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1第八次第1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3、情感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木课的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

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

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

(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

(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

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信心失败抵抗战斗招集动员侵略

成功打仗受伤并且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

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儿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作业抄写本课生词、习字册

11、第八次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课题11第八次第2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

的主人公是谁?(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四人小组合作

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

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

(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读第二小节)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几乎失去了信心: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

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考: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

“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

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

什么?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思考:

A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又从哪几句

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爱朗读体会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J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

“网破了,丝断了”?(师小结:作者用词准确、有序,

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讨论: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感动极

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

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讨论后交流)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

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

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因为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

启示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因此前文用到了

“几乎”这个词语)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

(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磨几

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评价手册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板书设计

(有志者事竟成)

教学随感

课题12、卧薪尝胆第1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脉络。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

3、情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

一个成语

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

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

(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胆”指什么?谁卧薪尝胆?

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检查生字。

出示:败仗表示免除屈辱万般无奈

建议谋臣后患耻辱转弱为强吴王勾住

奴仆灭掉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

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ai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

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

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患、臣”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作业习字册、抄写本课生词

12、卧薪尝胆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课题12、卧薪尝胆第2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3、t青感: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

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呢?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就强大

起来,成为霸主。

3、齐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

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

苦胆),那么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

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

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

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

(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

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

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

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

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

构属于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

不同吗?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

奴仆?

(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

国当奴仆。)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

写什么?(小组练说)

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一名扮演吴王回答

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了今后局势的发

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穿:粗布衣;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

吴国整整干了3年)

(4)小结: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

住、做、吃)

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

整整过了三年)

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

4、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

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2)、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

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

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

灭掉了吴国。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1、听课文配乐朗读。

2、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

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

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评价手册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12、卧薪尝胆

板书设计

奋发图强

转弱为强

教学随感

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1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3、情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

和作用。(出示实物或图片)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

儿的吗?

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带问题自学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

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

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异常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研

究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状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

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仔细听听与

老师一起纠错。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注意:多音字:脏

诊、棍:前鼻音

(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再

交流。

3、朗读全文。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

么故事?3、朗读全文。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

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嗦”、“状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作业习字册、抄写本课生词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2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情感: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感悟。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看看图

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2、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

么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1)“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

怎样的医生?(尽职)

(2)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

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

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整日思索什么呢?(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

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

问题?(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

现异常。)(了解“如果……就……”的用法)

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

(1)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

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

(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

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

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

表现出来。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

员”说戏。

A、“缓步”与“整I1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

B、雷奈克“被吸弓I”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

要表现出来。

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雷奈克做了猜

测: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并且

亲自做了实验。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

D、“果然”是什么意思?(事实与猜想的一样)

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高兴极了”、"马上”

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该表现出来。

F、“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指导表

演出来。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

4、朗读第3小节。

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

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只要做

有心人,细致观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现。)

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

断改进。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现"说明什么?

师总结: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正是雷奈克对医学

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

三、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

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

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四、指导造句。(如果……就.......果然……)

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评价手册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思索——启示——发现—做成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课题习作4第1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情感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儿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

教学重难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导入

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

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

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

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一

一”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

片。(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儿个方

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

片。(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

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

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

什么?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

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

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作业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写景作文。

习作4

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课题习作4第2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情感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

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

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5)指导学生写稻田。

A幻灯投影稻田图片:小朋友,现在老师

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

呀?

B学生自由练说。

C指名从不同角度说。

D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一望无际颗

粒饱满

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

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的向人

们炫耀自己的强壮!

(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

呀?

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他们

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

们的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我

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

(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

(8)指名说,评议。

(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

(10)学生誉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摄影

作品和习作。

作业写一篇写景作文。

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颜色

野花——颜色名字

板书设计

蝴蝶、蚂蚱——动作

教学随感

课题练习4第1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情感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美丽秋景图。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

图,想不想学习和它有关的词语呀?这些词语就藏在

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

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谁准它?

(3)自由读: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

景。

(4)小组合作练习: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

看看谁读得最有味。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大家听。

(5)评议。

2、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说

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

(3)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独立、合作),完

成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举办“小画展”,在展示自己的图画

的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共评,选出“小

画家”。

3、第三部分。

(1)审题:指名读。

(2)你知道哪些诗是描写秋天的?能吟一吟吗?

(3)能把你们吟诵的诗句和你们画的画联系起

来吗?

(4)写一写。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二、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指导观察:它们是什么结构呢?左右两部分

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是什么?

3、怎么写才好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发

现”吧: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写得长些才好看。

4、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驾结构和

布局。

5、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

导。

6、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

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作业习字册、抄写本练习好词好句

练习4

忍辱负重以曲求伸

发奋图强救亡图存

板书设计

卧薪尝胆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报仇雪恨

教学随感

课题练习4第2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说说写写一留言条。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学写毛笔字一基本笔画“撇”。

3、情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说说写写——留言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的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复述《卧薪尝胆》。

(2)自由读,要求能边读边联系课文思考这些

成语的大概意思。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条

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组学习:理解、交流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5)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耻辱。忍受耻辱。以曲求伸:

意为尺蟆(huo)弯曲身子,是为了向前伸展。比例

以退为进。

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

存。催人奋进:促使人奋勇前进。

羽毛丰满:比喻力量已积蓄充足。

(6)练习读背:自由读背、同座位互相练背。

(7)反馈:指名试背,齐背。

(8)说一说你曾经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成语。

3、教学第二部分。

(1)自由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体会这些名言警句强调了什么。

(3)讨论: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对难点进行讲

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自由练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韵味来。评

议:引导学生评议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

(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

(6)反馈:指名背,齐背。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意:今天我们学生“斜撇”和“长撇”

的运笔方法。

2、教师书写斜撇和长撇,指导运笔方法。

斜撇,从竖中线稍右起笔,向左底角线撇出,

笔锋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学生练习写斜撇。

长撇,起笔同悬针竖,下行到横中线下向左

撇,提笔出锋,悬空收笔。学生练写长撇。

三、教学第四题:说说写写

1、审题。

(1)揭示说说写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

(2)学生自读范例。

2、指导

(1)教师谈话:“留言条”就是用书画形式留下要说

的话,•般是离开某个地方或某个场所时留下的。在生活中

经常需要写“留言条”。

(2)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写留言条,写留言条应该注意

什么。小组内讨论。

(3)汇报交流:写清给谁看的,写清留下的话,还要

写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时间。(4)指名说格式:

①先写条子留给谁,称呼要顶格写。②再写具体内

容,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③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边写。再另

起一行靠右写日期。(根据自己留言的内容,同桌互说,并纠

正。注意礼貌用语)

3、打开作业本,试写留言条。(注意格式)

作业评价手册

练习4

学写留言条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课题14“东方之珠第1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吗?香港是我国的•个重要

的城市,在他的身上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早在1842年香

港被英国占领,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如

今的香港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有谁知道香港又被人

们称为什么?(生答“东方之珠”)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板、“东方之珠”

2、解释课题:人们把香港比做东方的一颗明珠,表示

人们对香港的喜爱。

3、香港为什么值得人们的珍爱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

了。

三、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那

儿个地方?

2、学生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学生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重点指导(舒服、观赏、倾听、店、焰火)

指读生词,指点学生从边音、翘舌音、后鼻音

方面指导

(2)开火车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五、自读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板书:祖国的南大门)

2、这段告诉我们香港有什么?(学生答:有沙滩、公

园、街市)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沙滩是什么样?公园是什么样?街市是什么样?

(学生答:迷人著名繁华)

3、指导读第一段。(强调”迷人著名繁华”)

六、教学生字字形

1、开火车认读

2、同座位讨论自己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记忆生字,学生

回答。

3、重点指导倾-耀-焰

4、指导书写,师范写

七、作业

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写字

作业习字册、抄写本课生词

14、“东方之珠”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课题14“东方之珠”第2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能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3、’情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复习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美丽的香港去游览

一番(假想旅行,进行情境)

2、复习生字词。帮助正音、解词。

3、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

的南大门,那里有什么?(生答: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

繁华的街市)

4、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导入:你知道香港的历史吗?(收集到的资料在小

小组中交流)派代表介绍香港的过去。

你们想知道香港的现在是什么样吗?(想)看过

之后请用一句话来形容香港。(看课件介绍香港的录像片)

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方面呢(小小

组读完后讨论)

生说,并上台板书:沙滩

公园

街市

你们小组最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那一个自然段

再读一读。

2、你们最想去哪里?(课件随机链接沙滩、公园或街

市)

3、第二自然段

⑴指读。

⑵看课件图片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⑶联系实际说说感受: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想象),

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感觉),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闭上眼

睛听课件中海浪声),体会舒服极了的感觉。

⑷女生齐读。

4、第三自然段

⑴讨论并划出有几句话。

⑵指导读。(重点是读好句群,并在读中想象情境)

⑶拓展:联系实际,想象动物的表演和游客的反应,

感受当时热闹的气氛。

⑷看课件中录像深化。

⑸齐读。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5、第四自然段

⑴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南京的闹市口在哪?)

⑵香港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高楼非常的多。学生介绍:

楼大约多少,最高多少层?

⑶链接网页,看图片。

⑷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楼多-鳞次栉比(读)

⑸闹市口除了楼多,还有什么多?(商品多,理解琳琅满目)

⑹还有什么多?(人多,理解人流如潮)

⑺指读第四自然段。

⑻练习:南京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各种商品

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6、齐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

1、香港的夜景是什么样的?(板书:夜景)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像。(课件配上音乐)

3、生自读。

4、出示图片。(理解车灯像长河)

5、你觉得那句美就读哪句。

6、再指读第五自然段。(配乐)

(四)复习巩固

1、你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哪个自然段读一读、背一背。

2、香港这样美丽,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去香港游览过,

你能给他当小导游,向他介绍一下香港的一个景点吗?(让

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带着自己的准备的图片、资料为小伙伴

们进行介绍。注意要指导好学生做导游的一些术语和礼仪。)

(五)实践练习

1、(课件出示)香港这样的美丽,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

你能为香港设计一个旅游广告,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吗?

2、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作业

1、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2、小小组合作编一份与香港有关的小报。

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评价手册

14、“东方之珠”

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无比璀璨

板书设计

繁华的街市"东方之珠"

美丽的夜景

教学随感

课题15小露珠第1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能正确地读通课文。会用“越来越……”造句。

3、情感:初步认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课前谈话,猜谜语.

1、你们都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

谜语给你们猜。

2、谜语: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

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

一奇观。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一揭示课题《小露珠》

齐读。

2、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读。

四、检查初读情况

1、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呢?其他同学注意听,

如果发现错误请帮他及时纠正。

2、指名分自然段选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老师相机纠

正。

过渡:同学们刚才正确、流利地初读了课文。现在我

们不但要有感情的朗读,而且要边读边想。

五、学习第1自然段

1、轻声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出现的地方、形成的过

程。(抓住“夜幕降临、黎明、爬、滚、越来越…越来越…”)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3“夜幕降临”是什么时候?指导读好这个词语。

4、出示句子“小露珠爬呀……那么大了。”

5、指导朗读:“呀”读轻声,“越来越……”稍慢,渐

响。读出“亮”的样子。

6、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出表达喜爱的感情。

过渡:我们喜欢小露珠,小动物也喜欢小露珠。

问:哪些小动物看见了小露珠呢?它们会对小露珠说些什么

呢?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读一读,自己分析字形结构。

2、说说哪些字写的时候容易错。

3、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

继续搜集有关描写小露珠的散文、诗歌、童话等。

朗读课文。

作业习字册、抄写本课生词

15、小露珠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课题15小露珠第2课时(新授课型)

1、认知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

课时教学目标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认识并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露珠》这一课,谁来

说一说小露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美丽的小露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