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湿地日—守护“地球之肾”世界湿地日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关于尤其是作为水禽栖息地国际主要湿地条约》(简称《湿地条约》,又称《拉姆萨尔条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升公众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条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并每年确定一个不一样主题。
今年2月2日我们将迎来第22个国际湿地日,主题是湿地:城镇可连续发展未来。湿地定义湿地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不过人类对湿地真正认识只是近半个世纪事。尽管现在国内外对湿地定义还不完全一致,不过《湿地条约》定义已经被各缔约国较为普遍地接收。“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微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含低潮时水深不超出6m浅海区域。”
按此定义,湿地包含湖泊、河流、沼泽(森林沼泽、藓类沼泽和草本沼泽)、滩地(河滩、湖滩和沿海滩涂)、盐湖、盐沼以及海岸带区域珊瑚礁、海草区、红树林和河口等。
湿地最显著标志是有水存在,通常我们能够依照水、植物和土壤等基本特征来识别湿地。
水——地表具备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或土壤过湿;
植物——水生、沼生和湿生植物;
土壤——以排水不良水成土为主,多富含有机质。
我国湿地类型及面积中国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平原到山地、高原,从沿海到内陆都有湿地发育。大致上湿地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1999年国家林业局为了进行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参考《湿地条约》分类将中国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与沼泽化湿地、库塘等5大类28种类型。
河流湿地
我国现有河流湿地1055.21万公顷,分为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等3种类型。中国河流特点:河流众多,源远流长;水量丰沛,随季节而变;水系类型多样;水利资源丰富,经济地位显著。
湖泊湿地
我国现有湖泊湿地859.38万公顷,湖泊是地表水一个类型,长久占有大陆封闭洼地水体,并主动参加自然界水分循环。湖泊分布没有地带性规律可循,也不受海拔限制,它们既能够分布在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理或气候区域,如热带、温带和寒带,也能够在低海拔滨海平原和低地,或在高海拔高原、盆地。
沼泽湿地
中国沼泽约2173.29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
近海及海岸湿地
我国现有近海及海岸湿地579.59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沿海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域。近海与海岸湿地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部分地域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近海及海岸湿地组成;杭州湾以南以岩石性海滩为主,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
库塘
库塘湿地属于人工湿地,主要分布于我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东北地域、长江中上游地域、黄河中上游地域以及广东等。
湿地生态服务功效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生态系统,是主要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景观之一,在抵抗洪水、调整径流、补充地下水、改进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其余系统所不能代替作用。另外,湿地是地球上碳汇中心,湿地占陆地面积6%,却固定了1/3碳元素。湿地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类提供多个服务,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湿地。
发育在流域不一样部位湿地,其生态服务功效是不一样:
◆独立湿地
是水禽觅食及其筑巢栖息地,提供陆地及湿地物种生境,缓冲洪水,有利于沉积物及营养物质吸收、转化及沉积,具备景观美学意义。
◆湖滨湿地
除了具备上述作用外,还具备去除流域内流水体沉积物和营养物功效,同时也是鱼类孵化产卵区。
◆河滨湿地
除了具备独立湿地服务功效外,还具备沉积物控制、稳定河岸以及洪水疏导功效。
◆河口及滨海湿地
除了具备独立湿地服务功效外,还可提供鱼类、甲壳类动物栖息地及产卵区,提供海洋鱼类营养物,预防风暴潮侵蚀。
◆岛屿湿地
提供沙生物种生境,预防高能波侵蚀,具备景观美学意义。
◆泥炭沼泽
尤其是贫营养泥炭沼泽还有一个特殊功效,即防腐保鲜功效。埋没在泥炭层中人与动物尸体能完好保留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泥炭中埋藏数千年树木仍可制作家俱。湿地面临威胁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永远处于不停运动和改变之中。生态系统退化是系统内组分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发生不良改变,是系统逆向演替,从而造成其功效退化和系统不稳定性。湿地在面积丧失和景观破碎化加剧同时,因为水源补给降低和水质恶化,亦发生不良改变,表现在湿地资源衰退、湿地功效弱化或消失等。
因为湿地被开垦与改造、污染、生物资源过分利用、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湿地成为现在受到威胁最大生态系统,也造成湿地不停退化和消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等频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命。
我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但伴随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紧,加上缺乏统一规划和论证、掠夺性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淤积、污染、过分排水等造成湿地面积和资源日益降低,功效和效益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据统计,20世纪后半期,我国已经有50%滨海滩涂湿地不复存在;全国约有13%湖泊已经消失。湿地降低和功效退化,不但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利于人与自然友好发展,而且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可利用淡水资源降低也直接威胁到我国水资源供给安全,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可连续发展,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来自大自然警示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显著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前上升了0.48℃。造成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CO2等多个温室气体。因为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短波具备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长波辐射具备高度吸收性,也就是常说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更威胁人类食物供给和居住环境。(2)酸雨酸雨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发pH值小于5.6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地域,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初北欧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方法防治城市和工业大气污染,其中一个主要方法是增加烟囱高度,这一方法即使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域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问题却愈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距离,形成了更广泛跨国酸雨。另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地域深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域。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域,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广大地域。(3)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即使2/3被水覆盖,不过97%为无法饮用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极少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么一个缺水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现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域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国家和地域。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国家和地域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北方和沿海地域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个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源泉"。然而,伴随地球上人口激增,生产快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宝贵。一些河流和湖泊枯竭,地下水耗尽和湿地消失,不但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伴随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科罗拉多河、中国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记忆了。(4)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态系统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降低到28亿公顷。因为世界人口增加,对耕地、牧场、木材需求量日益增加,造成对森林过分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主要热带雨林。对热带雨林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域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不过,到九十年代早期这一地域森林覆盖率比原来降低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森林消失。另外,在亚太地域、非洲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5)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概念作了这么定义:"荒漠化是因为气候改变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等原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备干旱灾害半湿润地域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条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土地已达成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耕地。在人类当今很多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土地消失。(6)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通常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速度应是平衡。不过,因为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紧,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纲领》估量,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地球上10~20%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个,在热带雨林,天天最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近年来我国洪涝、干旱、赤潮、沙尘暴、荒漠化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许多湿地消失和退化亲密相关。实际上大自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湿地保护与恢复已经刻不容缓!守护“地球之肾”
城镇湿地能够使城镇更宜居,它们能够降低洪涝灾害,补充饮用水,过滤废弃物,提供城镇绿色空间,而且是居民生计起源之一。现在,全球城镇人口数量已经超出40亿,伴随这一数据不停增加,湿地主要性将被提升至前所未有地位。为了获取愈加好工作机会,人们仍在不停向城镇迁居。到2050年,世界上66%人口都将居住在城镇地域。然而,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城镇湿地价值和主要性。在一些快速发展城镇,湿地经常被视为荒地,人们随意向其中倾倒垃圾,有些湿地甚至被填埋或用做其余用途。科学家们预测,自19以来,世界上最少有64%湿地不复存在,而与此同时,城镇却以惊人速度快速扩张和发展。世界湿地日主题意在提升公众意识,城镇湿地将对可连续城市未来做出重大贡献。
2月2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湿地日,想要守护这个“地球之肾”,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1、必须恪守关于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要求,把废弃物扔到指定地点或者容器内,尤其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重金属,假如流到清洁水中,它造成污染是非常厉害。2、在学习中,要尽可能节约文具用具,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3、应该尽可能防止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代替,这么就能够大大降低垃圾产生。4、即使泡泡糖是儿童们十分喜爱糖果,是一个有益于人体健康食品,不过,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胶基,因为它会四处乱黏。在吃时候,能够先将它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5、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益友——青蛙,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蛭石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大学生身体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抑郁和焦虑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 基于七年级学情分析设置道德与法治议题的行动研究-以阿克苏地区拜城县W中学为例
- 水电开发经济生态补偿模式研究
- 2025年厨师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试卷:厨政项目管理与实施试题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考核试卷: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与报告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题库解析试卷
- 企业培训及人才服务协议
- 农业产业链整合与流通保障协议
- 甘肃省兰州中考物理一诊模拟试卷(2)(练习卷)
- 2025年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电子商务订单处理流程优化计划
- 艺术中的记忆与遗忘-深度研究
- TSCBDIF 001-2024 AI 大模型应用能力成熟度评价标准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选修笔记
- 社交媒体招聘效果评估-深度研究
- 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新篇章-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件
- 菌群失衡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型生物学内涵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25年河南林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医疗机构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强制报告制度
- 教师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