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高分通关题型易错题库附解析答案
大题(共2题)一、材料一:贫困问题一直被各国认为是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贫困的代际传递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长期发展,而且折射出一个社会的制度障碍和社会公平问题。代际传递是很多社会都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此类问题。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与因素并将贫困和这些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材料二:有研究表明,生活在城市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限于家庭经济资源的穷困处境,普遍面临生存和发展风险。调查结果显示,贫困消弱了青少年医疗保健的机遇。55%的贫困家庭青少年没参加自费疫苗接种,其中有近一半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贫困家庭中有1/3的贫困青少年未参加保险,其中近2/3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贫困家庭青少年生病时,也有相当部分家庭因为经济贫困而拖延给孩子看病。材料三:九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的儿子韩胜利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学,为解决学费和生活费,老韩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也到西安去打工……九年过去了,老韩吃惊地发现儿子小韩大学毕业后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根本就没办法还掉以往欠下的债。“知识改变命运”在他家似乎成了海市蜃楼。虽然,“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说“知识会改变每个人的命运。”材料四:专家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收入增长缓慢,这是造成“穷二代”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体制障碍让社会流动机会减少、流动成本提高。例如,教育是现代社会流动的最主要机制。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后全面收费以及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向上流动也越来越难了。发生在“穷二代”们身上的极端个案颠覆着人们眼中穷人家孩子所具有的勤恳、质朴、善良、懂事的良好形象,少部分“穷二代”盲目攀比,过度消费,不思进取,渴望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又不肯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艰苦的劳动;对父母的艰辛视而不见,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应当,不肯为家庭作出贡献,却总是把父母当成提款机;只是认为父母有培养自己的义务,却认识不到自己应该为父母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材料五: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区贫富分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巴西政府推行民生福利政策,稳步缩减贫富鸿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3年10月,巴西政府推出“家庭补助金”计划。这个计划通过每月向最贫困家庭提供政府补贴的方式,提高儿童的入学率,满足贫困人群的卫生医疗需求,从而达到减少贫困、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和提升社会包容性的目的。巴西劳动和社会研究所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从2004年至2008年,巴西贫困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从33.2%下降到22.9%,最贫穷人口得到的财政转移所得占其全部收入也从10%上升到18%,这表明诸如“家庭补助金”等民生福利政策对减少贫困发挥了巨大作用。【答案】【解题思路】本次考试的文章要求考生围绕“知识与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论述。从题干可知,本题属于自由命题作文,且需要结合“知识”和“命运”的关系进行阐述。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曾经鼓舞了多代人奋斗拼搏的铿锵有力的口号“知识改变命运”,如今在贫困面前遭到了强烈质疑。由于受制度障碍和机会不公两大方面的制约,使得“穷二代”反常地尝到了“知识不能改变每个人的命运”的苦果,也使之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而如何解决这一困境也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文章可以侧重对“知识难以改变命运”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原因剖析,之后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消除制度障碍、保障机会公平等,强调知识改变命运需要各方面的强力支撑。最后要注意作答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证充分,语言流畅;不要大段摘抄材料。另外字数要在800字以上。【参考例文】破除制度障碍让知识真正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曾经是中国自古至今凭借人才优势克服险阻、改变国运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还是抗战时期在贫寒中坚守的西南联大人,或者“文革”浩劫过后的“老三届”……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以自己的学识与人格、智慧与担当,成为国家危难之际的中流砥柱,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梦想。然而,这一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观点如今开始遭到广泛质疑,“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就业现状更是让很多人对“知识改变命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201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报告显示,有24.3%的公众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在首都北京,这一比例更是高达37.2%!而这一局面的产生更集中地显现在“穷二代”的身上,贫困的代际传递使得他们验证了“知识并不能够改变每个人的命运”的现实残酷性。制度障碍是造成“知识难以改变命运”的一大因素。财富和资源的分配失衡往往让贫困弱势人群在起点上便丧失了优势。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抓住机会的“富一代”积累了资本,通过传承给“富二代”,使其获得财富优势;“贵二代”依靠父辈掌握的社会资源,享有更多的优先权。而“穷二代”收入少、起点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囿于家庭和周遭的环境,使其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待遇,甚至毫无优势可言。社会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改革,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没有及时调整,严重侵蚀了人们公平获得资源的机会。机会不公是造成“知识难以改变命运”的又一原因。相对于收入差距拉大等结果的不平等,人们更不能容忍的是机会的不平等。公平的社会能够让穷人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教育就是底层人群向上流动最重要的机制。然而,一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教育投入十分欠缺,使本来就不处在相同起跑线上的“二代”之间的竞争雪上加霜。即便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高昂的学费也使很多家庭难以支撑。这就导致人人受教育的机会得不到保障。除了教育不公之外,还有更多的不平等,如户籍限制、就业门槛……在机会不平等的背后,实际上剥夺的是个人发展的选择权,是个人参与竞争的机会和资格。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没有人脉资源、缺乏社会支撑的“穷二代”要想改变自身命运,除了自身要付出更多努力,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支持与搀扶。一方面,要重视社会政策的调整,消除制度性障碍,为“穷二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完善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障,容他们有回身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创造公平的机会,让“穷二代”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尤其在教育方面,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铲除就业、户籍、住房等门槛,约束权力滥用,严防腐败滋生。如果一个社会只相信“知识没有力量,老爸和金钱才有分量”,当知识和奋斗都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时,这个社会也会失去前行的动力。唯有破除制度障碍与机会不公,方能消除“知识难以改变命运”的误解。二、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给定材料材料1: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通常用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ivicScientificLiteracy,简称CSL)来测量。它是综合性指标,由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三部分构成。经国家统计局批准,自1992年起,我国共开展了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调查将“公民对科学的理解程度”作为核心指标,用以测算CSL值。一个公民如果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了,我们就将其视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数占全体公民数的比值,就是CSL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2010年进行的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大陆的CSL值为3.27%,比2001年有“明显提升”,但总体水平相对较低,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年前的水平。另据报道,我国和美国曾同时公布了截止到2007年年底的CSL值,当时美国为25%%,我国只有2.25%。材料2:【答案】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精神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百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在全国科学素质的省市排名中并非首屈一指,不少市民不关心科普、很少参观科研院所实验室,更有甚者根本就不关注最新的科技信息。由于缺乏基本科学知识而盲目追崇愚昧迷信,致使世风日下、道德失范、各种不科学的观念行为沉渣泛起。xu科学精神匮乏、科学知识不足、科学水平低下也就成为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最大阻碍,更成为具有示范功能的北京加大创新发展的硬伤所在。因此要振兴我国创新能力,实现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战略目标,提升北京综合竞争力实力必须要重视民众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精神!习近平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没有科学知识的提升、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出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要提高民众科学精神,必须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加大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培养才能涌现出创新型人才,实现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普及科学知识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要依靠科普工作,而目前由于政府在科普投入中不足,没有引导专家、社会各方参与,社会氛围营造不到位等导致科普工作没有充分展开,致使科学知识不能全民普及,科学精神不能有效弘扬,为此必须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政府支持,加大投入。政府要对科普工作全面支持,要精心规划好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改革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普工作体系,落实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并积极推动国家级科研院所的的建立,让高校、科研院所充分享受到创新性产业链带来的益处,主动配合政府进行科学创新的普及与投入;政府还要加大对科普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基础性的科学普及更需要资金注入,鼓励支持科研院校进行全民科学普及,把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精神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其次:专家主动,社会参与。作为掌握最先进最权威科学知识的科技工作者应该身体力行主动进行崇尚科学的工作,积极参与基础科普工作,踊跃地投身到科普工作中,传播科学知识,实践科学方法,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社会要营造科学民主、宽容包容的学术氛围,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普及,要树立科普的代表人物,以学习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环境,以促使全社会转变以往的偏见而主动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精神。最后:媒体宣传,舆论导向。要发挥媒体宣传对孩子思维的引导作用,充分挖掘现代媒体的传播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崇尚科学反对愚昧无知的良好氛围,培养青少年以及社会大众的科学兴趣;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集聚教育、举报、公示、互动等一体化功能,对民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要大力宣传华罗庚、焦裕禄等重视科普的做法,从社会舆论方面多方普及科普,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只有在社会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形成人人懂科学,人人爱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早日涌现出大量科技人才,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提升,提振北京的综合竞争力,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从知识走向精神当2003年“非典”肆虐带给人们的恐慌还令人心有余悸时,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件又让我国民众陷入“全民抢盐”的风波;虽然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不时对各种所谓“养生秘诀”进行辟谣,但是很多群众依然对此趋之若鹜······这一切都在警示我们,民众科学常识和科学知识的匮乏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更不要谈科学素养、科学精神。早在201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就对北京市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提出了要求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考察北京时提出的第一点要求便是“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科技创新中心的最直接的民间表现就是民众的科学素养。然而,一面是民众科学素质达标的严要求、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硬指示,一面却是民众空有科普兴趣缺乏主动参与、政府科普微弱滞后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清楚:我们不但要让民众掌握科学知识,更应让民众具有崇尚科学的精神,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可以以“科学”为职业,完成这件工作的关键则在于拥有一支专业的科普队伍,这事关首都的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专业的科普队伍是对民众普及科学知识、让民众具备科学精神的关键。在英国,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非学校教育,都是在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力军”,这是其科普工作的重要特点;反观我国,很多科研工作者却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教学研究上,用在了职称评定上,我们无意诟病科研工作的选择,但我们却要有问题意识和长远眼光,要明确科研工作者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单元圆(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Module 9 Unit 2 课时一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全国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4课《导入声音及库的管理》说课稿
- 第五单元 17.《设计与建造“植物工厂”》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功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说课稿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2.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说课稿
- 《第二单元 体验输入技巧 5 指法顺序要记清》说课稿
- 第二单元第9课二、《“撕开”的照片》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浙教版2019)数据与数据结构-说课稿-2,1-数组
- 2024院感年终总结报告
- 高一化学《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分层练习含答案解析
- 04S206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图集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纳米复合材料的增韧增能机制
- 图书馆前台接待工作总结
- 卫生院药品管理制度
- 神经外科进修汇报课件
- 腾讯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