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明确考点•备考导航〕最新考点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学习,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其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精神: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要正确对待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理论、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公共参与:从哲学维度全面理解追求真理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公共精神,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命题简析考查角度:1.以具体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考查实践的特点。通过科技进步或认识发展,说明实践决定认识。结合人类活动的具体情境,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2.以不同的认识为载体,考查真理的特点。以引文或科技发展事例为载体,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通过设置具体情境,综合考查认识论知识考查方式:往年高考中,既有大量的选择题,也有相当比例的非选择题。选择题以漫画、古诗文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非选择题往往以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整合知识探究命题考点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整合·必备知识】主体实践必须且只能是人的活动,但并非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动物的本能行为不属于实践对象从对象看,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生在人和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停留在人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性质从性质上看,实践是一种改造活动,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形式人类的基本实践有三种: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疑难点拨]实践是人的活动,动物的活动不是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人改造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不是实践。2.实践的特点特点理解侧重点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特点理解侧重点社会历史性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联系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疑难点拨]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发挥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项目正确理解侧重点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项目正确理解侧重点认识误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疑难点拨](1)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无论是正确认识还是错误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取认识的途径,但直接经验并非一定比间接经验更可靠。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原理方法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促进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能力·命题探究】命题点
结合社会各个领域具体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或积极作用,考查对实践的含义及各个特点的深入理解1.(2018·江苏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解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这说明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正确;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实践的客观物质性;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实践的直接现实性;D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故选B。[答案]B[素养点睛]本题以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的具体事例为依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培育考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科学精神。①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盲目的实践是指实践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最终会导致实践活动失败。②认识的目的不等于认识的根本任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的根本目的不是获得真理,而获得真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命题点
以社会生活现象、科学实验和最新科研成果的产生或名人名言为载体,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2.(2020·全国卷Ⅲ)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发现来源于实践,①错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由题意知,门捷列夫依据元素周期表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一些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在这一科学原理的指导下,他展开了科学研究并在实验中逐一证实了他的推断和预言,这体现了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②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由题意知,门捷列夫展开了科学研究并在实验中逐一证实了他的推断和预言,这表明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错误。故选C。[答案]C[素养点睛]本题以门捷列夫的推断和预言为载体,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具有较好的引导价值。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的主旨,并与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去排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命题点
以某一实践活动的巨大成就为背景材料,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3.(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千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命题溯源]考查角度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考查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考查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解题指导]步骤步骤内涵具体内容第一步“提”。即从材料中提取与问题指向有关的重要信息信息①:研发团队取得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信息②: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信息③: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信息④:袁隆平院士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指导国外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步骤步骤内涵具体内容第二步“调”。即依据设问调动相关理论知识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第三步“答”。即按照非选择题答题规范组织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②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开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育种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易混点
不能准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1.(2018·北京卷)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新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清零·易错易混】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B
【解析】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都是新事物,A错误。实践的社会性是指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的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新技术,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由此可见,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条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C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D观点错误。故选B。[试题点评]本题以京张高铁的建设为背景,考查实践的特点,命题启示我们,复习备考时,我们要密切关注我国在科研、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并学会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在涉及实践的基本特征时,若试题材料中强调“计划”“方案”“规划”的制定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强调历史过程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历史性;强调“合作”等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易混点
混淆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2.(2021·贵州贵阳模拟)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 (
)A.失败是成功之母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答案】B
【解析】从画面上看,这是用一条一边非常深,而一边非常浅的河来比喻股市复杂多变,一人站在水浅处说“水没多深”,这说明事物是十分复杂的,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A与漫画没有关系;此人是在实践后获得的认识,但因为事物非常复杂,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获得正确认识,没有调查固然没有发言权,不全面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C不选;D说法本身错误,因为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故选B。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考点二真理与认识过程1.对比理解真理的特征【整合·必备知识】特征理解要求客观性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②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①真理是客观的,要坚持真理。②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特征理解要求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①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发展真理。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谬误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深化认知]通过“三个统一”深刻把握真理(1)真理是客观性与条件性的统一。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2)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一方面,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真理就可能变成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相对的。(3)真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是第二性的。真理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疑难点拨]真理与谬误: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比较项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区别含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相对于物质而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对于实践而言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将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性质属于主观范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属于主观范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都是正确的属于主观范畴,是正确的联系①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②都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认识的发展过程过程理解原因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过程理解原因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深化认知](1)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单个人的认识来看,认识是有限的;从人类认识能力来看,认识是无限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2)认识具有反复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3)认识具有上升性并不意味着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被否定。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能力·命题探究】命题点
以漫画、典例为素材,考查真理的特点等知识1.(2016·天津卷)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解析]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不一定都正确,A表述不准确;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关于材料中文物图像名称的见解不同,但文物图像在历史中的作用及其反映的内容是确定的,即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B正确;C、D与题意不符。故选B。[答案]B[素养点睛]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有关真理的试题,需要避免以下几个典型错误:①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多样性。②真理与谬误存在相互包含的关系。③人们的主观立场对真理性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④实践条件改变,人们的认识必然会发生改变。命题点
结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考查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2018·全国卷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认识,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①正确;党的十九大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需要着力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体现了实践的自觉性和创造性,②正确;③④观点错误,不选。故选A。[答案]A[素养点睛]本题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在于引导考生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政治认同素养,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①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指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认识的指导作用必须立足于现有的实践条件。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指正:认识的发展是不断对旧认识进行辩证否定的过程,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命题点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认识论原理3.(2020·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日本、韩国、意大利、柬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命题溯源]考查角度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和无限性考查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考查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解题指导]步骤步骤内涵具体内容第一步“提”。即从材料中提取与问题指向有关的重要信息信息①: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信息②:“第1版方案较简单”“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步骤步骤内涵具体内容第二步“调”。即依据设问调动相关理论知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无限过程步骤步骤内涵具体内容第三步“答”。即按照非选择题答题规范组织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无限过程。③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以诊疗实践为基础,是一个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不全面到比较全面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指导诊疗实践又不断接受诊疗实践检验的过程易混点
对认识的发展过程理解有误(2018·江苏卷)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清零·易错易混】【答案】C
【解析】很多人认为,中国克隆猕猴技术突破不大,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体细胞克隆技术是比胚胎分裂技术更为先进的技术,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C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认识具有反复性,而非认识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真理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但真理不会被推翻,B说法错误;D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不选。故选C。[试题点评]本题以中国科学家采用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的具体事例为依托,考查认识的过程。培育考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科学精神。正确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要注意以下四个“并不意味着”:①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③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并不意味着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被否定。聚焦热点点拨技法稳步推进探月工程努力续写“飞天”传奇2020年12月17日凌晨,①“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②从赏月到探月,中国人走过数千年历程。【热点材料】我国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2004年开始实施,2020年完成,工程共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我国相继发射了多颗月球探测器。相比于世界,中国探月工程虽然起步晚、时间短,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探月史上的第一次。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③任重而道远,中国的飞天探索必将取得更大辉煌。我国目前已经开展月球极区探测等相关论证工作,对月球后续任务进行了初步规划,计划2025年前开展极区探测,重点探测极区永久阴影区的水冰及挥发成分的性质和可利用性试验等。此外,积极论证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可能性,并通过国际合作,探讨在月球建立长期自主运行的,用于开展科学研究、技术试验等功能的月球科研设施。【思维流程】信息提取调动知识①“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能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信息提取调动知识②从赏月到探月,中国人走过数千年历程。我国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2004年开始实施,2020年完成,工程共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我国相继发射了多颗月球探测器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不动产测绘与评估合同
- 软管用机械绕轴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专利申请与授权服务合同
- 血氧监测仪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活性炭膳食补充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欧洲药品代理销售合同
- 澡盆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棚改区燃气工程合同
- 英式橄榄球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混凝土原材料供应合同
-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附答案)
-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专项版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含解析
- 口鳞癌中的代谢重编程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课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业务合同签订与履约管理制度
-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强基计划选拔数学试卷
-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适应机制研究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答案
- 快手游戏公会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