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置管术_第1页
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置管术_第2页
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置管术_第3页
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置管术_第4页
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置管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置管术当前第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中心静脉临时血透导管置入的指征1、需要血液透析但无血管通路者2、中毒抢救3、急性肾衰竭4、单纯超滤5、透析通路感染6、长期血透病人通路失功7、血浆交换疗法8、临时终止腹透治疗9、人工肝治疗当前第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临时血透导管的类型和选择1、导管材料聚氨酯和聚乙烯材料2、单腔与双腔

单腔:可减少再循环和因负压造成的流量不佳。

双腔:无需再做周围静脉穿刺。3、导管尖端设计

动静脉两个腔开口之间的最小距离应达2cm。4、导管末端设计5、导管长度当前第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双腔导管工作原理

将一根双腔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将双腔导管的其中一腔作为动脉腔,用于引出血液,另一腔作为静脉腔,用于将净化后血液回输病人体内。静脉腔开口于导管末端,动脉腔开口于接近末端的导管侧壁,这样可以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再循环。体外部分分别对动静脉腔用红蓝两色作出标记。当前第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中心静脉临时血透导管置术的术前准备1、查看病人,了解病情

了解病人原发病,是否有昏迷、心力衰竭、休克、呼吸困难等危重情况;有无心脏病、肺气肿、颈部肿块;是否正在抗凝治疗,注意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既往是否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史。2、体格检查

进行心脏、肺部以及穿刺部位检查3、评估

评估患者能否行颈内静脉置管术以及可能发生的困难和问题。4、准备器材和药品5、通知护士计费当前第5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留置临时导管穿刺静脉的选择

留置导管常用的3条途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个别采用颈外静脉)当前第6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

3种深静脉留置导管比较当前第7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

锁骨下静脉优点:管路可保留3—4周;病人可自由活动;血流量较好。缺点:插管较困难;并发症较凶险锁骨下静脉血栓和狭窄发生率高。当前第8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

股静脉

优点:相对容易插管;穿刺并发症少且轻;病人有心衰、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时。

缺点:感染率高;置管侧下肢活动需受限;血流量欠佳;血栓发生率和管路不畅率很高。当前第9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当前第10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

颈内静脉优点:插管难度中等;插管风险较低;管路可保留3—4周;血流量较好;血管狭窄发生率低。缺点:头部活动轻微受限;血栓发生率同锁骨下静脉。当前第1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颈内静脉穿刺步骤穿刺者帽子、口罩、手术手套、术前准备

摆体位

定位、消毒麻醉穿刺、进导丝扩皮插管、抽导丝、封管麻醉、缝合

当前第1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置管物品当前第1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当前第1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将穿刺针、导丝、扩皮器以及导管肝素化当前第15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准备穿刺的医生当前第16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患者平卧于床位中央,头尽可能转向穿刺对侧,充分暴露穿刺位置。当前第17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用洞巾适当缩小术区范围,

降低术区及手术器械受到污染风险。当前第18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颈内静脉穿刺定位

定位是关键

我们要穿的是颈内静脉,但首先要找的是动脉,颈内静脉与之毗邻,且位置相对固定,通常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前外侧,但也有因血管变异、颈椎病、胸椎后凸等特殊原因导致患者在穿刺体位时颈内静脉与颈动脉相对位置改变,或二者解剖位置均改变穿刺点定位困难穿刺难度的增加及颈内静脉穿刺时入路的选择。

盲穿全凭蒙

看运气当前第19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颈内静脉与颈动脉比邻关系当前第20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穿刺入路

不论是哪一种穿刺入路均是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体表标志线为参考,以与之相对位置命名。前位入路后位入路下位入路中位入路当前第2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

当前第2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中位入路当前第2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下位入路当前第2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颈内静脉中位入路法最常采用。进针点位于胸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点,穿刺针与矢状面平行,与冠状面成角30-35°。穿刺针穿刺针在颈内静脉中下段交点或稍下方进入颈内静脉,一般进针1.5—2.5cm即可探及静脉。当前第25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颈内静脉下位入路法进针点在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的下方。进针方向:针体与中线平行,与冠状面成角30°~40°。一般进针2~3cm即可进入颈内静脉。当前第26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颈内静脉高位后路法进针点定于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点稍上方,穿刺针体与矢状面呈15°~20°,与冠状面呈10°~15°,针尖指向胸骨上切迹,进针深度一般4~5cm。当前第27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下面开始说:具体操作步骤当前第28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局部浸润麻醉负压逐层麻醉。书上说探针与冠状面成角30-35°。但如果遇到肥胖+颈短+浮肿的患者,那么5ml注射器的针头长度就未必能够探到颈内静脉。因此建议可略加大探针与冠状面成角。当前第29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当探针探到颈内静脉后,记住探针的进针位置、进针方向以及进针深度。当前第30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进穿刺针穿刺针于探针进针处穿刺,沿着探针的入针方向,进针深度等于探针深度,感到针尖有落空感时回抽有血,或回抽无血,在保持注射器负压退针时有回血。此时只需确保回抽血流通畅便可将带血注射器取下,请别将注射器内血液推入血管。当前第3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注意:穿刺针针尖切面与注射器刻度位于同一平面。一是待针刺入皮肤后明确针尖切面方向;二是抽取药物时方便。当前第3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当前第3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当前第3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放入导丝在将注射器从穿刺针上取下时,此时观察血液是从穿刺针中涌出还是喷出?取下注射器及放入导丝时请一定保持穿刺针静止状态,否则针尖在血管内的位置变化,甚至偏出血管,那么导丝。。。。。。当前第35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导丝预置导丝长度手执导丝当前第36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扩皮

先切皮

顺血管方向、沿导丝放入扩皮器,避免使用蛮力。

为了保护导丝,避免打折、折断。

当前第37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插管透析管路静脉端在外侧一是拔导丝利索;二是避免动脉端贴壁。如果患者静脉压高,为避免插管及拔导丝过程中血液不停的从导管涌出,可在插导管前将床铺的头侧位摇高,减少出血量,心情特舒畅。注意啊当前第38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整理好导丝当前第39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测压及封管将注射器与导管静脉端相接,回抽、静置,查看注射器是否被血液的压力缓慢推出,以进一步判断是否静脉血管。当前第40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缝合固定先在两侧固定翼处分别皮下麻醉,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手术顺利,心情舒畅。注意:双4号线,不要用单线!要多打几个结!当前第4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针尾穿过固定翼多打几个结当前第4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当前第4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注意1、注射器保持负压进针,若回血压力高且有搏动感,可能误穿入动脉,必须立即退出穿刺针,进血管部位持续压迫至少10分钟。2、进针若未探及静脉,切勿盲目继续进针,应该缓慢退针,边退针边抽吸常可见静脉回血。也可退针后稍改变进针方向,即针尖指向外侧5°~10°,沿胸锁乳突肌內缘进针。3、穿刺针与皮肤夹角大小的差异可影响进针深度4、颈外静脉走行变异较多、粗细差异较大,影响准确定位,不建议采用。5、穿刺时及穿刺中嘱病人不要深吸气或咳嗽。6、绝对禁止送入导引钢丝遇阻力情况下,采用外力突破阻力强行送入钢丝。7、若条件允许最好在B超引导下进行深静脉置管术,或者在B超定位后进行穿刺。当前第4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点留置临时导管并发症

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插管的并发症可分为两类,即大静脉穿刺的一般并发症和临时静脉插管的特殊并发症。当前第45页\共有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