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1.gif)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2.gif)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3.gif)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4.gif)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001b71b666d6cfd785be59292ed2aac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课标内容解读课标内容解读编号学习评价目标学习水平ABC1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并能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识并能分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初步认识观察实验的方法√4知道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重要性√5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符号√预习内容:课本第9—12页自主学习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观察的内容包括:物质原来的、;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如等);变化后等。2.像石蜡受热熔化、水结冰等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像蜡烛燃烧、铁生锈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变化,火药爆炸、植物光合作用等属于变化。3.物质不需要通过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和等。物种在发生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许多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如有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以能、能、能等形式释放能量,而绿色植物则要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4.参照课本第75页表3—4,将下列元素的符号书写在四线格中并背熟(注意字母的大小写):镁钙铜锌钠课堂学习研讨课堂学习研讨活动一: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活动探究蜡烛的燃烧完成课本第9页的“表1—2实验记录”练习与实践1.在点燃蜡烛的实验中,一般我们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石蜡一边熔化一边燃烧 B.石蜡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C.吹灭蜡烛的瞬间,可以看到“黑烟”D.石蜡燃烧时,火焰轻轻摇曳交流讨论1.石蜡受热熔化时,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什么,生成了什么?3.石蜡受热熔化与石蜡在空气中燃烧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归纳小结:在我们的物质世界里,物质是变化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将物质的变化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变化我们初中阶段不研究)。称为物理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该变化同时还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交流讨论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2.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归纳小结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外在表现形式或的改变。经常伴随有、、、、等现象以及的转化。根本区别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典型例题1.在点燃蜡烛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 B.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C.点燃蜡烛中只有化学变化而没有物理变化 D.石蜡油凝固是物理变化2.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属于化学变化。①水的三态;②汽油的挥发;③植物的光合作用;④煤油的燃烧;⑤金刚石加工成钻石;⑥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⑦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的是。练习与实践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时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C.水结冰D.海水晒盐2.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铁丝编成铁网 B.冰块制成冰雕 C.石油制成布料 D.木板制成桌椅3.下列各种“爆炸”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夏天,自行车胎内气太足而引起爆炸 B.炸药爆炸C.烧锅炉时,水蒸气排出不畅而引起爆炸 D.气球爆炸活动二: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阅读课本第12页,并回答下列问题。1.叫物理性质,如、、、、、和等。2.叫化学性质。如、。练习与实践1.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 D.酒精有可燃性2.酒精是我们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燃料,这是利用了酒精具有性质,你还知道酒精具有的物理性质有、等。活动三:化学变化中现象和能量的变化知识链接: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出现。有些现象预示着新物质的生成,有些现象则体现能量的变化。有的反应吸收热量,有的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反应热量变化不大。阅读课本第12页,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和等一些现象。这些现象是不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2.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释放能量:石蜡、煤油燃烧时都发,并;干电池在放电时内部物质发生了变化,释放出。吸收能量:绿色植物要才能进行光合作用。3.干电池放电是能转化为能;电瓶车电池充电能转化为能。练习与实践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B.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能量D.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随堂评价随堂评价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 C.有其它物质生成 D.有气体、沉淀产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B.有热量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D.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棉花、石油能燃烧 B.鸡蛋放入白醋有气泡C.食盐、白糖能溶于水 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会变浑浊4.“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A.纸张燃烧B.光合作用 C.火药爆炸 D.湿衣服晾干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释放热量B.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干电池工作时释放电能D.电灯通电是将电能转变成光能、热能的化学变化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课后评价课后评价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曲B.酒精挥发C.冰雪融化D.铁片生锈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在于判断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等现象C.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D.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态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人间仙境,醉美烟台”下列与烟台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莱阳梨榨汁B.蓬莱海市蜃楼C.张裕葡萄酿酒D.招远沙里淘金5.下列说法正确是()A.水的三态变化、植物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B.汽油挥发、金刚石加工成砖石属于物理变化C.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属于物理变化6.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在横线上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1)酒精和水。(2)蔗糖和食盐。(3)铜丝和铁丝。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物质组成和空气成分的研究课标内容解读课标内容解读编号学习评价目标学习水平ABC1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2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核变中元素变)√3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4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学会分析实验的误差√5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符号√预习内容:课本第13—118页自主学习1.空气是含有、、和等多种成分的气体,像空气这样的物质称为混合物。混合物是由或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等物质就是混合物。2.纯净物只由物质组成,像、、、等就是纯净物。3.化学研究物质的与,研究物质的与,研究物质的与。4.参照课本第75页表3—4,将下列元素的符号书写在四线格中并背熟(注意字母的大小写):课堂学习研讨磷碘银铝汞课堂学习研讨活动一: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观察与思考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请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思考相关问题(见课本第13页)。1.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燃烧时消耗的气体是。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2.红磷并没有完全消耗,燃烧为什么停止?3.烧杯中的水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4.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这说明了什么?5.实验误差分析:(1)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2)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1/5的原因可能是()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红磷的量不足C.在燃烧过程中未夹紧弹簧夹D.未等到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E.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归纳小结1.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是。空气中各气体体积分数是相对稳定的,其中(填: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其约占,其次是,约占,稀有气体约占,二氧化碳约占其他气体约和杂质约占。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剩余气体具有的性质是。活动二:物质简单分类阅读课本第14页,并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含有、、等物质,像空气这样的物质由种物质组成称为混合物。像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这样的物质,由种物质组成称为纯净物。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a.空气b.海水c.二氧化碳d.氧气e.水蒸气f.冰水共存物g.糖水纯净物是:;混合物是:。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氧气活动与探究“加热葡萄糖、砂糖、面粉”1.葡糖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中黑色的残渣——炭,由此说明面粉和葡萄糖含有。得出结论1.物质是由组成,氧气由组成,金刚石由组成,二氧化碳组成,水组成。2.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种类改变了,但元素的种类。活动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练习与实践1.将左边的科学家与右边其相对应的研究成果用直线连接门捷列夫放射性的钋和镭居里夫人元素周期表诺贝尔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随堂评价随堂评价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的空气B.矿泉水C.食用醋D.冰、水混合物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空气3.在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二氧化硫B.五氧化二磷C.水蒸气D.二氧化碳4.金刚石硬度较大,能切割玻璃,而石墨却很软,划过纸张即留下黑色的痕迹。观察这两者的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者组成和结构不相同B.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C.两者是不同的物质 D.5.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把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2)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3)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过几天就不脆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4)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这说明空气中含有。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清版)DB37∕T 3048-2017 自主可控软件测试与认证规范
- 《避雷器测试》课件
- 【语文】学习活动三 辨识媒介信息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财务预算》课件2
- 语言和感知课件
- 秘书公共卷复习测试题
- 环境监测站-水分析练习卷含答案
-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传播公司艺人经纪合同
- 临床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处理
- JJF1175-2021试验筛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产品结构设计概述课件
-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 第8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 word 公章 模板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完整版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2016
- 《腹膜透析》ppt课件
- 甲醇催化剂说明书
- 北京课改版(2021年春修订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