电站,A错误。上海市、海南省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云量大,太阳能资源不如甘肃丰富,加之塔式光热电站,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土地资源较为稀缺,不适合建设,C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运动、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狐尾松生长缓慢,是世界上已知存活最久的树木。通过对千年的狐尾松年轮中的碳含量研究可追溯更早的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历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狐尾松的长久存活,依赖于太阳辐射(

)A.为其生长繁衍提供能量 B.为水体和大气运动提供能量C.为其提供光能和生物能 D.长期维持地表恒定的温度7.通过对狐尾松年轮中碳含量的研究发现,太阳活动(

)A.为地球生命的演化提供光热资源 B.影响地球气候,改变植物生长条件C.干扰地球磁场,影响生物生长周期 D.通过高能带电粒子影响大气组成成分【答案】6.A7.B【分析】6.狐尾松的长久存活,需要不断进行光合作用,依赖于太阳辐射为其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满足其生长繁衍,A正确。太阳辐射虽然为为水体和大气运动提供能量,但不能直接影响狐尾松生长,B错误。为其提供光能,但狐尾松生长不需要生物能,C错误。地表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波动变化,不能维持恒定的温度,D错误。故选A。7.太阳活动为黑子、耀斑等现象,不能为地球生命的演化提供光热资源,A错误。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气候,影响降水变化,改变植物生长条件,影响光合作用的固碳能力,B正确。太阳活动可以干扰地球磁场,但不能影响生物生长周期,植物生长周期主要受气候影响,C错误。高能带电粒子会产生极光等,不能影响大气组成成分,D错误。故选B。【点睛】注意区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不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沉积地层中一定含有化石 B.煤层中都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C.化石就是指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 D.含珊瑚虫化石地层反映其形成时是海洋环境9.蓝细菌是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沉积物一层层堆积,形成层叠石。蓝细菌在地球演化历史中,发挥的最大作用是(

)A.制造氧气 B.形成层叠石 C.形成煤炭 D.形成铁矿石【答案】8.D9.A【解析】8.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所以不是所有的沉积岩都有化石,A错误;被子类植物在新时代繁盛,多数煤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不是所有的煤层都能找到被子类植物,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化石不止是残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他还包括一些生活遗迹,C错误;珊瑚虫主要是生活在海洋环境中,故珊瑚虫的化石遗迹能够证明所处的地层当时的环境是海洋环境,D正确。故选D。9.从题目可以看到蓝藻是最早的光合自养生物,能够产生光合放氧功能,对于生物的进化和地球的氧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正确;层叠石是蓝藻黏附的沉积物逐渐沉积而形成的,的确是跟蓝藻有关,但这并不是蓝藻在地球演化历史中的最大作用,B错误;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煤炭是植物动物残骸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与蓝藻关系并不大,C错误;铁矿石是在地球内力状态下所形成的,与蓝藻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点睛】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三、选择题组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11.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时代 B.蕨类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答案】10.C11.D【解析】10.图文信息表明,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后期,但在新生代快速发展,鱼类在晚古生代大量繁衍。因此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分别是三叶虫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即为乙、丁、甲、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图文信息表明,丙化石为哺乳动物化石,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后期,但在新生代快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因此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总共包括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四、单选题2021年12月22日晚,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km。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13.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由①和②构成的 B.①圈层厚度不均C.③圈层纵波不能通过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小【答案】12.A13.B【解析】12.地壳平均厚度达33km左右,材料中“震源深度约10km”,显然震源仍在地壳,即①圈层,②圈层、③圈层、④圈层分别是地幔、外核、内核,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岩石圈是由①地壳的全部和②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岩石构成的,A错误;①地壳圈层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B正确;③外核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错误;④内核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五、选择题组地球各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环境。图为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圈层厚度大致相当 B.各圈层之间相互渗透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外部圈层15.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坚硬岩石组成C.有若干电离层 D.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14.B15.A【解析】14.由图中各大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①提供水蒸气,因此是水圈;②是水蒸气进入的圈层,并提供降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应是大气圈;③圈层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应为生物圈;④圈层提供矿物质、无机盐和尘埃,应为岩石圈。各圈层厚度相差是很大,A错误;各圈层之间相互渗透的,B正确;③生物圈渗透到各大圈层中,并不单独占有空间,C错误;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D错误。所以选B。15.图中①提供水蒸气,因此是水圈,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A正确;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B错误;有若干电离层的是大气圈,C错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生物圈,D错误。所以选A。【点睛】水圈是指由地球表面上下,液态、气体和固态的水形成一个几乎连续的、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中的水,上界可达大气对流层顶部,下界至深层地下水的下限,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体内的水。水圈中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储存于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沼泽及土壤中;部分水以固态形式存在于极地的广大冰原、冰川、积雪和冻土中;水汽主要存在于大气中,三者常通过热量交换而部分相互转化。六、单选题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25km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下面小题。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氢(N2)78.0875.52氧(O2)20.9423.15氢(Ar)0.931.28二氧化碳(CO2)0.03(变动)0.0516.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 B.占大气成分的99%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17.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16.A17.B【解析】16.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在干洁空气成分中,氮和氧两者约占99%,故又称地球大气为"“氮氧大气”",A正确。大气主要成分除了干洁空气外还有水汽和固体杂质,氮和氧在干洁空气成分中约占99%,而不是在大气成分中占99%,B错误。氧气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C错误。氮和氧也存在于其他天体,例如火星,D错误。故选A。17.植物呼吸作用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植树造林可以减小二氧化碳浓度,①错。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②对。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少,新能源公交车普及会替换大量传统能源公交车,会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③错。森林、草原的植被数量大于农田,森林、草原吸收二氧化碳多,农田吸收的少,大量开垦成农田,会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④对。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大气的组成成分主要是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干洁空气主要包括氮、氧、二氧化碳和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探空气球(下图)可直接测量并实时传回30km高空的气象数据,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A.海口(20°N) B.广州(23°N) C.上海(31°N) D.哈尔滨(45°N)19.通常情况下,上升过程中测得气温的变化是(

)A.一直降低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答案】18.D19.C【解析】18.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以上,若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地点应该是对流层厚度最小的地点。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干米;对流层厚度规律大致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小。因此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纬度最高的城市对流层厚度小,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哈尔滨(45°N)纬度最高,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平流层高度在12km~50km左右,到达30km高空,经过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上升过程中测得气温的变化是先降后升。故选C。【点睛】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干米;对流层厚度规律大致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小。“霜重见晴天”是一句气象谚语,意思是如果早晨霜重,这一天可能是晴天。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A.② B.③ C.④ D.⑥21.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⑥22.与阴天相比,晴天“日暖夜寒”是因为(

)A.①大②小 B.②大⑥小 C.②大④小 D.④大⑥小23.“霜重见晴天”中的霜重是因为(

)A.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 B.云层少,地面辐射较强C.云层多,太阳辐射较弱 D.云层多,大气保温作用强【答案】20.D21.C22.C23.A【解析】20.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涉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读图可知,①为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为太阳辐射,③为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⑥为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即⑥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读图可知,①为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为太阳辐射,③为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⑥为地面辐射。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主要通过大气逆辐射即④来完成,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读图可知,①为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为太阳辐射,③为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⑥为地面辐射。晴天“日暖夜寒”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较弱的原因,此时,①小②大,②大⑥也大,②大④小,④小⑥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霜重见晴天”中的霜重是因为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热量散失多,但又得不到大气逆辐射的大量补偿,导致近地面降温快形成霜,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即地面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地面升温后又持续向外释放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直接吸收部分地面辐射后升温,即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大气辐射,它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形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七、选择题组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4.城市绿化部门给城区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A.防治牲畜啃食,保护树木 B.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C.杀菌、杀虫,防冻害 D.防止火灾的发生25.树木涂白后(

)A.夜晚树干散热量增加 B.白天树干吸热量减少C.夜晚树干吸热量增加 D.树干的昼夜温差增大【答案】24.C25.B【分析】考查植被保护措施,大气的热力作用。24.城市绿化部门给城区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杀菌、杀虫,防冻害,C对。城市禁止牲畜养殖,没有牲畜啃食树木,A错。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没有营养,不能防止火灾的发生,B、D错。故选C。25.树木涂白后,反射阳光性能增强,白天树干吸热量减少,B对。树干温度较低,夜晚树干散热量减少,A、C错。树干的昼夜温差减小,减少树干冻裂,D错。故选B。八、单选题下左图为北半球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有关①②③④四点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④地 B.四点中③气压最低C.等压面在②点附近向高空弯曲 D.若该图为白天,则甲地为海洋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西南风 B.a的风向为西北风C.c的风向为东南风 D.c的风向为西北风【答案】26.D27.B【分析】26.根据右图的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甲地气压差大,乙地气压差小;则甲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乙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A错误;高空气压与地面气压相反,④为低压,③为高压,B错误;②地为低气压,等压线在其附近向下凹,C错误;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甲地气压高于乙地,为海洋,D正确。故选D。27.由上题可知,d为上升气流,b为下沉气流,风向应结合所在半球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可知a的风向为西北风,A错误,B正确;c为高空,其气流与等压线平行,为南风,CD错误。故选B。【点睛】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高空的风与等压线(面)平行。2017年9月,一场台风袭击了厦门,暴雨过后造成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2000多辆汽车被淹。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8.本次暴雨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右图中的环节A.① B.② C.③ D.⑤29.与本次暴雨造成的内涝直接相关的是A.④增多 B.⑤增多 C.⑥减少 D.⑦增多30.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替代不透水的硬化地面,会使得图中环节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②减少 B.⑤增加 C.⑥减少 D.⑦增多【答案】28.A29.B30.D【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28.厦门是沿海城市,9月份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仍然盛行东南季风,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水汽充足,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读图可知①环节表示的是海洋水汽输送环节,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2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地面硬化度较高,大量雨水会以地表径流的形式在地面流动,大量地表径流的存在容易导致城市内涝,读图可知⑤表示的是地表经流,地表径流的大量增多和本次城市内涝有直接的关系,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3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面硬化若大量使用不透水材料,会使地表水不易下渗从而增大地表径流,若地面大量使用透水材料,那么地表水更容易下渗,那么地下径流量就会增加,读图可知⑦表示地下径流,用透水材料替代不透水的材料硬化地面会使⑦的量增加,可知ACD错误,故D正确。【点睛】本题的题解题关键熟练掌握海陆间的大循环的相关知识,并熟悉其中的各个环节。第3题容易误为B项。读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1.图中海域海水的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A.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B.全年比较稳定C.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D.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32.影响Q处海水等盐度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下渗 B.降水 C.蒸发 D.入海径流【答案】31.C32.D【解析】31.海水热量的主要收入为太阳辐射,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减少,海水温度降低,C正确,A错。图中海域位于中纬度海区,太阳辐射季节变化明显,所以海水温度季节变化明显,B错。随着纬度的增大,太阳辐射减少,海水温度降低,D错。故选C。32.Q处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受入海径流的影响,河水为淡水,稀释了入海口附近的盐度,使得该地等盐度线向东侧弯曲,D正确。与下渗、降水、蒸发等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在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图中①线表示的是大西洋表层(

)A.纬度 B.温度 C.盐度 D.密度34.对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盐度几乎没有关系B.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C.大西洋表层盐度与温度有一定相关性D.南半球的海水密度总是低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35.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C.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D.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36.下列关于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②“海中断崖”是因为海水密度突然变大③有寒流经过的海区海水盐度高

④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答案】33.C34.C35.D36.C【解析】33.读图,根据所学,海水盐度是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降低,因此①代表的是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曲线,C正确;图中横坐标表示的是纬度,不是①线,A错误;表层海水温度是由低纬向高纬降低的,与图中①曲线不符,B错误;表层海水密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的,与图中①曲线不符,D错误。故选C。34.根据所学,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A错误;读图可知,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B错误;由于表层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而海水温度高,则蒸发量大,使盐度升高,因此大西洋表层盐度与温度有一定正相关性,C正确;读图可知,10°S海区海水密度大于10°N海区的海水密度,D错误。故选C。3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增。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高,盐度较低,密度较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3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副热带海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但纬度较低,晴天多,蒸发旺盛,因此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①正确;正常情况下,垂直方向海水温度由表层向深处温度逐渐降低,海水密度由表层向下逐渐变大,但如果出现海洋中上层密度大于下层时,则会出现“海中断崖”,②错误;有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低,蒸发会减弱,因此海水盐度低,③错误;由于河流水为淡水,因此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在海洋表层,盐度因海区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偏低。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在大陆沿海地区,因河流等淡水注入,盐度降低。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2021年9月24日,正是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杭州、海宁、绍兴段,数百里海塘上成千上万的观潮游客慕名而来,争睹这一自然界奇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7.钱塘江大潮属于(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38.钱塘江大潮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B.可以用来发电C.涨潮时有利于船舶进出 D.改变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答案】37.B38.D【解析】37.海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无风不起浪"和"无风三尺浪"的说法都没有错,事实海上有风没风都会出现波浪,通常所说的海浪,是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波。钱塘江大潮属于潮汐,A错误。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白天涨落为潮,夜晚涨落为汐,钱塘江大潮属于潮汐,B正确。洋流是表层海水大规模的流动。钱塘江大潮属于潮汐,C错误。风暴潮(StormTide)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钱塘江大潮属于潮汐,D错误。故选B。38.潮汐与人类生产生活:①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塑造海岸地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海港与海岸工程建设;③海上航运与海上军事活动;④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⑤潮汐可以发电,为人类提供电能。因此ABC属于钱塘江大潮带来的影响,不合题意;但钱塘江大潮无法改变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D不属于钱塘江大潮带来的影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潮汐:1、概念: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运动。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2、成因: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海水主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1)月球对地球的引力。(2)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3、变化规律:日变化:一天中有两次张落现象,白天涨落为潮,夜晚涨落为汐;月变化:(1)太阳、月球与地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高潮更高,低潮更低,潮差最大形成朔望大潮(每月农历的初一和十五);(2)太阳、地球连线与月球、地球连线大致垂直时,高潮不高,低潮不低,潮差最小形成小潮(上、下弦月)。4、潮汐与人类生产生活:①在塑造海岸地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海港与海岸工程建设;③海上航运与海上军事活动;④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⑤潮汐可以发电,为人类提供电能。九、选择题组冲浪是以海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海浪的高度要在1米左右,最低不少于30厘米。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域月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冲浪时人们利用了(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波浪的能量 D.海啸的能量40.该海域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39.C40.D【分析】39.由材料“冲浪是以海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可知,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因此冲浪利用的是波浪的能量,C正确,A、B、D错。故选C。40.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应是风浪最大的季节;读图可知,该海域冬季风力最大,海浪最高,冲浪最刺激,D正确,A、B、C错。故选D。【点睛】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属于自然灾害。十、单选题下图为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1.图中表示暖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关于洋流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使行驶在该海域的轮船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沿岸地区污染加重C.有可能使沿岸地区的能见度变差 D.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答案】41.A42.C【解析】41.暖流是从温度高的海域流向温度低的海域的洋流,由四幅图洋流流出的海域温度可以判断,①②是暖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42.由等温线分布状况和流向可以判断,洋流③是南半球低纬度的寒流,位于大陆西岸。寒流可以产生海雾,有可能使沿岸地区的能见度变差,C正确;如果船只逆流航行的话,其也可使行驶在该海域的轮船航行速度减慢,A错误;洋流可以加速海水流动,造成沿岸地区污染减缓,B错误;对沿岸气候有减温减湿的作用,D错误。故选C。【点睛】中低纬地区大陆西岸(大洋东岸)为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影响,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大陆西岸(大洋东岸)为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影响,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影响。十一、综合题4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称为海陆风。材料二我国某海滨城市及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1)若此时为白天,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实线处用箭头绘出气流的运动方向,并且用虚线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2)生活中有与海陆风形成原理相同的风,请举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3)试用箭头在图20中画出A点的风向(风向用实线箭头,旁边标注V),并且判断此时风向为________风。【答案】(1)此时为白天,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