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 省赛获奖_第1页
西学东渐 省赛获奖_第2页
西学东渐 省赛获奖_第3页
西学东渐 省赛获奖_第4页
西学东渐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19世纪的世界正在迈入近代文明的大门,古老的中国在遭受一系列的屈辱后,也开始紧随世界潮流,焕发新生。近代化和民族独立富强是近代中国发展的两大历史主题近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思想上:科学化、理性化第20课西学东渐(1840——19世纪末)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概念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科技、文化、思想、宗教等)向中国逐渐传播渗入的历史过程,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开端——耶稣会传教士②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深入——列强侵华加剧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斥拒绝,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思考: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

第一篇炮声惊醒帝国梦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开始时跟所有封建官僚一样,有偏狭自大、不合时务的陈腐观念,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为了制定战胜敌人的正确策略,他努力探求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知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做了什么?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①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②设译馆,翻译外国书报刊,如《各国律例》;③编译《四洲志》,系统介绍各国地理历史概况。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1、“夷之长技”指什么?2、学习“夷之长技”是为了什么?3、林、魏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师夷长技以制夷西方近代军事科技目的: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没有付诸实践,但他们为近代中国打开了一扇向西方学习的窗口,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蜕变于新生——谈影响外患统治危机加深金田起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国的又一次耻辱: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内忧曾国藩李鸿章奕左宗棠张之洞地主阶级洋务派第二篇中体西用学科技机器生产图富强(19世纪60-90年代)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材料二“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材料三“立国之道,尚礼义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抗外侮”。—倭仁思考:何谓中体,何谓西用?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目的?结合材料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上海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北洋舰队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

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中体西用谈认识——评“中体西用”基本肯定:自强求富;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引进西学,促思想解放。但用先进的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实现自强求富。

陈旭麓指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除封闭,引入部分资本主义文化,洋务派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为前提,“西用”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它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虽然力量有限,但终究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现打破了封建保守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蜕变于新生——谈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第三篇维新变法立宪政救亡图存兴中华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

郑观应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局限?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郑观应、王韬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商战;思想:主张西学,办学校培养新式人才。思想家代表作活动、思想影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新》《孔》实践:万木草堂、变法特点:中+西方法:移花接木提供依据“大飓风”“大喷发”《变法通议》①兴民权,设议院②君主立宪的必然性③变革教育(科举)提倡自由、平等批判专制、等级、纲常礼教《仁学》《天演论》①自由为体,民主为用②享有自由权利③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文化的第一人勇士最强音特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借其可以减少变法阻力③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从这句话能看出康有为思想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特点??思维拓展:内容:三个要不要——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维新思想的传播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影响:传播维新思想,解放思想,开辟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问题探究: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可见影响之深广。

——陈文振《追思严复先生》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陈独秀维新变法促进了思想启蒙,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蜕变于新生——谈影响借助堂课知识,请试着概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