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5月04日-3939)1: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
单项选择题
A、端正同学的学习目的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C、树立正确的同学观
D、改善同学的人际环境
2:同学进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
单项选择题
A、遗传的相互作用
B、成熟的相互作用
C、环境的相互作用
D、老师的相互作用
3: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4:允许成果优秀的同学跳级,体现了()原则。
单项选择题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5: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6:在我国,中学校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纳()。
单项选择题
A、认定制
B、审定制
C、选定制
D、国定制
7:在备课的详细工作中,备教材是核心环节。()
推断题
对
错
8: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单项选择题
A、布鲁纳
B、怀特海
C、杜威
D、克伯屈
9:课程的基本类型有()。
多项选择题
A、学科课程
B、阅历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
1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11:培育学校生有目的有挨次地进行观看,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进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推断题
对
错
12: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
A、课外活动是同学自愿选择的、自愿参与的
B、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
C、选修课是同学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
D、课外活动是近代学校才消失的教育活动
E、课外活动可以扩高校生的活动领域
13:我国的“老师法”于()年起施行。
单项选择题
A、1985
B、1986
C、1994
D、1994
14: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单项选择题
A、进展智力
B、培育思想品德
C、传授学问
D、进展共性
15:中国封建社会消失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多项选择题
A、官学
B、私学
C、骑士学校
D、书院
E、社区学院
16:新课程以()为理论基础。
多项选择题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自然主义理论
D、实践主义理论
17: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纳()。
单项选择题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18: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全都
B、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C、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D、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同学直接阅历的学习作为重点
19:德育过程是对同学知、情、意、行的培育提高过程,其实施挨次是()。
单项选择题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详细状况,可有多种开端和挨次
20: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单项选择题
A、老师、同学、教材
B、老师、同学、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21: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力量为标志。
单项选择题
A、制造
B、学习
C、生殖
D、思索
22: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哪三大阶段?()
多项选择题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3: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24: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肯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领悟学问
B、巩固学问
C、运用学问
D、检查学问
25: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推断题
对
错
26:“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纳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德育的途径
B、德育方法
C、德育的结构
D、德育的内容
27:《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指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既有正规学习,又有非正规学习
B、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同学的自学
C、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
D、既有在教室学习,又有在居所学习
28: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冲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冲突。()
推断题
对
错
29:学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同学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育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30:教学过程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推断题
对
错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端正同学的学习目的。
2:答案C
解析
3:答案D
解析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教育的历史。
4:答案C
解析老师要从同学的实际状况、个别差异动身,有的放矢地、有差别地教学。
5:答案D
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由克伯屈首先提出的。
6:答案B
解析1985年教育部《全国中学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指出:今后中学校教材的建设,把编写和审查分开,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编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专家可以编写;全国中学校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审定后的教材由教育部推举,供各地选用。后成立全国中学校教材审定委员会,教材国定逐步过渡到审定制。
7:答案错误
解析
8:答案A
解析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在科技革命和学问激增的条件下,必需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同学把握科学学问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
9:答案A,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封建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封建等级性,反映在教育中,官学的显著特点就是等级性。
11:答案正确
解析
12:答案A,B,E
解析凡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同学进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课外活动。但选修课属于课堂教学。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C
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问。
15:答案A,B,D
解析官学、私学和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类型。
16:答案A,B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D
解析德育要留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对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同时要留意德育过程的多开端性和针对性。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C
解析成熟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具有生殖力量。
22:答案B,C,D
解析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
23:答案A
解析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要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24:答案D
解析检查学问指老师通过作业、提问、测验、调查等方式检查同学把握学问的质量。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老师准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关心同学了解自己把握学问技能的状况,发觉学习上的问题,准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