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以下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C60则是碳的化合物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由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活性炭可以吸取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B.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D.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COCO2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CCO2CO以以下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B.CO可以作燃料D.CO能用于人工降雨B. C. D.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大气中氢气含量高达90%.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为了防止地球被木星吸引而导致解体,小伙伴们利用点燃木星上的气体混合物后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反推地球脱离木星引力。以下关于“木星爆炸”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B.被木星吸引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为燃烧供给了可燃物C.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D.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水以下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救火时,不要贸然翻开全部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集中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一辆严峻超载货车在急速下坡时轮胎发生燃烧,导致货车起火,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造成货车起火的直接缘由是〔〕货车轮胎与空气接触B.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上升到达着火点C.货车在下坡车速较快D.制造轮胎的橡胶是可燃物点燃小林査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信息:①2Na+Cl2
2NaCl点燃②2Mg+CO2
2MgO+C,由此形成以下生疏,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A.燃烧不愿定要有氧气参与B.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有局限性C.反响①是化合反响D.反响①可用于工业生产大量食盐分类是争论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洁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假设整个大圆圈表示纯洁物,则以下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红磷 B.干冰 C.乙醇 D.铁锈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严峻影响人类的生存。以下做法.的是A.开发能源,实行低碳排放B.煤炭脱硫,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C.植树造林,削减土壤沙漠化D.污水要集中排放到大海和江河中CO、CO、H
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展以下试验(假设每步反响2 2均完全进展);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CO、CO、H2 2CO,确定含有H
CO2 2原混合气体中确定含有H2COCO2CO2生成学习化学是为了形成正确的化学观。以下有关化学的观点的是A.摩拜单车、小黄车等共享单车有利于人们低碳出行,更好地保护环境B.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C.燃烧秸秆不会造成雾霾D.研制可降解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响B.该转化系统中水可以循环使用C.光电转换器中电能转化为光能D.氢气和氧气反响生成水是吸热过程在消防学问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响的状况下发生的爆炸,以下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硝酸铵和水;④固体氢氧化钠和水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今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的化石燃料,以下关于可燃冰的生疏,正确的选项是( )一种化合物C.一种可再生能源
一种高效清洁能源D.一种可以燃烧的固态水“无焰食品加热器”给户外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加热器内的物质有镁粉、氯化钠、铁()A.金属粉与水的反响是吸热反响B.该反响是利用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参与氯化钠是为了促进反响的进展D4种元素以下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试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试验Ⅰ中蜡烛熄灭、试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通过上述试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C.试验Ⅲ中蜡烛熄灭,由于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响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试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削减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C+H2O()A.元素的种类
H2+CO,反响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目前,很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酒精的燃烧是为了上升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会上升机制炭的着火点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1.2023118日,美国加州发生特大型山火,历时半月才将其根本扑灭。以下关于森林火灾应急处理措施或缘由不合理的是()A.砍掉或清理大火面前的枯槁树枝、树叶等可燃物,到达隔离可燃物的目的B.用大量沙子灭火,到达隔绝空气的目的C.紧急疏散火灾四周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到达削减损失的目的D.飞机播撒干冰,到达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目的22.以下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D.钻木取火是由于摩擦生热,使温度到达了可燃物的着火点23.以下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一样,性质一样.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枯燥纸花变红.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反比.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展灯火试验.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复原性和可燃性.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③④⑤24.以下灭火方法中,与“熄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完全一样的是〔〕A.纺织物着火时用水喷淋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C.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古籍着火D.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25.100g36%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300g B.50g C.100g D.150g【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详解】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此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此选项错误;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应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是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此选项错误。应选C。2.B【解析】A、活性炭可以吸取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正确;B、对于确定条件下,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不能降低,错误;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而降低肥效,故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正确;D、金刚石是自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故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正确。应选B。3.B【解析】试题分析:A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4.D【解析】【详解】A、图中标志是易燃物,与燃烧有关,故A错。B、图中标志是制止携带火种,与燃烧有关,故B错。C、图中标志是易燃氧化物,与燃烧有关,故C错。D、图中标志是节约用水,与燃烧无关,故D正确。应选D。5.B【解析】【详解】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A正确;B、氧气不是可燃物。B错误;C、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D、氢气燃烧生成水,D正确。应选:B。6.B【解析】A;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无法转变,错误;C、救火时,不要贸然翻开全部门窗,否则空气;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拢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正确。D。7.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中的表达及燃烧的条件可知,在急速下坡时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上升到达着火点,故答案选择B考点:燃烧条件8.D【解析】【详解】A、钠能够在氯气中燃烧,镁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愿定要有氧气参与,该选项说法正确;B、镁失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说明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有局限性,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响①两种反响物生成一种生成物,属于化合反响,该选项说法正确;D、钠在氯气中燃烧能够生成氯化钠,但是不能用于生产食盐,这是由于钠有猛烈的腐蚀性,氯气有毒,并且生产本钱很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应选:D。9.B【解析】【分析】纯洁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详解】A、由图可知,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A.AB、干冰为固体的二氧化碳,BC、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属于化合物,C不正确;DDB。10.D【解析】【详解】A、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就主要来自现代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的燃烧,要想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就要开发能源,实行低碳排放,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空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煤的燃烧,煤炭脱硫,可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近些年的乱砍滥伐使土地沙漠化严峻,也是沙尘暴日益频繁,要削减土壤沙漠化,削减沙尘暴;就要植树造林,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污水要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到江河中,要不然会污染日益缺乏的水资源,污水集中排放到大海和江河中,做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点睛】依据现代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化石燃料,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就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就可削减酸雨;近年来沙尘暴频繁,就是由于土壤沙化严峻;污水要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到江河中,要不然会污染日益缺乏的水资源来分析推断做法是否正确。11.B【解析】【分析】赤热的碳会和二氧化碳反响生成一氧化碳,体积增大一倍;能使氧化铜变红色的气体具有复原性;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依据各气体的性质进展推导验证.〔气体在一样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一样,分子数也就一样〕。【详解】碳和二氧化碳反响会生成一氧化碳,会使气体体积增大一倍,依据①可知,混合气通过碳后气体体积不变,可以知道混合气中确定不含二氧化碳;②通过氧化铜后,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混合气中存在复原性气体,③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通过氧化铜后生成了水,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氢气,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确定没有二氧化碳,确定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故B正确,通过①的分析可以确定混合气中没有二氧化碳,依据④的分析可知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故D错误。应选B【点睛】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异,设计试验,试验中消灭明显的现象差异,到达鉴别物质的目的。12.C【解析】A、摩拜单车、小黄车等共享单车有利于人们低碳出行,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B、垃圾中有很多有用的资源,可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正确;C、燃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缘由之一,错误;D、研制可降解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正确。应选C。13.B【解析】【分析】依据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利用水的分解反响和燃料电池中的反响来分析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并推断各选项的正误。【详解】A、该反响中存在水的电解以及氢气的燃烧,所以在循环过程中,确定发生了化学反响,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转化图可知,该系统中水既可分解也可生成,是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的,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光电转换器中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状况下,反响生成水是放热反响,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应选B【点睛】此题利用信息来考察化学与能源问题,留意了与生活实际的严密联系,也表达了利用所学课本学问并学以致用的特点。14.B【解析】试题分析: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甲烷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是由于压强的增大引起,属于物理性爆炸,正确,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是由于火药的燃烧引起,发生了化学变化,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应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5.B【解析】【分析】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需要瓶内部压强增大,途径有:〔1〕温度上升、〔2〕产生气体。【详解】①锌和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①正确;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②正确;③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不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③错误;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④正确;综上,①②④能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答案选B。【点睛】留意固体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遇水会放出大量热,硝酸铵、硝酸钾溶于水与吸取热量。16.B【解析】A、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的化石燃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错误;B、可燃冰的热值高,完全燃烧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正确;C、可燃冰属于不行再生能源,错误;D、可燃冰是一种自然气水合物,不是水,错误。应选B。17.C【解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金属粉与水的反响是放热反响,错误;B、该反响是利用化学反响放热,是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错误;C、参与氯化钠是为了促进反响的进展,正确;D、上述涉及的物质共含有镁、钠、氯、铁、氢、氧等元素,错误。C。18.B【解析】A、试验Ⅰ中蜡烛由于没有氧气,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试验Ⅱ中由于氧气充分,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正确;B、试验Ⅰ中蜡烛熄灭、试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试验Ⅲ中蜡烛熄灭,是由于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响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试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但没有降低温度灭亡空气,错误;C、在试验Ⅲ中蜡烛熄灭,是由于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响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正确;D、试验Ⅳ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正确。应选B。点睛:把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并能灵敏运用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9.B【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响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转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点评:参与反响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20.C【解析】试题分析: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上升温度到达木炭的着火点,正确;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正确;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上升温度到达木炭的着火点,机制炭的着火点不能转变,错误;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正确。应选C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1.D【解析】【分析】依据灭火的原理:〔1〕去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详解】A、砍掉或清理大火面前的枯槁树枝、树叶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到达灭火的目的,正确;B、用大量沙子掩盖灭火,到达隔绝空气的目的,正确;C、森林火灾时紧急疏散火灾四周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到达削减损失的目的,正确;D、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应选D。22.B【解析】【分析】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维保合同范文性综述
- 养殖领域投资合作合同样本
- 不锈钢板材采购合同模板大全
- 2025年交通道路标牌制作合同范文
- 2025年风机配件订购合同模板
- 经理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信用策划代理合同
- 2025年信息技术系统集成合同样本
- 借调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公务员交通补贴管理合同
- 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
- 抽水蓄能辅助洞室施工方案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7 Searching
- 护理核心制度及重点环节-PPT课件
- 夹套管现场施工方法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形近字组词参考
- 第三章走向混沌的道路
-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及要求
-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工资标准表及套改表2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21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