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_第1页
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_第2页
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_第3页
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_第4页
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2023/5/27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电源的分类什么是PowerSupply?PowerSupply负载Vin,IinPowerSupply是一种提供电力能源的设备,它可以将一种电力能源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电力能源形式,并能对其进行控制和调节。上级电能形式Vo,Iof,phasef,phase根据转换的形式分类:AC/DC,DC/DC,DC/AC,AC/AC根据转换的方法分类:线性电源,相控电源,开关电源根据调控的效果分类:稳压,恒流,调频,调相根据调控的方法分类:传统反馈控制,矢量控制,数位控制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衡量电源的重要指标1。稳压系数(线性调整率LineRegulation) K=△U/△Ui;S=(△Uo/Uo)/(△Ui/Ui)2.负载调整率(LoadRegulation) 在额定输入电压下,负载电流从零变到满载电流时,输出电压最大的相对变化量,商品化电源都在3%以内。3.内阻 R=∣△Uo/△Io∣Ω4.纹波 输出电压的纹波包括噪声的绝对值大小(峰峰值)5.纹波电压抑制比(PSRR) Uiw/Uow6.响应时间 负载改变开始到电源输出电压稳定需要的时间7.效率 η=Pi/Po;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一.线性电源基础1。串联调整型调整管取样电阻比较放大基准电压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2。并联联调整型Va↑→Vb↑→I3↑→I1↑→I2↓→Va↓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串联型:效率比并联型高;由于交流纹波电流与信号退耦回路重叠因此干扰较大;响应速度不如并联型;并联型:效率很低;干扰小;响应快,适合于功率放大器等要求响应快的场合但不论是串联型还是并联型线性稳压电源的交流纹波电流都远小于开关电源。串联型电路中所谓的交流噪声较大,只是相对于并联型而言,当相对于开关型电源则其额外附带的噪声极小;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二.线性电源的应用串联稳压电源应用一: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串联稳压电源应用二:恒流源做Q8负载,提高交流反馈增益,减小反馈误差;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串联稳压电源应用三:选择可低压工作,噪声较低,最好是轨对轨的双极型精密运算放大器,GBW不能高,在10MHz以下;D2可避免U1工作在较低的输出电压状态,否则电源无法输出较低电压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电子滤波器降低噪声,提高电源噪声抑制比,可将噪声抑制到uV级别;相当于扩大了滤波电容到N倍;故滤波效果也提升了N倍;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并联稳压电源应用一: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前置放大器的甲类并联稳压电源(应用二)恒流源差分误差放大器,类似于运算放大器并联调整管适用于对噪声要求极高的发烧级音响前置放大电路的供电电源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 前置放大器中用过两种稳压电源,一种为一般的三端稳压,另一种为带有源伺服的三端稳压,效果均不很理想。后来试制了一并联甲类稳压电源,效果满意,电路如下图。

该稳压电路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恒流输出电路,由BG1~BG4及D1、D2,R1、R2等构成,恒流电流由D1、R1、D2、R2的电压和电阻值确定,约160mA,足以驱动任何纯甲类前置放大器。第二部分由BG5~BG12等构成误差电压放大电路。第三部分由BG13~BG16组成分流控制电路。当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由R11~R14检测到的误差信号送到差分放大级放大后,由其集电极输出去控制BG15、BG16的分流电流,改变分流调整管的导通压降,达到稳压的目的。

制作时,BG1、BG2、BG15、BG16要加上小型散热器,R1、R2、R17、R18用2W以上电阻,余下电阻用1/4W的金属膜电阻即可,小功率三极管全部用Y档(β在120~240之间),不用配对,调整R12使正负电源对称,然后用固定电阻代替即可。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过压保护电路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1A跟随器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LinearVoltageRegulator介绍工频(50/60Hz)变压器(AC-AC)开关电源(AC-DC)开关电源(DC-DC)线性调压电源(DC-DC)√调压器种类(降压)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功能框图调整管参考电平比较放大器ViVoR1R2反馈电压Vo=VrefX(1+R2/R1)----AMS1117,1084,1085系列Vo=VrefX(1+R1/R2)----TPS763xx系列过流保护过热保护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调整管种类达林顿+NPNPNP+NPNPNPPMOSPMOS+NMOS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电路形式控制电路ViVoROIb调压器工作模式可以用NPN晶体管的电流特性曲线描述(如右图)。工作区间分为线性区和饱和导通区。

正常工作时使用的是饱和导通区。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等效电路VoRORiVoROβIbIb

在线性区,等效一个可变电阻在饱和区,等效一个受控的电流源 电流源:β*Ib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工作原理:正常工作区(饱和调整区间)

工作点P0对应工作输出电流为Ic2

当负载变大,输出电流增加到Ic3时,P0移动到P2`

在P2`工作点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输入电压Vi增大,而输出电压不变,Vce就会相应增大,因此,工作点由P2`移动到P2

同理在P2`状态下,输入电压Vi减小,工作点将由P2`移动到P1

如果输入电压进一步下降,会使得控制环路无法正常调整,输出电压将随输入电压下降而下降。---跌落区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工作原理:跌落区(线性调整区)

输出电压跌落区可以定义为稳压器的输输入电压过低,使得内部调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输出电压随着输入电压的降低而降低。

Ib1对应线性区Rj等效电阻Vce/Ic最大

Ib7对应线性区Rj等效电阻Vce/Ic最小右图工作点由P1移动到P2后,输入电压进一步降低,P2开始进入跌落区进入跌落区后,输入电压进一步减小,Ib也会相应减小,工作点移动到P3

输入电压再进一步减小,工作点达到Pto输出电压关闭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输入电压特性

右图是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关系坐标图(以TPS763333.3VLDO为例)

2.3V以下为关断区2.3V到3.6V为跌落区

3.6V到10V为正常调节区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性能参数DropoutVoltage(最小工作压差): 调压器正常工作所必须的输入输出之间的电压差。它由调整管类型,拓扑结构决定。

a)达林顿+NPN: Vdropout=Vce(sat)+2*Vbe≈1.6~2.5V b)PNP+NPN: Vdropout=Vce(sat)+Vbe≈0.9~1.3V c)PNP: Vdropout=Vce(sat)≈0.15~0.4V d)PMOS,PMOS+NMOS:Vdropout=Io*Ron≈35~350mVb),c)和d)又称为LDO(LowDropoutVoltageRegulator)2.QuiescentCurrent(静态电流):--越小越好 静态电流=输入电流-输出电流,Iq=Ii-Io

静态电流包括偏置电流,调整管驱动电流(没有流出电压输出管脚的部分)。它由调整管类型,拓扑结构,温度决定。晶体管是电流驱动型,MOS管是电压驱动型,MOS的Iq比晶体管小。

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性能参数3.效率:--越高越好效率=Io*Vo/((Io+Iq)*Vi)*100

压差越小,效率越高静态电流越小,效率越高参数达林顿NPNPNPNMOSPMOS最大输出电流Io大大大中中静态工作电流Iq中中大小小最小压差Vdrop1.6~2.50.9~1.30.15~0.40.035~0.350.035~0.35速度Speed快快慢中中5种常用的调整管参数对比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性能参数4.LineRegulation(线性调整率):--越小越好

LineRegulation指的是在相同负载,不同输入电压时,输出端电压的稳定能力。物理公式:△Vo/△Vi=(1+R2/R1)/(β*ga*(Ro+Rce))β:调整管的增益,ga:比较放大的增益

β*ga:环路增益,提高环路增益,负载越小,调整管内阻越小,线性调整性能越好。5.LoadRegulation(负载调整率):--越小越好

LoadRegulation指的是在不同负载,相同输入电压时,输出端电压的稳定能力。物理公式:△Vo/△Io=(1+R2/R1)/(β*ga)β:调整管的增益,ga:比较放大的增益

β*ga:环路增益,提高环路增益,可以提高负载调整率。

附:Line/LoadRegulation测试方法:为了减小温度影响,保证结温恒定,测试时使用低占空比的测试信号。(60uS脉动周期,输入电压变化,输出负载变化)

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性能参数6.ThermalRegulation(热调整率):--越小越好指在加固定输入电压,带固定负载后的t(通常几十mS)时间内,查看输出电压的变化率。测试结果扣除前60uS的Load/Line调整率。如:测试输入6V,负载Io=100mA,t=10mS7.TemperatureStability(温度稳定度):--越小越好指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在固定输入电压,带固定负载,输出电压的变化率

AMS1084:正常工作温度结温:0~150度,稳定度0.5%8.TransientResponse(瞬态反应):--越小越好指在输出电流Io突变的时候,输出电压跳变的最大电压值。物理公式:△Vtr,max=(Io,max*△t1)/(Co+Cb)+△Vesr△t1:第一个脉冲宽度

Co:输出滤波电容△Vesr:Co的ESR产生的电压

Cb:退耦电容减小滤波电容ESR,增大滤波电容,减短反应时间△t1,提高瞬态反应性能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性能参数9.RippleRejection(纹波抑制比):--越小越好又称为电源抑制比,是指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率,用dB表示。这个和前面的线性调整率有点相似。但是纹波抑制比加入了对输入电压变化的频率的定义。因此,更详细说是输入电压在不同按照不同频率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率。也就是说,提到纹波抑制比参数需要带频率参数。如:AP1122:在输入电压变化为120Hz时,纹波抑制比是60dB。右下图是纹波抑制比曲线图和线性调整率一样提高环路增益可以提高纹波抑制性能,另外使用大容值,低ESR滤波电容也可以提高性能。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使用注意输出电容ESR(TunnelofDeath):反馈:输出电压通过电阻分压采样后和内部的参考电压一起分别送入比较放大器的”-”,”+”端,比较放大器控制调整管,保证输出电压稳定。为了保证器件工作稳定通常都是采用负反馈,也就是反馈信号和输出信号在极性相差180度。而使用中由于有相位偏移存在,实际很难保证完整的-180度。一个稳定的电路,需要有20度的相位余量。 由频域波特图分析外部滤波电容ESR对相位影响比较大,太大,太小都会影响器件稳定性。厂商会根据器件给出输出滤波ESR的范围(如右图)ESR取值范围在0.2~9欧姆。此外,容值建议<1000uF,容值太大容易造成上电瞬间损坏调整管。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使用注意2.反馈电阻网络精度的影响:△Vo=(△R1+△R2)/(R1±△R1)*VrefR1的精度对稳定的精度影响较大。3.热设计:

a)Junctiontemperature:内部半导体温度

b)Casetemperature:器件外壳温度

c)Ambienttemperature:环境温度

d)ThermalResistance:热阻,每1W功耗对应的温升,单位℃/W,温升有相对关系,比如相对于环境温度的温升。

e)JunctiontoAmbientthermalResistance(θja):结点到环境的热阻。和IC封装,材料,PCBlayout,空气对流因数相关。

f)JunctiontoCasethermalResistance(θjc):结点到外壳热阻,和IC封装,材料相关。

Regulator的消耗功率Pd=(Vi-Vo)*Io

器件的结温=Pd*θja+环境温度=(Vi-Vo)*Io*θja+环境温度

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总结1)稳压器正常工作时,调整管工作在饱和导通区。2)最小压差:

a)达林顿+NPN:Vdopout=Vce(sat)+2*Vbe≈1.6~2.5Vb)PNP+NPN:Vdropout=Vce(sat)+Vbe≈0.9~1.3Vc)PNP: Vdropout=Vce(sat)≈0.15~0.4Vd)PMOS,PMOS+NMOS:Vdropout=Io*Ron≈35~350mV2)静态电流,效率:特别是手持,使用电池的设备。3)输出电压精度:

a)LineRegulation(线性调整率):--越小越好

b)LoadRegulation(负载调整率):--越小越好

c)

ThermalRegulation(热调整率):--越小越好

d)TemperatureStability(温度稳定度):--越小越好

e)TransientResponse(瞬态反应):--越小越好

f)

RippleRejection(纹波抑制比):--越小越好4)输出电容ESR注意避开死区5)热设计考虑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带电子负载功能的数控稳压恒流电源制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模拟之道首先在于善于借鉴学习,有了广博的基础,才能自我创新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核心原理图Q9导通,Q4导通为恒压恒流模式,Q9截止,Q4截止为电子负载模式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U3C为补偿R43取样电阻上的压降,否则P8输出的电压值将与设定值有误差,R4,R3比例值取与R1,R2相同,R1,R2是放大,则R4,R3是衰减,正好形成补偿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假设输出电压升高,则R1,R2取样点电压升高,则运放U3A的反相端电压高于Vpwmv的设定电压,运放输出电压变小,Q5的导通程度减小,则Q2的基极电流变小,对应的Q2集电极电流也变小,故输出电压下降,形成了稳定的负反馈过程,其中C42为调节U3A的相位补偿,C42越大,则越稳定,但稳定时间也越大,瞬态负载响应会变差;故需要试验确定。当R1/R2*R3/R4=1时,Uout=(R1+R2)/R2*Vpwmv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Vpwma为设定的恒流值,Ur43经过运放U3D同相放大后通过R40进入U3B的反相端,并与Vpwma比较,如果Ur43不够大,则U3B输出为11V,Q7饱和导通,可看成导线;因此Vpwma为最大电流的设定端子;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假设突然出现了负载过载情况,则Ur43输出电压较大,导致运放U3B的输出电压变低,Q7的导通程度下降,Q7集电极电压上升,Q5进入饱和导通,Q2的基极电流取决于Q7的集电极电流,形成了电流负反馈,使得Vpwma与Ur43放大后的电压相等,此时工作于恒流阶段,判断处于恒压还是恒流,只要采样ADC4的电压,当ADC4为接近电源电压时,工作于恒流,否则为恒压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当Q4导通时,Q6的栅极电压被嵌位为0V,故无法导通,所以Q6截止,不起作用。当Q4截止时,U4A起作用,Q6导通;此时工作于电子负载状态,P8为电源,输出电流,故Ur43为负压;假设负载输出的电流未达到预设值,即|Ur43|较小,经过U3D同相放大,U4B反相放大后与Vpwma比较,显然小于Vpwma,U4A输出电压抬高,增大Q6的导通程度,从P8吸取更多的电流,从而使|Ur43|变大,放电电流与预设值相同。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升压恒流稳压电源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三.恒流源的应用制作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可消除低电压噪声及电位的影响;R5,R3会有一定的误差电流流过;R3=R4=R5时,I=Vin/Rref确保R3,R5>>Rref1,至少大两个数量级以上;Va=2*Vin;Vb近似为Vin故I=(Va-Vb)/Rref=Vin/Rref;AB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RTD温度传感器供电电源PT100铂电阻(RTD)供电电源设计,如右图未采用恒流源,不能体现恒流源输出阻抗无穷大的优点,对于测量精度有影响;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增加了一级有源滤波器,可降低噪声V1V2(V2+Vref)/2=V1/2=V3;V2-V1=-Vref;V3V3=(Vref+V2)/2V2=2V3-Vref;V1=2*V3;I=(V1-V2)/R10=(2V3-2V3+Vref)/R10=Vref/R10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Vout=Vref+Vc;I=(Vout-Vc)/R1;I=Vref/R1;AD8603的Vos大小及温漂,Rail-Rail特性,偏置电流的大小及温漂;都会影响恒流源的温度特性;AD8276内部电阻温度特性一致,故增益随温度的变化改变极小,这也是差分放大器具备高共模抑制比的特性决定的。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OP的反相端接近0V,必须选用轨至轨OP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Io=[(Vin+Vref)-Vref]/R1=Vin/R1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激光二极管驱动恒流源电路I=Vin/10/1mA;当Enable引脚大于1V时,Q2导通,将Q1的基极嵌位为0V,Q1不导通,当不增加上二极管时,运放输出为高,可能会有部分电流注入Q1使Q1关断不完整,有了上二极管,则将输入信号近似拉低为0.07V,而运放的反相端注入Enable电压,确保反相端高于同相端,运放输出为负供电,保证Q1不会有基极电流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高效率恒流源2N3904提供关断功能;R5为检流电阻,LT1006为低电压工作的运放,用来放大R5两端的电压信号,R2,C4构成滤波器,滤除噪声;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大功率宽带压控恒流源,可用以驱动交流的氦光灯线圈等场合;LT1194为高速差分放大器,内部固定增益为10倍,无需外围电阻。不同于之前的LT1990,LT1990是增益可选,低带宽的全差分放大器;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高效率升压恒流源驱动白光LEDLT6100:固定增益可选的差分放大器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LT1635片内自带基准的运放;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Vout1=-I*Rs*5+VinVout2=-1/(1k*10nF)*∫Vout1只要Vout1不等于0,Vout2就持续变负,IRF9530导通程度加大,流过Rs电流变大,直到Rs的压降刚好等于Vin,Vout1才等于0,Vout2才不再变化,电路稳定;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数控恒流源(应用一)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开关电源的元件构成开关电源的基本元件:有源开关(Switch)二极管(Diode)电感(Inductor)电容器(Capacitor)变压器(Transformer)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采样电路比较放大基准电源V/F转换震荡器基极驱动开关器件变压器整流滤波保护电路功率因素校正滤波整流浪涌抑制输入电路变换电路输出电路控制电路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T截止,D导通,uE≈-UD;L释放能量,C放电。T、D均工作在开关状态。T饱和导通,D截止,uE≈UI;L储能,C充电。uB=UH时uB=UL时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②波形分析及输出电压平均值关键技术:大功率高频管,高质量磁性材料稳压原理:若某种原因使输出电压升高,则应减小占空比。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③稳压原理脉冲宽度调制式:PWM电路作用:

UO↑→Ton↓→δ↓→UO↓其它控制方式:脉冲频率调制式:UO↑→T↑(脉宽不变)→δ↓→UO↓混合调制式:UO↑→T↑Ton

↓→δ↓→UO↓在串联开关型稳压电路中UO<UI,故为降压型电路。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④脉宽调制电路的基本原理比较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调整管UO↑→UN1↑→UO1↓(UP2↓)→uB1的占空比δ↓→UO↓UO↓→UN1↓→UO1↑

(UP2↑)→uB1的占空比δ↑→UO↑uP2与uB1占空比的关系UP2↑δ↑稳压原理: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非隔离降压开关稳压电路(Buck电路)Uo/Ui=ton/(ton+toff)=ΔL>2*(Vi-Vo)*Ton/IomaxF=1/

[2pi*(LC)0.5]<Fpwm/10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非隔离型升压开关稳压电路(Boost电路)Uo/Ui=1/(1-Δ)L=Vi*Ton*Toff/[2*Io*(Ton+Toff)]F=1/

[2pi*(LC)0.5]<Fpwm/10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非隔离型反压电路(Cuk)UiIDUoIDSIDVDIDCIDLUo/Ui=-Δ/(1-Δ)L为传输能量的器件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自动升降压变换器(Buck-Boost)N2C1TC2L2RUoVDL1SUiUo/Ui=-Δ/(1-Δ)

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SEPIC拓扑结构开关电源在很多时候,设计者们总是要面对一组非孤立存在的电源规格参数,其中输出电压介于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他们必须在SEPIC及反激式拓扑之间作出选择。通常,他们会选择反激式拓扑,主要原因是对SEPIC缺乏了解,而这种选择可能并不是最合理的;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这种电路的电流和电压波形与连续电流模式(CCM)反向电路类似。开启Q1时,其利用耦合电感主级的输入电压,在电路中形成能量。关闭Q1时,电感的电压逆转,然后被钳制到输出电压。电容C_AC便为SEPIC与反向电路的差别所在;Q1开启时,次级电感电流流过它然后接地。Q1关闭时,主级电感电流流过C_AC,从而增加流经D1的输出电流。相比反向电路,这种拓扑的一个较大好处是FET和二极管电压均受到C_AC的钳制,并且电路中很少有振铃。这样,我们便可以选择使用更低的电压,并由此而产生更高功效的器件。可采用耦合电感或者两个分立的电感;输入输出隔离,具备短路保护;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SEPIC自动升降压电路LTC1871SEPIC自动升降压集成电源芯片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同步整流电路设计采用MOS管替代传统BUCK,BOOST电路中的二极管;通过控制四个MOS管的不同工作状态可实现BUCK,BOOST功能的切换;优点:1.当输出电压低时,效率远高于传统结构;2.可大大改善开关电源的瞬态负载响应;3.降低自身发热,提高系统稳定性;缺点:静态功耗有所增加;成本增加;控制电路复杂;需要有完善的死区时间控制,否则有共态导通现象,增大损耗及不安全性;同步降压整流拓扑结构同步升压整流拓扑结构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完整的可实现升降压功能的同步整流拓扑降压模式:Q4保持直通,Q3截止;Q1,Q2为互补对称的PWM导通;升压模式:Q1保持直通,Q2截止;Q3,Q4为互补对称的PWM导通;当Vin较低,譬如低于5V以下时,四个管子的导通驱动较为困难;因此为了保证在Vin较大范围时电路都能自动升降压,需要对每个MOS管采用自举升压的高速驱动;设计分立的自举升压电路复杂度较高,电路面积大,因此可采用合适的集成驱动芯片,但可工作于低压范围的驱动芯片选型较难;为了保证较高的效率,通常要减小驱动PWM的频率,但也就相对来说要求选择较大的电感,电感饱和可能性变大,需要有足够余量;效率高,电感大,则需要较大的电容构成LC才能获得较低的纹波;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基于TPS40190的同步降压整流集成芯片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TL5001构成的分立同步降压整流DC-DC稳压电源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非隔离型降压开关电源应用电路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非隔离降压开关电源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非隔离升压应用电路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隔离型开关变换器S2S1LCRN1N1N2N2UiUoT1.推挽型变换器S1和S2轮流导通,将在二次侧产生交变的脉动电流,经过全波整流转换为直流信号,再经L,C滤波,送给负载。由于电感L在开关之后,所以当变比为1时,它实际上类似于降压变换器。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2.半桥型变换器C2UiS2S1LRN1N2N2UoTC1C2当S1和S2轮流导通时,一次侧将通过电源-S1-T-C2-电源及电源-C1-T-S2-电源产生交变电流,从而在二次侧产生交变的脉动电流,经过全波整流转换为直流信号,再经L、C滤波,送给负载。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3.全桥型变换器CUiS3S2LRN1N2N2UoTS4S1当S1、S3和S2、S4两两轮流导通时,一次侧将通过电源-S2-T-S4-电源及电源-S1-T-S3-电源产生交变电流,从而在二次侧产生交变的脉动电流,经过全波整流转换为直流信号,再经L、C滤波,送给负载。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4.正激型变换器TN3CLRN2UoSN1VD2VD3Ui当S导通时,原边经过输入电源-N1-S-输入电源,产生电流。当S断开时,N1能量转移到N3,经N3-电源-VD3向输入端释放能量,避免变压器过饱和。VD1用于整流,VD2用于S断开期间续流。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5.隔离型Cuk变换器N2C12TC2L2RUoSN1VDUiL1C11当S导通时,Ui对L1充电。当S断开时,Ui+EL1对C11及变压器原边放电,同时给C11充电,电流方向从上向下。附边感应出脉动直流信号,通过VD对C12反向充电。在S导通期间,C12的反压将使VD关断,并通过L2、C2 滤波后,对负载放电。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开关电源实例运放U2A用来调节输出电压;U2B用来设定最大的恒流值;稳压二极管与三极管用来做过压保护;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开关型恒流源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直流电源的并联均流设计输出阻抗法;主从均流法;平均电流自动均流法;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法;外加均流控制器法;最大电流均流法:在n个并联的模块中,输出电流最大的模块,将自动成为主模块,其余的模块则为从模块。各从模块的电压误差依次被整定,以校正负载电流分配的不均衡。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冗余,不会因某一个模块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UCC29002则为采用最大电流均流法的控制器;电子系统设计低压电源的设计直流电源的并联均流设计拟设计制作两路数控的直流稳压电源,两路电源可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在组合使用时可以选择并联/串联模式,在并联使用时自动均衡两路的输出电流,同时具有过流功能。方案一:分为主、从两个电路;主电路负责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