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崇礼县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的研究调研报告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对崇礼县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调研报告河北工业大学联合调查组
目录摘要 1一、调研背景 21.1研究背景 21.2问题的提出 2二、调查设计及样本选择情况 42.1崇礼基本县情 42.2调研小学的整体情况 62.3调研的方法 72.4调查对象描述 7三、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开展情况 93.1开课率 93.2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及对体育教师上课的满意程度 93.3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 103.3.1有关体育理论课的比例 103.3.2小学体育教材选用情况 113.3.3有关体育课授课内容 113.3.4有关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 123.4小学体育器材现状 123.5教师教学态度情况 143.6学校体育政策 163.6.1体育教师教案管理 163.6.2学生体育教学管理规定 163.6.3学生体育测试记录 16四、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情况 174.1体育教师的学历、年龄结构和专职情况 174.1.1体育教师的学历情况 174.1.2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194.1.3体育教师是否为专职体育教师 194.2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和教学情况 204.2.1工作量和工作待遇 204.2.2体育教师是否定期参加培训或科研活动 214.2.3体育教师与学生配比 224.2.4体育教师备课情况 22五、学生课余训练情况 245.1.学生参加课余训练情况 245.2对学生课余训练的支持情况 245.2.1教育部门对学生课余训练的支持情况 255.2.2学校及教师对学生课余训练的支持情况 255.2.3父母对学生课余训练情况的支持情况 275.3学生对课余训练的兴趣情况 275.3.1学生对课余训练的喜欢程度 285.3.2学生喜欢的锻炼项目 285.4学生课业成绩和未来升学情况与课余训练的关系分析 29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情况 316.1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16.1.1男女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差异 316.1.2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差异 316.1.3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326.2开设体育课的必要性 32七、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及态度的情况 337.1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347.2家长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态度 37八、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查情况 408.1对体育教学方面的投入情况 408.2政策监督情况 418.3对现阶段各小学体育各方面教学情况的满意程度 41九、政策建议 429.1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429.1.1教育部门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429.1.2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449.1.3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459.2对体育教学观念的建议 469.3对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的建议 479.4对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议 499.5对于学校体育授课内容的建议 509.6对学校体育器材方面的建议 509.7关于学校课余训练情况的建议 51附:对崇礼县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55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小学主要分布于县城及乡村,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国家体育教学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从调研结果来看,作为张家口市农业重点乡镇,崇礼县的学校体育建设并不完善。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座谈法、文献资料等科学的分析方法,从体育器材、师资力量、学生兴趣、家长重视程度、教育部门等诸多因素对崇礼县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分析,并找出对策,供决策部门参考,培养广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崇礼县小学体育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关键词:新农村;学校体育建设;崇礼县
一、调研背景1.1研究背景农村是中国教育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对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总目标至关重要,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呈逐渐上升趋势,近十年的发展尤为迅速。从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与实施,到阳光体育工程的启动和中央7号文件的发布,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大大超过了前期所发表的论文总和,占了整个领域的70.8%。有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专著主要有:曲宗湖等1999年出版的《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续)——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在年又出版了《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的专著;年龚建音在《福建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研究》中对福建省各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其中的实例列举针对许多现实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河北省的中小学校有86.5%在农村,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担负着保证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重任,始终应该是我省教育工作的重点。当前,尽管”三年大变样”加快了河北城镇化进程,但作为一个拥有700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要提高全民素质,走”科教兴冀”之路,实现”三年上水平”,农村中小学的地位及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仍是不可忽视的,搞好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世纪对于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需要各方面统一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经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的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促进智力发展,为社会进步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1.2问题的提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要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提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对未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中国是农业大国,80%的学校和74%的学生在农村。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各级农村学校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学校体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民体育、健康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要深入挖掘农村的体育人才资源,培养广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农村地区往往忽视学校体育教学的功能。广大农村地区,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的心念,以考取高等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的,对农村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够重视。这些农村落后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形成,影响着农村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深入,在很多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的传统观念。农村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体育教育的教学特点是:锻炼身体、培养智育、强化美育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它学科根本无法具备以上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而没有从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考虑。传统观念的滞后,极大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体育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顺利推行实施。虽然部分学校添置了些体育器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能真正用在课堂的很少。经费的不足同时使学校体育设施不能得到补充,破损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导致一些农村学校频频出现伤害事故。在开展体育教学中,除了在田径场跑步外,乒乓球台、篮球、体操设备陈旧,而且不符合标准,其它正常体育教学设施几乎没有,有的甚至连运动场也没有。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及素质低。近年来,农村学校专职教师能够说了了无几;即使配备了兼职教师,也是挂名的,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其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均未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教学只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玩一玩,只要保证在操场上不出伤害事故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当前在中国教育体系下,中小学体育活动相对缺乏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在新课程理念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不但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是以育人为宗旨,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崇礼县正准备申请2022年冬奥会,在申奥的大环境下,调研崇礼县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更有实际意义。基于上述目的,试图经过本次调研了解以下问题:在崇礼县各小学的日常教学中,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否被学校、家长重视;崇礼县各小学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什么样的;崇礼县各小学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对待上体育课的兴趣以及热情怎么样;崇礼县小学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手段是什么样的;崇礼县小学体育课时的分配、体育教学的授课内容是怎样的;崇礼县小学的体育经费情况,体育器材的现状怎么样;本研究结合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教师和学生组成调查小分队,从体育器材、师资力量、学生兴趣、家长重视程度、教育部门措施等诸多方面对河北省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评估,在客观公允评价的基础上深入评价体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学校完善修正其体育教育理念,培养广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二、调查设计及样本选择情况2.1崇礼基本县情TOC\h\z\c"图2.1崇礼基本县情(一)"图2.1崇礼基本县情(一)图2.2崇礼基本县情(二)崇礼县隶属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倚内蒙古草原,崇礼县背倚广袤的内蒙古草原,南临塞外山城张家口市,县域面积2334平方公里,耕地37.2万亩,县城距离张家口5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340公里。崇礼县总人口12.56万,其中农业人口10.72万。崇礼县经济欠发达,基础差,总量小。先后实施旅游及其配套设施项目16个,总投资76.3亿元,内完成投资7.8亿元。共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输变电站改造等项目33个,总投资1.6亿元,比增加了6000万元。,崇礼县实施项目136个,总投资114亿元,其中与北京对接项目65项,协议引进资金48.3亿元,分别占崇礼县引进国内项目、资金的47.4%和42%,推动了崇礼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虽人均GDP居全市第五位,但总量仅处于张家口市第13位。崇礼县开辟了密苑云顶乐园滑雪场、翠云山旅游度假村、多乐美地滑雪场、塞北滑雪场、万龙滑雪场、长城l岭滑雪场、太舞四季旅游度假区、汤INN温泉假日公寓、农家老院等旅游胜地。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崇礼为主要滑雪比赛场地(张家口市政府规划将在高新区和沽源县建设全冬会的滑冰场馆),正式向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冬运会。为成功申报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崇礼县县政府大力投资体育事业,筹办冰雪学校。河北省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提出,要围绕申办冬奥会这个工作大局,把促进冰雪运动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办好冰雪运动学校。一是要确立国内一流的目标,不能拘泥于地域范围,要放眼全国乃至世界标准建设,努力创办一流滑雪学校,在促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要探索市场化运营,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积极探索联合办学的途径和办法,推动冰雪运动学校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得到发展。三是政府要给予必要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要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编制使用、师资配备等方面,统筹各方面资源给予扶持倾斜,为创办冰雪运动学校创造良好环境。河北省某些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如图2.1所示。图2.1部分地区生产总值2.2调研小学的整体情况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县共有28个小学,其中乡村小学占70%,城镇小学占30%。其中城镇学校的学生数量较多,是一些农村小学的几倍或几十倍。图2.4农村和乡镇小学分布图2.5每个农村小学的学生和每个乡镇小学的学生人数对比2.3调研的方法1)问卷调查法:在调查中的8所小学中抽取各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80余份,收回350余份,回收率约为92.11%。由我校的师生组成8支小分队,经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该县的8所小学,从中找这些小学各个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2)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变量联合的交互分析、数据的组间比较、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处理。3)座谈法:对调查的三所小学的老师,学生家长以及教育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4)文献资料法:查阅新课标内容、目的、措施等;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所开发中心所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等。2.4调查对象描述本次调研活动针对崇礼县六个年级的学生开展,根据问卷统计,被调查的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于一年级到六年级之间(见表2.1)。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8.6%,女性占43.4%(见表2.2),基本保证了男女1:1的比例。表2.1调研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名称调研年级数年级访问学生数石窑子寄宿制小学4二年级12三年级13五年级9六年级10石窑子中心小学3一年级7三年级15五年级12崇礼县育星学校5二年级20三年级11四年级11五年级22六年级11山岔寄宿制小学3一年级9三年级10四年级7崇礼县白旗乡寄宿制小学4三年级10四年级6五年级12六年级5崇礼县希望小学5一年级15二年级20三年级30四年级10五年级20崇礼县狮子沟乡寄宿制小学2三年级10四年级8红旗营寄宿制小学3一年级8二年级8三年级9表3.2学生分布图频率百分比有效男18548.6%女16543.4%合计35092%缺失308%合计380100%
三、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开展情况3.1开课率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关于课程设置的规定六·三学制一年级每周3课时,二、三、四年级每周2课时。经调查发现,不同的年级授课频率相差不多,基本上是一周两节课,城镇小学低年级开课有的达到三节,高年级两节,农村小学不同年级的开课频率基本相同所有的学校体育课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体育课不能正常进行,有59%学生反映该学校出现过停课现象,其中有33%受到遇到雨天、大风等自然情况的影响;5%是任课老师个人有事不能上课;8%是因临近文化课考试而中断课程;12%是因其它老师占用体育课时间而中断;3%是其它原因。总体上,大部分学校出现过体育课不能正常上课的情况,各原因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但老师占用的情况出现的较少,因此能够看出各学校较为重视体育课。图3.1体育课停课原因3.2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及对体育教师上课的满意程度小学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刻,体育课的开设对于她们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的学生对待体育课的喜欢程度是不同的,在接受调查的所有人中(如图3.2),有96%的人喜欢上体育课,有4%的人不喜欢上体育课。从调查中,得出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能够在体育课上锻炼身体,二是能够在体育课上玩,三是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图3.2喜欢体育课程度体育教师上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学生们对体育教师上课也有一定的满意程度。体育教师的年龄、学历、进修情况都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不同学历的老师教授给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在程度深浅上会有所不同。乡村小学的体育老师大部分为兼职老师,所教授给学生的内容也较为简单;城镇小学的老师大都为专职老师,且本科老师较多,所教授给学生的内容也较为专业,学生接受较快。小学生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视野变得开阔,对体育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体育教师的能力保持”原地踏步”,二者之间反差逐渐加大,这就造成年级越高,对体育教师上课的不满意程度越大。3.3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3.3.1有关体育理论课的比例根据体育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将精选的教学内容,按其意义与作用,划分为必修、选修(含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两大类,两者各占50%。大纲只对必修教学内容提出各项目的参考授课时数比重;选修课的授课时数比重根据学校整体考虑自行调节。在现阶段中,体育教师重视体育实践课的程度要大于重视体育理论课的程度,学生缺乏理论知识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经过对教师的访问得知,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体育课上室内课时会给学生们介绍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各方面都掌握一些知识;总体上来看(如图3.3),有67%的同学反映体育课上老师教授理论课知识,其中22%的同学反映理论课所占比例占一半以上,45%学生反映理论课所占比例极少。图3.3体育理论课所占比例3.3.2小学体育教材选用情况体育教材是体育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部分,是教学内容选择的参照物,是课堂学习的中介、学习的凭借、学习的支点。中国学校体育教材近半个世纪以来,虽然作过多次修编,版本也逐渐增多,各个学校使用体育教材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在调查过程中,有37%的学校有体育教材,来供应体育理论课的使用;有63%的学校没有体育教材,对学生的体育理论课的教授凭借体育老师的讲解。这种现象在乡村小学中较为严重,体育教材的使用跟不上体育教学,教授理论知识也只是经过老师口述来完成,这样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些影响。3.3.3有关体育课授课内容经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及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规则,以便学生能安全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如从大多数男生都喜欢的篮球运动开始,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逐步增强体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逐步理解体育锻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然而不同的体育老师或者各学校不同的教学规划使得所教授的体育项目有所不同(如图3.4),其中35%会教授球类项目,11%会教授毽子等娱乐类项目,7%会教授武术等中国传统项目,8%会教授健美操等操类项目,17%会让学生在多数的时间里进行自由活动。从这些数据也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学校选取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多方面的进行学习。图3.4老师在体育课上所教授的内容3.3.4有关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属民族文化范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近几年体育传统文化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调查过程中得出这样的数据(如图3.4):7%会教授武术等中国传统项目,在所有体育项目中所占比例并不多。同时经过访问老师得知,城镇老师会定期进行武术相关教学,乡村小学却很少。从调查中发现,崇礼县各小学对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体育课上所教相关内容也较少。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和同学们强烈的兴趣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课堂的实施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分析原因得到,由于受当地教学思想落伍、师资力量匮乏、场地器材不足及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当地的实施并不很顺利。希望各学校应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实施工作,做好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工作,扩充师资力量,加强科研力度及创编传统体育项目教材,突显项目特色开展趣味教学能提高大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这样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就会被大家关注起来。3.4小学体育器材现状场地器材是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物质保证,是实施体育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每个学校都应有足够可供学生使用的体育器材,而且磨损程度不可太大,这是保障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的安全保障。中国也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制定出了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对不同地区的小学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各学校应根据该标准进行配备。体育教师是最了解本学校体育器材数量与质量的,因此对老师进行了访问,同时也得出相关数据。从调查数据能够得到:乡村的石窑子寄宿制小学的各项体育器材数量为:篮球架两个,乒乓球台两个,小篮球若干,双杠一个等;城镇的希望小学的体育器材数量较多,平均到每个班都能分配一定的球类器材,而且根据各班评比情况,会适当在体育器材数量上给予奖励。经过这些能够看到城镇小学体育器材数量和种类较多,而乡村小学由于学生人数少,体育器材数量和种类也很少,仅能满足基本教学任务。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也应该对体育器材的质量有所保证,学校的老师普遍认为学校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能满足体育教学与训练需要,体育器材有所磨损,但程度不大,对学生的安全不会造成影响。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家长逐渐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作用,同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也逐渐升高,在孩子得到基本的体育锻炼的同时,家长在体育器材上也有了一定要求。经过对家长的访问,了解到乡村小学的学生大多在寄宿制小学上学,家长对体育器材并不了解,认为较能满足孩子体育课上的需要。在学生看来(如图3.5),有23%的学生对体育设施非常满意,有39%的学生满意,有34%的学生认为体育设施一般,有4%的学生不满意。图3.5学生对体育器材满意程度然而,城镇小学与乡村小学对体育器材的满意程度并不相同(如图3.6),城镇小学的体育器材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较为丰富,因此学生满意程度很高,不满意的极少;而乡村小学因为学生人数少,所配备的体育器材也不够齐全,因此学生满意程度一般。图3.6城镇小学与乡村小学关于体育器材满意程度比较总体上分析,崇礼县各小学具备基本的体育设备,能满足学生体育课的需求,但数量上各不相同。各学校应定期对体育设备进行检查,对不足的体育设备及时补充,磨损情况较严重的及时更换。同时,体育设施的完备也需要教育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各方面共同协作才能给学生们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3.5教师教学态度情况体育课的开设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前提,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课的质量。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制约学生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便决定其能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否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不论教师是什么年龄、什么学历,一个良好的教学态度应该是一个教师首要具备的。首先,最应该做到的是保证每节体育课的出勤情况,因此对老师是否按时在岗和中途离开情况做出了调查,结果显示(如图3.7):有49%的学生认为老师按时上课,有40%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按时上课,有11%的学生认为老师不按时上课;对于中途离开的情况,有27%的学生认为老师从未出现过此类情况,有46%的学生认为老师偶然出现此类情况,有27%的学生认为老师经常出现此类情况。有的教师认为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强,对学生的管理强度能够适当减少,因此出现了不按时上课的情况,低年级老师按时上课且未出现中途离开的情况比较多,高年级出现未按时上课或中途离开的情况比较多。图3.7体育老师按时上课情况图3.8体育老师课上中途离开情况表3.1体育教师教学态度情况统计年级按时上课有时按时上课不按时上课未出现中途离开偶然出现中途离开经常出现中途离开二年级84.5%14.9%0.6%62.8%28.5%8.7%三年级83.5%13.2%3.3%64.3%27.9%7.8%四年级84.3%13.5%2.2%64.5%27.8%7.7%五年级61.2%36.9%1.9%56.3%35.9%7.8%六年级78.1%17.4%4.5%61.9%37.1%1.0%3.6学校体育政策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中国实现学校体育依法管理的基本行政法规,涉及内容广泛,而各学校也应该有体育工作条例,与时俱进的根据现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需要。3.6.1体育教师教案管理在调查的崇礼县各小学中,有几所学校的体育老师在课前是有相关教案的,城镇学校偏多,老师按照教案进行每节课的教学活动,而且所做的教案详细有序,目的性强,能使学生在体育课上真正学到相关技能。但大多数的学校的体育教师是没有教案的,因为有的乡村学校的体育老师是兼职的,因此在教案方面所做的工作就相对较少。总体来看,崇礼县各小学在教案上所下的力度还不够,不是每位老师都能精细的做出自己的教案,且有的教案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各学校应加强相关的管理。3.6.2学生体育教学管理规定现阶段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因此学校应做出学生体育教学管理规定,这能增强一个学校的体育课堂质量,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全方面的学习。从对老师的访问中,了解到各小学对于学生体育教学管理的规定并不完善,较多的小学甚至没有相关规定。各学校应加强学生体育教学管理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力度,让规定的存在能够充分的运用到体育课堂上。3.6.3学生体育测试记录国家对中国小学生应有的体育标准做出了一定的规定,为了贯彻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制定这一系列政策,各小学应对学生的体育素质有所了解,因此体育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工作,经过逐年对比能够进一步更改教育策略,使学生向好的方向继续发展。经过访问得知,有41%的学校有学生体育测试记录表,并按年份、年级有序管理;有59%的学校没有学生体育测试记录表,也没有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测试。因此,崇礼县应继续加强体育测试的力度和管理制度,让每个小学都有制度可行,让学生的体制也越来越好。
四、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情况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核心要素的体育教师,则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忽视中学体育师资的配备,将会直接影响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从而制约学校教育的发展。4.1体育教师的学历、年龄结构和专职情况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但要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注重师资队伍的质量。如在知识结构和学历上提高了要求,还在综合素质与能力上提出了新的要求。4.1.1体育教师的学历情况体育教师的学历,决定了其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思维深度,更是能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综合素质。根据在正常水平学校中展开的调查,如果一个学校整体上有60%的体育教师为本科学历,25%的体育教师为大专学历,5%的体育教师为中专学历,10%的体育教师是中专以下学历,那么就能够说体育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基本能够满足小学的体育课教学。根据在崇礼县小学中展开的调查,整体上有67%的体育教师为本科学历,27%的体育教师为大专学历,6%的体育教师为高中学历,能够说体育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基本能够满足小学的体育课教学。可是在调查中发现,乡村和城镇小学的体育教师学历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在城镇小学中(如图4.1)本科学历体育教师占66.6%,大专学历体育教师占26.7%,高中学历教师占6.6%;而在乡村小学中(如图4.2),本科学历体育教师有35%,大专学历教师占60%,高中学历教师占5%,。能够看出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学历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小学的体育教师。从体育教师受过的专业素质培训来看,崇礼县城镇高级职称教师占15%,中级职称教师占35%,初级职称教师占50%;乡村高级职称教师占10%,中级职称教师占30%,初级职称教师占60%,如下表8.1和表8.2,由此可看出崇礼县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小,初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大,影响了基本体育发展研究,同时缺乏学科带头人,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凤毛麟角。无疑,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崇礼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在调查中还了解到,崇礼县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大多属年以后参加工作,虽然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是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但工作经验不足,需要尽快成长起来担负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任。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体育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以及体育教师学历偏低等客观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当地的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滞后以及职称评定中对体育教师的不公平等主观因素有直接关系。表4.1城镇学校体育教师结构情况教师学生比例专职体育教师比例学历结构(%)受过专业教育教师比例(%)职称结构(%)本科大专高中高级中级初级1:40067:3366。626.76.677.3153550表4.2乡村学校体育教师结构情况教师学生比例专职体育教师比例学历结构(%)受过专业教育教师比例(%)职称结构(%)本科大专高中高级中级初级1:1267:333560567.2103060图4.1城镇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水平图4.2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水平4.1.2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在这次的调研中,对几个小学的体育老师的年龄进行全面调查。调查显示,年龄在25-35岁的体育教师占70%,年龄为35-45岁的教师占25%,年龄在45-55岁的教师占5%。体育教师整体都很年轻,结果如图4.3。图4.3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4.1.3体育教师是否为专职体育教师教师专业化是中国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在体育教师中”技术型”、”教练型”、”专项型”与”文化型”、”教师型”、”全能型”教师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学科知识,后者在注重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教育知识,为保证教师专业化,必须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经过这次对对象学校的调研,详细地了解到学校中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并就此情况收集数据并加以分析。研究表明,这些小学的体育教师大部分是专业的体育院校毕业,结果如表4.1。表4.3小学体育教师毕业院校情况体育教师毕业院校类型所占比例体育类院校67%非体育类院校33%经过与这些体育教师谈话了解到:她们大多数的体育教学并不是很系统,有明确教学计划的体育教师非常少。结果如图4.4。图4.4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情况在经过对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农村的小学中有一些教师并非专职的体育教师,她们往往还教授其它课程,体育课的教学只是她们工作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发现调查的小学中体育教学的系统性不强,而且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大。4.2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和教学情况4.2.1工作量和工作待遇体育教师工作量合理化,工作待遇正规化,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对工作量部分要求指出,体育教师工作量应包括体育教学,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合格标准的测试、统计等。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每周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10-12学时,中学12-14学时,小学14-16学时,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每一次课(90分钟)为2学时;中小学每一节体育课为1学时。对工作待遇部分要求指出,体育教师课时酬金和超工作量的计酬金标准应与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对待。经过本次对体育教师的全面调查、对学生的抽样调查和对教育部门的走访调查,对该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待遇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地了解。在城镇小学(如表4.2),体育教师都是专职的,工作量和其它老师差不多,工资待遇与其它任课教师相同。表4.4城镇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每周课时数所占比例10课时/周11-12课时13-14课时15-16课时17-18课时10%20%55%10%5%在农村小学(如表4.3),学生和班级数量与城镇小学有些不同,在工作量上也有很大差异,农村和城市的消费水平不一样,工资待遇比城镇要低一些,但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同校其它任课教师相同。表4.5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每周课时数所占比例10课时/周11-12课时13-14课时15-16课时20%40%30%10%4.2.2体育教师是否定期参加培训或科研活动体育科研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和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否具备体育科研能力必将成为衡量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体育科研的成败又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条件,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在此次调研中,”体育教师实际开展体育科研活动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调研组与被调研学校领导开展了一次简短的主题座谈会,就体育科研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友好地交流,同时就该问题提出切实中肯的建议,希望能够将此课题的重要性提升一个层次。4.2.3体育教师与学生配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政府应采取的各种措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确保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按照《学校体育工作调理》规定,一个体育教师应完成7个自然班的工作量,体育老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280。《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关于体育教师与学生配比的部分指出: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在本次调研中,对一些小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人数配比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4.4所示。调查显示,崇礼县城镇体育教师与学生的配比为1:400,乡村体育老师与学生配比为1:12。乡村之因此比例如此之大也是由于乡村生源不足,体育老师同时兼任多门课程所致。因此,崇礼县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表4.6教师与学生配比状况每名体育教师所教学生人数所占比例50-100人100-150人150-200人200-250人250-300人10%20%30%30%10%4.2.4体育教师备课情况体育教师备课情况这一课题在近年来教学规划中,其重要性占据的比例显著增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关于这一部分有明确规定,更加体现了国家对于体育课正规化的重视程度。在新时期下,体育课已经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活动时间”,其科学性与丰富性在”体育强国”的大环境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增强。体育课所占的比例渐渐提高,地位得到加强,内容配置趋于合理,考核方式更加严格。体育课的成绩,更加成为了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体育教师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一点点改变。从最初体育课上”任务安排者”,到体育强国口号提出初期的”直接参与者”,再到如今大环境下的”理论讲授者”与”实践引导者”的有机结合,体育教师在职能丰富的同时,也成为了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与推动者。毫无疑问,体育教师的授课内容对整个学校体育课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做好前期备课,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在无形中影响整个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本次调研中,对所有的体育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4.4体育教师备课情况在图4.4中能够看出城镇小学的体育教师备课情况比乡村小学的体育教师要好一些,但依然不是很乐观,小学体育教师消极备课情况严重。
五、学生课余训练情况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体育才能的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业余训练还能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没有高质量的业余训练工作,学校体育工作就不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也不可能在运动竞赛中有更好的成绩。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教育和体育的改革正在深入发展,素质教育为课余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部分经过以下几个与课余训练方面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5.1.学生参加课余训练情况经过对崇礼当地8个小学的6个年级的在校生350人在授课日(周一到周五)和双休日参加课余训练的调查统计,所有学生都参加或者曾经参加过课余体育训练,有9%的学生经常参加课余锻炼,而且是运动员,有35%的学生经常参加课余锻炼,有36%的偶然参加课余锻炼,有20%的极少参加课余锻炼。如图5.1。图5.1学生参加课余训练频率从与学生和教师的交谈访问过程中可知,每个学生都会参与课余锻炼,可是锻炼时间和训练项目有局限性。一方面由于学生体育训练的时间短,活动少;另一方面是训练缺乏组织性,学生尽管参与但显示出随意、松散,不能达到巩固与提高课堂学习的技术动作,更不能提高学生体育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运用能力。5.2对学生课余训练的支持情况小学生课余训练,在中国这个依然处在应试教育的现代教育阶段,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处在一个非常窘迫的时期,与全民健身计划在全社会的广泛实施不太协调。教育部门、各体育职能部门以及每一名体育工作者应从学校日常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着手,从培养学生自小建立体育锻炼意识着手,提高全民健身意识。5.2.1教育部门对学生课余训练的支持情况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很难做到全力支持学生课余训练活动,其深层次原因,要追溯到中国的教育体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转变,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学校作为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先锋队。政府也在加大对课余训练的重视,加大活动投入,尽最大可能保障课余训练的顺利开展。本次调研,走访到崇礼县教育局,对相关领导开展了一次较为全面的采访,同时也找到对象学校的相关领导了解实际情况,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经过对三者情况的综合比较发现,崇礼县对于学生的课余训练很重视,加之为申请2022年冬奥会,崇礼县各部门对体育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加深,这也促进了学生身体健康,有助于她们全面发展。5.2.2学校及教师对学生课余训练的支持情况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应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坚持育人为宗旨,既育体又育心,突出教育的特色。学校要科学安排好训练时间,确保文化学习,课余训练两不误。但在现阶段基层中小学教育模式下,学校、家长注重学生升学率,而忽略学生应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应对学生训练项目有所安排,也应进行相应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针对开展运动会这一项进行调查,得出这样的数据(如图5.2):有8%的学生反映半年举办一次运动会,有52%的学生反映一年举办一次运动会,有21%的学生反映两年举办一次运动会,有13%的学生反映从未举办过运动会。图5.2崇礼县各小学举办运动会的频率教师对课余训练的支持,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开展以及活动质量的高低。班主任在学生课余训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调研数据显示(如图5.3):22%的学生认为班主任非常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54%的学生认为班主任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17%的学生认为班主任不怎么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7%的学生认为班主任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的小学会出现老师占课的现象,比如临近考试老师借用体育课来上课等,就之一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如图5.4):5%的学生认为其它任课老师出现过占课现象,且次数很多;40%的学生认为其它任课老师出现过占课现象,但次数较少;52%的学生认为其它任课老师未出现过占课现象;3%的学生不了解。从以上调研数据能够看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较为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但还是出现过占课现象,而且较为普遍。图5.3班主任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支持程度图5.4其它任课老师占用体育课现象表5.1学生对课余锻炼的认可程度与教师对体育课余锻炼的支持程度的相关性从表5.1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课余锻炼的认可程度与教师对体育课余锻炼的支持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5.2.3父母对学生课余训练情况的支持情况在对父母的调研过程发现,父母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体育技能,而且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她们认为身体对孩子才是至关重要的,适当的进行课余训练是正确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可是没有身体做支撑其它的都无法实现,因此父母对学生课余训练的情况持支持态度。5.3学生对课余训练的兴趣情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体育运动中来,促使她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在基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实际中,影响学生训练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学生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兴趣不高,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训练产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5.3.1学生对课余训练的喜欢程度据调查统计(如图5.5),36%的学生非常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课余训练,60%的学生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课余训练,4%的学生认为课余训练没有必要甚至浪费时间。从数据显示能够看出,学生对自己的体育素质要求还是很高的,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体育课余训练。图5.5学生希望参加有更多机会参加体育运动的程度5.3.2学生喜欢的锻炼项目经调查发现,小学生对某些运动项目的看法很大程度受到学校、家庭及其周围环境影响。凡是能够实际进行的运动,学生的看法都比较鲜明,然而平时没有条件进行的运动学生大多只是经过网络、电视及书籍等途径得知其做法和大概会得到的感受。因此选项大致是一致的,例如40%的同学非常喜欢篮球,29%的同学非常喜欢羽毛球;4%的同学喜欢乒乓球,27%的同学喜欢毽子等。由于涉及范围很广,数据繁多,为便于表示结果,只将最主要的调查结果用统计图的方式显示。如图5.6。图5.6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表5.2学生性别与喜爱运动的相关性检测另外,经过数据分析统计显示(如表5.2),不同性别的孩子,喜欢的体育项目也是不同的。在与小孩子的交谈中得知,女孩子基本上喜欢一些运动强度小的体育项目,男生喜欢运动强度大一些的体育项目,这一数据为小学生体育分类教学提供了依据。5.4学生课业成绩和未来升学情况与课余训练的关系分析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在这种高分学业成绩的压力下,有些地区的家长反对孩子参加课余训练,尽一切努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业上获得的高分,这是家长的利益性选择,这种利益性的选择,给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经过调查发现(如图5.7),就学生本身而言,有7%的学生认为课余训练对文化成绩及未来升学很有影响,有19%的学生认为课余训练对文化成绩及未来升学有一定影响,有51%的学生认为能合理安排学习与训练,有23%的学生不确定。学生普遍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学学生认为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图5.7课余训练对学生文化成绩及未来升学的影响大部分家长和老师方面认为,小学生所面临的升学压力小,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升学,体育训练还会对她们的身体带来益处,因此基本上都是持支持态度。对于持反对意见的家长来说,首先,参加体育特长训练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其次,有些体育项目的投资很大,训练周期相对也较长;三,成功的概率相对很低,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确定的体育特长生很少且专项运动成绩确定的很高。因此,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实际开展起来仍非易事。
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情况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它影响着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对体育课兴趣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认知和运动产生影响,集中注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对体育课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参与体验运动快乐,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就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以下是调研的结果。6.1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应《课程标准》要求,提出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各学校都对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从多方面对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进行了调查,从中能够看出性别、年级、年龄等对学生兴趣的影响。6.1.1男女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差异经过调查得出,男女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程度是不同的,98%的男生喜欢上体育课,70%的女生喜欢上体育课。在所有喜欢体育的学生调研可知,58%是男生,42%是女生。经过与小学生和老师、家长访谈可知,男生较女生来说对体育课更感兴趣,同时能够缓解上课所带来的疲劳感,有的甚至觉得会运动的男孩更帅气,更具有魅力;然而女生文静,比较喜欢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有时体育课所传授的高强度项目使女生不太容易接受。图6.1男女生喜欢体育程度统计图6.1.2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加重,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相应减少,学生希望体育活动的欲望增加。同时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强,越来越希望自己能在体育课上学得技能来锻炼自己的身体。经过调查得知,三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中有88%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有12%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三年级及以下的低年级学生中有73%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有27%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在所有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中,55%是高年级学生,45%是低年级学生。这些高年级不喜欢上体育的孩子则多是一些身体不大好的孩子,而这些低年级不喜欢上体育的孩子则认为上体育课太累太热,不如在教室里呆着好玩。图6.2不同年级对体育课感兴趣程度统计图6.1.3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小学体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基本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多采用游戏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等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各小学的体育课堂上,老师教授给学生们适应当前年龄段学生应学的体育技能。然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各项体育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有她们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在调查中,得出这样的数据:有50%的学生喜欢篮球,有23%的学生喜欢足球,有12%的学生喜欢羽毛球,有15%的学生喜欢踢毽子、跳皮筋等轻松体育项目。大部分孩子喜欢篮球是因为学校设施有限,球类只有篮球能够玩,像羽毛球场地,小学几乎没有,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图6.3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统计图6.2开设体育课的必要性经过调查以及访问,所开设的课程单一、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少、体育课没有发挥其充分的作用、体育课所占用的时间耽误学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等,这些都是所反映出认为没必要开设体育课的原因。然而同时,认为体育课的开设有很大必要的人占大多数比例,学生家长和老师普遍认为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不开设体育课的话,学生体质会逐渐下降,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机会。而且体育课的开设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高年级学生上体育课,能够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体育课的开设是利大于弊的。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督促、帮助、教育下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才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能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独立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图6.4家长和老师认为开设体育课的必要性七、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及态度的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国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必须构建在新理念指导下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在教师指导下和学校组织管理下的全部体育活动的体育大课程体系,其中家庭体育是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辟育人途经,让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走进家庭,让家庭教育和谐发展,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担负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任不容忽视。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依然存在重智、轻体家庭教育的误区,为给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需要呼唤家庭、社会共同担负起体育教育指导重任。7.1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7.1.1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学生家长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视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本身对体育课的看法,从而影响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体素质。经过对崇礼县城镇小学和乡村小学的学生家长进行一段时间的访谈及调查,结果显示,54%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体育锻炼比较重视;32%的家长对体育课不太重视;14%的家长对孩子的体育锻炼不了解。如图7.1。图7.1家长对孩子体育锻炼重视程度结果表明崇礼县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相对重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依然存在一些家长认为,只有数学、语文、英语学习成绩好,能考上大学才是孩子成功的出路,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而耽误学习时间不值得。还有一部分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7.1.2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接受的体育教育内容的了解程度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的责任,家长只有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内容做到了解,才能真正在这方面帮到学生。经过对崇礼县城镇小学的学生家长和乡村小学的学生家长调查显示,在城镇小学中,64%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体育内容比较了解,36%的家长则不太了解。如图7.2。图7.2城镇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接受的体育教育内容的了解程度根据调查也表现出,在城镇多数学生家长还属于年轻家长,平时工作占用时间较多,对孩子的体育教育情况了解并不完整。而在乡村小学中,28%的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体育内容比较了解,72%的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体育内容不太了解,甚至一点也不了解。如图7.3。图7.3乡村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接受的体育教育内容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在乡村中的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大部分的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很久才回家一次,负责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是她们的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认为孩子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由学校来定就能够,没有必要自己了解。整体来看,在城镇中家长对孩子的体育教学内容比较了解,而在乡村中家长对孩子的体育教学内容了解程度相比城镇中的家长有很大差距,7.1.3家长希望老师教授给孩子哪些方面的体育技能或者理论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镇中,大多数家长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到一些基础的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例如锻炼身体的有效方式,篮球足球的基本规则及玩法等,少数家长则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到一些专业的难度较大的体育知识或技能,例如跆拳道及其它。在乡村中,大多数家长表示希望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要把孩子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质拉下,希望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学习到一些技能,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从中得到乐趣,但限于学校基础设施的情况,有些家长的设想相对较难实施。7.1.4家长对体育教育和孩子学习成绩关系的认知本次调查显示,在城镇中46%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体育教育和学习成绩关系较大,44%的家长则认为关系不大,剩下10%的家长不太清楚。如图7.4。图7.4城镇家长对体育教育和孩子学习成绩关系的认知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是对孩子升学考试有用的活动或项目,家长会毫不犹豫地让孩子参加,而对升学没用的事情,家长们就不积极了。在老师们眼中,正是家长的这种只重”智育”的做法,正在慢慢地侵占着孩子们宝贵的体育锻炼时间。其中一些家长认为体育教育的加强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全面的发展对孩子帮助较大。这说明,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多方面的提高对孩子以后的发展绝对是有很大帮助。学生家长对体育教育的认知相对深刻,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在乡村中32%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体育教育和学习成绩关系较大,37%的家长认为关系不大,31%的家长不太清楚,如图7.5。图7.5乡村家长对体育教育和孩子学习关系的认知有些乡村家长认为孩子体育不好,学习文化知识也就有困难,也就是说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是学习好文化知识的前提。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体育和学习文化知识有什么关系,完全没有必要上体育课,浪费了孩子的时间,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学什么,自己不太懂,一切由学校来安排是最好的,相信学校的安排就能够让孩子很好的发展。从这些来看乡村的家长对体育教育的认知还不足,这不利于乡村的学生的体育素质的提高。7.2家长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态度7.2.1家长对学校的体育器材的满意情况根据调查显示,71%的家长对该校的体育器材相对满意,17%的家长对该校的体育器材不太满意,12%的家长对该校的体育器材情况无所谓。如图7.6。图7.6家长对学校的体育器材的满意情况在乡村小学,当地经济状况不好,学校的体育器材虽然缺乏但有基本的体育器材,家长认为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能够有这样的体育设施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城镇小学,学校的体育设施相对乡村比较完善,在有基础的体育器材上,甚至还有专门的体育馆,调查显示崇礼县的小学都没有正规的塑胶跑道,足球场地。有些家长对此不满意,认为如果能有正规的操场,孩子们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安全隐患会小很多。调查结果说明崇礼县的乡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相对不足,有待加强。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是加强学生体育素质的基础,精良的体育设施才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良好发展。7.2.2家长对学校体育教学安排的满意情况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家长不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安排,老观念一直影响学校体育发展,有很多家长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分是第一”、”升学第一”。学校体育观念落后,认为体育只是随便玩玩乐乐,观念落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根据调查显示,12%的家长对学校体育教学安排不太满意,73%的家长对学校体育教学安排相对满意,15%的家长对学校体育教学安排无所谓。如图7.7。图7.7家长对学校体育教学安排的满意情况这说明该校的体育教学安排情况相对合理。该校的大部分精力应该投入到体育设施建设上。7.2.3家长认为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学习时间和体育锻炼间的关系近年来,中国社会上的很多学校只抓学习,认为学生们的天职就是学习,很多老师和家长不让学生们去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身体发胖。近视率也明显提升,超重与肥胖、视力下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在崇礼县的调查显示,在崇礼县乡村和城镇的小学中,74%的家长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学习时间,26%的家长认为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时间,如图7.8。图7.8家长对孩子学习时间和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看法这说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对学习及智力发展比较关心,但存在重智轻体,体育教育观点不明确的问题。家长在重视子女学习业的同时,也希望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但体育教育意识性差。
八、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查情况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态度以及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所管辖范围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了解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学校健康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部分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等进行分析报告。8.1对体育教学方面的投入情况学校体育要发展,要实现体育在培养和塑造健康人格方面的诸多作用,需要国家、地方和学校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资力度,并保证这些体育经费的合理和高效利用。8.1.1部门对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占教育投入的比重经过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访问,了解到崇礼县城镇中对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占教育投入1/3,而在乡村对体育教学方面占教育的投入不足1/5,由此看出崇礼县城镇和乡村对于体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有很大的差距,有些乡村学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体育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顺利推行实施。8.1.2体育师资力量投入所占总体师资投入比重在访问教育行政部门时还了解到,崇礼县在城镇的小学体育老师占该小学总师资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