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7月23日-3528)1:儿童一般伦理原则开头形成,但自控差,常消失前后自我冲突,这时期是()
单项选择题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2: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进展观上提出了()。
单项选择题
A、阶段进展理论
B、最近进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进展理论
D、人格进展理论
3: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
单项选择题
A、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较低水平
D、不肯定
4: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是()
单项选择题
A、2岁
B、4岁
C、4—5岁
D、5—6岁
5:布鲁纳认为任何学问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动作表象
B、图象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6:学习心理学讨论的对象是()。
单项选择题
A、人和动物
B、动物
C、儿童
7: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单项选择题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8:老师对同学思想的认可与同学成果有__________趋势。
单项选择题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9: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单项选择题
A、6、7岁~11、12岁
B、11、12岁~14、l5岁
C、8、9岁~16、17岁
D、6、7岁~14、15岁
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单项选择题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1:压力无时无刻不在身边,其反应的表现为()
多项选择题
A、生理反应
B、行为反应
C、心情反应
D、心理反应
E、动机反应
12:老师实行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方案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3: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悟,不能缺少()。
单项选择题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14:1969年,第一次正式提出“教学心理学”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加涅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杜威
15: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同学对教学亲密关联的详细学问和技能的把握程度,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6:中同学的身心进展既有儿童期的,又具有成年期的特点,处于半稚嫩,半成熟的状态,心理学家把这种特点称为()
单项选择题
A、转折性
B、坦率性
C、社会性
D、过渡性
17: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策略
B、情感管理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8:从()人手来培育制造性是促进制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单项选择题
A、共性
B、奇怪 心
C、独立性
D、创新精神
19:在老师自编测验里,下面哪一类题型是主观题()
单项选择题
A、选择题
B、推断题
C、填空题
D、论述题
20: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只有通过(),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
单项选择题
A、定向
B、仿照
C、整合
D、练习
21:如孔子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就生动地描述了学习的迁移现象。()
推断题
对
错
22: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单项选择题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23:顿悟是指学习者领悟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殊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
推断题
对
错
24:老师两次用同一张试卷测试相同的同学,结果两次同学的分数相同,这种分数的稳定和不变是测验的()
单项选择题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25:()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敏捷性、稳定性和精确 性。
单项选择题
A、原型内化
B、操作定向
C、操作娴熟
D、操作仿照
26: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纳的练习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
A、心理练习
B、整体练习
C、区组练习
D、安排练习
27: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讨论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讨论和教学设计讨论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单项选择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28: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9:讨论认知风格最闻名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西蒙
B、威特金
C、苛勒
D、卡根
30: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单项选择题
A、自我掌握
B、自我认知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31: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活动定向
B、内部言语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3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单项选择题
A、19世纪20年月以前
B、19世纪80年月
C、90世纪20年月以前
D、20世纪20年月
33:练习达到肯定程度,动作技能成果会消失临时停顿的现象叫()
单项选择题
A、起伏现象
B、地板现象
C、高原现象
D、安静现象
34: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
单项选择题
A、倒U型曲线
B、偏态分布形式
C、U型曲线
D、正态分布形式
35:观察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单项选择题
A、强化
B、惩处
C、躲避条件作用
D、消退
36: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意志
D、心情
37:课堂纪律较差,同学留意力分散,属于课堂气氛中的哪一类型()
单项选择题
A、乐观的
B、消极的
C、抵抗的
D、叛逆的
38: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殊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关键期
B、进展期
C、转折期
D、埋伏期
39:有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冲动型
B、场依存型
C、深思型
D、场独立型
40:社会测量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特地方法,在了解同学非正式群体在班级和学校中的存在状况时有较好的作用。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史莫克
B、奥苏贝尔
C、莫雷若
D、加涅
4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单项选择题
A、生存需要
B、归属需要
C、敬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2:依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同学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单项选择题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43: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分散力
D、群体规范
44:依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
单项选择题
A、六项
B、四项
C、五项
D、十项
45: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由()。
单项选择题
A、意识和力量构成
B、规章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阅历和方法构成
46: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力量叫做()
单项选择题
A、肯定感觉阈限
B、肯定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47:()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见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同学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单项选择题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48:视觉联想主要是通过运用联想、假借意义来关心人们记忆。()
推断题
对
错
49:同学已有了“四边形”的学问,现在让同学学习“梯形”的相关学问,这种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
50:教育心理学的讨论应当多层次、多侧面,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地看问题。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心理学讨论的()
单项选择题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B
解析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中等水平,动机过高不简单长久。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学问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6:答案A
解析
7:答案C
解析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8:答案B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B,D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A
解析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同学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对历史生活的领悟不能缺少言语直观。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A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18:答案A
解析共性与制造性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可从共性人手来培育制造性。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正确
解析
22:答案B
解析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倒摄抑制;旧信息对已有新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前摄抑制。
23:答案正确
解析(P98)
24:答案B
解析信度即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牢靠程度,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全都性程度。
25:答案C
解析在操作娴熟阶段,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C
解析教学环境影响同学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教育心理学家们越来越清晰地熟悉到,教学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不仅关系到同学情感和社会性的进展,而且对同学的认知进展过程也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讨论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讨论和教学设计讨论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B
解析见“内部言语”定义。
32:答案D
解析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月以前,进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月到50年月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月到70年月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月以后。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D
解析【解析】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35:答案C
解析
36:答案B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A
解析心理学课本24页给出的答案是关键期。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C
解析由心理学家莫雷诺1934年提出(本解析由宝宝供应)
41:答案D
解析
42:答案D
解析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同学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43: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