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秋兴八首》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秋兴八首》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秋兴八首》原文及翻译_第4页
《秋兴八首》原文及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兴八首》原文及翻译

《秋兴》原文及翻译1

《秋兴八首》原文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到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孤独     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秋兴八首》翻译/译文

其一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覆盖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难过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落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肤浅。

其二

夔州的高城上又迎来了落日。每当晚上北斗星消失的时候,我就根据它的方一直查找长安的所在。听到巫峡的猿啼,我真的流下泪来。我也盼望乘着浮槎回到自己的家乡,但这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我还记得我从前春宿左省值夜的时候,晚上熬夜写些明朝的封事,点燃书案上的香。可现在我早已不在那里就职。滞留此地,傍晚时分听到城楼上吹起悲笳,心中升起一股隐然的哀思。你看,山石上爬满了藤萝。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月光是照在藤萝上的,而现在它已经照到河洲前面的芦荻花上面去了。我一夜无眠,始终在怀念长安。

其三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悄悄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每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旧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四周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我却注定要为一个信念苦渡人间。

其四

听说长安的***坛就像一盘未下完的棋局,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受的***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伤。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国运今非昔比,王侯们的家宅更换仆人,无奈宦官当道,贤臣良相更成泡影。中心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治上我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回纥内侵,关山号角雷动、兵戈挥舞;吐蕃入寇,传递情报的战马正急速奔驰。在这国家残缺、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状况下,从前在长安的生活经常呈现在怀想之中。

其五

日复一日,大明宫遥望着终南山,却望不到。那些深居的隐士,天露和玉屑,都已被他们吸光饮尽,青鸟报信,西王母自瑶池驾临,紫气充满,老子骑牛西去。记得当年朝上,雉尾扇开合犹如祥云移回,日光沐浴着圣殿,让我看清玄宗的容貌。记得当年位列朝班,青琐门下意气风发,而现在,疾病无情地消磨着时间秋已渐深。

其六

谙练一种时空的分身术,瞿塘峡、曲江头,距离被心灵无限地缩短。十五年前我写《乐游园歌》,花萼楼、芙蓉园历历在目。安禄山的铁蹄已使一切烟消云散。那时,黄鹄还在亭院内高飞,成群的白鸥被游人的舟楫惊起。而今,一切都消逝了,消逝了没有任何留恋的事物。

其七

遥想汉武帝曾在昆明池上练习水兵,一面面战旗迎风击鼓。池中石刻的织女辜负了美妙的夜色,只有那巨大的鲸鱼还会在雷雨天与秋风共舞。波浪中的菰米丛如同黑云聚集,莲子结蓬,红花坠陨。多想像飞鸟一般自由滑翔于秦中的天空,现实却困我在冷江上无言垂钓。

其八

从长安到渼陂,途径昆吾和御宿,紫阁峰在终南山上闪烁。我惦念一路的香稻和碧梧,在丰收的季节

吸引着鹦鹉与凤凰等到春天,曼妙的仕女们还会采摘花草相互赠送,伙伴们在暮晚时分仍要移棹动身,不愿归返。从前,我可以凭借词语凿穿时代的黑井,痛饮山河甘洌,而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围拢水源,摩挲它岑寂的微光。

《秋兴八首》解释

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到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9.夔(ku)府: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10.京华:指长安。

11.槎:木筏。

12.画省:指尚书省。

13.山楼:白帝城楼。

14.翠微:青山。

15.信宿:再宿。

16.匡衡:字雅圭,汉朝人。抗疏:指臣子对于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极谏。

17.刘向:字子***,汉朝经学家。

18.轻肥:即轻裘肥马。《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9.闻道:听说。杜甫因离开京城日久,于朝廷***局的变化,不便直言,故云"闻道'。似弈棋:是说长安***局像下棋一样反复变化,局势不明。

20.百年:指代一生。此二句是杜甫感叹自身所经受的时局变化,像下棋一样反复无定,令人伤悲。

21.第宅:府第、住宅。新主:新的仆人。

22.异昔时:指与旧日不同。此二句感慨今昔盛衰之种种变化,悲叹自己去京之后,朝官又换一拨。

23.北:正北,指与北边回纥之间的战事。金鼓振:指有战事,金鼓为***中以明号令之物。

24.征西:指与西边吐蕃之间的战事。羽书:即羽檄,插着羽毛的***用紧急公文。驰:形容紧急。此二句谓西北吐蕃、回纥侵扰,边患不止,战乱频繁。

25.鱼龙:泛指水族。孤独     :是指入秋之后,水族埋伏,不在波面活动。《水经注》:"鱼龙以秋冬为夜。'相传龙以秋为夜,秋分之后,潜于深渊。

26.故国:指长安。平居:指平素之所居。末二句是说在夔州秋日思念旧日长安平居生活。

27.蓬莱宫阙:指大明宫。蓬莱,汉宫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重修大明宫,改名蓬莱宫。南山:即终南山。

28.承露金茎:指仙人承露盘下的铜柱。汉武帝在建章宫之西神明台上建仙人承露盘。唐代无承露盘,此乃以汉喻唐。霄汉间:高入云霄,形容承露金茎极高。

29.瑶池:神化传奇中女神西王母的住地,在昆仑山。降王母:《穆天子传》等书记载有周穆王登昆仑山会西王母的传奇。《汉武内传》则说西王母曾于某年七月七日飞降汉宫。

30.东来紫气:用老子自洛阳入函谷关事。《列仙传》记载,老子西游至函谷关,关尹喜登楼而望,见东极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过函谷关,后来果真见老子乘青牛车经过。函关:即函谷关。此二句借用典故极写都城长安城宫殿的雄伟气象。

31.云移:指宫扇云彩般地分开。雉尾:指雉尾扇,用雉尾编成,是帝王仪仗的一种。唐玄宗开元年间,萧嵩上疏建议,皇帝每月朔、望日受朝于宣***殿,上座前,用羽扇障合,俯仰升降,不令众人观察,等到坐定之后,方令人撤去羽扇。后来定为朝仪。

32.日绕龙鳞:形容皇帝衮袍上所绣的龙纹光荣夺目,如日光缭绕。圣颜:天子的容貌。这二句意谓宫扇云彩般地分开,在威武的朝见仪式中,自己曾亲见过皇帝的容颜。

33.一:一自,自从。卧沧江:指卧病夔州。岁晚:岁末,切诗题之"秋'字,兼伤年华老大。

34.几回:言立朝时间之短,只不过几回而已。青琐:汉未央宫门名,门饰以青色,镂以连环花纹。后亦借指宫门。点朝班:指上朝时,殿上依班次点名传呼百官朝见天子。此二句慨叹自己晚年远离朝廷,卧病夔州,虚有朝官(检校工部员外郎)之名,却久未参与朝列。

35.瞿塘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之南,名胜之地。

36.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

37.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通御气:此复道因系便利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

38.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巡游芙蓉园。史载,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

39.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黄鹄:鸟名,即天鹅。《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此句是说因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

40.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锦缆,彩丝做的船索。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此句说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

41.歌舞地:指曲江池苑。此句是说从前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芜孤独     ,令人不堪回首。

42.秦中:此处借指长安。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43.昆明池: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

44.武帝:汉武帝,亦代指唐玄宗。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旌旗:指楼船上的***旗。《汉书食货志(下)》:"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45.织女:指汉代昆明池西岸的织女石像,俗称石婆。《三辅黄***》卷四引《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在今斗门镇东南的北常家庄四周有一小庙,俗称石婆庙。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约190厘米,即汉代的昆明池的织女像。机丝:织机及机上之丝。虚夜月:空对着一天明月。

46.石鲸: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三辅黄***》卷四引《三辅故事》曰:"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汉代石鲸今尚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47.菰(gū):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牢固,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此句是说菰米漂移在昆明池面,菰影倒映在水中,望过去黑压压一片,像乌云一样浓密。

48.莲房:即莲蓬。坠粉红:指秋季莲蓬成熟,花瓣片片坠落。中二联刻画昆明池晚秋荒芜萧瑟之景。

49.关塞:此指夔州山川。极天:指极高。唯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只有飞鸟可通。此句指从夔州北望长安,所见惟有崇山峻岭,恨身无双翼,不能飞越。

50.江湖满地:指漂泊江湖,苦无归宿。渔翁:杜甫自比。

51.昆吾:汉武帝上林苑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汉书扬雄传》:"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湖、昆吾。'御宿:即御宿川,又称樊川,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至韦曲一带。《三辅黄***》卷四:"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帝为离宫别院,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逶迤:道路曲折的样子。

52.紫阁峰:终南山峰名,在今陕西户县东南。阴:山之北、水之南,称阴。渼(měi)陂(bēi):水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唐时风景名胜之地。陂,池塘湖泊。紫阁峰在渼陂之南,陂中可以看到紫阁峰秀美的倒影。

53.香稻啄馀鹦鹉粒:即使是剩下的香稻粒,也是鹦鹉吃剩下的。此句为倒装语序。

54.碧梧:即使碧梧枝老,也是凤凰所栖。同上句一样,是倒装语序。此二句写渼陂物产之美,其中满是珍禽异树。

55.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相问:赠送礼物,以示情意。《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56.仙侣:指春游之伴侣,"仙'字形容其美妙。晚更移:指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处,以尽游赏之兴。

57.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明丽的文笔。《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干气象:喻指自己曾于天宝十载上《三大礼》赋,得唐玄宗欣赏。

58.白头:指年老。望:望京华。

《秋兴八首》赏析/鉴赏

《秋兴八首》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怀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若论它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肯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行颠倒。从整体看,从诗人身在的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落,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境况、今昔对比的哀愁。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目睹国家残缺,而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所以望长安,写长安,动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为理解这组诗的结构,须对其内容先略作说明。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担心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剧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其次、三首。其次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终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孤独     ,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剧烈怀念。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其次首的延长。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安静,而这种安静给带来的却是烦扰担心。面临种种冲突,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愁闷担心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象"弈棋'一样彼争此夺,反复不定。人事的更变,纲纪的崩坏,以及回纥、吐蕃的连年进犯,这一切使诗人深感国运大非昔比。对杜甫说来,长安不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他在这唐代的***治中心住过整整十年,深深印在心上的有依恋,有喜爱,有欢乐,也有处处"潜悲辛'的苦闷。当此国家残缺、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所熟识的长安景象,一一出现眼前。"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雄伟壮美,早朝场面的庄重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值此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第六首怀想从前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自古帝王州',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第七首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现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美和物产富裕的盛景。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

八首诗是不行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有八个乐章一样。这个抒情曲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落,特殊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快的抒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美飞动、布满豪情的描绘,如对长安宫阙、昆明池水的追述;有表现慷慨悲愤心情的,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就以表现诗人孤独和担心的心情而言,其色调也不尽相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豪迈、宏阔写哀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清丽、安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安静的心绪。总之,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基调的思想心情。它们每一首在八首中又是相互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地表现了主题。

《秋兴八首》中,杜甫除采纳剧烈的对比手法外,反复运用了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组诗的纲目是由夔府望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组诗的枢纽是"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相去遥远,诗中以"接'字,把客蜀望京,抚今追昔,忧邦国安危种种简单感情交织成一个深厚壮阔的艺术境界。第一首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深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四处砧声所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府的往复。其次首,由夔府孤城按着北斗星的方位遥望长安,听峡中猿啼,想到"画省香炉'。这是两次往复。联翩的回忆,又被夔府古城的悲笳所唤醒。这是第三次往复。第三首虽然主要在抒发悒郁不平,但诗中有"五陵衣马自轻肥',仍旧有夔府到长安的往复。第四、五首,一写长安十数年来的***,一写长安宫阙之盛况,都是先从对长安的回忆开头,在最终两句回到夔府。第六首,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从目前的万里风烟,想到过去的歌舞繁华。第七首怀想昆明池水盛唐武功,回到目前"关塞极天惟鸟道'的冷落。第八首,从长安的"昆吾'回到"白头吟望'的现实,都是往复。循环往复是《秋兴八首》的基本表现方式,也是它的特色。不论从夔府写到长安,还是从追忆长安而归结到夔府,从不同的角度,层层加深,不仅毫无重复之感,还起了加深感情,增加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真可以说是"毫发无圆满,波澜独老成'(《赠郑谏议十韵》)了。

情景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诗里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秋兴八首》可说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接下。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天萧森之气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诗人不是简洁地再现他的眼见耳闻,也不是简洁地描摹江流湍急、塞上风云、三峡秋深的外貌特征,诗人捕获到它们内在的精神,而给予江水、风云某种性格。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处处是惊风骇浪,动荡担心;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担心,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勃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易无常和臲硊担心的前途。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这种既把握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人生阅历中最深刻的感情融会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所附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心情苦闷而意境开阔(意指不局促,不狭窄)。苏东坡曾说:"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的确是有见识、有阅历之谈。

杜甫住在成都时,在《江村》里说"自去自来堂上燕',从栖居草堂的燕子的自去自来,表现诗人所在的江村长夏环境的幽静,显示了诗人漂泊后,初获临时安定生活时拘束伸展的心情。在《秋兴八首》第三首里,同样是燕飞,诗人却说:"清秋燕子故飞飞。'诗人日日江楼独坐,百无聊赖中看着燕子的上下翩翩,燕之辞归,似乎有意讽刺诗人的不能归,所以说它有意飞来绕去。一个"故'字,表现出诗人心烦意乱下的着恼之情。又如"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瞿塘峡在夔府东,接近诗人所在之地,曲江在长安东南,是所思之地。黄生《杜诗说》:"二句分明在此地思彼地耳,却只写景。杜诗至化处,景即情也',不失为精到语。至如"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的意在言外;"鱼龙孤独     秋江冷'的写秋景兼自喻;"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的纯是写景,情也在其中。这种情景交融的例子,八首中到处皆是。

前面所说的情景交融,是指情景全都,有力地揭示诗人丰富简单的内心世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此外,杜甫擅长运用壮美、华美的字和词表现肤浅的悲伤。《秋兴八首》里,把长安从前的繁华昌盛描绘得那么气象万千,布满了豪情,诗人早年的欢愉说起来那么快慰、兴奋。对长安的一些描写,不仅与回忆中的心情相适应,也与诗人现实的苍凉感情成为统一不行分割、相互衬托的整体。这更有助读者体会到诗人在国家残缺、个人暮年漂泊时极大的悲伤和抑郁。诗人愈是以满腔热忱唱歌往昔,愈使人感受到诗人虽老衰而忧国之情弥深,其"无力正乾坤'的苦痛也越重。

《秋兴八首》中,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芜、心情的孤独     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缺。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清、凄、残、苦等字眼。然而杜甫在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诗人奇妙的驱遣下,却更有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蓬莱宫阙'、"瑶池'、"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帝旌旗'、"织女机丝'、"佳人拾翠'、"仙侣同舟'都能引起漂亮的联想,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荣。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芜和孤独     ,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剧烈的艺术效果。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假如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其优越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的乐观作用。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也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简单的冲突心情下的统一。

有人以为杜甫入蜀后,诗歌不再有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实,诗人在这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境况不同,思想感情更简单、更肤浅了。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生活的熬炼和创作阅历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秋兴八首》就是明证。

《秋兴》原文及翻译2

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到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孤独     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覆盖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难过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落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肤浅。

夔州的高城上又迎来了落日。每当晚上北斗星消失的时候,我就根据它的方一直查找长安的所在。听到巫峡的猿啼,我真的流下泪来。我也盼望乘着浮槎回到自己的家乡,但这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我还记得我从前春宿左省值夜的时候,晚上熬夜写些明朝的封事,点燃书案上的香。可现在我早已不在那里就职。滞留此地,傍晚时分听到城楼上吹起悲笳,心中升起一股隐然的哀思。你看,山石上爬满了藤萝。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月光是照在藤萝上的,而现在它已经照到河洲前面的芦荻花上面去了。我一夜无眠,始终在怀念长安。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悄悄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每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旧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诗题之"秋'字,兼伤年华老大。

解释

几回:言立朝时间之短,只不过几回而已。青琐:汉未央宫门名,门饰以青色,镂以连环花纹。后亦借指宫门。点朝班:指上朝时,殿上依班次点名传呼百官朝见天子。此二句慨叹自己晚年远离朝廷,卧病夔州,虚有朝官(检校工部员外郎)之名,却久未参与朝列。

瞿塘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之南,名胜之地。

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

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通御气:此复道因系便利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

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巡游芙蓉园。史载,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

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黄鹄:鸟名,即天鹅。《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此句是说因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

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锦缆,彩丝做的船索。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此句说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

歌舞地:指曲江池苑。此句是说从前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芜孤独     ,令人不堪回首。

秦中:此处借指长安。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昆明池: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

武帝:汉武帝,亦代指唐玄宗。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旌旗:指楼船上的***旗。《汉书食货志(下)》:"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织女:指汉代昆明池西岸的织女石像,俗称石婆。《三辅黄***》卷四引《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在今斗门镇东南的北常家庄四周有一小庙,俗称石婆庙。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约190厘米,即汉代的昆明池的织女像。机丝:织机及机上之丝。虚夜月:空对着一天明月。

石鲸: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三辅黄***》卷四引《三辅故事》曰:"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汉代石鲸今尚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菰(gū):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牢固,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此句是说菰米漂移在昆明池面,菰影倒映在水中,望过去黑压压一片,像乌云一样浓密。

莲房:即莲蓬。坠粉红:指秋季莲蓬成熟,花瓣片片坠落。中二联刻画昆明池晚秋荒芜萧瑟之景。

关塞:此指夔州山川。极天:指极高。唯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只有飞鸟可通。此句指从夔州北望长安,所见惟有崇山峻岭,恨身无双翼,不能飞越。

江湖满地:指漂泊江湖,苦无归宿。渔翁:杜甫自比。

昆吾:汉武帝上林苑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汉书扬雄传》:"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湖、昆吾。'御宿:即御宿川,又称樊川,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至韦曲一带。《三辅黄***》卷四:"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帝为离宫别院,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逶迤:道路曲折的样子。

紫阁峰:终南山峰名,在今陕西户县东南。阴:山之北、水之南,称阴。渼(měi)陂(bēi):水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唐时风景名胜之地。陂,池塘湖泊。紫阁峰在渼陂之南,陂中可以看到紫阁峰秀美的倒影。

香稻啄馀鹦鹉粒:即使是剩下的香稻粒,也是鹦鹉吃剩下的。此句为倒装语序。

碧梧:即使碧梧枝老,也是凤凰所栖。同上句一样,是倒装语序。此二句写渼陂物产之美,其中满是珍禽异树。

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相问:赠送礼物,以示情意。《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仙侣:指春游之伴侣,"仙'字形容其美妙。晚更移:指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处,以尽游赏之兴。

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明丽的文笔。《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干气象:喻指自己曾于天宝十载上《三大礼》赋,得唐玄宗欣赏。

白头:指年老。望:望京华。

赏析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写下这组诗。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特别孤独     、抑郁的。

《秋兴》原文及翻译3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孤独     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翻译」

听说长安的***坛就像一盘未下完的棋局,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受的***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伤。

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国运今非昔比,王侯们的家宅更换仆人,无奈宦官当道,贤臣良相更成泡影。

中心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治上我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回纥内侵,关山号角雷动、兵戈挥舞;吐蕃入寇,传递情报的战马正急速奔驰。

在这国家残缺、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状况下,从前在长安的生活经常呈现在怀想之中。

「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唐代诗人秋杜甫于唐大历元年(766)秋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此写下这组诗。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特别孤独     抑郁。

「赏析」

《秋兴八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全诗感物伤怀,借深秋衰惨冷寂之景抒写人之暮年,知交零落,漂泊无依,空怀理想的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

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落,特殊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穿插着轻快欢快的抒情。每一首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的思想心情。

《秋兴八首其四》(即本诗)是组诗的前后过渡,"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

「后人评诗」

《后村诗话》:公诗叙乱离,多百韵,或五十韵,或三十韵,惟此篇最简而切也。

《瀛奎律髓》:广德元年癸卯冬十月,、吐蕃入长安,代宗幸陕。安、史死久矣,而又有此事,故曰"奕棋'。然旨篇有云:"巫山巫峡气萧森',即大历初诗也。

《杜臆》:遂及国家之变。则长安一破于禄山,再乱于朱泚,三陷于吐蕃,如奕棋之迭为胜败,而百年世事,有不胜悲者。

《姜斋诗话》:至若"故国平居有所思',"有所'二字,虚笼喝起,以下曲江、蓬莱、昆明、紫阁,皆所思者,此自《大雅》来。

《唐诗评比》:末句连下四首,为作提纲,章法奇绝。

《钱注杜诗》:肃宗收京已后,中外多故。公不以移官僻远,憋置君国之忧,殆欲以沧江遗老,奋袖屈指,覆定百年举棋之局,非徒哀痛晼晚,如昔人愿得人帝城而已。

《杜诗解》:"闻道'妙。不忍直言之也,也不敢遽信之也。二字贯全解。世事可悲,加"百年'二字妙。正见先生满肚真才实学,非腐儒呴吁腹诽迂论("闻道长安'二句下)。"迟'上用"羽书'妙。羽书最急,而复迟迟,想见当时世事("征西车马'句下)。"故国'下用"平居'字妙。我自思我之平居尔,岂敢于故国有所怨讪哉("故国平居'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查慎行:三、四紧承"似奕棋',若如评语,则首句反无着落。冯舒:历看选家,自南宋以来,万历以上,不知何以只选此首?冯班:何以只选一首,好大胆!纪昀:八首取一、便减多少神采。此等去取,可谓庸妄至极!

《唐宋诗醇》:陈廷敬曰:末句犹云:"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目前。'此结本章以起下数章。

《读杜心解》:四章正写"望京华',又是总领。为前后大关键。"奕棋'、"世事'不专指京师屡陷,观三、四,单以"第宅'、"衣冠'言可见"故国思'缴本首之"长安',应前首之"望京',起前后之分写,通身锁钥。

《杜诗集评》:似极力言之,仍自悠闲不尽。

《杜诗镜铨》:三、四言朝局之变更,五、六言边疆之多事。当此时而穷老荒江,了无施其变化飞腾之术,此所以回忆故国,追念平居而不胜慨然也。

《秋兴》原文及翻译4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到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覆盖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难过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落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肤浅。

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秋兴八首》是唐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此写下这组诗。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特别孤独     抑郁。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躲避战乱而借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穿,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善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比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缺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担心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覆盖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绽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到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担心、前途未卜的境况和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肤浅。

颈联由连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靠,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肤浅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行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理想。他喜爱生活,喜爱人民,喜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赐予揭露和批判。他怜悯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一般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宏大。

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

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精确     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