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藏抄本《天游阁集》_第1页
日藏抄本《天游阁集》_第2页
日藏抄本《天游阁集》_第3页
日藏抄本《天游阁集》_第4页
日藏抄本《天游阁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藏抄本《天游阁集》

太清西林春,生于清嘉庆四年正月初五日(1799年2月9日),卒于光绪三年十一月初三日(1877年12月7日),享年79岁。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系乾隆间因受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文字狱牵连而被赐自尽的甘肃巡抚鄂昌之孙女。道光四年(1824)为入多罗贝勒奕绘(1799—1838),须避所谓“罪人后裔”之嫌,故冒贝勒府邸(荣王府)二等护卫顾文星之女呈报宗人府,世或称其“顾太清”者,本此。名春,字梅仙,号太清,自署西林春或太清春,晚号云槎外史,又尝自署太清老人椿。擅诗词,兼工绘事,尤以词称,与纳兰性德齐名,“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八《诗话》)。况周颐《东海渔歌序》(西泠印社本)云:“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之清隽,深稳沉着,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求其诣此之由,大概明以后词未尝寓目,纯乎宋人法乳,故能不烦洗伐,绝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着有《天游阁集》,乃其诗词合集。晚年又曾续小说《红楼梦》为《红楼梦影》二十四回,署“云槎外史新编”,有光绪丁丑(1877)聚珍堂书坊刊本。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红楼梦资料丛书•续书》之一种,据以出版点校本。

所谓日藏抄本《天游阁集》,凡十三卷,系目前传世的西林春诗词合集的较为齐全的抄本,内含诗(无名称)七卷、词《东海渔歌》六卷。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义和团发展迅猛,京师大乱,这部抄本即在八国联军的入侵战火中流失域外。从此,国内只有不全的西林春诗词刻本流传,如宣统间上海神州国光社铅印本、徐乃昌校刻本、西泠印社木活字本、竹西馆铅印本等是,诗集卷数或标五卷,实则四卷;词集卷数或标四卷,实则三卷。上世纪初,当时的词学大家况周颐函致东瀛寻觅西林春诗词全帙,竟杳如黄鹤,没有下文,可见是抄本重归神州之难。《清史稿•艺文志》着录《天游阁集》五卷,注云“贝勒奕绘侧室顾太清撰”。王绍曾主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着录西林春词集两种:“《天游阁词选》不分卷,顾太清撰,稿本。”“《东海渔歌》四卷,顾太清撰,民国三年西泠印社排印本。”胡文楷《历代妇女着作考》卷二〇着录《天游阁集》五卷云:

(清)顾太清撰。《清史稿•艺文志》、《正始集》着录(见)。太清,字子春,汉军人,本鄂文端曾孙女,西林觉罗氏。幼经变故,养于顾氏,被选为贝勒奕绘妾。是书宣统庚戌(1910)神州国光社据如皋冒氏抄本排印,刊入《风雨楼丛书》。凡诗五卷,原阙第四卷,此从第五卷析为二卷,以符原数。末附诗补,录自《正始集》,凡诗六首。又附兰雪《菱寝楼笔记》一则、《浪淘沙》词四首。此为钝宧(即冒广生,字鹤亭,号钝宧,又号疚斋,1873—1959——笔者)校印,集中有钝宧按语。

同书同卷又着录《东海渔歌》四卷:

同上。《正始集》着录(见)。是书民国二年癸丑(1913)桂林况周颐据抄本委托西泠印社排印。原阙第二卷。以沈善宝《名媛诗话》有太清词五阕,录为补遗。前有况周颐序。又民国三十年辛巳(1941)王佳寿森竹西馆排印本,前有王佳寿森序、况周颐序,太清轶事六叶,徐德培、庆珍、伊既明、张润普、梁启勋题词。卷一、卷三、卷四,据况氏排印本;卷二,据朱强村抄本《渔歌》一卷补入。末附补遗五首,是据钱塘沈湘佩女史《名媛词话》录出。

从上所引录可知,西林春诗词作品于其身后散佚不少,幸有众多学者与出版家为之搜辑付梓,即吉光片羽,亦弥足珍贵,正可见西林春填词成就之大。200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是书卷四二着录《天游阁集》九卷,内云:“所撰《天游阁集》,今存写本二种:一为《天游阁集》,稿本,内诗五卷、《东海渔歌》词四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前有宣统元年冒广生所题六绝句。同年甘(吴昌绶)跋诗集,称此集‘皆当日手订原稿,凡诗五卷,中阙第四卷,多有割裂,盖未定之本也’。吴氏题词集谓:‘《东海渔歌》者,旧凡四卷,中阙其一,而首卷篇叶特多,因析之,以足四卷之数。’中多涂抹,订正之处甚多,实为改定之本。一为《天游阁集》二卷,徐乃昌积学斋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是书所着录之稿本或抄本,与上述之刊印本当有渊源关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稿本《天游阁集》九卷,当即《历代妇女着作考》所着录之神州国光社《天游阁集》五卷排印本与西泠印社《东海渔歌》四卷排印本之祖本,但皆非全帙。

上世纪80年代初,为编纂《全清词》的需要,我国学者始辗转从日本得到日藏抄本《天游阁集》的静电复印件,但限于双方约定,难以单独出版印行,是以词学界众多学人仍难见其庐山真面。199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张璋编校之《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据其《前言》可知,《天游阁集》诗集部分与词集部分或以日藏抄本为底本,并皆于日藏抄本外又补得西林春作品若干,堪称较为完备,但所据日藏抄本之影印复制件系辗转得来,略有缺失,正文亦间有误植处,可谓美中不足。2001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影印出版日藏抄本《天游阁集》,署金启、乌拉熙春编校,仅印300册,版权页有“本书经武田科学振兴财团特许,与日本杏雨书屋订有合同,禁止翻印”字样。这部影印本的正式出版,终于使我们有机会得窥全豹,惜乎合同所限,印数太少,流传不广,见者无多。而欲介绍此影印本,当先从此书之编校者之一金启先生的生平经历开始。

金启(1918—2004),姓爱新觉罗氏,名启,字麓,为清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七世孙、多罗贝勒奕绘与西林春的后人。早年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回国先后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创办及主编《满族研究》杂志,生前为国内着名的女真文、满学与清史专家(以上材料据《金启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文集》,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2005年出版)。日藏抄本《东海渔歌》影印本卷首刊有金启《师友高谊满学佳话——忆〈天游阁集〉寻访记》与《原本〈天游阁集〉考证》二文,对于编校者半个多世纪寻觅《天游阁集》的艰难历程作了详细的回顾。编校者得知《天游阁集》抄本全帙流落日本的下落,是上世纪30年代偶然在日本《支那学》杂志第一卷第十二号中发现的,该杂志载有署名豹轩(即铃木虎雄)的《顾太清〈天游阁集〉抄本》一文,而此抄本即藏于内藤湖南处。编校者说:“我实说,我的赴日留学,寻找《天游阁集》确是一个很大的动力。这件事我把它看得至关重要。”然而好事多磨,此《天游阁集》抄本于内藤湖南去世后即失去踪影,又因抗战与其他种种原因,编校者三十多年与东瀛师友不通音问。上世纪70年代后,中日复交,编校者几经辗转才得知内藤藏书已转藏于武田科学振兴财团的杏雨书屋,并于1986年4月2日终于得到日藏抄本《天游阁集》的静电复印本。编校者就此写道:“当时兴奋已极,经查抄本字迹确系太清夫人所书。夫人晚年病目,故前后书体有所不同。又‘诗七’中删诗较多,实与家中历史有关。故《天游阁集》十三卷之数(诗七卷、词六卷),尚非原书旧貌。容待另行考证。因‘七’与‘十三’之数,均非中国习惯所喜。又太清夫人以鄂昌之裔,冒称余家护卫顾文星之女以报宗人府,以致多数文学传记多称之为顾春。实应按本抄本自署之西林春为是。”关于日藏抄本系西林春手书问题,《原本〈天游阁集〉考证》一文又这样描述:“‘诗一’至‘诗五’系太清夫人手写,‘诗六’、‘诗七’前半楷书系太清女儿载道(即富察敦崇之母)代书,后半仍为太清自书,时已病目,不类中年以前之字,此从暮年所书楹联对照可知。‘东海渔歌六’之后半,亦有人代书,不类载道,或系儿媳秀塘(载钊之妇)之笔。‘诗六’、‘诗七’何以出现此种情况,故略述之。‘诗一’至‘诗五’、‘东海渔歌一’至‘东海渔歌四’系太清写定之本,与外间流传之抄本相校,当以此本为定本,无烦考据。因此九卷诗词皆在奕绘贝勒生前所写定,所谓陈士可得于厂肆之本,亦当由此本抄出,而此本为最后定本。”这些描述无疑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西林春及其诗词提供了方便。此外,日藏抄本《天游阁集》影印本(以下简称“影印本”)可以校补张璋编校之《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以下简称“合集本”)若干缺字处(“合集本”用空字符“□”表示)。

“合集本”于《天游阁集》诗六《湘佩拟琴棋书画四题同作》四首之四《蕉窗读画》七律缺27字,今依照“影印本”录全诗如下,黑体字为“合集本”所无者(下同):

蕉窗读画

芭蕉分影碧窗横,绕座图书细品诗。老眼静观峰壑远,虚心深见水云

平。寻源自有来源处,下笔须知用笔情。识得古人良苦意,卧游佳趣了馀

生。

《蕉窗读画》下一首五律,“合集本”标以“失题”,题目与正文共缺39字:

戊申二月初六,七女以文归富察氏,占此示之四德妇之本,坤柔圣所

传。侍姑须孝养,御下要宽怜。莫〖HT4”F〗学诸兄懒,应如阿姊贤

叔文平生无怨怒色。女红倘有暇,切勿废书篇。

“合集本”于《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卷三《伊州三台》(题云林扇头弹琴仕女)一词末缺7字:

伊州三台题云林扇头弹琴仕女

西风吹入梧桐,半卷珠帘露浓。独坐月明中。正闲阶、几声暗虫。人间

天上情踪,泛以冰丝细通。一曲时愁侬。〖HT4”H〗态憨憨、似终未终。

此外,经与“影印本”对校,“合集本”尚有误植或形讹、音讹多处:

《天游阁集》诗七《初十日喜晤霞仙》“我已暮年君亦老,深山姑且度朝昏”,“君亦老”,“合集本”讹为“君未老”,致使诗意不明。

《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卷一《飞雪满群山》(梨花)“增妩媚、一枝凝泪眼”,“一枝”,“合集本”误植为“二枝”,意境全无。

《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卷二《金缕曲》(咏白海棠)“隔一片、轻阴黯澹”,“轻阴”,“合集本”音讹作“清阴”。按“轻阴”,《东海渔歌》中常用,如卷二《探春慢》(春阴)“烟霏深院,偏是轻阴惹困”,卷四《南乡子》(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正好看花天,漠漠轻阴FCDC柳烟”,《定风波》(雨中海棠)“满树轻阴垂绿绶”,卷五《金缕曲》(题吴淑芳夫人霜柏慈筠图)“对芳塘、一泓澄碧,轻阴满地”。可见“轻阴”是。

《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卷二《山亭宴》(立秋)“时诉出、凄凉调”,“时诉出”,“合集本”形讹作“特诉出”。卷三《伊州三台》(题云林扇头弹琴仕女)“一曲时愁侬”,“时愁侬”,“合集本”亦形讹作“特愁侬”。

《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卷三《探春慢》(题顾螺峰女史韶画寻梅仕女,用张炎韵)、《浣溪沙》(谢云林妹见赠自画樱笋团扇)二词,“合集本”皆出校记谓:“此词为日藏本所缺。”按“影印本”有此二词,恰占原抄本半叶,可知“合集本”所据复制件正缺此半叶。又前一词“竹压低梢”,“合集本”作“竹压枝梢”,未出校记,当以前者义胜。

《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卷三《菩萨蛮》(东观音洞)“树杪栖乌定”,“树杪”,“合集本”作“树梢”;《菩萨蛮》(西峰寺)“花开日月新”,“合集本”作“花开日日新”,皆未出校记,均当以前者义胜。

《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卷四《伊州三台》(猗兰曲)“兰兮生自空山,流出幽香世间”,“流出”,“合集本”误作“流水”,令词意不明。

《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卷五《金缕曲》(王子兰公子寿同寄词见誉,谱此致谢,用次来韵)“况是女身兼薄命”,“兼”,“合集本”形讹作“芜”。盖原抄本“兼”字写法,其下为四点,故形讹成“芜”,令词意莫名其妙。

《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卷六《西江月》(秋日游鲇鱼关,晚过栖云道院,四十年风景变迁,得不有感):“鹦鹅湾头秋水,鲇鱼关外西风。崇山峻岭几多重。归路斜阳相送。宛转长城如带,崎岖樵径斜通。栖云道院扣仙宫。四十年来一梦。”“斜通”,“合集本”形讹作“斜道”。按《西江月》用韵平仄互叶,此词用韵字为“风”、“重”、“送”、“通”、“宫”、“梦”,分别见上平声“一东”、“二冬”(邻韵)与去声“一送”三部,若“道”则属上声“十九皓”部,属错韵。

另外,“合集本”之标点,也有可商榷处,如《东海渔歌》卷五《惜馀春慢》(闰三月三日,邀云林、湘佩红雨轩赏海棠,座中分咏,即用有正味斋韵)下阕:“旧事休题且拚,共倒芳樽,花落时节。”按万树《词律》卷十九所引鲁逸仲词例,如此断句不误,但于义终觉未妥,似当点作“旧事休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