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套(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1.gif)
![年产30万套(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2.gif)
![年产30万套(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3.gif)
![年产30万套(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4.gif)
![年产30万套(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846e1ae6aa69072556e44d4b80dbe38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30万套(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技改项目PAGE1PAGE1目录TOC\o"1-2"\h\z\u26492第一章总论 13095一、项目概况 127936二、业主简介 124486三、编制依据 1163四、编制内容 418345五、初步结论 431123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621一、项目背景
617469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211113三、引进进口设备的必要性 1527371第三章市场预测 2023938一、项目产品简介 20470二、汽车零部件需求分析 2212865三、行业规模及经营情况 2421439四、重庆市汽车零部件市场概况 2530266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823638一、项目地址 2823046二、建设条件 2818137三、交通条件 2911499四、公用工程 306790第五章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 3216883一、设计纲领 3219423二、技术方案 3231413三、设备方案 3824784四、工程方案 403414第六章节能 411843一、设计依据 411924二、设计原则 4114407三、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 4124201四、节能措施 436423五、节能效果评价 437326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451767一、设计原则 4532292二、项目所在地环境条件 4530741三、项目环境检测情况 459592四、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4823837五、环境绿化 51625六、环境影响评价 5119102第八章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 5213006一、设计依据 5215498二、劳动保护 522848三、技术改造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521009第九章消防 5413298一、设计依据 5415364二、消防设计 5425916三、消防管理 5518494三、消防评价 5623141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711485一、组织机构 5711102二、人力资源配置 5723563第十一章项目进度安排及招投标 5923460一、项目实施进度 599576二、项目招投标 6013857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18920一、投资估算范围 611348二、投资估算依据 615306三、计算期 6128885四、项目投资 6128926五、资金筹措 6222337第十三章项目经济评价 6417326一、评估依据、原则和方法 6426232二、费用估算 6513533三、收入和税金估算 666292四、财务分析 6626412第十四章风险分析 756882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7515158二、风险程度分析 756659三、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7610154第十五章社会效益评价 781087第十六章结论及建议 794822一、结论 796973二、建议 80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年产30万套(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技改项目(二)建设地址:重庆市长寿区晏家工业园区机电材料园(三)项目业主: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四)项目性质:技术改造(五)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1、维修改造厂房6600㎡;2、购置进口国产设备共69台套,其中,从日本进口镗铣加工中心等53台套。(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17841万元(用汇1604.5万美元);资金来源于业主自筹。(七)建设期本项目建设工期为14个月(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二、业主简介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处重庆市井口工业园,法定代表人:张兴海。小康工业是一家集微型汽车及其发动机、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制造类企业,下辖小康动力、淮海动力、小康部品、小康进出口等多家全资子公司,以及与东风公司合资成立的东风小康,现已形成包括微客、微卡、紧凑型MPV在内的微车整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公司发展战略是创建百万量级且富有竞争力的汽车集团。东风小康目前拥有湖北、重庆两大生产基地,四个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整车制造工厂,产品包括微型货车、微型客车、紧凑型MPV,形成K、V、C和东风风光四大系列。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1年—2013年公司微车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列行业“前三甲”。公司一直专注于汽车发动机的核心技术突破与发展。公司全资子公司淮海动力通过与国内、国际研发机构展开技术合作,产品线由原来的AF系列的EQ465、EQ474两个产品,逐步扩充升级到现在AF、BG、DK三大主要系列汽油发动机产品,其中DK系列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同时致力于双燃料、新能源、节能型动力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与国际小排量柴油发动机领跑者菲亚特进行合作,引进“小排量、低油耗、高性能”的领先柴油发动机技术。公司及子公司相继获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机械工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全国就业先进企业、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重庆市民营企业50强、重庆市企业集团纳税50强、重庆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重庆市出口知名品牌等荣誉。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捐赠、光彩扶贫、抗震救灾等活动。
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系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于2004年5月成立。公司主要从事节能、环保、高性能的小排量汽车动力总成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等业务,致力于提供动力总成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主要以AF、BG、DK、SFD系列发动机为主,其中涉及百余品种,拥有行业领先的铸造生产线和曲轴箱、变速器等零部件加工线。生产经营管理上,公司导入了精益信息化生产管理模式,深度推进ERP系统,开发了MES生产管理系统,公司通过了IS16949质量体系认证,拥有现代化的监测设备,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公司是东风、长安、力帆、哈飞、昌河铃木、瑞驰等国内著名汽车生产企业的零部件专业供应企业。多项产品被列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重庆市重点新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386余项。公司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晏家工业园,目前拥有员工上千人,其中技术研发数百人。公司与国际小排量柴油发动机领跑者菲亚特进行合作,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小排量动力总成核心竞争力,成就节能环保小排量动力总成供应商,满足各方合作伙伴的需求,并紧密合作,共创美好未来。三、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原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政策;3、业主提供的工艺资料,公用设施资料及财务报表等基础资料;4、业主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二)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我国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业的有关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范,力求技术领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2、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调整规划;3、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防爆、防毒、防尘、防腐、防震、防静电、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规范、法规与标准;4、充分注意节约劳动力,提高人员劳动生产率;5、考虑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编制内容报告内容涉及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产品市场预测、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估算及风险分析等方面。报告对本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五、初步结论(一)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第十四“机械”第20条:“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精密铸锻件”条目。(二)本项目的技术含量高、引进的进口设备水平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且精度高,效率高,产出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且经济效益好,是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提升产品档次、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技改项目。(三)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利用公司现有厂房和公用动力配套设施等资产,按拟建规模和产品技术要求,分层次地适当补充先进技术、装备和检测装置,力求以较少的技改投入,实现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盈利能力。技改方向是明确的、措施是得当的,工艺方案和设备选型与拟建规模和产品技术要求是相适应的,技术改造方案切实可行。(四)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本项目实施后年产30万台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铸造件,年产销售收入104430万元,新增39741万元;利润7792万元,新增1141万元;税收2872万元,新增421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个,经济效益较好,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有着积极的意义。(五)项目建设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项目运营对环境影响较小,三废排放量小,产生的废气、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达到环保要求,环境评价可行。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而可行的。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据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178411.1其中:建设投资万元154311.2基本预备费万元15001.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9102资金筹措万元178412.1其中:企业自筹万元17841企业自有资金2.2银行借款万元03年销售收入万元39741正常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35138正常年份5新增税收万元2872正常年份6年净利润万元1141正常年份7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5.908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万元146589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年4.91含建设期10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0.9311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889412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5.64含建设期14总投资收益率%24.28正常年份15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18.73正常年份16盈亏平衡点(BEP)%65.29年产30万套(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技改项目PAGE1PAGE2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背景
(一)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顶端,也可以说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其带动主要行业有钢材、石油、有色金属、天胶、布料及其他材料行业,下游行业主要是整车装配行业和维修服务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下游整车市场和服务维修市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整车消费市场和服务维修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且发展趋势良好,不断转型升级,向专业化方向转变。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100万辆,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211.68万辆,同比增长14.76%;销售汽车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延续2012年发展态势,保持平稳增长。汽车产销稳中有增,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巨大的整车消费市场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进入中国。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湖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五大板块,整个行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部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实力大幅提升,出现了一些在细分市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业盈利性稳定在高位。2012年与2013年的息税前利润利润率都为6.5%。供应商获利最大的领域为底盘、传动系统与轮胎,而内饰部件领域利润却会进一步萎缩。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带来的高利润,突出地表现在底盘、传动系统及轮胎行业。这意味着汽车后市场规模巨大,利润不断攀升,很多产品如轮胎在后市场上的利润远高于整车市场。在利润的驱使下,国际零部件企业如博世、电装、大陆等也纷纷加快进驻中国售后市场的步伐。根据2013年末74家在沪、深股市上市的零部件企业三季度报分析,7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总营业收入约为2522.38亿元,超7成的企业营业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稳定增长。由此可见,目前中国供应商的利润较高,但是未来面临的挑战也很多。(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我国品牌汽车零部件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品牌零部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中国品牌零部件质量水平与外资企业产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部分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仍停留在粗放式的传统管理生产方式阶段,缺乏对工艺系统研究和持续改进,过程控制能力不足,质量不稳定,产品一致性差,很难形成高质量的产品。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发展,除了拼产品技术创新,更要在产品质量上多下功夫。行业发展,标准先行,汽车零部件行业标准近年来不断完善,让人们看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希望。2013年出台的多项利好政策也在有力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发展。2013年8月26日,五部委发布《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宣布开展“以旧换再”试点工作,将再制造发动机、变速器等产品列为重点项目。9月16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北京-西藏行”启程,通过实际道路测试,检验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质量。11月21日,工信部印发《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与此同时,2013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多项标准发布或指定。2、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实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国外零部件企业的实力来自于巨额的研发投入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国内企业在这方面一直有所欠缺。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普遍采用“来图加工”的模式,即汽车厂商将产品数据和图样提供给供应商,后者按照图样进行生产制造。多数企业没有完全产品掌握核心技术,产品市场大多为中、低端,高端很少;在汽车电子电控技术方面,尤其涉及动力系统、油耗、排放、安全等电控零部件方面技术落后,部分领域空白。面对未来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及节能、环保、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要求零部件企业不仅拥有基本的开发能力,还应拥有超前技术开发能力。为此,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将受到更大考验。但随着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零部件企业逐渐加大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根据中国汽车报整理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排行前30名企业的2012年报中有关研发投入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2.70%,投入金额平均为2.44亿元。其中,潍柴动力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4.14%,总金额19.96亿元。云内动力2012年研发投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2.15%,还加大了对“D25TCI电控共轨项目”、“欧5柴油机开发”等研发项目的投入。研发投入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近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如缸内直喷技术、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双离合变速器技术等,近几年涡轮增压技术也得到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时期,建设汽车强国将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绿色、环保、高效、安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为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我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必须协同整个汽车工业转型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将紧紧围绕零部件发展战略、转型升级、政策研究、技术创新、标准法规、整零合作、共性平台建设、产业国际化、产业集群发展和行业务实服务等方面努力。(三)发展趋势1、整零之间的战略关系进一步优化全球汽车行业的整零关系分为三类,一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平行发展模式。零部件企业独立整车企业之外,零部件企业自由竞争;二是以日韩为代表的塔式模式,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是利益共同体,会有很强的资本合作关系;三是中国最早的一汽、东风公司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即零部件附属于整车企业,目前在中国现在仍有部分企业是这种模式。然而整零关系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现在欧美企业也是特别强调整车和零部件共同合作的关系;在日韩整车企业中,也有全球化采购零部件的倾向。现在,整车厂对零部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整车厂所要求的零部件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零部件供应商,而是能够给整车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特别对供应商系统的集成能力、创新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零部件企业在先进技术开发的早期,就与整车厂进行非常紧密的合作,在经营发展上,互相支撑。从长远战略上,他们之间是共创未来的关系,为整零企业创造了和谐发展环境和广阔空间。2、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中国财政部等部委于2014年2月8号联合发文明确,将现行补贴推广政策执行到2015年12月31日,并对2014年和2015年的补助标准作出调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补贴政策,以保持政策连续性,加大支持力度,以此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节能减排。同时,财政部近日还公布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支持沈阳、长春等12个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按照单个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测算,预计未来两年新增推广规模约6-8万辆。加上第一批示范城市累计推广量25万辆,未来2年内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将超过30万辆。即便考虑政策执行力度等因素,预计未来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增速仍有望超过100%。这一政策将积极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零部件产业向节能型和环保型、高技术型和高质量型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建设和走国际化发展之路。3、零部件高端制造业升级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购车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主机厂对零部件供应商技术实力与生产管理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汽车“三包”等政策的实施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承担更大的风险。那些研发能力更强、管理水平更高的零部件公司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虽然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竞争实力较国际巨头仍有差距,但在一些细分子行业中,国内零部件公司已经取得突破,更为广阔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市场已经打开。随着对汽车安全、舒适及环保要求的提高,汽车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如何通过电子技术提高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成为整个行业的热点。根据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在4G/LTE与云端技术成熟下,今年全球汽车电子产业爆发,产值年增7%,达2050亿美元,至2020年前都将维持平均8.5%的增长力度。目前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国际零部件巨头手中,汽车电子以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实力最为薄弱的一环,由于开发难度大,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高,国内大部分市场被外资占据,自主品牌仅在车载导航,影音播放等低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四)重庆市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汽车摩托车产业以增强智能性、集群性、民生性为重要发展导向,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不断完善第三方汽车及零部件公共检测机构,提高汽车车身低阻化、轻量化水平,提升发动机燃烧效率及排放标准,提高传动系统传动效率;密切跟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加强技术研发,立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化条件发展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乘用车比重;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品等关键零部件,提高本地配套率;推动信息技术与汽车工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汽车设计、制造、售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我市实际,重点完善乘用车、商用车及专用车、摩托车、新能源汽车4条产业链,发展中高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高品质微车、重型商用车、中轻型商用车、专用车、摩托车、沙滩车、新能源汽车等10多个整车产品。到2015年累计投资20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000亿元,汽车产能达到320万辆,其中乘用车占比提高到80%以上,摩托车产能达到1200万辆,建成中国汽车名城和世界摩托车之都。(六)“十二五”是汽车工业发展由大至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提出,汽车零部件是四大发展重点之一,关键问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规模化。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建立强大汽车工业的基础。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长期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上世纪80、90年代政府曾经把解决汽车零部件工业滞后发展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但是效果甚微。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整车生产能力飞速提高,汽车零部件工业却越来越滞后。因此,支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是中国政府制订汽车工业政策应当关注的又一个重点。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甚大。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高水品、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这些新一代的汽车零部件决定着新能源汽车水平的高低。齿轮和齿轴作为汽车重要零部件,该项目的实施能够缩小在技术与质量上与国际公司的差距。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技改项目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项目的建设对于实现重庆市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本地配套,完善重庆市汽车产业链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符合重庆市产业政策的要求《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壮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中提到“坚持做强存量和做大增量并重,继续实施“大投资、大项目、大企业、大基地、大支柱”战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整机+配套”,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建设中国汽车名城、世界摩托车之都、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汽车摩托车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规模”中强调“重点发展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和摩托车产业链,建设面向全球供货的零部件生产基地。实现汽车产量300万辆、摩托车产量1200万辆、产值4500亿元”。本项目生产的产品为汽车重要零部件发动机缸体缸盖,项目的建设符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汽摩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第十四“机械”第20条:“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精密铸锻件”条目。(二)是重庆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生产行业发展的需要重庆汽车工业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由于重庆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还没有赶上整车发展的步伐,造成地处重庆的整车企业寻求外地零部件生产企业配套。因此,快速提高重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制造水平及生产能力,已迫在眉睫。如果重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不在近几年达到整车配套的要求,我们就会失去机遇,因为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已发展起来的沿海城市,例如广州、江苏、浙江、上海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都会迅速占领这个市场。因此发动机的技改项目对公司自身实力的壮大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公司的发展壮大为重庆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有利于实现重庆市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本地配套,增加重庆市汽车产业竞争力之前重庆的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缸体缸盖等精密件研发、生产能力较弱,重庆地区需要的技术性能较高的发动机缸体缸盖需要到浙江、广东一带购买,对一些技术性能高的缸体及缸盖往往还需要到我国台湾地区或日本、欧洲等地区进口。本项目建成后,产品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重庆市汽车整厂车的需求,有利于重庆市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本地配套,降低汽车整车厂成本,增强重庆市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四)是促进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在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战略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任务。该项目建成后,预计能为社会新增20个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项目投产后可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时本项目可带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金属材料、辅料、机械加工、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五)是公司发展壮大的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必须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着眼于长远发展,利用现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先进的进口设备,改造生产技术,发展适销产品品种,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产量才能抢占市场份额,才能使公司产品上档次、上水平、上产量,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从而提高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六)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实施,不但使作为齿轮和齿轴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还能带动铸造行业、机械工具行业、模具等行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三、引进进口设备的必要性(一)引入进口缸体及缸盖生产设备势在必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升温火爆,中国的汽车缸体及缸盖等发动机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当前主要阻碍和影响这一进程的关键因素就是缸体及缸盖的质量,中国的大多数缸体及缸盖企业还没有做好在营销、标准、材料、工艺、服务等方面与国际的接轨。汽车缸体及缸盖在中国也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行业,因此不同企业在管理、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上也存有差距,造成用户的认识混乱,整体上说中国汽车缸体及缸盖在质量方面还没有完全取得用户的认可和信任。针对以上问题和情况,国内的加工设备无法满足车身缸体及缸盖的严格要求,造成了由于产品质量的问题导致的销量降低,用户口碑无法达到国外水平等弊端发生,因此,在装备水平方面,无论是近年来新建的企业还是经过技术改造的老企业,无一例外地都大量采购了先进的数控设备,这些设备中主要包括卧式镗铣加工中心、轴缸孔珩磨机及检测等设备,生产汽车缸体及缸盖的水平和能力才可大幅提高。(二)进口设备先进性近几年来,我国数控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国产数控车床已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要。高性能的卧式车削中心和车铣复合中心,经由过程合资、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某些产品已能满足部门国内高端用户要求。可是,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带Y轴或C轴的卧式车削中心、双主轴卧式车削中心和高精度卧式车削中心仍然首要依靠进口。国产卧式加工中心虽能部分满足市场部门需要,但在精度和性能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外卧式加工中心大部分都装有温度补偿系统,定位精度较高,而且精度保持性好。因此,最近几年卧式加工中心进口较多。在高速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方面,国内各企业都开发出不少新产品。可是多数产品还没有颠末严酷的生产考验,难以取得用户的普遍认可,仅个体品种进入企业生产现常关键在于需要颠末不同类型用户的生产考核,并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高精度(亚微米级和纳米级)加工中心我国基本上处于空白状况,绝大部门依赖国外进口。
目前我国卧式加工中心占全部加工中心生产量的11%。其中,工作台宽度小于600mm占卧式加工中心生产量30%以上,工作台宽度大于600mm小于1000mm的占40%,工作台宽度大于1000mm的占30%以下。国产的卧式加工中心基本上是一般精度的,没有温度补偿和精度补偿系统,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国产的组合机床或专用机床自动线虽然生产效率高,但缺少“柔性”,难以满足汽车工业发展变化的需要,而普通加工中心虽然具有“柔性”,但因单轴加工,其效率远不如组合机床或专用机床的多轴加工。基于以上一些不足,公司采购了日本进口机床生产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以保证产品具有高质量。(三)设备选配设备调研情况1、日本JTEKTe500hCNC卧式镗铣加工中心(1)设备介绍CNC卧式铣镗加工中心是引进日本新泻技术生产的数控产品,质量性能稳定可靠,适合国情、应用广泛。该机床采用800×800mm规格双交换工作台,既可加工较大零件,又可分度回转加工,最适合于零件多工作面的铣、钻、镗、铰、攻丝、两维、三维曲面等多工序加工,具有在一次装夹中完成箱体孔系和平面加工的良好性能,还特别适合于箱体孔的调头镗孔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内燃机、航空航天、家电、通用机械等行业。(2)设备特点1)机床采用整体T型铸造床身,龙门立柱,正挂箱主轴箱结构。床身内部布置三角加强筋,使床身结构厚重,从而使机床得到高刚性和长久稳定的精度。沿立柱矩形导轨布置的重型加强筋,立柱刚性得到极大的加强,可保证机床在主轴箱位于Y轴上端工作时,仍然具备高的精度稳定性和极好的吸振能力。2)Y轴双导向系统,该机床立柱设计近似于精密座标镗,Y轴在导轨正面和侧面的复合双导向系统,使主轴箱与导轨7个表面接触,从而可使机床垂切,同时在圆弧插补和轮廓铣削时具有高的精加工精度。3)三轴导轨副采用淬硬磨削矩型导轨,滑动面粘贴美国进口的TurciteB-HP耐磨软带,接触刚性高。4)油气润滑系统可使主轴轴承得到恒定和可靠的润滑,提高轴承的寿命,使主轴精度长期稳定。5)进给单元采用大直径的双螺母滚珠丝杠,在两端施加预紧,可消除热伸长造成的精度损失。(3)车身精度1)主轴采用三点支撑,前端采用短锥双列滚柱轴承与大接触角球轴承组合形式,中端采用短锥双列滚柱轴承,轴承内径为Φ110mm,后端采用单列圆柱滚子轴承辅助支撑,使主轴获得高刚性的同时,获得极高的主轴回转精度。2)宽大铸铁淬硬精密磨削导轨,滑动面粘塑,动静摩擦系数相近,减少机床低速爬行现象,定位精度高,同时获得高的动态响应特性。3)托盘精确定位结构,六组锥销定位系统可保证托盘刚性夹紧和精确定位,托盘的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1mm。4)主轴脖长365mm可减少刀具长度来保证优良的加工特性和精度。(4)性能及效率龙门立柱,正挂箱主轴箱结构,热变形对称,热稳定性好。APC托盘自动交换装置,工作台交换45s,节省辅助工作时间。机床自动循环中,可进行刀库刀具的手动装卸更换。主电机22KW,主轴箱采用两级齿轮变速,保证低速大扭矩,最大扭矩可达837Nm。与同等规格机床相比较,本机床具有占地面积小,三轴加工范围更广的特点。2、日本MakinoJ3及J5CNC卧式镗铣加工中心牧野开发的小型CNC卧式加工中心J3具有高速加工、占地面积小、高精度、加工范围广,可适应多重生产形态以求价格合理,这样的设备作为生产线的主力核心。J3的生产效率与原有的设备相比要高出10-20%,占地面积缩减40%,同时保持了牧野独特的高精度水平。J3机种将重点放在了缩短非切削时间上,主轴端面,在确保切削性能,考虑整体平衡性的前提下,将讯敏性放在了第一位,从而采用了HSK-A50,HSK-A50与主轴相接部分的大小基本相当与BT40,主轴,为了缩短加速时间和降低高速旋转时的震动,采用了轴芯与电机装载壳的一体化设计结构,其结果是实现了在0.6s之内达到16000转数,通过优良的加速性能达到缩短非切时间的效果,同时,使在5000转数的条件下实施攻丝加工成为可能。投入进口选配设备后,去除了人为误差,选配精度大大提高,可降低返工率,减少因返工引起的其他故障,保证生产节拍稳定,且产品质量受控。综合以上分析,为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引进进口设备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市场预测一、项目产品简介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是一整套动力输出设备,包括变速齿轮、引擎和传动轴等等,可见引擎只是整个发动机的一个部分,但却是整个发动机的核心部分。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汽缸套、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一)缸体缸体是汽车发动机乃至汽车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发动机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汽车整体的质量,因此发动机缸体的制造加工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的重视。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零件和骨架,同时又是发动机总装配时的基础零件。缸体的作用是支承和保证活塞、连杆、曲轴等运动部件工作时的准确位置;保证发动机的换气、冷却和润滑;提供各种辅助系统、部件及发动机的安装。汽车发动机的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缸体——曲轴箱。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等。(二)缸盖缸盖安装在缸体的上面,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它经常与高温高压燃气相接触,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水冷发动机的气缸盖内部制有冷却水套,缸盖下端面的冷却水孔与缸体的冷却水孔相通。利用循环水来冷却燃烧室等高温部分。缸盖上还装有进、排气门座,气门导管孔,用于安装进、排气门,还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等。汽油机的气缸盖上加工有安装火花塞的孔,而柴油机的气缸盖上加工有安装喷油器的孔。顶置凸轮轴式发动机的气缸盖上还加工有凸轮轴轴承孔,用以安装凸轮轴。气缸盖一般采用灰铸铁或合金铸铁铸成,铝合金的导热性好,有利于提高压缩比,所以近年来铝合金气缸盖被采用得越来越多。气缸盖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燃烧室的形状对发动机的工作影响很大,由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燃烧方式不同,其气缸盖上组成燃烧室的部分差别较大。汽油机的燃烧室主要在气缸盖上,而柴油机的燃烧室主要在活塞顶部的凹坑。(三)排量发动机排量是发动机各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升(L)表示。而汽缸工作容积则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又称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发动机排量是非常重要的发动机参数,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排量越大,发动机输出功率越大。(四)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缸、4缸、6缸、8缸、10缸、12缸等。一般说来,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排量1升至2.5升一般为4缸发动机,常见的经济型轿车以及中档轿车发动机基本都是4缸。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排量4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8缸。排量5.5升以上的发动机一般用12缸发动机。在同等缸径下,通常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也就越高;而在发动机排量相同的情况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发动机转速就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二、汽车零部件需求分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下游为汽车整车消费市场和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由于中国汽车保有量水平仍处于低位,因此,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对汽车零部件的消费仍然占到较小的比重,汽车零部件的消费主要来自汽车整车制造业。汽车整车制造业就产品类型主要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2013年,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3%和4.33%。其中乘用车产销1552.37万辆和1549.52万辆,同比增长7.17%和7.07%;商用车产销374.81万辆和381.12万辆,同比下降4.71%和5.49%。从乘用车产销情况来看,轿车需求稳步增长,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受到追捧。2013年,轿车销售1074.47万辆,同比增长6.15%,继2012年后再次突破1000万辆;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49.34万辆,同比下降0.8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200.04万辆,同比增长25.50%;交叉型乘用车销售225.67万辆,同比下降0.07%。参考2013年轿车行业的产销及存货情况来看,中国乘用车需求的复苏相对确定。这种复苏,主要归功于需求层面,一方面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已经进入汽车消费的爆发期,从2010年开始,汽车销量连续三年保持1800万辆以上的水平,继一线城市的汽车市场开始步入稳定增长期后,二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开始发力;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有望在2014年实现进一步复苏,在汽车金融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刺激下,2012-2013年被抑制的汽车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从2013年的各类乘用车的增长情况来看,轿车年销量已经进入1000万辆门槛,并很可能继续保持6%以上的增长,继续担当乘用车消费的主力;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将成为乘用车消费市场的高增长区域。商用车整体增长复苏,重型货车需求回暖,但仍然受限;微型货车预期较好,客车稳步增长,预计2014年商用车总体产量增长率将高于2013年,由负转正,但低于2009-2010年的增长水平。2013年,在货车品种中,重型货车降幅居首,共销售63.60万辆,同比下降27.78%,降幅较上年同期加大14.34个百分点。中型和轻型货车略有下降,分别销售29.03万辆和184.27万辆,同比下降0.58%和1.99%;相比较而言,微型货车市场总体表现较好,销量结束上年下降,呈小幅增长,共销售53.48万辆,同比增长8.66%。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分别完成50.64万辆和50.7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9%和4%。作为重型货车增量消费主要来源的投资需求,在2013年较为疲软,这一局面将因为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启动而得到改观,同时,排放法规的实施也将拉动重型货车的市场需求,但考虑到政府投资不会出现2008年-2009年的高增长,而更可能保持平稳运行,因此重型货车增长率会低于2009和2010年重型货车增长率。微型货车的产出波动从2002年以来,一直在所有类型货车中最低,而从2012年的表现来看,微型货车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随着年经济形势进一步转好,微型货车的增长率将高于往年。三、行业规模及经营情况2013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数量为9341家,相比2012年,增加了近1000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逐渐复苏的态势。在企业数量增加的同时,行业内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有所提高,从2012年的1.6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73亿元。这种提高主要依赖企业积累的内部扩张,在变化幅度上要低于2012年的依靠兼并重组的外部扩张方式。从前文中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能状况和供求变化来看,未来行业内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有望提升,而外资和内资企业的生产基地的布局速度并没有减慢,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资产规模将很可能继续遵循2013年的扩张速度,达到1.73亿元。表3-12008-2012年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指标单位:亿元、%、家企业数量从业人员资产总计增长率负债总计增长率平均资产规模2009830317482727533.9717.064399.1017.780.9120101046819238059414.1320.125344.6117.050.90201111583225095211780.1624.356523.8421.881.0220128396237098713918.5719.827545.5517.031.6620139341253342116172.0813.018696.1411.181.73四、重庆市汽车零部件市场概况(一)行业现状重庆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在西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2012年,企业数量为515家,占全国比例为5.51%。重庆市行业资产总额为628.21亿元,资产负债率57%。西南汽车零部件生产区域为其提供了充裕的资源禀赋条件。重庆市汽车零部件研发能力较强。汽车零部件市内配套率达到67%。(二)行业分布重庆市大中型企业分布与湖北省较为接近,大型企业占到行业企业数量的90%。其汽车零部件行业并不是汽车工业的主体,只占到全部汽车工业总产值的8%。产品结构以非发动机的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为主。表3-2重庆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空间分布地区产品企业服务整车企业两江新区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长安福特、长安股份、力帆、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汽通用五菱长安系整车企业渝西地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齿轮、大足铸锻、轮胎庆铃、北方奔驰、华晨鑫源、东风小康、潍柴、北汽银翔奔驰、华晨、东风、北汽巴南区轿车及改装车零部件长安铃木长安铃木万州、涪陵、长寿商用车零部件长安跨越长安系整车企业(三)企业竞争力分析重庆市汇聚了中国四大国家重点培育的整车生产企业,包括长安汽车、上汽、东风、北汽集团,同时,本土企业如庆铃、力帆、上汽依维柯红岩等也在行业内具备一定知名度,这使得重庆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较为稳定、多元且广阔的市场空间。重庆市拥有较为强大的零部件总成生产能力。已经形成了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桥。内饰系统。空调等各大总成生产,这也是其与其他地区相比的优势所在。随着我国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的进行以及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的上升,重庆市在大西南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廉价的劳动力,将吸引更多的汽车整车企业进入重庆,也将给重庆的汽车了零部件企业带来更为明显的成本优势和更为巨大的需求增长。(四)行业经营情况2012年,重庆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增长率达到4.25%,行业资产总额增长率为21.87%,资产扩张速度仅低于河北省。在行业的高速扩张之下,行业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当年的利润增长率仅为7.17%,资产回报率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8.7%,亏损面与江苏省较为接近。总体而言,重庆市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高速扩张、低回报能力的特征。(五)行业发展趋势重庆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将保持高增长态势,行业总资产规模将达到804.24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总产值1083亿元。重庆市将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区域。重庆市将继续通过引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方式,实现本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可见,随着重庆、国内、国外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本项目所生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公司应该抓住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机遇,做强自己的主导产业,加大技术装备及研发投入力度,为重庆乃至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项目地址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离重庆市主城50公里,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于2003年3月启动建设,全市重点支持的循环经济试点区,重庆市‘十强工业园区’。园区控制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其中综合加工区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江南钢城规划面积15.62平方公里,机电材料园规划面积43.8平方公里。分区布置冶金及金属压延、机械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二、建设条件(一)气候特征冬暖春早,夏多伏旱。春季升温较快,夏季雨量丰沛而分布不均,5、9两月为雨量高峰期,8月相对少雨,累年连晴高温,蒸发及蒸腾量大,伏旱频繁。温度:全区年平均温度为17.1℃,年总积温平均6264.4℃。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7.7℃,最低16.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6℃。降水: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99.8mm,降水量多年1532.3mm,最少年495.3mm。95%的年份在1000mm米以上。常年年际变化较小,月际变化较大。夏季(4—9月)雨量集中,多雷阵雨,并多为大雨或暴雨,季平均降水量446.2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39.00%;冬季降水量最少,平均68.00mm,仅占平均量的6%。5月到7月上旬,为初夏雨季和梅雨天气过程,5到9月汛期内的一日降水量,可达100—200mm。日照:日照时数周年变化显著,盛夏7、8两月光照最充足,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多年平均值238.2时;初春和秋冬二季日照均偏少,10月到次年3月,各月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在100时以下。各月平均日照百分率最高为8月75%,其变化幅度为30—79%;最低为12月13%,其变化幅度为1—32%。风、云: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0m,以东北风、西北风和东风三个风向较多,风速也较大。年均云量7.2—8.0。冬春两季多高于地面1500m以上的高积云和层积云;夏季多高于地面500—800m的雷雨云。(二)地形地貌项目地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晏家工业园区,用地呈不规则四边形。场地最高点位于西北角,最低点为东南角。三、交通条件重庆长寿区晏家工业园区毗邻长江黄金水道,是重庆主城区通往三峡库区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通往华中、华东地区的必经之路,具有明显的区位和水陆交通优势,是少有的具备水路、公路、铁路、航空近距离联运的工业园区。既能参与主城产业分工协作和承接主城区“退二进三”的梯度转移,融入重庆主城共同发展;又能影响和带动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辐射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1、公路网络发达。上海经重庆至成都、福州经重庆至成都两条高速公路在园区交汇。园区江南钢城可通过南岸—涪陵高等级公路和即将开建的沿江高速公路直达重庆城市二环,连同邻水—南川高速公路构成交通主骨架。2、铁路运输便捷。建成的渝怀铁路和建设中的渝怀铁路复线、渝利铁路、渝万城际铁路从长寿境内穿过。渝怀铁路在长寿晏家建有长寿客货火车站,在长寿江南建有渝怀铁路王家坝货运编组站。渝利铁路建成后可实现4小时通达武汉,8小时通达上海;渝万城际铁路建成后每天开行114对,时速达300公里,可以实现从重庆主城12分钟到长寿区。3、水运港口优势突出。重庆主城长寿港区分为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两部分,共37个泊位,总通过能力将超过1亿吨,万吨级船队可常年通航,可直抵武汉、南京、苏州、上海等地,并通过江海联运通达世界各地,水运交通相当便利。4、航空运输快速高效。晏家工业园区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50公里,经渝长高速公路可直达机场,具有便捷的航空运输优势。江北国际机场正在成为国际商业门户枢纽机场,为园区的物流提供了良好的航空运输条件。四、公用工程(一)供水厂区有完善的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自备水源供水系统,能满足供水需求。(二)供电本项目实施地点在厂区内,公司已有电力变压器容量4450kVA,能满足负荷供应能力。(三)通讯厂区周边建有通信管道,能满足企业使用要求。(四)供气厂区有管道天然气供气系统,能源供给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厂区供气需求。(五)排水项目周边已建雨水管道,可以满足企业生产排水需求。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均符合行业生产要求,与当地城镇规划无冲突,具备实施本次技术改造项目的基本条件。总体来看,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和发展条件,项目实施是可行的。第五章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一、设计纲领按流水线组织生产。机型之间可以通过简单调整工装,轮换生产。需生产其他机型时,通过调整和更换部分工装即可实现。生产线设备以进口设备为主、配少量具一定功能的控镗铣加工中心、检验检测设备及必需的辅机组成。技改过程原则上保持现行机加工工艺不变,只作适当调整,增加设备,通过设备的引进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迅速达到技改目标。技术改造完成后,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缸体缸盖产品将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开发成果将形成属于业主单位的自主知识产权。二、技术方案(一)技术改造思想及目标发动机为汽车的最关键部件,而缸体缸盖为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因此对加工工艺要求很高,特别是精度、自动化要求特别高,国内设备不能满足其要求,因此需要更为先进的进口设备,来适应大批量、专业化、自动化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提高质量、扩大销售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进口设备适度的增量投入,不新增土地,按拟建规模和产品技术要求,针对该项目产品生产、规模经营的要求,分层次地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检测手段,以较少的投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合格的产品,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二)改造生产线采用的先进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模具制造加工业,应以使用模具CAD/CAE/CAM技术来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产品生产为目标以适应用户对产品个性化的不断追求。在我国,有许多企业大都凭经验或已经在设计、制造等方面分散使用CAD、CAE、CAM单项技术来实现生产,这种“自动化孤岛”的方法使整个生产过程资源共享率低、信息不流畅,导致研制产品周期长、更新换代慢,难以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本项目采用智能制造工艺进行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生产缸体缸盖,在生产环境中实现CAD/CAE/CAM协同作业,以便充分发挥各单元的优势和功效。1、缸体及缸盖制造过程运用CAE/CAD/CAM一体化系统缸体及缸盖结构设计、FMC制作、缸体及缸盖加工等过程均应用制造集成化,确保缸体及缸盖制造周期(特别是调试周期)大大缩短、降低缸体及缸盖制造成本,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缸体及缸盖制造业的落后状态。现代化的缸体及缸盖制造加工业,使用缸体及缸盖CAD/CAE/CAM技术来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产品生产为目标以适应用户对产品个性化的不断追求。CAD/CAE/CAM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其中心思想是让用户在统一的环境中实现CAD/CAE/CAM协同作业,以便充分发挥各单元的优势和功效。传统的二维缸体及缸盖结构设计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和集成化技术要求。缸体及缸盖设计、分析、制造的三维化、无纸化要求新一代缸体及缸盖软件以立体的、直观的感觉来设计缸体及缸盖,所采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能方便地用于产品结构的CAE分析、缸体及缸盖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成形过程模拟及信息的管理与共享。同时,我们将并行工程技术引入到缸体及缸盖制造过程中。所谓并行工程是设计工程师在进行产品三维零件设计时就考虑缸体及缸盖的制造工艺、影响缸体及缸盖寿命的因素,并进行校对、检查,预先发现设计过程的错误。在初步确立产品的三维模型后,设计、制造及辅助分析部门的多位工程师同时进行缸体及缸盖结构设计、工程详图设计、缸体及缸盖性能辅助分析及数控编程,而且每一个工程师对产品所做的修改可有效地反映到其他工程师那里,大大缩短设计、数控编程的时间。采用并行设计可缩短设计、数控编程时间达40%以上。2、CAE分析、回弹补偿及模面间隙的探索与应用回弹现象是板料成形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严重影响了缸体及缸盖设计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回弹效应使按照零件的理论要求形状设计制造出的缸体及缸盖生产出的零件不符合零件设计的要求。因此,要想得到符合零件设计要求的形状,就必须改变缸体及缸盖的形状,这种以生产得到零件设计要求形状为目标,设计生产缸体及缸盖形状,然后对缸体及缸盖进行一定的修正使以消除回弹影响的缸体及缸盖设计方法称为回弹补偿的缸体及缸盖设计方法。传统的缸体及缸盖设计补偿方法使在钣金车间现场试模实施,通过人工手动修模实现的。人工手动修模的过程是一个依赖钳工的丰富经验的试凑过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模和一次又一次的试模,反复修正,直到获得所需要的缸体及缸盖形状。很明显,这个修模过程是一个费时、费力、费钱的落后的回弹补偿方法。该方法基本思路是:利用CAE分析进行零件的成形过程模拟和回弹计算过程模拟,预测零件各个部位的回弹量;以零件回弹后形状与设计要求形状的几何误差为依据,修正初始缸体及缸盖的形状,生成了新的缸体及缸盖形状;采用新的缸体及缸盖再进行成形-回弹模拟过程,获得下一步零件回弹后的几何误差;反复进行上面的回弹补偿循环直到零件回弹后的几何形状与设计要求形状的误差满足工艺要求为止。对回弹补偿后的缸体及缸盖进行实际试模实验证明了缸体及缸盖回弹补偿结果有效地减少了缸体及缸盖在现场的调试时间。模面间隙的探索与应用。缸体及缸盖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出合格的高质量的零件,模面间隙即是缸体及缸盖实际形面区域的间隙值、工艺要求的模面变化情况、拉延圆角的变化、各种模面的挖空等等,同时NC编程也参与模面设计,因此,模面间隙的应用也是精细模面设计的一种必然。通过该种方式处理,可以得到理想的零件精度,同时降低了缸体及缸盖加工、调试成本。3、高速切削技术及加工后模面逆向检测得应用。基于CAE/CAD/CAM一体化系统,缸体及缸盖结构实现全3D设计,FMC全3D加工,铸件加工采用全程序控制完成,实现了整个缸体及缸盖制造过程的加工自动化,同时广泛采用高速切屑技术,提高了缸体及缸盖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在缸体及缸盖制造过程中,FMC检测、缸体及缸盖形面加工精度检测、产品精度检测及调试均引入了逆向扫面的检测手段,有效地提高了缸体及缸盖制造及产品的精度。4、本项目中用于生产的卧式镗铣加工中心采用五坐标机床,对于五坐标机床,都具有两个回转坐标。相对于静止的工件来说,其运动合成可使刀具轴线的方向在一定的空间内(受机构结构限制)任意控制,从而具有保持最佳切削状态及有效避免刀具干涉的能力。因此,五坐标加工又可以获得比四坐标加工更广的工艺范围和更好的加工效果,特别适宜于三维曲面零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以及异型复杂零件的加工。采用五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加工表面粗糙度低,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一台五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两台三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五轴联动加工可比三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在FMC制作检查、缸体及缸盖加工形面精密检查、零件调试精度检查等方面引入扫描检测技术,利用X-RAY进行金属探伤,有效地提高了缸体及缸盖的制造精度,缩短缸体及缸盖制造周期。(三)缸盖缸体生产主要工艺流程1、铝合金缸体熔炼集中熔化工艺节能,环保,烧损率低,便于管理,目前在国内中日合资企业生产的熔化炉满足使用要求,国内95%的缸体压铸规模企业均采用。现国内流行的有上海正英、东大三建,在重庆各企业主要采用上海正英的集中熔化炉和保温炉。当然德国SWO的集中熔化炉质量更好,但价格昂贵,是日本品牌的2-3倍。每台燃气式集中熔化炉操作需要2人,一人负责上料,另一人负责清渣,熔炼包含:1吨熔化炉、中转包(0.6吨)、烤包器、旋转除气机、密度当量仪、旋转叉车等。压铸车间主要排放为铝渣,来自熔炼工段,铝渣可以直接卖给回收厂家。2、铝合金缸体压铸岛说明铝合金压铸岛技术起源于欧洲;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该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压铸岛是由2台机械人、1台取汤机以及压铸机(2700吨)、模温机(4台)、涂料机(1台)、保温炉(2吨)、切边机(1台)、风冷系统(1套)、除尘罩等组成一个压铸单元。1台机械人喷脱模剂,该涂料机械人可以调整喷涂位置,角度和大小;另1台机械人负责切边、取件、下镶件;取汤机自动将铝液从燃气式保温炉中给料到压铸机的熔杯中,达到全自动过程。整个压铸岛只需要4名员工,一名员工操作机台,两名员工负责清理,第四名员工负责准备辅料等。目前国产的2500吨压铸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进口2500吨以上压铸机可以免税;在国内、外流行2500吨以上的压铸机是布勒、富来(米勒)、意特、意特拉、宇部等几个品牌。3、铝合金缸体检测铸件清理完成后采取X-Ray(X探伤)检查铸件内部缺陷,将试漏放到粗加工后,试漏不合格品再浸渗处理。三、设备方案(一)设备选型生产设备选型依据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精度高的原则。本项目对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工序选用的国产设备,由于缸体及缸盖、内外饰缸体及缸盖为生产车身缸体及缸盖关键部件,有些工序对加精度、自动化要求特别高,而国内设备不能满足其要求,因此需要更为先进的进口设备,进口设备具有目前汽车车身缸体及缸盖部件制造行业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的低能耗、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这样相对降低了能耗,还能适应大批量、专业化、自动化的生产,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根据项目工艺技术的要求,本着科学、先进、可靠、运行维护方便、节能、环保等原则,经过比较,本项目拟购置进口国产设备共69台套,其中,从日本进口镗铣加工中心等53台套(用汇1604.5万美元)。详细的设备购置清单见下表:表5-1进口设备购置清单单位:万元序号进口设备及技术名称技术规格单价台(套)数用汇额拟进口国别备注13轴立式缸孔珩磨机3VSM8-60150.001150.00日本2CNC卧式镗铣加工中心e500H37.77291095.50日本3缸体自动综合测量机非标30.00130.00中国4CNC卧式镗铣加工中心J3&J521.8022479.00日本总计531604.5表5-2国产设备购置清单单位:万元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单价总价厂家1加工中心(含加工中心主机、夹具、刀具、检具、物流滚道、集成等整线交钥匙)2套1120.002240.00丰田工机2中间清洗机2台229.00458.00大连现代3最终清洗机2台292.00584.00大连现代4中间试漏机2套132.00264.00大连智云5主轴承盖装配机2套107.00214.00大连智云6碗堵压装、涂胶、最终试漏单元1套155.00155.00大连智云7导管阀座压装机1套189.00189.00大连智云8凸轮轴盖装配机1套152.00152.00大连智云9卧式冷室压铸机1套235.00235.00\o"/?tracelog=p4p"隆华压铸10喷雾机器人+喷雾器及其控制系统;取件机器人+爪手及其控制系统2套55.00110.00松庆智能合计164601.00(二)设备技术安全及人员劳动保护1、操作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D147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 2025年医用无纺布制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伦理视域下深度合成的治理因素与机制研究
- 基于WSN的天然气管道泄露监测的研究及实现
- 生态批评视阈下《屠场》的解读
- 现代物流技术在移动营业厅的应用
- 入部申请书1000字
- 基于BERT和扩散模型的基因线路调控元件分析与设计
- 长治环保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低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光发射及电荷传输性质的调控研究
- 肝癌个案护理课件
- 乡镇人大代表选举结果情况报告单
- BOPP双向拉伸薄膜及胶带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2231-01-2020)
-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及要点解读
- 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 新学期新气象PPT
- 天津高考英语词汇3500
- 教育的第三只眼
- 多功能健身车的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设计
- 保密基本知识考试试题(1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