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4月19日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姓名:罗植元学号:04020408一、调查背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在各项政策的施行下,56个民族团结互助,走向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各民族可能还有自己的传统年节,但在春节这几天必定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我的家乡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市全市常住人口为78.40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37236人,占总人口的43.01%,主要为汉、布依、苗、彝、回等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7669人,占21.39%。二、调查目的在春节这几天,各民族各显本事,各种节目丰富多彩。为了进一步了解兴义市少数民族春节习俗,拓宽我的视野,增进对少数民族习俗知识的了解。最终我决定做这一个项目。三、调查方式我采取的是小范围系统调查的方式,为了节约时间和调查成本。我调查了我所居住的万峰花园小区,共有60个单元楼,总计360户人家。其中有103户少数民族家庭,其中约40%少数民族家庭为布依族、31%为苗族、其余家庭为彝族、侗族等。在我的统计中,她们有42户回老家过年,17户去本地亲朋好友家,其余的均在自家过年。四、调查结果1.各民族年夜饭情况提到春节,无论是哪个民族都会享用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每年农历除夕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能够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激之情。在此特别介绍一下我调查到几个少数民族家庭除夕夜的年夜饭情况。侗族家庭平时喜好吃酸食,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她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窜。”在侗家菜系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而厨师是侗族人尊敬的职业,吃年夜饭时人们还要向厨师敬酒,以表示对她的感谢。而且边敬酒还得有敬酒歌,有一首《谢厨歌》就是这样唱道:“厨师师傅常操心,睡半夜来起五更,坐了几多冷板凳,烧手烫脚费精神。扣肉堆成鲤鱼背,萝卜切成绣花针,内杂小炒加木耳,猪脚清炖拌香葱,蛋调面粉做酥肉,蜂糖小米做粉蒸。巧手办出十样锦,艺高算得第一名,吃在口里生百味,多谢厨师一片心。”在一户我调查的土家族家庭时,得知土家族要提前一天过年,这个习俗被土家族称作过赶年,她们把年夜饭称为团年饭。据祖辈传下来,谁家年夜饭吃得越早,越能够在来年里吉祥如意,因此土家族有抢着先团年的习俗。因此这户人家正准备动身前往老家过年。当然布依族是黔西南州的第一大少数民族,不得不提到布依族年夜饭的特别之处,她们一定要蒸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在布依族人家,糯米是绝对不可少的食材之一。“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是布依族的特色饮食文化。特别是来自望谟县的布依族人还要整三色糯米饭,再放上腌制的香肠腊肉,真是色香味齐全啊!而吃饭之前要先在堂屋供老祖宗——摆一张大桌子,放八副碗筷,四碗盛酒,四碗盛饭。然后烧纸,烧香,年轻人要跪求老祖宗保佑。香火上要放十二个小“粑粑”,梨子、苹果之类。正如她们正月十五要给家族的坟上灯,清明只“挂靑”。吃猪头肉、猪脚。当然喝酒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啦,一首首动听的劝酒歌令人如痴如醉。2.少数民族闹春节每逢春节到来,各民族都会在我市市中心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为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表演,同时也带来了吉祥和平安。下面是我了解到的几个文艺表演方式。苗族群众过年时常常组队进行一种叫做板凳龙的体育活动。为了祈求平安吉利,玩板凳龙的常与武术队、戏队一起,有时为了“扫寨”,板凳龙舞遍整个村寨,祝各家各户人畜兴旺,风调雨顺逢凶化吉。板凳龙是一种特制的板凳,比大方桌用的长凳长一些,约四尺长,一尺八寸高,有木制龙头安在长条凳的一端,凳身缠上黄、红色纸条。板凳龙进行中周围鞭炮齐放,火花飞溅,这个表演绚丽多彩。如果是三人玩的板凳龙一人各执一端两条龙脚,一人执宝,按特定动作起舞;如果是五人玩的板凳龙四人各执一条龙脚,一人执宝,共同起舞,比三人玩的难度大些,要求四个人祝合协滴,或走、或跑、或蹲、或跳,动作一致才好看。锣鼓点子与玩板凳龙的动作节奏相照应,或快或慢,或缓或急,视玩龙情状而敲击。看着苗族小伙子精彩绝伦的表演,周围的观众更是拍手叫好。街上一片和谐景象。在布依族人家的小院过节气氛也十分浓郁,每当铜鼓奏起时,男的一排,女的一排,歌词则随心而唱,打击者根据不同的情况奏出不同的调子,用节奏来表现喜怒哀乐。将铜鼓悬挂在大树下或堂屋中央,多数情况由寨长、族长等击鼓为乐。一方面是表示节日中欢快愉悦或喜庆丰收的热烈气氛;另一方面是教习本寨及家族年轻人演奏十二则。周围听到乐曲的游客或是邻居也是手拉手,围着一圈顺兴跳舞,轻快的节奏引领着我们快乐的情趣。3.少数民族春节禁忌春节前后,布依族除了在准备充分的年货外,在腊月和正月的时候都会有许多禁忌,据传如果她们不遵守的话,就会对家中的人,事,物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是伤害。从腊月开始,家中就要保持和谐安静,特别是不能做很大动静的敲打,这样会被认为是干到祖先回家过年的路途。小孩们不能在这期间哭闹,这样也会认为是一种不吉利。布依族称之为“正月忌头,腊月忌尾”。并以此来寄予来年的平安顺利。在正月的时候,一般是大年初一到十五期间,加工房不能启动机器设备,强大的震动认为是对已逝人的不尊重。在大年初一这天,生活用水要存起来,不能往外倒,客厅和卧室垃圾不能扫,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意味着把这一年的财运都倒出去或是扫出去了。在正月十五以前,不能将洗好的衣服晾在院子里,要晾在院子以外的地方,如果晾了的话,今年下雨就下不到自己家的地方,几遍是邻居家那个地方下雨了,自己家院子这边都不会下雨。尽管听上去觉得有些太过牵强,可是出于尊重,我觉得她们这种传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