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项目代码2201-340200-04-02-841036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地理坐标改线位置一:起点坐标:118度28分4.004秒,31度20分43.733秒;终点坐标:118度27分56.530秒,31度20分20.655秒。终点坐标:118度28分18.289秒,31度21分0.138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47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不含城市天然气管线;不含城镇燃气管线;不含企业厂区内管道)长度(km)临时占地39532㎡;管线长度1.312km建设性质团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芜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1021.27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比(%)8.71施工工期4个月是否开工建设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本项目需设置环境风险专项评价。规划情况规划名称:《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2018年修改)项批准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文号:皖政秘【2019】223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与《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的符合性分析《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中的燃气工程规划目标: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辅,形成城乡多气源结构,加快燃气管网建设,逐步实现燃气管道对城镇的全面覆盖;确保城乡供气安全。本项目迁改天然气管道响应总体规划的燃气规划目标,有助于加快递燃气管网建设,实6现燃气管道对城镇的全面覆盖,确保城乡供气安全。其他符合性分析1、“三线一单”相符性(1)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相符性建设项目选址位于芜湖市鸠江区,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本次改线周边区域不涉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其他未列入上述范围、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不属于生态红线管控区,符合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见附图2生态红线图。(2)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声环境质量较好,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中的监测因子的质量浓度均满足标准值要求,项目区域达标。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待施工期结束后,影响也会结束,本项目的建设不会降低当地环境功能类别。(3)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本项目为天然气管线项目,不新增水耗、煤耗,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改善区域能源结构,满足资源利用要求。(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可视为允许类;对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本项目不属于禁止准入类,故项目符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相关要求。根据《芜湖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的安徽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大气重点管控区中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加快天然气省级干线管道建设,增强天然气储备调峰能力。提升原油成品油储存能力。到202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5.9%。本项目符合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见附图3芜湖市环境管控单元图。2、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第七条石油、天然气中的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1月21日取得芜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项目备案表,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3、规划相符性分析《安徽省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纲要》基本原则是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现状,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领域和区域,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酒精、核能等能源。因此本7次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符合《安徽省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符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4、其他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相符性分析(1)与《中共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的相符性分析的相符性表1-1与《中共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18〕18号)的相符性具体要求本项目相符性分析相符性(一)开展“禁新建”行动1.划定1公里范围内禁建区。2018年7月起,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除必须实施的防洪护岸、河道治理、供水、航道整治、港口码头及集疏运通道、道路及跨江桥隧、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国家及省重要基础设施等事关公共安全及公众利益的建设项目,以及环境治理、技术改造升级项目,长江岸线规划、主要支流岸线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区内非工业项目外,不得新批建设项目,不得布局新的工业园区。已批未开工的项目,依法停止建设,支持重新选址;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严格进行检查评估,不符合岸线规划和环保、安全要求的,全部依法依规停建搬迁。本项目位于鸠江区宁芜高速路段,距离长江约2.8km,不在长江及其支流岸线1km范围内。是区2.严控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全面落实长江岸线功能定位要求,实施严格的化工项目市场准入制度,除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以及质量升级、结构调整的改扩建项目外,严格控制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严禁布局新建化工园区。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改迁项目,不属于文件中石油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是3.严管1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15公里范围内,严把各类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把主要污染物和重点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作为新 (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项目必须全部合规达标,禁止建设没有环境容量和减排总量的项目。在岸线开发、河段利用、区域活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执行国家长江经济带市场准入禁止限制目录。实施备案、环评、安评、能评等并联审批,未落实生态环保、安全生产、能源节约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求求本项目位于芜湖鸠宁芜高速段附近,项目不属于严管15千米范围内新建项目,不属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市场准入禁止限制目录,符合严管要。是(2)与《安徽省大气办关于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皖大气办〔2021〕4号)相符性分析表1-4与《安徽省大气办关于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皖大气办〔2021〕4号)相符性分析具体要求本项目相符性分析相符性重点推进源头削减。鼓励支持使用涂料、油墨、胶粘剂、涂层剂(树脂)、清洗剂等原辅材料的企业,进行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源头替代,7月1日前本项目为天然气管线建设,不在附件5产业内,本项目天然气输送是8各地指导企业建立管理台账,记录VOCs原辅材料的产品名称、VOCs含量和使用量等。各地应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源头替代参考目录(见附件5),重点在工业涂装、包装印刷、鞋革箱包制造、竹木制品胶合、电子等重点领域,推广VOCs含量低于10%原辅材料的源头替代,并纳入年度源头削减项目管理,实现“可替尽替、应代尽代”,源头削减年度完成项目占30%以上。环节采用密闭管道9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改线工程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境内,沿线区域主要道路宁芜高速,交通较为便利设计。起点位于宁芜高速枢纽H匝道南侧用地红线外的已建江南联络线,沿H匝道向东南侧敷设,穿越H匝道,沿宁芜高速穿越河流、C匝道、芜宣高速、E匝道、D匝道后,沿着D匝道用地红线敷设至A、D匝道用地红线交叉处东侧的用地红线外,与江南联络线原管道对接。改线工程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1、项目由来《川南江南联络线(南陵范家村-芜湖-马鞍山)天然气支线工程》于2010年8月6日取得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厅批复,环评函[2010]706号;因中石化天然气公司对安徽省境内的供气气源进行调整,并对江南联络线的输气管线路等进行局部调整,安徽省能源局以皖能源油气函【2013】133号文《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同意调整天然气江南联络线输气首站的函》同意工程变更开展前期工作;《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川气江南联络线天然气支线工程变更》项目于2013年8月28日取得原安徽省保护厅批复,环评函[2013]946号;川气江南联络线天然气支线工程变更项目于2018年7月完工进入调试阶段,2019年11月完成自主验收。表2-1与项目有关的环评文件项目名称间部门文号川南江南联络线(南陵范家村-芜湖-马鞍山)天然气支线工程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函[2010]706号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川气江南联络线天然气支线工程变更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函[2013]946号由于宁芜高速改扩建,高速公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以两侧加宽为主,单侧加宽为辅的方式扩建高速公路,出现输气管道被高速占压或管道与高速用地红线间距不够的现象,基于以上原因,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拟对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进行迁改。该线段原管线线路长度为1.89㎞,改线后线路长度为1.312㎞。2022年1月21日,《安徽省天然气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由芜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备案,项目改线总长1.312千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安徽显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2、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建设单位、地点和投资总额项目名称: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建设单位: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性质:迁建项目规模:全长约1.312km投资总额:1021.27万元建设地点: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起点位于宁芜高速枢纽H匝道南侧用地红线外的已建江南联络线,沿H匝道向东南侧敷设,穿越H匝道,沿宁芜高速穿越河流、C匝道、芜宣高速、E匝道、D匝道后,沿着D匝道用地红线敷设至A、D匝道用地红线交叉处东侧的用地红线外,与江南联络线原管道对接,见附图4改线管道穿越、走向图。(2)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见表2-1。表2-1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项目组成主要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长度长度924m管径材质管径D610.4×14.2mmL360NPSL2直缝双面埋弧焊钢管,管道采用沟埋方式敷设压力温度管道设计压力6.3MPa,平均温度15℃长度改线长度为388m管径材质管径D610.4×14.2mmL360NPSL2直缝双面埋弧焊钢管,管道采用沟埋方式敷设压力温度管道设计压力6.3MPa,平均温度15℃河道穿越河流一次,采用定向钻;沿线小型沟渠采用定向钻公路穿越C匝道、H匝道、芜宣高速、E匝道和D匝道河道/公路/站场工程均不涉及辅助工程管道防腐管道防腐层采用常温型3PE加强级防腐,一般补口采用带环氧底漆的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改线管道纳入原阴极保护系统进行保护。地面标示输气管道沿线设置标志桩14个、加密桩12个、警示牌2个、带901米不停输封堵封堵连头阴极保护工程本工程改线段管道纳入原阴极保护系统实施保护公用供电由市政供电网络供电工程供水清管、试压采用清水,由槽车运输供气氮气由槽车进行运输环保工程废水试压废水和清管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后,经隔油沉淀池用于降尘,生活污水依托租赁房屋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废气临时堆土场防尘网覆盖,洒水降尘等声高噪声施工机械尽量集中施工、快速施工;优选施工场地位置,缩短运输路线;必要时在重要聚居区附近施工场地边界建设移动式隔声屏施工期表土分层开挖贮存,不设集中堆土场,开挖土石方沿线堆放于施工作业带内,剥离表土堆放于施工作业带中单独堆放,采用密目网进行临时苫盖,待管道敷设后回填;施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理;施工结束后剩余泥浆经pH调节为中性后作为废物收集在泥浆池中,在经过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允可后,固化处理后就地埋入防渗泥浆池,填埋后上面覆盖30cm的表层土,确保恢复原有地貌;废防腐材料及其容器为危险废物,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其他施工废料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有偿清运,按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生态工程结束后进行施工作业带的生态恢复,剥离表土分层收集堆放,用于生态恢复和土壤整治依托工程供水依托当地;本项目不涉及输气站、阀室,不涉及供配电系统;管道纳入原阴极保护系统实施保护临时工程本工程管线分段施工,设临时堆管场,管材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沿现有道路两侧临时堆放;本工程不设集中堆土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利用现有道路,隔油池、沉淀池设置在定向钻入土场路工程(1)线路走向原管道线路走向:改线位置一原管道设计起点位于H匝道南侧,沿芜湖枢纽H匝道南侧向东敷设476m至芜湖枢纽H匝道与芜宣高速交叉口,穿越芜宣高速,沿芜湖枢纽D匝道敷设904m至改线终点。原管道长度1.508km。改线位置二原管道设计起点位于芜湖枢纽A匝道东侧用地红线4m外的江南联络线原管道,沿宁芜高速东侧由南向北敷设348m后,向东北方向敷设34m,接至管道里程87+030k处,原管道长度0.382km。改线后线路走向:改线位置一管道设计起点位于H匝道南侧,沿H匝道向东南侧敷设,穿越H匝道,沿宁芜高速穿越河流、C匝道、芜宣高速、E匝道、D匝道后,沿着D匝道用地红线敷设至A、D匝道用地红线交叉处的江南联络线已建管道,原管道长度为1.508km,改线后长度924m。改线位置二管道起于A匝道东侧用地红线4m外的江南联络线原管道交叉口,沿宁芜高速东侧敷设388m,设计终点位于管道里程87+030k处。原管道长度为0.382km,改线后长改线段原管线线路长度为1.89km,改线后线路长度为1.312km。线路长度减少0.578km。(2)管道敷设综合分析管道沿线所通过地区的实际地形情况,并考虑管道的施工难度和建成以后的管道运营安全等因素,该改线工程管道采用埋地敷设的方式,土方段管顶埋深一般不小于2.0m,经过沟渠、陡坡、陡坎处管顶埋深不小于2.5m。管道变向主要采用弹性敷设、现场冷弯弯管和热煨弯管的形式。采用弹性敷设的曲率半径R≥1000D,现场冷弯弯管的曲率半径≥40D,热煨弯头的曲率半径≥6D。在满足最小埋深要求的前提下,管道纵向曲线尽可能少设弯头、弯管。(3)管道穿跨越本改线位置二涉及到穿越工程:开挖预埋套管穿越芜湖枢纽H匝道1次,穿越长度约32m;定向钻穿越河流和芜宣高速1次,穿越长度约411m;开挖预埋套管穿越芜湖枢纽D匝道1次,穿越长度约72m;定向钻穿越地下管道1次。表2-2改线管道位置二穿越工程统计序号项目名称方案线路长度单位备注10+037~0+069开挖预埋套管0.032㎞穿越H匝道20+100~0+511定向钻0.411㎞穿越C匝道、芜宣高速和河流二龙港30+511~0+582开挖预埋套管0.072㎞穿越E匝道和D匝道水域小型穿越工程沿线附近的3处小型水塘穿越均为小型穿越,采用定向钻方式通过。根据《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13规定,开挖穿越河流、沟渠时管道埋深应符合表2-3中的要求。见附图5芜湖市水系专题图。表2-3沟埋穿越水域的管顶埋深水域冲刷情况水域穿越工程等级大型小型有冲刷或疏浚的水域,应在设计洪水冲刷线下或设计疏浚线下,取其深者无冲刷或疏浚的水域,应埋在水床底面以下河床为基岩,并在设计洪水下不被冲刷时,管段应嵌入基岩深度≥0.8≥0.6≥0.5穿越管道埋设严格遵循《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13的有关要求进行沟埋敷设。拟建项目管道穿越的一条河流、3处水塘,应修筑护岸工程,采用浆砌石护岸(护坡)。护坡的高度应视二龙港河流和水塘岸坡条件确定,一般应高出设计频率的洪水位,同时应满足河道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河流和水塘护岸的宽度应大于被松动过的地表宽度,护岸不能凸出原河岸,并与周围自然地貌衔接。该项目处于平原地带,可在穿越管道两侧的松动部分用草袋砌筑,既保护管道,又可防止土壤流失。(4)线路附属设施包括管道里程桩、穿越桩、转角桩、交叉桩、警示牌、警示带等线路标示设施。(5)管道防腐与阴极保护本工程改线段管道防腐与原江南联络线管道防腐保持一致,改线段全线直管段、冷弯管、热煨弯管均采用常温型3PE加强级防腐层,一般补口采用带环氧底漆的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改线管道纳入原阴极保护系统进行保护。1)管道外防腐层由于改线段管道要纳入原有管道阴极保护系统进行保护,所以改线段管道的外防腐层防腐绝缘性能应不低于原有管道外防腐层,方能保证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改线段原管道外防腐层为常温型3PE加强级防腐层,考虑到本工程改线管道沿线多为碎石地段,为确保防腐层质量可靠和施工安全,改线段管道与热煨弯管推荐采用常温型3PE加强级防腐层。表2-4三层PE加强级外防腐层厚度环氧粉末涂层(μm)胶粘剂层(μm)防腐层最小厚度(μm)≥120≥170≥902)定向钻穿越段外防腐层定向钻段穿越管道在常温型3PE加强级防腐层额外增加光固化保护层。表2-5光固化保护套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1厚度,㎜≥2.5宽度,㎜≥90长度,㎜≥(钢管周长+80)2密度,g/cm3GB/T67503拉伸强度,Mpa≥80ASTMD6354压缩强度,MpaASTMD6955抗冲强度,KJ/m2≥50GB/T10436邵氏硬度≥85GB/T24117巴氏硬度≥50GB/T38548塔接剪切强度(与PE层),MpaGB/T7124与PE粘结强度(拉拔强度),Mpa≥5BSEENISO46249抗划伤,μm<300SY/T4113耐磨性(落砂法),L/μm≥3SY/T0315-2015附录J沙箱实验(100次)边缘无翘边Q/SY1477-2012附录B收缩率,%3-5DIN54364抗刺穿性,N达到强度的光照时间,h≤23)阴极保护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减缓环境对管道的腐蚀,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根据《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21448-2017的要求,应对管道施加阴极保护。由于本工程改线段管道长度比原管道长度减少了0.578km,防腐层采用与原管道一致的常温型3PE加强级防腐层,故本工程改线段管道可纳入原阴极保护系统实施保护。4)管道试压管道完成对接后,需要对管道进行强度试压和严密性试压监测,试压介质为清洁水。管道试压前需要完成不少于三次的清管作业。试压时环境温度不宜小于5°C,若环境温度在5°C以下试压,应采取防冻措施。5)主要工程量江南联络线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迁改工程主要工程量分别表2-6宁芜高速改扩建k26+915-k76+220段涉天然气管道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内容单位数量备注一线路长度1线路总长km1.312平原地貌二管道组焊1D610.4×14.2mmL36MPSL2无缝钢管km1.3122D610.4×14.2mmL36MPSL2无缝钢管个5R=40D3D610.4×15.09mmL36MPSL2无缝钢管个9RD三管道防腐1DPE腐㎡25152D406.4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补口口3补伤片m94外防腐层完整性检测与评价km1.312四新建管道土建1管沟土方m³13897五管道穿越1m/处32/1开挖预埋管道2穿越芜湖枢纽、河流m/处411/1定向钻3m/处72/1开挖预埋套管六管道连头m/处120/3开挖1氮气置换量m³5217罐装2燃气放空量m³21046七阴极保护(依托原有)1测试桩支42阴极保护测试评价km1.3123预包装块状镁阳极(22kg/支)个8八线路附属工程1标志桩个2警示牌个23加密桩个4警示带m9015浆砌石m³3006混凝土套管DRCPIII1200×2000GB/T11836C型钢承口管㎡九无损检测1口2超声波探伤口十原管道处理1原管道切口口2原管道回收㎞93原管道回收土方m³129374不停输封堵处4十1临时占地1.1新建管道施工作业带㎡209922连头场地㎡7200.3旧管道回收施工作业带㎡11340十一十管道数字化km1.3124、工程占地及土石方量(1)临时占地本工程临时占地主要是施工作业带、连头场地等施工占地,本工程临时占地总面积为39532㎡(合59.30亩),各项临时占地见表2-8。临时占地:拟建项目管线施工作业带宽为16m,新建燃气管线总长1.312km,施工作业带占地约20992m2,连头场地占地面积为7200m2,旧管道回收施工作业带为11340m2,其占地类型主要为规划绿化带。表2-7管道临时占地明细表名称改线段管道临时占地(㎡)新建管道施工作业带20992规划绿化带连头场地7200规划绿化带旧管道回收施工作业带规划绿化带合计39532(合59.30亩)/(2)管道作业施工带施工作业带占地宽度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根据管道覆盖土层厚度、沟底加宽裕量、施工便道的宽度等条件确定。本工程施工作业带按16m考虑,遇到特殊地段时,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施工作业带宽度。本工程管道以沟埋敷设为主,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的不同,采用弹性敷设及弯头,以适应管道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变化。管沟采用人工、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方式。管沟开挖时,其管沟开挖堆土距沟边不应小于1.0m。(3)土石方工程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拟建项目的总挖填土石方量为1.51万m³,其管沟土石方挖方量为m挖方量0.12万m³。根据管沟回填土应高出管道0.3m的要求,1.51万m³土石方均进行回填。本项目的土石方量平衡表见表2-9。表2-9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³)项目挖方量借方量填方量弃方量管沟土石方挖方量扫线土方量管沟土石方回填量扫线土方回填量用于连头场地迁改工程00.10图2-1土石方平衡图(单位:万m3)定向钻施工入土点、出土点建设泥浆贮存池存储泥浆,将pH调节为中性后作为废物收集在泥浆池中,在经过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允可后,固化处理后就地埋入防渗泥浆池,填埋后上面覆盖30cm的表层土,确保恢复原有地貌。(4)原管线拆除工程废弃管道拆除流程:确定管线位置——开挖(管线附近必须人工开挖)——去除防腐层——不动火切割——吊起回收——土方回填——地貌恢复。考虑到高速扩建后原管道不开挖回收,可能对高速路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项目采用开挖回收方式。改线段旧管道长度为1.89km。先将旧管道内天然气通过输入N2置换排出,项目周边主要为规划绿化带,规划用地,高速公路,距离敏感点较远,因此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置换后确保管道内无天然气残留的情况下,将废旧管道分割拆除运走处理;在废旧管道拆除运走后,应按要求将地貌恢复至原地貌。总平面及现场布置起点位于宁芜高速枢纽H匝道南侧用地红线外的已建江南联络线,沿H匝道向东南侧敷设,穿越H匝道,沿宁芜高速穿越河流、C匝道、芜宣高速、E匝道、D匝道后,沿着D匝道用地红线敷设至A、D匝道用地红线交叉处东侧的用地红线外,与江南联络线原管道对接。开挖排管施工临时场地主要集中在宁芜高速东侧,开挖施工过程中管道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为临时施工场地,用来临时堆置土方、材料和工具等。改线后管线开挖及原管线拆除开挖施工布置图见下图2-2:改改线管原道原管道利旧管道连头场地定向钻图2-2施工布置图施工方案本次改线工程分为处理旧管道和敷设新管道。本工程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新管道的敷设,然后再进行旧管道的处置。本项目拟定于2022年4月开始建设,至2022年8月工程全部建成,工程建设期约4个月。若项目未按原计划核准批复,则实际开工日期相应顺延。运管、布管、焊接、补口、补伤、防腐、同沟敷设电缆运管、布管、焊接、补口、补伤、防腐、同沟敷设电缆新旧管道焊接S、N、G旧管道切割、拆除S、N、G覆土回填N、G覆土回填N、G清理现场、安装附属设施、恢复地貌植被等N、GS-固废竣工验收G-废气W-废水前期测量定线作业线路、场地清理场地清理N图2-3施工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简述;线路施工时,首先应测量定线,确定合适的施工位置。2、场地清理管道施工初期,首先要对施工作业带进行清理和平整,并对现有道路进行扫障,以便施工人员、车辆和机械设备通行,进行布管、开挖管沟及焊接等施工作业。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内,对于影响施工机具通行或施工作业的石块、杂草、树木需清理干净,沟、坎需进行平整,有积水的地势低洼地段需排水。施工作业带清理时,应注意对土地的保护,减少或防止水土流失,尽量减少破坏地表植被。沟开挖管沟开挖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辅助开挖的方式进行。挖沟任务主要由挖掘机完成,当穿越电力、通信电缆、地下已建管道等地下设施时,在地下设施两侧3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普通地段管沟开挖断面示意图见下图2-4及2-5。图2-4开挖施工作业带横断面布置图2-5管沟开挖及布管类似实景图管沟开挖一般采用机械开挖方式施工,局部地下水超高、易塌落段设置支护,并及时用水泵将管沟中集水排出。本项目管道一般施工作业带宽度为16m,此范围内影响施工机具通行及施工作业的石块、杂草、树木等将予以清理。根据管道稳定性要求,结合沿线土被、地形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状况确定,管道埋深:管顶覆土不低于2.0m,管20沟边坡1:0.67,沟底宽度0.7m。石方地区管顶覆土1.0m,管沟边坡1:0.25。石方地区管沟需比设计管底深0.3m,并用细土回填0.2m后再敷设管道,回填应先在管道周围回填细土,细土应回填至管顶上方0.3m。回填后管沟上方留有自然沉降余量(高出地面0.3m),多余土方就近用于施工带平整。管线转弯处和出土端设置固定墩,以保持管道的轴向稳定性。(2)细土垫层在布管施工前,管沟开挖已完成并报验合格。对于石方段管沟,布管前,先在管沟沟底垫300mm细土层,细土粒径不超过10mm;管沟纵向坡度较大时,散土无法固定,细土垫层采取编织袋或草袋装袋后,由下而上分层交叉堆码回填,有空隙的地方再用散土填充。根据现场情况,底部垫层细土采用现场筛土或粉碎开挖石方的方式获得。4、管道焊接管道焊接作为管道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其焊接质量的高低,对管道建设施工和管道建成以后的运行安全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选择焊接方案至关重要。考虑到沿线地形、地貌和沿途气候等外界环境因素,同时也考虑到管道直径、壁厚和材质等因素,本工程拟采用半自动焊接方式为主,局部困难地段如设备难以到达,可采用操作相对简便灵活的手工焊进行焊接施工。本改线项目拟采用半自动焊,打底焊采用AWSE6010纤维素焊条,填充、盖帽采用AWSE71T8-K6药芯焊丝;手工下向焊的焊接方式,根焊采用AWSE6010Φ3.2mm焊条,热焊、填充盖面采用AWSE6010Φ4.0mm焊条。5、改线段管道防腐补口与补伤对于三层结构聚乙烯防腐层,目前采用的补口材料有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热缩压敏带、无溶剂环氧涂料以及无溶剂聚氨酯涂料等。本工程改线段管道长度短,一般段拟采用带有配套无溶剂环氧底漆的常温型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作为补口材料。本工程的补伤原则是:(1)对于大于30mm的破损处用补伤片和热收缩带进行补伤,补伤时需先用与补伤片配套的胶粘剂填满破损处,再进行补伤,补伤后再用热收缩带进行包覆;(2)对于小于或等于30mm的破损处,采用补伤片进行修补,补伤时需先用与补伤片配套的胶粘剂填满破损处,再进行补伤;(3)对于损伤深度不超过管体防腐层厚度50%的损伤,可用热熔修补棒修补;(4)补口补伤施工应符合《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23257-2017)的相关要求。根据《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23257-2017)标准规定,管道下沟回填前,应用电火花检漏仪对改线段管道整个表面进行检漏,检漏电压为15kV,如有漏点应进行修补并检验合格,填写补伤记录。管道下沟回填密实后,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21对改线段管道防腐层进行完整性检测。6、管道下沟(1)管道下沟与管沟回填按照《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69-2014)执行。当管道采用沟上组装焊接完毕时,应及时分段下沟,一般地段宜不大于5km为一段。一个作业(机组)施工段,沟上放置管道的连续长度不宜超过8km。管道下沟应在确认下列工作完成后实施。①管道焊接、无损检测已完成,并检查合格。②防腐补口、补伤已完成,经检查合格。③管沟宽度、深度已复测,符合设计要求。④管沟内塌方、石块已清除干净。⑤碎石或石方地段沟底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且沟底细土(最大粒径不超过10mm)垫层已回填完毕⑥下沟前应对吊管机、气囊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安全;检查确认吊装使用的吊带、吊索的性能良好。(2)管道下沟由起重工、机手、测量工、质量员、安全监督员、警戒人员、清理人员、防腐工共同配合完成,且由专人统一指挥。管道下沟使用吊管机4台吊管机联合作业。(3)吊具使用尼龙吊带。使用前,对吊具进行吊装安全测试。起吊点距管道环焊缝距离不小于2m,起吊高度以1m为宜。(4)设计要求的加重稳管地段按设计要求进行稳管。管道下沟后,管道与沟底表面贴实且放到管沟中心位置。如出现管底局部悬空应用细土填塞,不得出现浅埋。管道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下沟后对管顶标高进行复测,在竖向曲线段应对曲线的始点、中点和终点进行测量,满足编制竣工图的需要。按规定填写测量成果表、管道工程隐蔽检查记录。7、管道回填管道下沟后除预留段外应及时进行管沟回填。雨季施工,易冲刷,本项目处于交通区应及时平整区段、立即回填。回填前,如管沟内有积水,应排除,并立即回填。地下水位较高时,如沟内积水无法完全排除,应制定保证管道埋深的稳管措施。严禁用机械设备在管沟回填时平整浅埋时的管顶覆土和在管顶覆土上扭转设备。根据《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第4.3.5条要求,管沟回填土应高出地面0.3m以上,用来弥补土层沉降的需要。覆土方向要与管沟中心线一致,其宽度为管沟上开口宽度,并应做成梯形。沿线施工时破坏的挡水墙、排水沟等地面设施回填后应按原貌恢复。对于回填后可能遭受洪水冲刷或浸泡的管沟,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分2223层压实回填、引流或压砂袋等防冲刷和防管道漂浮的措施。管沟回填土自然沉降密实后,一般地段自然沉降宜30d后,地下水位高的地段自然沉降宜7d后,应对管道防腐层进行地面检漏,符合设计规定为合格。8、穿越工程(1)定向钻穿使用定向钻机进行管线穿越施工,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钻机被安装在入土点一侧,从入土点开始,沿着设计好的线路,钻一条从入土点到出土点的曲线,作为预扩孔和回拖管线的引导曲线。第二阶段是将导向孔进行扩孔,钻出的孔往往小于回拖管线的直径,为了使钻出的孔径达到回拖管线直径的1.3~1.5倍,需要用扩孔器从出土点开始向入土点将导向孔扩大至要求的直径。第三阶段是地下孔经过预扩孔,达到回拖要求后,将钻杆、扩孔器、回拖活节和被安装管线依次连接好,从出土点开始,一边扩孔一边将管线回拖至入土点。定向钻穿越可常年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工期短,质量好,可保证埋深;对水生生物和河流水质均不会造成影响。但定向钻施工也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的临时占地;施工现场的钻屑沉淀池和泥浆收集池有可能泄漏污染水体;施工结束后还将产生废弃泥浆,施工结束后剩余泥浆经pH调节为中性后作为废物收集在泥浆池中,在经过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允可后,固化处理后就地埋入防渗泥浆池,填埋后上面覆盖30cm的表层土,确保恢复原有地貌;废钻屑可用来平整场地,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不大。定向钻施工工艺示意图见图2-6至图2-8。图2-6定向钻穿越施工钻导向孔过程断面示意图24图2-7定向钻穿越施工预扩孔过程断面示意图图2-8定向钻穿越施工管线回拖过程断面示意图(4)顶管穿越本项目的顶管穿越,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套管顶部距离路面距离大于2m,套管采用DRCPⅢ1000×2000钢承口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套管长度伸出路堤坡脚、边沟外缘不小于2m,底部放置在均匀的土层上,套管内设绝缘支撑,防止管道防腐层破损。顶管施工技术是国内外比较成熟的一项非开挖敷设管线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分为泥水平衡法、土压平衡法和人工掘土顶进法。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是采用大推力的千斤顶直接将预制套管压入土层中,再在管内采用人工或机械掏挖土石、清除余土而成管的施工方法。主要分为测量放线、开挖工作坑、铺设导向轨道、安装液压千斤顶、吊放混凝土预制管、挖土、顶管、再挖土、再顶管、竣工验收等工序。9、清管、试压(1)清管管道采用清管器(清管球)进行清管扫线,完全清除所有氧化皮和杂质,管道两端应设临时清管装置收发设施和放空口,清管器接收装置应选择在地势较高且50m内没有建筑物和人口的区域,并应设置警示装置。清管过程中,通氮气,氮气推着小球前进,同时也进行管内的空气置换。根据《油气管道清管、试压及干燥技术规定》(CDP-G-OGP-OP-2012-1),清管作业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以管线无明水和污物排出或排出的污物(灰尘和沙子)小于0.5kg,而且需燃气公司人员到现场确认为合格。如果某一作业程序未达到衡量标准,则需进行二次或多次该作业程序。在进行分段试压前必须采用清管器进行分段清管,清管次数不少于3次。0.05MPa-0.2MPa,如遇阻可提高其工作压力,但最大压力不得超过管道设计压力。清管器使用前,应检查清管器的外型尺寸变化、划伤程度,对磨损较大的应更换。清管过程中,开口端不再排出污物为清管合格,停止清管,排出的污物作为施工废料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清管合格后,按规定做好记录,监理、业主签字确认合格。清管合格后,要用测径装置进行测径(试压段中最大壁厚钢管或热煨弯管内径的90%)。同时测径板的尺寸应经业主的认可,测径板应安装在刚性清管器上以保证在整个运行期间测径板始终处于管道的中心线上。测径板通过管道后,无变形、褶皱为合格,如果测径板显示有破损,应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修补。清管排放口不得设在人口居住稠密区、公共设施集中区,清管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2)测径行测径。测径宜采用铝质测径板,直径为管道内径的92.5%,同时测径板的尺寸应经业主的认可,测径板应安装在刚性清管器上以保证在整个运行期间测径板始终处于管道的中心线上。当测径板通过管段后,无变形、褶皱为合格。当测径板通过管道出现变形,应采用电子测径议(或变形检测器)对变形位置和大小进行精确测量,然后对变形部位管道进行处理。(3)试压输气管道必须进行强度试压和严密性试压,采用无腐蚀性洁净水作为试压介质,试压时环境温度不宜小于5℃,若环境温度在5℃以下试压,应采取防冻措施。改线管道沿线现状地区等级为四级,结合《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及《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13)的相关规定,进行试压。当因温度变化或其它因素影响试压的准确性时,应延长稳压时间。试压前为排尽管道内空气,采取先装入清管器后注水的方法,以水推动清管器将整个管段注满水。必要时设置高点放空管。注满水24h后,开始升压。试压应按以下程序进行,并按规定做好记录。先升至30%强度试验压力,稳压15min;再升至60%强度试验压力,稳压15min。稳压期间对管道进行检查,无异常现象,升至强度试验压力。强度试验合格后,缓慢降压至严密性试验压力,进行严密试验。稳压时间应在管段两端压力平衡后开始计算。2526试压设备和试压管线50m范围内在升压过程中为试压禁区,严禁非试压人员进入。严密性试验时可巡检。试压禁区要设专人把守。试压中如有泄漏,应泄压后修补。修补合格后应重新试压。清管、试压过程中,要按规定做好记录并由业主签字确认合格。试压完成后应立即对被试管段进行排水清管,并将试压设备及阀门内的水排尽。试压合格后,用压缩空气推动清管器进行排水吹扫。根据《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32167-2015,气体长输管道经过四级地区,本项目位于三级高后果区。本工程一般路段试压要求见表2-11,穿越段单独试压要求见表2.-12,水域小型穿越管段或二级以下公路穿越管段试压可与线路段合并进行试压。表2-11一般段试验压力值、稳压时间及合格标准地区等级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三级高后果区压力值(MPa)15倍设计压力设计压力稳压时间(h)424合格标准无变形,无泄漏压降不大于1%试验压力值,且不大于01MPa表2-12穿越段试验压力值、稳压时间及合格标准穿越段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压力值(MPa)1.5倍设计压力设计压力稳压时间(h)424合格标准无变形,无泄漏压降不大于1%试验压力废弃管道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开挖回收、注浆封存。考虑到高速扩建后原管道不开挖回收,可能对高速路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项目采用开挖回收方式。旧管道内天然气通过输入N2置换排出,旧管道然后利用通球工艺清除里面的杂质,杂质作为一般固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本工序会产生生活废水、生活垃圾、施工噪声、废旧管道、旧管道清管杂质。、场地恢复普通地段的地貌恢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原貌恢复。对于施工时损坏的沟渠,在管沟回填后,将沟渠过水断面恢复原状。施工时破坏的沟堤、坎渠等,施工结束后,恢复到施工前地貌,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11、退役老管线施工工艺本项目属于江南联络线管道改线工程,由于江南联络线已运营投产,经与业主方确认,改线工程封堵连头采用不停输封堵的方式。项目新管道未建成之前,仍采用旧管道进行输气,待新管满足天然气输送要求后,通过转换,采用新管道输送天然气,然后停止旧管道输送。271-封堵器;2-封堵结合器;3-封堵夹板阀;4-封堵三通;5-压力平衡短节;6-维修改造管段;7-封堵头;8-旁通三通;9-旁通夹板阀;10-旁通管道。图2-9管道封堵连头方案示意图其他改线段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境内,根据现场实地踏勘情况,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人文、交通和规划等情况,改线段线路有两个改线方案。另一条线路:以金都檀宫北侧已建管道为设计起点,沿金都檀宫别墅区向东敷设,穿过芜宣高速,穿越梦溪路东侧敷设至赤铸山路北侧,向西敷设与赤铸山路和宁芜高速交叉口东北侧意见管道连接。因该比选方案线路较长、涉及金都檀宫别墅区大量拆迁,且占用规划公共设计用地和居民用地,该方案不予采用。改线段路的两段该线路由图(高速及规划盖章版)于2021年10月29日取得芜湖自然资源规划局的批准,见附件4。28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现状1、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情况1.1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芜湖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中的芜马片区,新型干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功能定位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基地、创新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区域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综合交通枢纽。1.2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见附图6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图,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IV3-2芜湖-马鞍山城镇生态功能区。该生态功能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主要包括芜湖市区、当涂县北部地区及马鞍山市区,面积808.1km2,东部与江苏省南京市相接,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该区地貌以冲积平原为主,间有低山丘岗分布,河湖水网密布。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水热条件良好,年平均降雨量1000~1300mm左右,蒸发量1600mm,年平均气温15.8~16.0C,年平均无霜期230天,日照时数2100小时。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潴育水稻土、灰潮土、潜育水稻土为主,低山丘陵上分布有粗骨和黄褐土。耕作制度以--年两熟或三熟制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蔬菜、花卉等。本生态功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型工业,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借鉴已建成的生态示范区经验,开展矿山开采的生态恢复和重建,建设城郊区生态与观光农业,加强区内森林公园、历史文化景观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终将本区建设成为长江沿岸的生态城市带。2、生态现状调查项目属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植被区。项目主要的树木为人工绿化带的树木:,常见的常绿树种有栽培的樟树、棕榈、石南、女贞等以及一些常见的花卉。池塘河湖生长有菱、黄实、莲、茭白、莆荠、水芹和芦苇等水生植物群落。动物资源项目区位于芜湖市区,不会涉及到野生动物。主要的动物资源有:鸟类:麻雀、八哥、画眉、百灵鸟、燕子、鸽子等;昆虫类: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蟑螂、、知了、蝴蝶、天牛、蚱蜢、飞蛾、蜘蛛、蜜蜂、独角仙、甲虫、苍蝇、蜈蚣、蝼蛄、蚊子、萤火虫、蚂蚱、螳螂、七星瓢虫、毛虫、独角仙、蜗牛、金龟子等;3、水生生态现状29项目附近的河流青弋江和扁担河属于长江水系,根据资料调查和现场考察,区域水生生物主要包括:①藻类:定性水样经镜检鉴定藻类为5门、38种。②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纲、枝角类和挠足类。③底栖动物:常见的软体动物种类有河蚬、方格短沟蜷、淡水壳菜和石环棱螺等。④水生植物:包括其中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挺水和湿生植物。⑤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鲢鳙鱼、秀丽白虾等。4、管线周边生态现状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管线位于规划绿化带范围内。工程沿线区域周边主要为规划绿化带,水土流失现象不明显。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施工期影响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规划绿化带为主,见附图7植被类型分布图,见附图8土地利用现状。周边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如杉木、樟树等。草本植物有马齿苋、狗尾草、车前草等。在施工过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影响是暂时的,待工程结束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可恢复至原来的状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空气环境质量达标区判定及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根据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0年度芜湖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芜湖市各评价表3-1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960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374092.5达标Co均第95百分位数40.3达标O3位数87.5达标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507071.4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3535达标由上表可知,2020年芜湖市环境空气中SO2年均值、NO2年均值、CO日平均值、PM2.5年均值、O3的日最大8小时均值和PM10年均值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因此区域空气质量达标。(2)补充监测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安徽湖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301日-3月3日对距离项目的改线位置一终点南边327米的金都檀宫小区的非甲烷总烃进行了质量监测。补充监测布点如下表3-2所示,监测点位图见附图9所示。表3-2大气环境质量检测布点与监测因子编号监测点位名称方位距本项目距离(m)监测因子G1金都檀宫小区S327非甲烷总烃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3非甲烷总烃结果统计表单位:mg/m3检测点位采样频次2022.03.012022.03.022202.03.03金都檀宫小区G102:000.500.520.7108:000.510.470.5914:000.560.530.6520:000.530.610.6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标准值2.0由上表可知,监测期间,非甲烷总烃能满足《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推荐的一次浓度值。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主要为扁担河、青弋江。扁担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青弋江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根据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芜湖市2022年1月水环境质量月报,扁担河水质为Ⅲ类,青弋江水质为Ⅱ类。地表水扁担和青弋江水质分别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和Ⅱ类标准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环境监测报告,本次评价在距离项目的改线位置一起点南边40米的金都檀宫别墅区设置1个监测点位见表3-4及附图9。监测结果如下表3-5所示。表3-4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类别编号监测点位敏感点噪声N1金都檀宫别墅区表3-5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编码检测点位检测值2022.03.012022.03.02昼间Leq夜间Leq昼间Leq夜间LeqN1金都檀宫别墅区56455643由上表的监测结果可知,敏感点的昼夜间噪声监测结果均可达《声环境质量标准》31(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说明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1、原有污染源本项目为管线改线项目。根据现场勘踏,原有输气管道不存在泄露情况,无原有污染源。2、现有主要环境问题区域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目前管线经过的区域环境质量良好。项目建设中需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护1、大气环境本项目施工期各种废气产生量小,产生位置具有流动性,产生时间具有短暂性,整个施工过程均在野外进行,所以废气以无组织形式直接排放与大气环境中;本项目运营期输气管道敷设在地下,密闭常温输送,因此正常运营过程中无废气排放。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租赁房屋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清管和试压废水经沉淀预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区洒水抑尘;本项目正常运营过程中无废水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规定,结合拟建安徽省天然气江北联络线工程特征和附近区域居民点等环境特征,本项目的声环境评价范围为管道两侧200m范围。4、生态环境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为天然气管道沿线两侧200米范围5、环境保护目标根据调查,本次改线项目线路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本项目临时征地占地范围不属于规划中的风景资源旅游区、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和环境保护区。为保证建设项目所在地不因本项目建设而降低现状环境质量,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6,附图10,环境保护目标图。表3-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目标32要素名称改线后最近距方位坐标影响户数/人数类别环境空气金都檀宫别墅区40S/80人居民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金都檀宫小区327S118.4661,31.3339/400人居民区大发熙悦花园367W118.4648,31.349580户/350人居民区保利时光印象(建设228W118.4655,31.3508/420人居民区环境风险金都檀宫别墅区40S/80人居民区风险可控声环境金都檀宫别墅区《声环境质量标》(GB3096-2008)2类区标准地表水青弋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扁担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生态环境沿线生态环境不因输气管道敷设而影响沿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准1、环境空气质量拟建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环境空气中的SO2、NO2、CO、PM10、PM2.5、O3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2.0mg/m3标准要求。标准值如下表:表3-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μg/m3)依据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SO250060(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NO22004033CO-300200PM10-70PM2.5-7535O3200--非甲烷总烃浓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2、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周边最近的水体为扁担河和青弋江,其中扁担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青弋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标准值如下表:表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体名称指标标准值(mg/L,pH除依据扁担河pH6~9(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准COD≤20BOD5≤4氨氮青弋江pH6~9(GB3838-2002)中的Ⅱ类水域标准CODBOD5≤3氨氮≤0.53、声环境质量沿线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表3-9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适用区域标准值(Leq:dB(A))依据昼间夜间2类区6050(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二、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本项目运营期无废水排放。施工期新管道的清管试压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后,经隔油池沉淀后用于降尘;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统一租赁当地房屋,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2、废气建设项目运营期无废气排放,施工期的扬尘颗粒物排放和管道防腐、天然气放空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34度限值。具体见下表。表3-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颗粒物非甲烷总烃4.03、噪声施工期噪声排放参照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3-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4、固废一般固体废弃物存放须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20)。危险废物存放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中有关规定。其他本项目改线工程运营期正常情况下无废气、废水、噪声、固废产生及排放,不需要申请废气、废水总量控制指标。35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产污环节概况本次改线工程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见表4-1。表4-1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一览表类别污染源产生特征去向废气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周边环境施工扬尘切割、焊接烟尘防腐废气管道吹扫废气废水职工生活依托租赁房屋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清管试压废水沉淀后用于施工降尘施工废水隔油沉淀后用于施工降尘声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周边环境废弃土石方管沟回填废弃泥浆固化后填埋废泥浆池,覆土恢复原貌施工废料部分回收,剩余环卫部门收集废旧管道建设单位回收生活垃圾环卫部门收集二、污染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施工作业带清理、管沟开挖和填埋等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等设备产生的燃油废气、钢管焊接过程产生的焊接烟尘、防腐工程刷漆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和管道吹扫过程产生的少量颗粒物和天然气。(1)扬尘施工过程中,作业线路清理、管道开挖、回填、清理施工现场以及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将产生的扬尘。扬尘的产生取决于施工现场工作条件、施工阶段、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风力等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受风力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与施工管理(洒水、设置围档等)以及距离施工场地远近有很大关系。根据类似工程实地监测资料,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活动产生的粉尘在区域近地面环境空气中的TSP浓度可达1.5~3.0mg/m3,对施工区域周围50~100米以外的贡献值满足二级标准;在大风(>5级)的情况下,施工粉尘对施工区域周围100~300米以外的贡献值满足二级标36准。准拟建管线位于芜湖鸠江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施工过程中,管网沿线100米范围内的环境空气容易受到施工扬尘的不利影响。为避免施工扬尘对外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加强洒水管理等环保措施,将本工程施工期施工扬尘对外环境影响降到最低。(2)燃油废气本工程管沟开挖、管线敷设、作业带清理均主要采用人工,机械施工作业工程量小(主要为穿越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机械燃油废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燃油废气对环境影响范围主要局限在施工区域内,范围有限,经扩散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且这种影响时间短,并随施工的完成而消失。(3)切割焊接烟尘项目钢管切割、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焊接烟气。本工程在室外施工,通风条件良好,露天空旷易扩散,施工作业产生的切割焊接烟尘可以随着施工作业的结束而消失,因此焊接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小。(4)防腐废气拟建项目使用管道在出厂前已经完成管道防腐,施工现场只需对焊接部分进行防腐,防腐工程量小,其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量也小。本项目为线性工程,施工点分散,且区域扩散条件良好,故施工过程产生的防腐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6)管道吹扫废气使用空气对管线进行吹扫,从开始段通入,末端放空排出。吹扫过程会产生极少量的颗粒物,管道内残留的极少量的天然气被排出,本工程在室外施工,区域扩散条件良好,故管道吹扫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新管道安装完后清管试压排放的废水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1)生活污水参照有关规范和经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按50L/人•日计,本项目施工期约120d,施工人数约20人,则生活用水量为1t/d,损耗按2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8t/d,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氨氮、总磷等。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统一租赁当地房屋,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因此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2)清管、试压废水本项目管道工程试压以测试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试压介质为清洁水,清管试压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少量悬浮物、铁锈和泥沙。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区域洒水抑尘,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37(3)施工废水项目施工期土石方挖填、场地平整和混凝土养护作业将产生浑浊的施工废水;燃油动力机械在维护和冲洗时,将产生少量含SS和石油类的废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用于施工区域洒水抑尘,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管道敷设和旧管道拆除施工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施工机械、运输车辆造成的。目前我国管道建设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车、吊管机、冲击式钻机、柴油发电机组、电焊机、切割机等,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设备噪声强度具体见表4-2。4-2施工期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设备名称距声源/距离m设备名称距声源/距离m液压挖掘机81/5轮式装载机钻机切割机运输车砂轮机推土机//本项目管道线路局部地段施工周期较短,噪声影响的时间较短,在整个施工期,这些噪声源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间断性和暂时性,只在短时期内对局部环境造成一些影响,待施工结束后影响将随之消失。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泥浆、施工废料、废旧管道和生活垃圾。(1)废弃土石方本项目挖填方量较小,旧管道借方由新管道土方石提供,土方可以做到平衡,不需要设置取弃土场。(2)废弃泥浆本项目定向钻穿越施工需使用配置泥浆,其主要成分为膨润土,到施工结束后剩余泥浆经pH调节为中性后作为废物收集在泥浆池中。在经过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允可之后,将废泥浆进行固化处理后,就地埋入防渗泥浆池,填埋后上面覆盖30cm的表层土,确保恢复原有地貌。(3)施工废料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焊接作业中产生废焊条、防腐作业中产生的废防腐材料等。根据类比调查,废防腐材料及其容器产生量按0.1t/km估算,其它施工废料的产生量按0.2t/km估算,本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废防腐材料及其容器约为0.13t,其它施工废料量约为0.26t。废防腐材料及其容器为危险废物,设置临时危废库,收集后交资质单位处理,其他施工废料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依托当地职能部门有偿清运。部分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剩余废料由环38卫部门统一清运。(4)废旧管道本项目回收的废旧管道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废旧管道的杂质作为一般固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5)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数约20人,施工期约120d,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t,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施工期固体废物均采取相应的回收利用和处置措施,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生态环境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管道施工中的开挖管沟和施工机械、车辆、人员践踏等活动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开挖管道范围内,植被破坏严重,开挖管沟造成的土体扰动将使土壤的结构、组成及理化特性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的侵蚀状况及植被的生长发育等。(1)对土壤影响本工程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线敷设建设过程中对土壤的占压和扰动破坏。土壤结构是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管沟开挖和回填必将破坏土壤的结构,尤其是土壤中的团粒结构,一旦遭到破坏,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在开挖区内,管沟的开挖将改变土壤结构,即使回填后也将使土壤的容量、土体结构、土壤腐蚀指数等发生较大的变化。除管沟开挖部分的植被受到破坏外,在管沟两侧施工区域内,也会因机具车辆碾压、施工人员的践踏和土石的堆放等因素,而改变土壤结构。管沟的开挖与回填混合了原有的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层次,不同的层次被打乱并混合在一起,影响土壤的发育,也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管道的施工将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上进行开挖和填埋,这是施工的主要内容,也是对土壤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按原有土壤层次进行分类堆放,同时控制管沟开挖土壤堆放范围和施工人员活动范围,尽量按原有土壤结构回填,并按有关规定将产生的固体废物清除干净,对土壤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在管道建设过程中,在埋下燃气管道后即覆土回填,不会影响地面后续的使用情况,施工后通过覆土回填等措施后,恢复了土地原有功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3)植被破坏影响拟建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带清理、管沟开挖和场地平整等使沿线的植被遭到一定的破坏,造成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拟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沿线行道树,管线分段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被破坏的地表植被。(4)工程土石方开挖环境影响依据输气管道工程建设特性,管沟开挖、回填,施工道路的开挖与修筑等工程作业活动,不仅会形成一定面积的破土区域,而且会产生一定量的土石方工程量。土石方的开挖及其运39移,将导致工程区域内原地貌形态的改变,地表破碎度的增加,并且在雨季极易产生水土流失,裸露地表易造成土壤的风蚀。(5)水土流失影响本项目可能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程施工扰动、破坏地表植被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改变原坡面坡长、坡度,使地表径流汇流过程发生变化;同时,扰动、破坏使土壤质地发生相应变化,导致区域土壤侵蚀模数显著增大,加剧区域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是土石方开挖将产生一定量的土方,土方堆放若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造成土方大量流失,导致新增水土流失量的显著增加。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有:①影响水质:铺设管道时地面或扫线的土方,如不及时运走或堆放时被覆不当,遇雨时(尤其是强风暴雨时),泥砂流失,通过地面径流进入附近的地表水,造成水体混浊,影响水质。②堵塞沟渠:拟建工程输气管线铺设作业进行时,土方沿线堆放,如不采取遮盖措施、土方不及时运走,遇雨时,就会随水冲入周边沟渠。泥沙在沟渠内沉积,使沟渠过水面积减少,就会影响沟渠的输水能力,严重时会堵塞沟渠。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污染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正常情况下,输气管道敷设在地下,密闭输送,管道进行了防腐处理,不会有大气污染物排放,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2、水环境影响分析正常情况下,输气管道全线密闭输送,不会与穿越的河流水体之间发生联系,对周边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正常情况下,输气管道敷设在地下,运营期无噪声产生,不会对周边声环境产生影响。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正常情况下,输气管道敷设在地下,密闭输送,无固体废物产生。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全线以临时征地为主,临时占地约39532m2,施工期结束后通过做好生态保护措施,运营期正常工况下,管道密闭输送,不会产生污染物,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本项目只涉及管道敷设,不涉及站场建设。(1)管线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沿城镇现有道路、沟渠建设,交通较为便利,管材运输可依托现有道路。项目涉及区域内无自然、文物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沿线并无大的障碍物,便于布管。从环境影40性分析响的角度分析,本工程选线合理。(2)管道周边用地反馈参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对周边用地规划反馈要求如下: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m地域范围内禁止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竹子等深根植物;禁止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蚀性物质、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禁止挖塘、修渠、修晒场、修建水产养殖场、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变电站、加油站、加气站、储油罐、储气罐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环境经营、存储场所距离管道不低于50m;不得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m至50m和管道附属设施周边100m地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公路、河渠,架设电力线路,埋设地下电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