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PAGEiiPAGEi前言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与手段,其目的是在国家公权力不能及时对公民予以救济时给予其自力救济的权利,以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公平正义的立法初衷。但同时,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防卫权的行使不是任意的、无约束的,相反防卫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超过法律规定的尺度就属于防卫过当,需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正因为如此,关于如何正确界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当前司法审判实践中较难把握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现实生活中防卫案件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很难通过简单套用法律条文便解决争议;另一方面是因为刑法对正当防卫限度问题的规定较为原则,难于通用于具体案件中。问题虽然存在,困难也很巨大,但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界限,是正确认定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的关键所在,对司法机关正确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保证案件审理的公平正义,以及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正当防卫概述 12.中国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学说及规定 22.1.我国79年刑法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学说及规定 22.1.1刑法学界关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学说 22.1.2刑法学界关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规定 32.2我国97年刑法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学说及规定 32.2.1刑法学界关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学说 32.2.2如何判断防卫行为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42.2.3如何理解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42.2.4如何理解“明显超过”和“重大损害” 53.对特殊防卫权限度的解析 63.1一般防卫和特殊防卫的关系 73.2对特殊防卫权的限度的理解 7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PAGE11论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摘要正当防卫是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正当防卫对于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制止和预防犯罪,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当前,我国公民在行使正当防卫权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挑拨防卫、防卫不适时、假想防卫、无限防卫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其他问题等。本文首先对正当防卫进行了概述,其次阐明了中国关于正当防卫以及特殊防卫限度的规定,最后简要对正当防卫必要限度条件认定和重要性。关键词:正当防卫刑法必要限度条件1.正当防卫概述正当防卫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正当防卫对于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威慑犯罪分子、制止和预防犯罪,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979年刑法虽然确立了正当防卫制度,但规定得相当笼统,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尤其是在79年刑法第17条规定的必要限度的掌握上,规定得非常严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正当防卫制度作用的发挥。为了鼓励公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更好地保护被侵害人的利益,1997年刑法对正当防卫作了必要的修改,较1979年刑法规定得更加详细具体。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措施,因而必须依严格的法定条件方能成立。正确行使正当防卫权利,可以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但防卫行为不当,就会使得其反危害社会。为防止公民正当防卫权利的滥用,刑法对正当防卫构成的条件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即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刑法理论,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是:1、前提条件: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主观条件:必须出于防卫的意图;4、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必须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限度条件:正当防卫不得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中国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学说及规定我国1979年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超过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条件上解释的并不明确,在刑法理论界产生了“必需说”和“基本相适应说”等不同观点,在司法实践中,也常常产生对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困惑,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把一些本该认定为是正当防卫的作为防卫过当来处理。因此,在97年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97年刑法强调正当防卫行为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才视为防卫过当,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这一修改大大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有利于司法机关正确地认定防卫过当行为。根据97年刑法的规定,重新解释、确立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2.1.我国79年刑法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学说及规定2.1.1刑法学界关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学说根据79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是超过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防卫。对于防卫过当的把握,根据法律规定,主要是把握防卫的必要限度以及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害。但是,由于当时对于防卫限度条件的理解,刑法学界将其集中于“必要限度”的理解和确定上,而对“不应有的危害”理解很模糊。因此,当时关于限度条件的理论就是必要限度的理论。根据79年刑法的对正当防卫限度的规定,刑法学界关于“必要限度”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基本相适应说”和“必要说”。“基本相适应说”认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指防卫行为在手段、强度、后果、性质等方面,必须与不法侵害相适应,相适应不意味着二者完全相等,而是指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从轻重、大小等方面来衡量大体相适应。杨春洗等:《刑法总论》,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页。杨春洗等:《刑法总论》,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页。“必要说”认为,防卫行为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必要限度,只要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要,无论对不法行为人造成的损害轻重,均不认为是防卫过当。何秉松:《刑法学教科书》川几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404页何秉松:《刑法学教科书》川几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404页“基本相适应说”提出了必要限度的一般衡量标准,即强调相适应而不是苛求绝对的等同,防卫行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超过但也不能明显超出于侵害限度。有利于保障公民防卫权的合法使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防卫权的滥用。但是,由于该点过分强调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的客观方面的相适应性,而忽视了正当防卫的目的,鼓励公民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以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未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不能用来衡量和确定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此外,“基本相适应”实际上也很难把握,实践中,被保护的利益和性质与受损害的利益和性质往往难以比较,对防卫手段与侵害手段很难作出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来判断二者是否基本相适应,因此,基本相适应说不能独立地解释防卫限度的问题。卢云华:卢云华:“试论正当防卫过当”,《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205页。“必要说”既着眼于正当防卫的目的,将制止不法侵害作为必要限度的最基本的内容,同时,又强调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基本相适应,将其作为必要限度内容的重要补充,兼具“基本相适应说”和“必要说”的长处,克服了二者的不足,成为了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41页。但是由于刑法对必要限度的规定不够明确,79年刑法是向主观主义倾斜的,即在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前提下重视主观要素,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辛卜,2002年3月版,第61页。导致留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在实践中,司法机关对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要求过于严格,将“必要说”的标准倒向了“基本相适应说”,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把一些本该认定为正当防卫的案件,也作为防卫过当处理,追究了防卫人的刑事责任。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41页。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辛卜,2002年3月版,第61页。2.1.2刑法学界关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规定1979年刑法的颁布,正当防卫制度才在法律上得以明确。该法第17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79年刑法改变了历史上对正当防卫的强度条件限制过宽的做法,对正当防卫的强度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要求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否则,要追究防卫人的刑事责任。从该法实施的实际效果来看,司法机关对于正当防卫及其限度条件掌握过严,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偏差,致使一些本应作为正当防卫处理的案件,却以防卫过当追究了防卫人的刑事责任;或者本应作为防卫过当处理的案件,未能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极大地挫伤了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2.2我国97年刑法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学说及规定2.2.1刑法学界关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学说1997年通过修订79年刑法,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97年刑法对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作了重大修改,大大放宽了不得正当防卫的限度,有利于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可以看出,97年刑法对正当防卫的强度既有限制性规定,同时又放宽了限制。根据97年刑法的对正当防卫限度的规定,刑法学界关于“必要限度”的理论,主要采用了“折衷说”这一观点。“折衷说”以客观需要说为基础,以基本适应说为补充,通过汲取并折衷良说的合理内核,欲将上述两说有机结合起来,给司法实践操作防卫案件以明确的指导作用。较之“必需说”和“基本相适应”无疑更具有合理性。2.2.2如何判断防卫行为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判断的顺序问题;二是判断的标准问题。所谓判断顺序,是指在司法实践中,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先后次序,来认定防卫行为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据此,防卫行为只有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且同时造成了重大损害,才能构成防卫过当。不存在所谓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但没有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只是在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才存在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问题。所以,只有当防卫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伤、死亡或者财产上的重大损失时,才有必要继续考察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如果防卫行为没有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伤、死亡或者财产上的重大损失,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构成防卫过当。只有当两次判断都得出了肯定结论时,防卫行为才构成防卫过当。研究防卫限度的判断标准。即以什么为标准来判断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必要限度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确定正当防卫的限度,主要应该考虑不法侵害人对受害人造成的不法侵害的强度,即行为的性质、所害结果的轻重,还有不法侵害的手段、工具和打击部位等因素;不法侵害人对受害人侵害的紧迫性,它所形成的对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危险程度;还有考虑到不法侵害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利益。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相对具体的判定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标准:对于没有明显危急人身、财产等重大利益的较轻不法侵害行为,不允许采取造成重伤等手段对不法行为人进行防卫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能够用较缓和的手段进行有效的防卫之情况下,不允许用激烈手段进行防卫。2.2.3如何理解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有学者指出,在97年刑法中,应当区别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与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这两个概念。王政勋,前注35,第185页。王政勋,前注35,第185页。在79年刑法中,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与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超过了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就是防卫过当的行为。但在97年刑法中,某种防卫行为如果未超过必要限度,当然符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成立正当防卫;即使超过了必要限度,只要不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仍然符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成立正当防卫。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防卫行为才能以防卫过当论处,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王政勋,前注44,第185页。对于上述论断,笔者是非常赞同的。笔者同时认为,在97年刑法颁布实施后的今天,如果我们要准确地理解97年刑法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这一立法规定的含义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正当防卫的限度要件,仍然需要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对“必要限度”这一立法用语的含义上。王政勋,前注44,第185页。从界定必要限度的基本标准角度来看,较具代表性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杨忠民:杨忠民:“对正当防卫限度若干问题的新思考”,((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第52页。一类仅仅是从法律对于防卫损害可允许的角度来予以界定的:必要限度之基本标准,足以有效地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陈兴良:《正当防卫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版,第121页。或者是以有效地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为限度樊凤林、周其华、陈兴良:《中国97年刑法理论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等等。陈兴良:《正当防卫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版,第121页。樊凤林、周其华、陈兴良:《中国97年刑法理论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另一类不仅从法律对于防卫损害可允许的一面,而且同时从法律所禁止的一面来予以确定,如认为,正好能够制止住不法侵害者的侵害行为,同时不应对他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即为必要限度的基本标准;类似的观点还有:防卫行为正好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没有对他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或者认为防卫人所采取的防卫行为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需的,而且没有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等等。既然是对必要限度的基本标准进行界定,就必须反映出这种限度的两个面,即防卫损害在限度以内的合法性以及超越限度的违法性,如此才是完整的。因此,第二类对必要限度的解说比较可取,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第一,正好能够制止不法侵害或正好足以制止不法侵害,要求防卫人要准确判断侵害手段、强度,然后再相应调整防卫的手段和强度,这是对防卫人的苛求。1997年刑法相对于1979年刑法的一个重要完善,就是将防卫过当从“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修改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只要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的,其防卫损害都在必要限度的范围内,这可以看成是对上述“正好能够制止”的标准的一种否定。2.2.4如何理解“明显超过”和“重大损害”我国79年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采取的“必要说”的主张,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关于防卫限度的规定,也基本上采纳了“必要说”的主张。“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为判断正当防卫必要限度设置了两个相辅相承的标准:从防卫强度与不法侵害强度上说,它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强调绝对地等同,它强调必须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从防卫后果上看,必须是造成重大的不应有的损害后果。这也就是说,“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失”实质上就是正当防卫限制条件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造成重大损失”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具体表现;“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造成重大损失”的具体判断标准,防卫限度的判断标准是必须通过损害结果才能得以体现的。如此规定,一方面,有利于鼓励公民根据防卫必要性实施正当的防卫行为,另一方面,也对防卫限制做出了严格、明确的原则性规定,以防止防卫权无节制的滥施。A如何理解“明显超过”“明显”是指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0页。“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就应当是指一般人凭感觉就能够清楚、容易地认定,不如此也能有效制止不法侵害的情形。《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0页。97年刑法在规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时,在“必要限度”一词前加上了“明显超过”这一修饰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立法变化,笔者认为,在97年刑法修订之前,无论是在刑法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倾向于从严解释正当防卫的限度条款,强调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之间的完全对等,实际上是过于束缚了防卫人的手脚,客观上挫伤了防卫人的积极性。“明显”的规定表明了事物的边界和界限是比较明确的,至少能为大家普遍认同,因而评判人员对过当的认定应当基本相同,如果评判人员在对防卫是否属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上存在严重分歧,各方观点很不一致时,就应当作出“不明显”的认定。而如果根据防卫时的客观情况,假设防卫人不采取当时较为激烈的防卫手段,能否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便存有疑问时,就不能认定防卫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例如,在荒山中,甲(男)与女高中生乙相遇,遂起强奸之意,便以暴力威胁迫使乙就范;乙见甲身后有一个深坑,便急中生智,趁甲脱衣时,突然撞向甲,将其撞如坑中,造成甲重伤,在这个案件中,如果乙不急中生智,将甲推入坑中,就很准说她能有效地制止住强奸犯。笔者认为,这一依据较好地反映了“明显”一词的应有之意,考虑到了社会公众对“防卫限度”的认同感,在司法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B.如何理解“重大损害”关于什么是“重大损害”,目前我国刑法学界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而这种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又是针对不法侵害者的人身进行的,因而这里的重大损害只能是仅就人身方面的损害而言的。人身方面的重大损害,显然应是指重伤(包括致残)、死亡两种情况。侯国云、白灿云:《97年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还有学者从防卫过当也是具备犯罪构成的角度出发,认为当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者的财产时,不可能出现刑法意义上的防卫过当。张明楷:《犯罪论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按照这种理解,“重大损害”也只能指人身方面的损害,即重伤和死亡两种情况。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重大损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伤、死亡或者财产的重大损失。高铭喧、马克吕,前注42,第241页。它不仅包括人身方面的损害,也包括财产方面的损害。侯国云、白灿云:《97年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张明楷:《犯罪论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高铭喧、马克吕,前注42,第241页。相比而言,后一种观点比较合适,也就是说这里的“重大损害”不仅包括人身方面的重大损害,而且包括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害,理由如下:首先,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明文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该款并没有把“造成重大损害”侧又局限于人身方面的损害,因此也应当包括财产上的损害,没有理由将“重大损害”的范围仅仅解释为人身方面的重大损害。其次,从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来看,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只要能达到制止不法侵害的效果,防卫人既可以采取损害不法侵害人人身的方法,当然也可以采取损害其财产的方法。例如,不法侵害人利用其所饲养的名种狼狗作为工具侵害他人时,防卫人就可以对其狼狗进行打击来保护其合法权益。因此,对不法侵害人的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害理应属于刑法第20条第2款所规定的“重大损害”,所以,正当防卫中的“重大损害”应当包括人身与财产两个方面。3.对特殊防卫权限度的解析97年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3.1一般防卫和特殊防卫的关系我国学术界一般将该规定称之为对“无限防卫权”的规定,也有学者称其为“无过当防卫权”、“特殊防卫权”。笔者认为,该条款是对第二款规定的进一步补充,旨在说明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或死亡,也不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王政勋,前往35,第204页。上述三种说法中,“无限防卫权”容易使人误认为该条是没有任何限制的防卫权;“无过当防卫”没有揭示出刑法第20条第2款和第3款之间的关系,容易使人误以为这两款是对立关系而不是补充关系;而“特殊防卫权”既可以表明该条款是对第2款的补充,并没有赋予公民无限防卫权,又提示司法人员司法实践中,在特殊情况下,应当注意对该条款所规定的“王政勋,前往35,第204页。3.2对特殊防卫权的限度的理解97年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0条第3款属于注意规定,而非特别规定。换句话说,该款所列举的防卫行为,只有同时符合第20条第1、2款所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所有条件(包括限度条件),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而不存在所谓的“无限防卫”、“无过当防卫”等,刑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防卫行为仍然是符合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有限度的防卫。理由如下:第一,当面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时无论怎样防卫都不构成犯罪。对于第3款“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应当做以下理解: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第2款所规定的构成犯罪的防卫过当。因此,之所以称第20条第3款为“特殊防卫权”并不是说它没有限度条件,而是说即使超出限度条件都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第二,根据前面正当防卫限度的判断方法,认定防卫行为是否超过正当防卫的限度,首先要看是否造成了重大损害,其次,再看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那么,防卫人在面临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时,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后果,是否超过防卫限度,构成防卫过当呢?首先,如果防卫行为造成了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属于“造成重大损害”的范围,符合防卫过当的第一个条件。其次,再来看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当防卫人突然面临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时,一般人认为重伤或者杀死不法侵害人,才能够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讲,此类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就侵害程度而言,还是基本相当的,并没有超出本条第2款所规定的一般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杨春洗、杨教先:《中国刑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因此,虽然防卫人以杀死或重伤不法侵害人的方式来制止行凶、杀人等严重危机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但是并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仍然属于正当防卫,符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杨春洗、杨教先:《中国刑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第三,对于第3款“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应当做以下理解: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第2款所规定的构成犯罪的防卫过当。换句话说,这一条款告诉我们:当面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时无论怎样防卫都不构成犯罪,并不是特殊防卫不存在限度条件。因此,之所以称第20条第3款为“特殊防卫权”并不是说它没有限度条件,而是说即使超出限度条件都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有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特殊防卫和一般防卫有着共同的限度条件一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结语正当防卫制度本应是法律赋予公民为保护合法权利,勇于同违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科技大学《中外戏剧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理工大学《五官科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建模与计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植物食品加工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女子学院《材料分析测试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理】第十章 浮力 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政治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物理总复习《电磁感应规律及应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导航与制导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新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智慧城市概述》课件
- 2024年北京市家庭教育需求及发展趋势白皮书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中建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 拆机移机合同范例
- 智能停车充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 化学验室安全培训
- 天书奇谭美术课件
- GB/T 18916.15-2024工业用水定额第15部分:白酒
-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