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语法史讲稿汉语语法史讲稿第一节词类的发展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又可以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类。尽管人们的看法还不太一致,但这些基本类别大体不同,古、今也是一致的。词类的内容十分丰富,限于教学时数,本章只选取一部分内容来讲,语法的其他内容也这样处理。一、人称代词的发展(一)第一人称代词的发展下面把各个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排列一下,以看其发展脉络:上古 我、吾、余、予、朕、卬、台中古 我、吾、余、予、身、奴、侬、鄙、民、下官近代 我、俺、俺们、咱、咱家、咱们、僧、僧们、洒家现代 我、我们、俺、俺们、咱、咱们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我”的生命力很强,从甲骨卜辞一直沿用至今,最后在书面语里将第一人称单数定于一尊。.上古和中古的第一人称代词为什么这么复杂?有几个原因:一是来源不同。上古的7个代词按声母发音可以分为两个系统:“我、吾、卬”属于[]系,“余、予、台、朕”属于[d]系。上古也应该有方言的区别,代词的不同读音可能反映了方言的差别。二是语法功能不同。如上古“我”,可以充当各种成分。“吾”只用作主语和定语,只在否定句里才作宾语。例如:(1)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论语・雍也》)(2)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左传•桓公六年》)(3)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朕”多数用作定语,少数作主语,并且日渐衰微,到秦始皇只作皇帝的自称。三是语用功能不同。刚才讲到“朕”后来只作皇帝自称。“余、予”六朝以后在口语里逐渐消失。“身”在魏晋以后广泛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多少带有强调说话者自身的作用。“奴”是六朝时北方方言中臣子对国君的谦称,宋以后一般只作为女人的自称。“侬”在吴、楚歌辞里出现最多,大约是南方方言词,可能是“奴”在南方方言的读音。“鄙”是有身份的人的谦称,“民、下官”都是官吏的谦称。四是使用文献范围不同。“吾”不见于甲骨文和金文。金文、《左传》、屈原赋多用“余”,少用“予”57汉语语法史讲稿而《尚书》、《诗经》、《论语》、《孟子》都用“予”不用“余”。“台”只见于《尚书》和东周铜器铭文。“卬”偶见于《诗经》和《尚书》。.近代出现了复数词尾“们(每)”,但这时单、复数的区分还不是那么严格。如“咱”可用于单数,也可用于复数。例如:(1)咱小生张镐(gao3),流落在潞州长子县张家庄。(马致远《荐福碑》二折)(2)咱两个永世千年,休要见面。(《金瓶梅》二十一回)“咱们”可用于单数,也可用于复数,明清以后一般用于复数。例如:(1)少年人怒道:"您三百钱只买得胭脂腻粉,咱每这刀,要卖与烈士。”(《五代史平话•梁史上》)(2)咱们放你回去,可报与越王,休以大国为意。(《秦并六国平话》卷上)(3)宝玉因说:"咱们也该行个令才好。"袭人道:”斯文些才好,别大呼小叫,叫人听见;二则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红楼梦》六十三回)4.近代和现代,第一人称代词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分别。如上举《红楼梦》六十三回例子,宝玉讲“咱们”,包括袭人在内,袭人讲“我们”,不包括宝玉。《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咱们”用的是排除式。(二)第二人称代词的发展先把各个时期的第二人称代词排列一下,以看其发展脉络:上古 汝、女、尔、乃、而、若、戎、公、子、君、吾子、先生、足下中古 汝、尔(你)、卿、官、仁、尊近代 你、您、您每、恁、恁每现代 你、你们、您说明几点:.从上古到现代,第二人称代词系统逐步简化。上古“汝、女、尔、乃、而、若、戎”7个代词,到中古合为“汝、尔(你)”2个,“你”逐渐增多。近、现代只有“你”1个。上古、中古尊称多样,到近代发展出专门表示尊称的“您”。.近代发展出表示复数的形式,与第一人称代词同步。关于“们(每)”的发展,后面专门谈。.值得注意的是“你”和“您”的出现。首先谈谈“你”。“你”是从古代“尔”演化而来的。上古人称代词“尔”到中古开始写作“你”,唐代文献里58汉语语法史讲稿已经使用。例如:(1)你孝我亦孝,不绝孝门户。(《梵志诗》卷二,你孝我亦孝。转引自袁宾著《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第177-178页)但是应用并不广泛。如宋代《朱子语类》是比较接近口语的作品,第二人称代词绝大多数仍然用“汝”不用“你”。元明以后,情况大大改变。在白话作品里,“你”几乎成了第二人称的唯一形式。例如:(2)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西游记》十四回)(3)你是何等之人,失脚在此?(汤显祖《牡丹亭•旅寄》)其次谈谈“您”。“您”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发展中比较重要的现象。先看“您”的现在用法。《现代汉语词典》(商务,1996:931):人称代词,你(含敬意):老师,您早!I您二位想吃点儿什么?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1980:372):‘你’的敬称。不止一人时,后面加数量词。书面上间或有‘您们’,口语中不说。赵元任著《汉语口语语法》(商务,1979:284):用在陌生人之间;用于对长辈,或弟、妹对兄、姐。口语里没有“您们”。说“您二位”或“你们二位”。其他工具书、专著或教材说法大体相同。但吴蒙(吕叔湘笔名)《“您们”、“女尔”、“二”和“两”》(《中国语文》1982年第2期)、方若(吕叔湘笔名)《关于“您们”》(《中国语文》1982年第4期)、邢福义《说“您们”》(《方言》1996年第2期)都列了不少“您们”的书面用例和少量的口语用例。“您”的现在用法可以概括为:(1)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2)单数,用于敬称;(3)表示复数时一般用“您”后加数量词形式,如“您俩”、“您二位”,书面上用“您们”有增多的趋势,口语一般不说“您们”。再看“您”和“您们”的近代用法。据邢福义《说“您们”》引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1993)材料和袁宾《近代汉语概论》材料,可以概括“您”和“您们”的近代用法:第一,“您”最早见于宋元话本和金元诸宫调里。语音上,“您”是“你们”的合音。宋、金、元、明时代的“您”并没有尊称对方的意味,对“反贼”说话也可称“您”。例如:(4)须要您莺莺偿命。(《董西厢》卷五)(袁宾《近代汉语概论》用例)(5)黄巢反贼,您若会事之时,束手归降。(《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向熹《简明汉语史》用例,引自邢福义《说“您们”》)第二,“您”可以用于第二人称复数,相当于“你们”,也可以用于第二人称单数,相当于“你”。例如:59汉语语法史讲稿(6)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马致远《汉宫秋》三折)(向熹《简明汉语史》用例,引自邢福义《说“您们”》)(7)母亲,您孩儿来家了也。(无名氏《桃花女》楔子)(向熹《简明汉语史》用例,引自邢福义《说“您们”》)第三,早期“您”还可以加“每”成为“您每”,即“您们”,但不一定表示复数。例如:(8)知远向五个后生道:"您每一人将一贯钱借我出注。"(《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袁宾著《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1992:177-178)(9)朱五看了这诗道:“秀才,您每下第不归故乡?”(《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向熹《简明汉语史》用例,引自邢福义《说“您们”》)再探讨一下“您”的来源和语音演变。向熹《简明汉语史》说“您”来自“你们”的合音,吕叔湘《语文常谈》里说来自“你+n[变调]”。也就是说,nin2来自ni3men的演变。演变线路为:ni3menfnim3fnin3fnin2这样就需要解释两个问题:音理和功能。先说音理。为什么认为men音节是脱落en,而不是脱落me?这根据古今材料可以类推。“俺”来自“我们”的合音,最早见于宋代(袁宾《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1992:176)。“俺”的中古音为*[m],“我们”的中古音分别是*[「?]*[mu⑷(参考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1986)。可见先脱落的是后面的音。现在口语中,如果快说,“我们、你们、他们”就成了wom3、nim3、taml。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商务,1979:284)列“咱们”的语音形式:zan2men,zam2men,zam2,zan2。可以参照。m-n比较容易解释,符合古今音变规律。至于变调,我认为是为了增加星艮“你”音的区分度,是不规则音变现象。再说功能。既然“您”来自“你们”,本身就是复数,为什么现在用作单数?只能说词源和使用不是一回事,或者说不是一个时间层次的问题。“俺”来自复数“我们”,现在也可以用作单数。“咱”既可用于单数(说走咱就走),也可用于复数(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但现在可以用“俺们”“咱们”表示复数,以示明确。“您”和“您们”原来单、复数分工并不明显,由于语言系统自身的调节,“每”(们)逐渐专门化,成为表示复数的标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词源理据渐渐模糊,现代汉语一般使用者很难知晓“您”来自“你们”的词源,便会出现“您们”的新用法。加“们”后明确强调复数。为什么“您”会出现尊称的用法?语言交际的需要使然。交际时最直接面对的是对方,第三方较远。对方身份有贵贱之分,需要尊称。邢福义(《说“您们”》,《方言》1996:100-106)认为,“您们”应该承认其合法性,因为它填补了称谓的空缺。当对方不止一人时,想尊称对方,如果没有“您们”,会很别扭。如“尊敬的来宾:—好!”空处填“你们”,不尊重;填“您”,60汉语语法史讲稿不行;填“您各位、您诸位、您几位”,别扭;填上“您们”,最合适,至少在书面上如此。“从发展上看,‘您’由不一定表示尊称到表示尊称,‘您们’由不一定表示复数到表示复数,实现了专门化和定型化,这是一种进步。”(邢福义《说“您们”》,《方言》1996第2期)(三)第三人称代词的发展各时期第三人称代词如下所列:上古厥、其、之、彼中古 其、渠、伊、他、子、己近代 他、伊、伊家现代 他、她、它(地入他们、她们、它(牛也)们有几点值得注意:1.上古没有产生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彼”都是指示代词,是借它们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例如:(1)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3)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第一个“之”,代“共叔段”,相当于“他”;第二个“之”,代别国军队,译为“他们”、“敌师”、“那国军队”都无不可;第三个“之”,代“君子周急不继富”,译为“这件事”合适,译为“它”反而别扭。2.中古“其”继续扩大用法。最重要的是产生了新的第三人称代词”渠、伊、他”。“子、己”曾一度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但用法有限,寿命不长。“渠”和“其”都属群母,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能是“其”的变体。这种用法最早见于《三国志》,如“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六朝时应用尚少,唐代相当通行,如“田不曾耕地不锄,谁人闲散得如渠。渠将渠物为香饵,一度拈竿一个鱼。”(杜荀鹤《钓叟》)元明以后从北方口语中消失。现在客家话和粤语的F巨(qu2)”大约是“渠”的残留。“伊”在上古是指示代词,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秦风•兼葭》)南北朝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直到唐宋,都用得相当普遍。现代吴语仍保留这个用法。鲁迅《一件小事》:“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他”在上古是旁指代词,大都指物,当“别的”讲。六朝时常常作旁指代词,指人,当“别人”讲。例如:年十四,学读书,一日所得,当他一旬。(《高僧传》卷一)但也有作第三人称代词的少数用例。例如:61汉语语法史讲稿妇见打比丘,故语夫言:“何以打他?”(《大正大藏经》卷二三)到唐代口语里,“他”作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就大大发展起来了,应用广泛,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多种成分。例如:(1)温笑曰:"刁以君姓韩,故相问焉。他自姓刁,那得韩卢后耶!”(《晋书•张轨传附张天锡》)(2)白庄日:"我早晚许你念经?”远公当即不语,被左右道:“将军实是许他念经。”(《敦煌变文集•山卢远公话》)(3)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拾零》六《雀踏枝》)宋代以后,虽然第三人称代词“渠”“伊”还存在,但在比较接近口语的作品里,“他”占了绝对优势。到了现代,“他”一统天下了(“他”、“她”、“它”的分立是写法问题,下面再谈)。3.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引人注目的发展是性的区分。第三人称代词原来没有性的区分,无论什么性别,也不管是人是物,都写作“他”或“它”。例如:(1)王婆笑道:"他是阎罗大王的妹子,五道将军的女儿,问他怎的?”(《金瓶梅》二回)(2)不想小姐来窗外听我一会,我也不知道它来。它说我没信行,因此与它燃香剪发,设下誓愿。(刘兑《娇红记》)(3)这个杯,没有这大量的,所以没人敢使他。(《红楼梦》四十一回)“五四”以后,主要受英语第三人称代词he、she、it三分的影响,汉语书面上第三人称代词也有了性别以及人与物的区别,男性用“他”,女性用“她”,物或事用“它”或“牛也”,复数一律在后面加“们”。例如:(1)她明白之后,大约很不高兴罢。可是没有说。(鲁迅《伤逝》)(2)这声音实在是过于大了,它不再是平常听熟的嗡嗡的声音,它急得和午夜的犬吠声一样,显然的,它正在我们的头上,而且是在近下来。(适夷《战地的一日》)62汉语语法史讲稿(3)我们既知道牛也是一部文学书,就应该用文学的眼光去批评牛也。(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4)做妇女工作……只有认清了工作对象,才能进一步了解她们的要求和需要,才能替她们解决困难,为她们服务。(刘少奇《对中央妇委同志的讲话》)(5)至于我的打猫,却只因为它们嚷嚷,此外并无恶意。(鲁迅《狗、猫、鼠》)(6)什么都是凉的,只有这些栗子是热的,我舍不得吃,用牛也们热我的手。(老舍《月牙儿》)需要注意的是,口语里是没有性的区别的,都说成tai或taimen。二、量词“个”的发展“个”是个体量词,在现代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里只谈“个”。甲骨卜辞里没有“个”,周代才产生,《说文》未收。有人认为是象形字,象竹叶之形。上古“个”有两义:①量词,用于竹,也可用于其他事物。《史记•货殖列传》:“竹竿万个。”《荀子•议兵》:“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②正堂两旁的侧室。《左传•昭公四年》:“竖牛曰:'夫子疾病,不欲见人。'使真馈于个而退。”杜预注:“个,东西厢。”他通“个”。量词。《仪礼•士虞礼》:“俎释三个。”汉郑玄注:“个,犹枚也。今俗或名枚曰他,音相近。”《说文》无“他”字。®也作“个”。《说文•竹部》:“管,竹枚也。从竹,固声。”①量词。开始用于计算与竹相关的事物。《释名》:“竹曰^,木曰枚。”《史记•货殖列传》:“竹竿万个。”又用于计算长条形的东西。《礼记•少仪》:“大牢则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管,少牢则以羊左肩七管。”后来范围扩大,用于给一般的事物计数。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管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②代词。这,那,什么(后起义)。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管长。”宋朱淑真《夏枕自咏》:“起来无管事,纤手弄清泉。”③助词。起强调作用(后起义)。唐韩愈《盆池五首》之一:“老翁真管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唐齐己《水鹤》:“归路分明管,飞鸣即可闻。”综上,“个”、“他”、“管”三词产生的时间都很早,至迟在东汉都产生了。在量词的意义上,上古既已通用。大概因为“个”的写法简单,后来“他”、“管”的功能都集中在“个”上,各种意义都可以写作“个”。汉字简化以后,只用“个”而不用“他”、“管”了。到近代,量词“个”的用法进一步扩大,有的已经超出量词的范围。例如:(1)所以我来和你老人家商量商量,讨个情分。(《红楼梦》七回)(按:用作抽象名词的单位。)(2)谁无个父母?谁无个尊君?谁无个亲爷?(关汉卿《单刀会》二折)63汉语语法史讲稿(按:表示定指。)(3)呼延灼见了,急转本部兵马,各敌个佳。(《水浒传》五十五回)(按: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补语是单词。)(4)急转身,又跌了个嘴啃地,忙起来,又跌了竖蜻蜓。(《西游记》七十二回)(按: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补语是主谓词组。)(5)我央了他十个千岁,他才咽了三次半口。(乔孟符《扬州梦》一折)(按:表示动量,相当于"次"。)(讨论:现代汉语的“个”有哪些用法?)三、副词“很”的发展形容词很容易虚化变为副词。如“非常”、“好”,在上古都是形容词,“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中古用作副词,表示程度高;“好”是貌美的意思(前面谈过),后来泛指一切事物的美好,用作副词产生于宋代,元明普遍应用,如《董西厢》卷八:“你好毒!你好呆!”下面着重谈谈“很”。彳艮本义是“违逆,不听从”。《说文・7(chi4)部》:“很,不听从也。”《庄子•渔父》:“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国语•吴语》:“今王将很天而伐齐。”韦昭注:“很,违也。”引申为“险恶,凶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太子座(按:太子名)美而很。”杜预注:“貌美而心很戾。”近代虚化为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果要千金,也不打紧,只是我大孺人很专会作贱人。”《红楼梦》九十九回:“老太太主意很好,何必问我。”也写作“狠”。现代只作程度副词,与“狠”分家。四、结构助词的发展(一)上古结构助词“之”用在句中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构成一定的句式。1.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偏正关系。例如:(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2)无愍愍(min3,同"悯")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公输》)(4)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1)“之”表示领属关系,(2)“之”表示修饰关系,(3)“之”表示同位关系,(4)前“之”表示领属关系,后“之”表示分数关系。.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中的分句。例如:(1)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左传•僖公四年》)64汉语语法史讲稿(2)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僖公四年》)(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僖公三十年》)(4)泾流之大,两涘(si4,水边)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庄子•秋水》)(5)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6)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贡之不入”作主语,(2)“君之涉吾地”作“虞”的宾语,(3)“臣之壮也”作状语,(4)是因果复句,(5)是让步复句,(6)假设复句。.用在介宾词组前面,有提示和强调的作用。例如:(1)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2)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与鲁也。(《史记・张仪列传》).用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例如:(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天》)(2)螟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表示补充关系。例如:(1)阖庐日:"大之甚,勇之甚。”(《谷梁传・定公四年》)(2)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孙子•用间》).用在补语后面,凑足一个音节,没有实际意义。例如:(1)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史记・李将军列传》)(2)居顷之,拜贾生(按:指贾谊)为梁怀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二)中古结构助词“底”“地”“得”结构助词“底”产生于唐代,最早见于禅家语录,到宋代应用相当普遍。“底”同时继承了“之”和“者”的用法,语音上与两者也比较接近,可能有渊源关系。作用有三:.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例如:65汉语语法史讲稿(1)不错底事作么生。(《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大正大藏经》卷四七,第509页)(2)若说道我底学问如此……(《陆象山语录》)(3)入房良久,云:"奴子读底经安某处,何在?"(《葆光录》卷三).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描写性词语,充当谓语、状语或补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例如:(1)举措悉皆索索底,时长恬恬底。(《祖堂集》卷七)(2)(洞山)颜色变异,呵呵底笑。(《祖堂集》卷二)(3)师……树下坐,忽底睡着,觉了却归院。(《祖堂集》卷三)(4)南风吹来饱齁齁(hou3)底,任你横来竖来十字纵横来也不怕你。(《祖堂集》卷五).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或词组后面,构成“底”字结构,充当主语、宾语或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结构。例如:(1)遮个是老僧底,大德底在什么处?(《景德传灯录》卷七)(2)王介甫家,小底不如大底;南阳谢师宰家大底不如小底。(王金至《默记》卷中)(3)理会得底是知,行得底是仁,着力去做底是勇。(《朱子语类》卷六四)结构助词“地”六朝已经开始出现,到唐宋,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主要用法有二:1.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例如:(1)个个作大狮子吼,叱呀地一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2)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陆象山语录》十八)2.用在形容词后面,构成描写性谓语。例如:(1)真是不出门,亦是草漫漫地。(《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2)曹山云:"朦朦胧胧地。”(《祖堂集》卷四)(3)自心里黑漫漫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九)“底”和“地”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构成描写性词语,充当状语或谓66汉语语法史讲稿语,但有不同的地方,“底”广泛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还可以与前面词语构成“底”字结构,充当主语、宾语或表语,“地”没有这种用法。可以说,“底”的用法基本涵盖了“地”的用法。跟现代汉语的“的”、“地”比较,中古“地”与现代的“地”大体相同,中古的“底”大体等于现代“的”和“地”的综合。“得”在上古是动词,表示获得,又为能愿动词,表示可能。例如:(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梁惠王下》)(2)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彳微子》)(3)今臣为王却齐之兵,而攻得十城,宜以益亲。(《史记・苏秦列传》)(4)田为王田,买卖不得。(《后汉书•隗(wei3)嚣传》)(1)、(2)“得”在动词之前,(3)、(4)“得”在动词之后。六朝以后,“得”虚化为结构助词,既可以表示结果,又可以表示可能。到了唐宋尤其是到了宋代,“得”字结构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了。共有7种格式。V+得。例如:(1)放卿入楚救其慈母,救得已否?(《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2)西王母指东方朔日:"此小儿三度到我树下偷桃,我捉得,系著织机脚下。”(《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V+得+0。例如:榜示七日,募得九十万精兵。(《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V+0+得。例如:师云:"教我分付阿谁得?”(《祖堂集》卷八)V+得+C。例如:若能于一处大处攻得破,见那许多零碎,只是这个道理。(《朱子语类》卷八)V+C+得。例如:恁么即大众一时散去得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V+得+0+C。例如: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白居易《琵琶行》)V+0+得+C。例如:67汉语语法史讲稿亦是太以敬来做事得重,此恭而无礼则劳也。(《河南程氏遗书》卷三十五)还有多种否定格式,略举几例:(1)若论修行,何处不去得?(《景德传灯录》卷二八)(2)待捉王陵不得之时,取死不晚。(《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3)纵学种种差别义路,终不代得自己见解。(《景德传灯录》卷十)(三)近代结构助词“的”近代“底”、“地”仍然使用,但“的”逐渐扩大影响,得到普遍使用。“的”的结构助词用法开始见于宋代,兼有中古“底”、“地”、“得”的各种用法。1.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相当于“底”。例如:(1)老相公的交椅,侄儿如何敢坐?(关汉卿《玉镜台》一折)(2)白森森的皓齿,小颗颗的朱唇,黑鬒鬒(zhen3,头发黑而密)的乌云。(王仲文《救孝子》二折)2.与前面词语构成“的”字结构,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表语或谓语、状语,还可以充当称呼语,或独立成句。相当于“底”或“地”,但“的”字结构充当的成分更多了。例如:(1)今后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二折)(2)早是在我这里,若在别处,性命也送了你的。(关汉卿《鲁斋郎》楔子)(3)也不消一个更次,便是死的。(《水浒传》二十八回)(4)羞人答答的,怎生去?(王实甫《西厢记》四本楔子)(5)你说没麦稃(ful),怎的赚得你肥月月的?(《金瓶梅》五回)(6)左右的,门首觑者!(武汉臣《玉壶春》楔子)(7)包待制云:”这个小的呢?"正旦云:"是我第三的孩儿。"(关汉卿《蝴蝶梦》二折).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地”。例如:(1)马儿速速(zhunl,迟缓的样子)的行,车儿快快的随。(王实甫《西厢记》68汉语语法史讲稿四本三折)(2)令爱到我家,就做亲女儿一般看承他,你只管放心的去。(关汉卿《窦娥冤》楔子).用在动词后面或中心语和补语之间,表示可能或状态,相当于“得”。例如:(1)那昭君情愿请行,汉主舍不的,不肯放来。(马致远《汉宫秋》二折)(2)大家看他那脸上一阵阵红的竟比公子脸上红的还红,紫的竟比珍姑娘脸上紫的还紫。(《儿女英雄传》四十回).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持续,相当于“着”。例如:(1)我情愿丢了这般好生意,跟的你去。(元无名氏《货郎担》三折)(2)那西门庆笑的出去了。(《金瓶梅》二十二回).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行为已经实现或必须实现,相当于“了”。例如:(1)赵盾出的殿门,便寻他原乘的驷马车。(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2)可是作怪,你与我唤的他来。(《水浒传》三回).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行为到达某种程度,相当于“到”。例如:等明日慢慢凑的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子了。(《水浒传》二十三回).用在同位语之间。这是一种特殊用法,明以后一般不再用了。例如:(1)李骥腐儒,离间咱的父子。(《五代史平话•周史上》)(2)且说梁、唐、晋、汉、周的五代,共得五十六年,大都有十二代人君。(《五代史平话•周史下》)近代“的”的功能极度扩展,不仅兼备了“底”、“地”、“得”的功能,而且超出了结构助词的用法,上面5、6、7三类已经成为时体助词了。结构助词至此基本完成了统一。(四)现代结构助词“的”“地”“得”前面说了,中古结构助词“底”、“地”、“得”到了近代,统一为“的”。“五四”以后,受西洋语言的影响,在书面语言里又重新进行了分工。“的”用于描写性定语,“底”用于领属性定语,“地”用于状语,“得”用于补语。例如:69汉语语法史讲稿我们,四十八人,密密地静肃地站着,我们底姿势是同样地镇定而庄严,直垂着两手,微伛(yu3,弯)着头;我们底感情是同样地遥阔、愉快而兴奋;恰似歌声是一朵五彩的美丽的云,用了“共产主义”的大红色的帆蓬,装载着我们到了自由、平等的无贫富、无阶级的乐园。(刘志清《一个伟大的印象》)后来,“底”合并到“的”里,成了三分的格局,至今如此。不过,口语里往往不分。第二节形态成分的发展一、复数词尾“们”的发展现代汉语的“们”加在指人的名词、代词后面表示复数或群体的意义,如“我们、你们、他们、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教授们、经理们”,不能加在表示动、植物和无生命事物的名词后面,*“猪们、树们、桌子们”。但在拟人的说法和方言里可以。汉语名词群体的意义,先秦两汉时期用“侪、辈、属、曹”等字表示。如《左传•宣公十一年》:“吾侪小人。”又《成公二年》:“况吾侪乎?”《汉书•霍光传》:“女曹不务奉大将军余业。”这种用法一直延续了下来。如中古时期,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今天还说“我辈”。吕叔湘在《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中认为,“们”可能来源于“辈”。我们觉得,“们”星艮“辈”有语义联系,但语音上似乎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们”尾大约产生于唐代。唐代用在名词之后表示群体意义的“弥、弭、伟”等字可能踉“们”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例如:(1)我里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赵璘《因话录》卷四)(2)今抛向南衙,被公措大隹龁(he2,咬)邓邓把将作官职去。(《太平广记》卷二六。,引《嘉话录》)(1)“我弭”(《唐语林》卷六引此作“弥”)即“我们”;(2)“措大伟”即“措大们”。宋代文献里写作“满、懑、瞒、们、门、每”等多种形式。元代多写作“每”。明代通常写作“们”,只有《金瓶梅》等少数作品”们”、“每”并用,其他形式大多消失。可见,宋元以后出现了“们一每一们”反复变化的过程,最后由“们”字统一天下。(1)娘子懑更各自好将息。(宋何薳《春渚纪闻•陇州鹦歌》)(2)说与贤瞒,这躯壳,安能久丈凭?(宋沈瀛《竹斋词・醉乡曲》)(3)琴心传密意,唯有相如,失笑他满恁撩乱。(宋沈端节《洞仙歌》)(按:"他满"应为一人。)(4)一声水调解兰舟,人门无此愁。(宋严次山《诉衷情》,宋黄升《花庵中兴词选》)(5)他们都不去放那赎刑。(宋《朱子语类》)(6)娘,你可急忙告报官司去,恐带累咱每。(南宋《宣和遗事》前集)70汉语语法史讲稿(7)满望你鳏寡孤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元关汉卿《窦娥冤》)(8)奉圣旨,使我弹状元为婿。(元高明《琵琶记•牛相发怒》)(按:“我每"实际是"我"。)(9)闻知和尚新来住持,我们邻舍街坊都来作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六回)(10)不知娘们在这里,早知也请出来相见。(明《金瓶梅》八十九回)(按:"娘们"只能是单数。)(11)宝玉因说:"咱们也该行个令才好。"袭人道:”斯文些才好,别大呼小叫,叫人听见;二则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清《红楼梦》六十三回)(按:"咱们"是包括式,"我们"是排除式。)小结:唐以降,名词(名代词)复数词尾“们”无论形式还是意义都有个从分化到统一的过程。形式上,从写法多样到“们一每一们”的反复拉锯,到最后统一为“们”;意义上,从既可以表示复数,也可以表示单数,到只能表示复数。“们”的出现在汉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与表示时体的“着、了、过”一起,说明汉语开始具有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具有类型学的意义。二、时体词尾“了”“着”“过”的发展上古汉语还没有产生表达动词时体意义的语法形式,时体意义要靠副词和上下文来显示。时体语法范畴的产生是中古的事。到了中古,动作的完成、持续、过去或经历都产生了一定的表达形式。下面只谈表达动词时体的词尾“了”、“着”、“过”的产生和发展。(一)“了”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由动词“了”虚化而来。上古“了”主要有三义:①明白,懂得。《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了者,未之有也。”②不整齐,杂乱。《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了。”屈原《卜居》:“心烦意了,不知所从。”③乐曲的最后一章,辞赋最后一段总括的话。《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了,洋洋乎盈耳哉!”屈原《离骚》:“了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汉代以后,大概从上面的③义发展出动词“终了,完毕”的意思,并且往往用在别的动词后面,充当补语。例如:(1)晨起早扫,食了洗涤。(汉王褒《僮约》)(2)凡秋收了,先耕乔麦地。(《齐民要术•杂说》)但上例“了”还有“完毕”的实在意义,尚未虚化。下面的例子“了”义已经虚化了。(1)死了万事休,谁人承后嗣?(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八十五)(2)一人死了,何时再生?(《敦煌变文集•山由远公话》)(3)把二人谋议的事,从头说了一遍。(《五代史平话・晋史》)71汉语语法史讲稿“死”的动作不能持续,后面的“了”很难再理解为实义“完毕”;“说”后的“了”还有补语”一遍”,也不好把“了”理解为实在的“终了,完毕”义。不过在唐代,“了”的虚化过程并没有最后完成。如果句子中有宾语,“了”往往放在宾语的后面。例如:(1)饱吃饭了,便坐禅观行。(《临济慧禅师语录》)(2)作此语了,遂即南行。(《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3)领吾言了便须行,更莫推辞问疾去。(《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从8世纪(唐中叶)开始,已有一部分“了”移到了宾语前面,紧跟动词。宋后逐渐增多,最后成为唯一形式。例如:(1)但看木傀儡,弄了一场困。(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八七)(2)将军破了单于阵,更把兵书仔细看。(沈传师《寄大府兄侍史》)(3)待到斋时,先自吃了这一份来山上。(《景德传灯录》卷八)(4)日月易得,匆匆过了五十来年。(《朱子语类》卷一。四)从宋代开始,已出现了时体词尾“了”和语气词“了”的分工。例如:(1)某之说却高了,移了这位置了。(《朱子语类》卷十六)(2)欲变齐,则须先整理了已坏底了。(《朱子语类》卷三十二)小结:表示完成的时体词尾“了”来自含“终了,完毕”义的实义动词“了”的虚化。最晚在唐代已经开始了虚化,到宋代已基本完成了虚化过程。。“着”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持续或正在进行,由动词“着(著)”虚化而来。“着”上古亦写作“著”,有“附着”的意义。如《论衡•是应》“甘露如饴蜜者,著于草木,不着五谷。”汉代以后,“着”开始用在别的动词后面,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补语,表示动作所达到的目的或结果。例如:(1)日月之行也,系着于天也。(《论衡•说日》)(2)渔翁睡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韩偓《醉着》)(3)心欲属着法师,法师不解,且说外缘。(《敦煌变文集•山卢山远公话》)72汉语语法史讲稿(4)政(正)射着王心,王心痛,便即还宫。(《敦煌变文集•搜神记》)(5)几度野火来,风迥烧不着。(白居易《有木》八首之四)(1)、(2)、(4)、(5)都表结果,(5)是否定式,(3)表目的。这类“着”有的后来演化为现代汉语的“着(zhao2)”,如“书不知放哪儿了,找了半天没找着,最后找着了。”有的进一步虚化,表示动作的完成,相当于“了”。例如:(1)莫为此女人损着符(府)君性命,累及天曹。(《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2)离着善,便是恶。(《朱子语类》卷五)但在唐代已经有了一个表示动作完成的“了”,“着”与之矛盾,所以到了近代,“着”就不再表示动作完成了。另一种情况是“着”在兼语式里充当第二个动词。例如:(1)伯定便担鬼着肩上。(《搜神记》卷十六)(2)投琼着局上,终日走博子。(《子夜歌》)如果这种格式的兼语略去,“着”就与第一个动词连用了。例如:(1)文长尚小,载着车中……文若亦小,坐着膝前。(《世说新语彳德行》)(2)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积着地上。(《博物志・戏术》)这类“着”进一步虚化,就表示静态动作的持续,如(1)例“坐着膝前”,就很难还原为“坐文若着膝前”,理解为“在膝前坐着”比较合理。这种用法六朝始有,唐以后更加常见。例如:(1)如值宝箧,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着。(《百喻经・宝箧镜喻》)(2)见他宅舍鲜净,便即兀自占着。(《敦煌变文集•燕子赋》)(3)为未得方便,却还分付与阿婆藏着。(苟道兴《搜神记》)(4)芽蘖出米,便有皮包裹着。(《朱子语类》卷十六)形容词与静态动词比较相似,动作性不强。如果带上“着”,表示状态正在持续之中。例如:(1)好韵宫商申雅调,高着声音唱将来。(《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2)他只低着头自去做了。(《朱子语类》卷二十六)这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着”附在形容词后,使之动词化,表示时体词尾“着”正式产生了。“着”如果附在动作性比较强的动词后面,就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这种用法产生于唐代。例73汉语语法史讲稿如:(1)子细推寻着,茫然一场愁。(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四二)(2)有人射虎,见虎后数人随着。(《朱子语类》卷三)动作正在进行和动作持续是相通的,“正在进行”也是持续,所以“着”很容易由此及彼,身兼两职。小结:“着”表示动作持续或正在进行的语法意义由“附着”的实在意义虚化而来。表示“持续”义始见于六朝,由处在静态动词或形容词后用法逐渐虚化而来,到唐代基本完成;表示“进行”义产生于唐代,唐宋时期基本完成。(三)“过”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已经过去或曾经经历,由动词“过”虚化而来。“过”本是动词。《说文•孟(chuo4)部》:“过,度也。”南北朝时期开始虚化为趋向动词,唐宋广泛应用。例如:(1)自送过涮(浙)江,寄山阴魏家,得免。(《世说新语・任诞》)(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从唐代开始,“过”进一步虚化为时体词尾,到宋代基本完成。例如:(1)潘郎妄语多,夜夜道来过。(《敦煌曲词・喜秋天》)(2)盖为是身曾亲经历过,故不敢以是责人尔。(《朱子语类》卷一。三)(3)看过了后,无时无候,又把起来思量一遍。(《朱子语类辑略》卷之五)时体词尾(助词)”了”、“着”、“过”发展的共同点是,都从实义动词发展而来,虚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有条件,比如得处在动词之后才有可能,唐宋是关键期。第三节语序的发展一、动宾结构中宾语的位置动宾结构中,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一般的语序,古今一致。甲骨卜辞里宾语位置有很大的灵活性,宾语往往可以放在动词前面。周秦汉语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个特点,并产生了一些宾语前置的句型。有以下7种。(一)O+V这是从甲骨卜辞里继承下来的结构。又分两种情况:1.肯定句中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往往有强调的意味。周代典籍中这种结构不多,汉代以后就基本不用了。例如:(1)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小雅•节南山》)74汉语语法史讲稿(2)尔贡包茅(按:裹成捆的青茅)不入,王祭不共(按:同"供",供给),无以缩酒(按:渗酒,祭祀的一种,得用包茅),寡人是徵(按:征收);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回(按:责问)。(《左传・僖公四年》)(1)“尔”是“瞻”的宾语,前置;(2)“包茅”是“入”的宾语,“王祭”是“共”的宾语,前“是”是“徵”的宾语,后“是”是“问”的宾语,都前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寡人是徵”、“寡人是问”跟后来的“唯利是图”格式不同,前者“徵”、“问”的对象是“是”(代上文所说),不是“寡人”;后者“图”的对象就是“利”,“是”复指“利”。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时,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例如:(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小雅•蓼莪(e2)》)(2)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4)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吕氏春秋•审分》)(5)庄王怒日:"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6)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日:"奚自?"(《论语•宪问》)(7)学恶(wul)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到了汉代,疑问代词作宾语有逐渐移到动词后面的趋势。例如:(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汉乐府《涉江采芙蓉》)(2)武帝问:"言何?"(《汉书•酷吏传》)但在文言文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格式一直保存了下来。(二)否定词+O+V这一格式也是从甲骨卜辞里继承下来的。否定句中,一般名词宾语不提前,只有少数例外,如上举“包茅不入”。代词宾语大多放在动词前面。例如:(1)今予惟不尔杀。(《书•多士》)(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75汉语语法史讲稿(4)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节葬下》)也有不少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后面的情况。例如:(1)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3)以天下之民莫欲之也。(《荀子君道》)到了汉代,除了“未之”、“莫之”以外,其他否定词后的代词宾语大都置于动词之后。魏晋以后,口语里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几乎全部后置。(三)惟+O+V“惟”是语气副词,表示强调。这种格式在甲骨卜辞中比较常见,如“利令,其隹(惟)太史寮(liao2)令。”(《前》5.39.8)先秦典籍中例子不多,如“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我下民之所作为,当敬畏天命)。”(《书•多士》)春秋以后渐趋消亡。(四)O+是(之、斯、实、焉)+V代词“是、之”等复指前置宾语。大约产生于西周后期,春秋战国比较普遍地应用起来。例如:(1)日居(jil,语气词)月道(语气词),下土是冒(按:覆盖)。(《诗•邶风•日月》)(2)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3)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4)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5)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豳风•七月》)(6)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7)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后来“O+是(之)+V”成为一种固定的格式,“是、之”的复指作用日益弱化,只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比如今天还说“何罪之有?”(五)惟(维、唯)+O+是(之)+V这种结构是(三八(四)的综合,与(四)出现的时间几乎同时。例如:(1)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书・皋陶谟》)(2)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诗・小雅・小旻》)76汉语语法史讲稿(3)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4)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左传•文公七年》)[比较]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史记•晋世家》)(5)人有言曰:"唯乱门之无过。"(《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比较]谚曰:"无过乱门。”(《左传•昭公十九年》)(六)O+之为+V这一格式出现较晚,见于战国时期的作品里。“之为”的作用与“之”相同。例如:(1)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2)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1)“当务之为急”即急于当务;(2)“生之为见”即只见生,“利之为见”即只见利。(七)惟+O+之为+V这一格式与(六)格式产生时代相同。例如:(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2)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小结:以上7种宾语前置格式通行的时间尽管早晚不一,但都在汉代以前,即在上古。汉代以后,大多改成了动宾式。但在文言文里由于仿古,仍有袭用的现象。马建忠说:“此种句法,《左传》、《论语》最所习见。后则韩(愈)文袭用者最多。”现代口语里还有个别的残留,一般保存在成语里,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拿你是问”也是这种结构的变体。二、动宾宾结构中宾语的位置动宾宾结构即一个动词带两个宾语的结构,一个宾语是间接宾语,一般指人,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一般指物。甲骨卜辞中双宾语的位置不太固定。到了周秦,逐渐统一了起来,通常是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即“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与现代汉语一致。例如:(1)或肆(按:陈列)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2)上问上林尉诸禽首簿。(《史记・张释之列传》)如果直接宾语是代词“之”,则要放在间接宾语的前面,即“动词+之+间接宾语”。例如:(1)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pi3)。(《国语・越语上》)77汉语语法史讲稿(2)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战国策•楚策》)。今天的方言,还有直接宾语位于间接宾语前面的情况。如湖北方言“给他一本书”,说成“把本书他”。三、动补结构中补语的位置汉代开始,介宾结构开始移到动词前面充当状语。例如:(1)将行,谋于桑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比较]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史记・晋世家》)(2)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比较]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史记•晋世家》)四、动宾补结构中宾语和补语的位置一个动词如果后面有“得”、宾语和补语,位置并不固定。中古有“V+得+O+C"、“V+O+得+C”两式,一直用到元明。例如:(1)着他洗的脖子干净,绝早州衙试剑来。(元岳伯川《铁拐李》一折)(按:是“V+得+O+C”式。)(2)宋江连夜攻城得紧。(明•施耐庵《水浒传》六十九回)(按:是“V+O+得+C”式。)近代又出现了两种新的格式,即“V+得+C+O”和“V+C+得+0"。也就是把补语提到了宾语的前面。例如:(1)大官人宅里枉有许多,那里讨一个赶得上这娘子的?(《水浒传》二十四回)(按:是“V+得+C+O”式。)(2)若是捉下得那人时,那时送还令妹。(《水浒传》三十六回)(按:是“V+C+得+O”式。)否定式也不统一。同一部《水浒传》,用法却有多种。例如:(1)假如你们怨恨遁不得,也去那里撞筹,却不是好。(十五回)(按:是“V+O+不+得”式。)(2)我虽然不打得大鱼,也省了若干科差。(十五回)(按:是"不+V+得+O”式。)78汉语语法史讲稿(3)若是宋江打不得祝家庄破,情愿自死于此。(四十八回)(按:是“V+不+得+O+C”式。)到了清代,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逐渐统一了,发展的趋势是,动词、“得”、补语三者的关系日益密切,宾语往往被排挤出来。《红楼梦》里肯定式的宾语一般放在补语后面形成“V+得+C+O”式(宾语是单音节时可以放在补语前面),或用“把(将)”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否定式通常都用“V+不+C”式,宾语也都放在最后或提到动词前面了。例如:(1)弄得衣食不周,那里还娶得起媳妇呢?(六十四回)(按:宾语放在最后。)(2)又说:“把酒烫得滚热的拿来。"(三十八回)(按:用"把”把宾语"酒”提前。)(3)谁知你总不理我。叫我摸不着头脑。(二十八回)(按:宾语放在最后。)现代汉语继承了这种用法。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如“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拿一本书出来”都可以说,宾语和补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能出于表意的需要。五、比较结构中比较体的位置比较结构是用来进行两事物比较的句法结构。如现代汉语:儿我踉他一样高。B.我比他高。“我”是本体,“他”是比较体,“星艮……一样”、“比”是比较词,“高”是说明语。比较又有等比和差比两种,A句是等比,B句是差比。这里只谈差比结构。上古汉语差比用介词“于”将比较体放在说明语后面,或省略“于"。例如:(1)系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2)故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3)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史记・游侠列传》)魏晋以后,这种结构仍然常见。例如:(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2)我常自言胜茂弘,今始知不如也。(《世说新语・方正》)(3)但百遍自是强五十遍;二百遍自是强百遍时。(《朱子语类》卷八十)中古差比结构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词“比”字的产生。“比”本是动词,有“比较”的意思。六朝以后,虚化为介词,表示差比,一种新的比较结构产生了。唐宋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79汉语语法史讲稿(1)刘真长与丞相不相得,每日:"阿奴比丞相条达清畅。”(《世说新语•品藻》注引《语林》)(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这种比较结构通过比较词“比”将比较体移到说明语的前面,一直沿用到现在。二是用比较词“似”表示差比,但语序上跟上古的“于”字差比结构没有什么不同。例如:(1)岁晚客天涯,短发苍华,今年衰似去年些。(刘克庄《浪淘沙》)(2)若言子贱为君子,而子贡未至于不及,恐子贱未能强似子贡。(《朱子语类》卷二八)近代“比”字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应用范围扩大主要用于差比,古今皆同。近代又可用于等比,或比较两项的不同。例如:(1)西胡月支国献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新生的小狗,不过比猫般大。(按:等比。今天说"跟猫那样大",不用"比",比较体的位置相同。)(2)我家比你家,各有内外。(《水浒传》四十九回)(按:比较两项的不同。今天说"我家跟你家不同”。)(3)这番比前不同,威风凛凛,杀气森森。(《西游记》四回)(按:比较两项的不同。今天说"这番跟前番不同”。)上面用法的“比”今天都换成了“跟”,比较体的位置与今相同。.出现了多种说明语结构说明语可以是多种结构的词语。例如:(1)(洞庭橘)后来熟了,却也甜美,比福橘之价十分之一。(《拍案惊奇》卷一)(按:说明语是分数。)(2)周守备见了春梅,生的模样比旧时越又红又包(《金瓶梅》八十六回)(按:说明语是偏正词组。)(3)他一个个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但比老孙肥胖长大些儿。(《西游记》十七回)(按:说明语是形补词组。)80汉语语法史讲稿.否定式有所发展主要有“甲一不(难)比一乙”和“甲一比不得(的)一乙”两式。例如:(1)如今的这荣宁两府也都萧索了,不比先时的光景。(《红楼梦》二回)(按:乙胜过甲。)(2)亲兄弟难比别人,与我争口气也是好处。(《金瓶梅》一回)(按:甲胜过乙。)(3)我的面貌虽比不得番安,也克得过。(《水浒传》二十四回)(按:乙胜过甲。)(4)自古没舅不生,没舅不长,一个亲娘舅,比不的别人。(按:甲胜过乙。).比较项具有多种关系近代比较句的本体、比较体和说明语之间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关系。例如:(1)定睛细看时,却是春梅,比昔时出落得长大身材,面如满月。(《金瓶梅》八十六回)(按:自身今昔比较,说明语说明本体(今日的春梅)。)(2)赵后有一妹,名曰合德,美貌绝伦,比赵后也要让他三分。(《昭阳趣史》三回)(按:两项整体比较,说明语说明比较体。)(3)你我都是趁来的露水,能有多大汤水儿,比他的脚指头也比不的呢?(《金瓶梅》七十六回)(按:整体与部分比较。)(4)只要他发点好心,拔根毫毛比咱们的腰还壮呢。(《红楼梦》六回)(按:部分与部分比较。)(5)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都占先。(《红楼梦》六十二回)(按:比较体的中心词"生日”承前省略。)总起来看,近代汉语比较句的形式比现代汉语要多,有些形式现代已经消失。就比较体的位置看,两者基本相同,基本格式都是“本体+比较词+比较体+说明语”,与古代“于”字、“似”字比较句不同。但现代汉语还有一种“过”字比较句,如“今年好过去年”,与古代语序相同。81汉语语法史讲稿第四节句法结构的发展一、连动式和兼语式的发展甲骨卜辞已有连动式和兼语式,但比较简单,通常是两个动词连用。西周金文有一些多重连动式。春秋以后,数量大增,形式也复杂化了。(一)连动式动词可以带宾语,可用连词,也可以不用。例如:(1)子入而问其贤良之士而师事之。(《战国策•魏策一》)(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三个动作连用,中间用连词;(2)“肉袒负荆”两项连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也是两项连用,前项动词“至”前面带介宾词组作状语,后带宾语,都不用连词。(二)兼语式周秦以后,兼语式可以包含多种内容。.表示使令、禁止。例如:(1)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郑风・狡童》)(2)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诗・鲁颂宓(mi4)宫》)(3)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楚辞・离骚》)(4)禁牛马入人田中,固有令。(《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表示劝诫。例如:(1)亚父劝项羽击沛公。(《史记•高祖本纪》)(2)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史记•项羽本纪》).表示封拜任免。例如:(1)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乃封张良为留侯。(《史记•留侯世家》)(3)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史记・淮阴侯列传》).表示命名称谓。例如:(1)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庄子•盗跖》)82汉语语法史讲稿(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表示愿望。例如:(1)将(413霓1)子无怒,秋以为期。(《诗•卫风•氓》)(2)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3)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这类是兼语式还是主谓作宾式,存在不同看法。.表示有无。例如:(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2)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公羊传•宣公六年》)(三)连动兼语套用式连动式和兼语式可以套在一起使用。西周金文中已有这种例子,春秋以后应用更多。例如:(1)魏王使将军辛垣衍令赵帝亲。(《战国策・赵策三》)(2)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左传・僖公二十八年》)(1)兼语套兼语,(2)兼语套连动。二、动结式的发展甲骨卜辞没有结果补语,也就没有动结式的结构形式。金文和其他先秦典籍开始出现,秦汉大量发展起来。结果补语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汉代开始出现)。例如:(1)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书•盘庚》)(2)齐侯伐卫,战败卫师。(《左传•庄公二十八年》)(3)其名曰牛,卒以馁死(《左传•昭公五年》)(4)故国削弱至于亡。(《史记•魏世家》)(5)汉氏减轻田租。(《汉书•王莽传》)(1)、(2)、(3)是动词作补语,(4)、(5)是形容词作补语。动词和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情况在中古更加普遍。例如:(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白居易《长恨歌》)83汉语语法史讲稿(2)春风吹绿湖边草,春光依旧湖边道。(高观国《菩萨蛮》)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是,补语中心语是形容词。汉代偶有出现。王充《论衡•自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者,就而揠之,明日枯死。”六朝以后,这种形补结构逐渐多起来。例如:(1)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之五)(2)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3)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蒋捷《贺新郎・兵后寓吴》)结果补语有两个来源,一是由联合谓语紧缩而来。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豹自后击而杀之。”如果略去连词“而”,就成了“……击杀之”了,这样“杀”就成了结果补语。二是由兼语式紧缩而来。如白居易《鹦鹉》:“谁能拆笼破,从放快飞鸟。”如果兼语“笼”移后,就成了“……拆破笼”,这样“破”就成了结果补语。中古是“V1+O+V2”向“V1+V2+O”格式发展的过渡期,两种格式并用。如王梵志诗“一日事参差,独自杀你却”(《平生不口契著》)用的是前式,“设却百日斋,浑家忘却你”(《撩乱失精神》)用的是后式。近代汉语“V1+V2+O”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V1+O+V2”式逐渐消失了。近代元以后,结果补语有了新的发展,形式越发多样化了。.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大量用作“得(的)”后补语。这在中古是不多见的。例如:(1)我将这被熏得查查的,姐姐睡些儿。(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一折)(按:单音节重叠。)(2)着我自家宰了,退的干干净净的,煮在锅里。(刘唐卿《降桑椹(shen4,同“葚")》一折)(按:双音节重叠。)(3)若说哥哥不赢,我也输得赤条条地。(《水浒传》十五回)(按:重叠后缀。).代词充当“得(的)”后补语。例如:(1)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的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红楼梦》三十二回)(2)你好好儿的,这是怎么了?哭的这么壹!(《儿女英雄传》四十回).各种谓词性词组充当“得(的)”后补语。这种格式中古已有,近代普遍应用。例如:(1)县尉惊得跑马走了。(《水浒传》三回)(2)把老婆子羞的站又站不住,立又立不住。(《金瓶梅》二十三回)84汉语语法史讲稿(3)老太太见了,欢喜得无可无不可的。(《红楼梦》四十九回).主谓词组充当“得(的)”后补语。例如:(1)我偌(ruo4)大家私,无人承受,烦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HDTV彩色显像管及其材料和部件合作协议书
- 小学二年级作文家乡的秋天(10篇)
- Tetridamine-POLI-67-生命科学试剂-MCE
- Unit 10 Section A (GF-1d)课堂测试试卷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TcNTPDase1-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年环保袋项目发展计划
-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
- 玉溪师范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制剂缓释新型肥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盐城师范学院《羽毛球高级》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田径运动会径赛裁判法PPT课件
- 学科带头人推荐报告
-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客户档案管理规定
-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分析1
- (完整word版)A4红色稿纸模板.doc
- 群众问题诉求台帐.doc
- 高强Q460钢焊接作业指导书
- APL-期刊模板
-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20篇)
- 国自然患者知情同意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