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内脏神经系统的组成二.内脏运动神经三.内脏感觉神经讲课提纲当前第1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内脏神经概观当前第2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一.内脏神经系统的组成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通常不受意识控制,故称自主神经系统,亦称植物神经系统。当前第3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当前第4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
当前第5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6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1、交感神经的位置和组成
中枢部:位于脊髓T1---L3节段灰质侧角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周围部:由交感干、交感神经节、神经丛、神经等组成2、交感神经节与交感干
交感神经节分为:椎旁神经节(paravertebralganglia)
椎前神经节(prevertebralganglia)当前第7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8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9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1)交感神经节A、椎旁神经节位于脊柱两侧,每侧19~24个。相邻椎旁节由节间支连成两条交感干。两干于尾骨前方汇合于奇神经节。颈部:3~4对,即颈上、中、下神经节,胸部:10~12对胸交感神经节;腰部:4对腰神经节;盆部:2~3对骶交感神经节和1个奇神经节。
当前第10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11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12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B、椎前节在腹主动脉脏支根部附近。主要有: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当前第13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14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2)交感干交感神经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的左、右两条串珠状结构,上自颅底,下自尾骨前方,左右两干在尾骨的前面合并,可分为颈、胸、腰和盆部交感干。当前第15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交感干全貌当前第16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3)交通支连于交感干神经节与相应脊神经之间的神经纤维,分白、灰交通支。白交通支:由脊髓灰质侧角细胞发出的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仅存于T1~L3节段各脊神经的前支和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灰交通支:由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31对脊神经中全有。色灰暗。当前第17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白交通支灰交通支当前第18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脑干和脊髓),发出节前纤维至内脏运动神经节换元。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内脏运动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当前第19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内脏神经交感部Sympatheicpart节前纤维三种去向⑴→相应的椎旁节⑵经相应椎旁节,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⑶借路经过椎旁节→
椎前节换元节后纤维三种去向→返回脊神经血管支,缠绕动脉,随之分布内脏支,直接→内脏①②③灰交通支白交通支当前第20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
2、交感神经的分布即节后纤维的分布,有3种方式。(1)经灰交通支(交通支)
a.颈部:返回8对颈神经,随颈神经分布于头颈和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等;
b.胸部:返回12对胸神经,随胸神经分布于胸腹壁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等;
c.腰部:返回4对腰神经,随腰神经分布于腰部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等。c当前第21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2)攀附动脉走行(血管支)
a.颈部:形成颈内、颈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丛等,随之分布于头颈部的腺体;
b.胸部:参于胸主动脉、腹腔丛(内脏大、小神经)的构成,随之分布于肝脾肾等实质性脏器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c.腰部:参于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下丛的构成,随之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及盆腔脏器,并有纤维分布至下肢;
d.盆部:参于髂内动脉丛。当前第22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23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内脏大神经:由穿过T5或T6~T9椎旁节的节前纤维组成,至腹腔神经节换元;.内脏小神经:由穿过T10~T12椎旁节的节前纤维组成,主要至主动脉肾节换元。内脏大、小神经换元后其节后纤维主要分布于肝、脾、胰、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当前第24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标本观察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交感干胸部交感干颈部当前第25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下节椎前节组成位置T5-9(10)T10-(11)12L1-3T10-(11)12T5-9(10)腰椎旁节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腰内脏神经内脏神经大小起止行程节后纤维支配当前第26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27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腹部的内脏神经丛当前第28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3)参于其它内脏神经丛的构成(内脏支)
a.颈部:咽丛、心丛;
b.胸部:食管丛、肺丛及心丛等;
c.腰部:上腹下丛;
d.盆部:下腹下丛(盆丛)当前第29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30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综上所述:(1)T1~T5脊髓节段节前神经元支配头、颈、胸腔脏器及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2)T5~T12脊髓节段节前神经元支配腹腔实质器官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3)上腰脊髓节段节前神经元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和下肢血管、汗腺和竖毛肌。当前第31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nerve1、副交感神经的组成
中枢部: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
周围部:副交感神经节、进出此节的节前和节后纤维2、副交感神经节
分为器官旁神经节和器官壁内神经节当前第32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颅部副交感神经----走行支配其节前纤维行于第Ⅲ、Ⅶ、Ⅸ、Ⅹ对脑神经内颅部的副交感神经节
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耳神经节当前第33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34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35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1)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2)上泌涎核面神经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分别支配泪腺、鼻腭粘膜腺和下颌下腺、舌下腺。
(3)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耳神经节换元支配腮腺。
当前第36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4)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颈、胸、腹部脏器的器官旁节或壁内节换元
支配上述脏器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5)骶副交感核盆内脏神经盆丛
器官旁节或壁内节换元支配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和盆腔脏器。
当前第37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38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当前第39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一.心脏1.交感N:心动过速,冠状血管扩张。2.副交感N:心动过缓,冠状血管收缩。二.支气管和肺1.交感N:支气管扩张,抑制腺体分泌。2.副交感N:支气管收缩,促进腺体分泌三.胃、小肠和升、横结肠1.交感N:减少蠕动,减少分泌.2.副交感N:促进蠕动,增加分泌.当前第40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4.降结肠至直肠1交感N:抑制肠蠕动,肛门内括约肌收缩。2副交感N:增加肠蠕动,肛门内括约肌扩张。5.肝、胆、胰1.交感N:抑制腺体分泌。2.副交感N:促进腺体分泌.6.膀胱1.交感N:尿道口关闭,对逼尿肌无作用。2.副交感N: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驰.当前第41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四)内脏神经丛(了解)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在到达所支配脏器的过程中互相交织呈网状,攀附在某些大血管或脏器的周围,构成内脏神经(其内有内脏运动神经节)。主要有:心丛、肺丛、腹腔丛、腹主动脉丛和腹下丛
当前第42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43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44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45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二、内脏感觉神经(了解)接受来自内脏的刺激,并传入中枢通过内脏运动神经和激素调节内脏活动。(一)组成1、从内脏感受器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面神经进入脑干终止于孤束核(神经元胞体位于舌咽、迷走神经的下神经节和面神经的膝状神经节)。2、从内脏感受器经交感神经进入脊髓,终止于灰质后角(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节)。
当前第46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二)进入中枢后1、与内脏运动神经元联系(内脏-内脏反射)。2、与躯体运动神经元联系(内脏-躯体反射)。3、传至大脑皮质(可以产生内脏感觉)。当前第47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当前第48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
①传入内脏信息
②完成内脏反射内脏感觉神经特点1.数量较少3.痛阈高分类传入途径痛觉伴交感神经传入A.脏器过度膨胀,牵拉非痛觉2.纤维细(无髓、薄髓)4.定位不明确伴副交感神经传入T8(如饥饿、膨胀)B.缺血→代谢产物积聚C.平滑肌痉挛当前第49页\共有51页\编于星期四\15点(三)内脏感觉的特点:
1、内脏感觉纤维传入路径分散,故定位不准确。2、内脏感觉纤维数量较少,故一般强度的刺激无感觉。内脏强烈活动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