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742-2007亚热带果树营养诊断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1页
DB35T 742-2007亚热带果树营养诊断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2页
DB35T 742-2007亚热带果树营养诊断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3页
DB35T 742-2007亚热带果树营养诊断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4页
DB35T 742-2007亚热带果树营养诊断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亚热带果树营养诊断样品采集技术规范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1或梅花形(5点形)多点采样。选择的样株应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使其具有代表性,而且树势应较一可确定5个梯台,每梯台选2株),每株采8片(枇杷采4片),共80片叶(枇杷共40片),混合为1个样品。2土壤样品采集点与采集叶片样品的样株点相一致,即在上述采集叶片样品的样株中,柑桔每5株(或每梯台)选1株供采集土壤样品,龙眼、荔枝和枇杷每3株(或每梯台)选1株供采集土壤样品,组成1个随研究目的不同,土壤样品采集的部位也不同。为了解土壤原始性状,采样应在没有根系生长和没有施肥的部位进行。为了解根际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和施肥或土壤环境污染对树体的影响,采样应在根系密集部位和树冠滴水线附近进行,但应注意避开施肥沟(穴)。对选定作为采集土壤样品的样株,每株在对称方向挖两个垂直取样穴(地面不平时要刮平),每穴在10cm及30cm深处分别取等量约25g~50g的土壤样品,将上述选定的5株所取的土壤样品均匀混合为1个样品(约500g~1000g)。每个取样穴的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壤样品量上层与下层比例相同。也可用土壤取样器在同样位置取0cm~30cm深度的土壤样品。2.2.4采样工具当检测土壤常量元素时,土壤样品的采集工具用铁锄、铁铲等;当检测土壤中微量、痕量元素时,采集工具必须用不锈钢、陶瓷器或木竹器。装盛初始土壤应采用清洁的塑料袋。3采样时间土壤、叶片样品采样时间相同,龙眼、荔枝为12月至翌年1月,枇杷为8月,柑桔为8~9月。4采样前准备在采样之前,选定采样果园及采样株,并用油漆等标记株号,以供跟踪采样。5样品处理与制备5.1叶片样品的处理与制备5.1.1新鲜叶片处理新鲜叶片样品可用尼龙纱袋或纱布袋装盛,放入用铅笔写好的标签(标签详见图1),迅速从田间携回室内。如果不能及时携回,则必须换上塑料袋,放置手提冰箱冷藏保鲜,或者解开袋口置于阴凉处。5.1.2叶片样品制备先将中性洗涤剂(液体)配成0.1%的水溶液,再将叶片置于其中洗涤30s,取出后尽快用清水冲洗,再用0.2%盐酸溶液洗涤(约30s),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2次。整个操作时间不超过2min。叶片烘干叶片经洗涤后,立即用滤纸吸去水分,先置于90℃~105℃的鼓风干燥箱中烘20min,然后在65℃下叶片磨细初步干燥的叶片,在磨细前重新放在70℃~80℃的烘箱中烘干至脆,取出冷却后放在塑料袋里用手在外面轻轻搓碎。搓碎之后,用作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测定的样品,须用玛瑙研钵或玛瑙球磨机或不锈钢粉碎机磨细;用作常量元素测定的样品,则可用瓷研钵或一般植物粉碎机磨细。磨细颗粒应可全部通用玻璃瓶或塑料瓶保存干燥磨细的叶片样品,并按实验室要求将样品登记、编号、保存。5.2土壤样品的处理与制备3HYPERLIN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