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1页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2页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3页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4页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初、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急剧增加。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和师资培训。然而,在职业教育课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不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忽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还没有转变职业教育观念甚至延续原来中专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没有建立适应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仍把传授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本文对现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

【关键词】转变职业教育观念建立适应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些人不是从事科研,也不是从事工程领域设计,而是从事机械加工、制造、机械设备、运行、操作、维修、产品销售等一线生产操作的技能操作型人才。他们在整个科研、设计、生产链条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且需要人才人数众多。他们需要有做事的能力和熟练的本专业中的初、中级技能。当前以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社会对这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非常大,这类人才就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负责培养。由于现阶段我国急需这样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社会上这样人才又奇缺。国家从2007年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制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纲要》,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但同时对职业学校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人是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承担《电工基础及技能训练》这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这门课是机电专业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其中,电学基本理论是学习其它专业课最基础的知识,但教材的编排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普高模式、内容深奥繁琐、远远脱离了专业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技能训练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不甚明确,有不确定性,课程内容开设随机性较大。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电工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尤为必要,以下是本人对课改的几点浅见。

一转变职业教育观念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是为企业、为市场服务的,可以直接上岗的初、中级人才,输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扎实基本功、熟练的职业技能,掌握系统专业理论应用知识,经锻炼后很快适应生产第一线工作岗位,并有一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技师。对于中职学校机电类电工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电工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不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复杂的推理计算能力,而是要求他们具有本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的做事能力。然而,在我们今天中职教育课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不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延续的是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忽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考虑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学习的反感。现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重点高中把尖子生拔走了,普通高中把中等生拔走了,两类学校都不要的“双差生”来到中职学校学习,他们文化课基础差,还养成了很不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人目标定位在直接就业上,缺少对文化学课学习的动力和欲望,对未来并不报太高的期望。学习过程心不在焉,动手不动脑,只是因为对机电的兴趣,有的则认为学习电工很简单,不用动脑就能毕业、就业,学习目的很模糊。这也就造成选择机电电工专业学生毕业时,文化、专业技能两头差,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导致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完成。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生源从而越来越少、越来越差的局面。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本来就不高,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老师上课时还是按照普通高中的要求讲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他们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公式,进行复杂的计算,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老师总讲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讲一些没有用的东西,讲一些没有兴趣的东西,自己来到学校没有学到技术,不少学生在校产生厌学情绪,破罐破摔,给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带来困难,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更不易。一些学生中途辍学,一些学生为了得到毕业证,不得不勉强应付,一些学生到企业当学徒去学技术。同时学生的态度又会引起教师的反感,教师觉得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尊重和回报,学生的质量太差,没法教,于是,师生形成恶性互动,彼此互不买账。这是职业教育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做到:在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的同时,更要找出学生的长处,要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自信心。机电专业的学生虽然知识基础差,这是他们的不足之处,但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强,这是他们的闪光点。为此,必须转变职业教育观念,形成多元智能观,按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和认识规律来设计课程,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确立适应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必须找出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这是教师公认的课程教学目标,但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中,知识目标是第二位的教学目标,职业教育应该着重突出培养学生的课程能力目标,这个问题很重要,涉及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不是来泛泛地接受知识、积累知识,而是来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他要能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即将来的岗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职业教育教师观念上一个最大误区就是“有了知识,就有能力”。事实上,知识与能力之间不但不能等同,而且有一道深沟,这道深沟只能用“实训”来填平。因为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靠训练。在职业教育学校中,知识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首先注重的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本身,更不是知识体系。“知识就是力量”只是一种泛泛的比喻,不是准确的、科学的描述。目前的职业教育教师自己大多从普通高校毕业,受的都是“知识目标”教育。所有一般想象不出课程的“能力目标”是什么样。教师平时上课、备课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传授知识,如何积累知识上;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是为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没有考虑“能力训练”的问题。就连课上的问答练习也是为了深入理解和巩固知识而设的。课程的能力目标问题,即岗位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岗位能力分为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在电工基础中,电工工具及仪表的使用;开关、插座、白炽灯、电动机、三相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都是单项技能。“单项实训”是训练单项技能的常用方式,最好的训练方式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对各种单项技能进行实训。一门好的职业教育课程必须有明确的任务,这也就是职业学校常用的“项目教学法”。如,在讲解照明电路的安装时,从班级和走廊的开关、插座、灯泡、日光灯坏了的实际任务入手,假如你是一名电工,应该怎样维修,引入照明电路开关、插座、灯泡、日光灯和布线等这些单项技能的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仿真的环境下训练了学生的安装、故障排除等单项技能训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接着教师进一步拓展:假如你是一名小区电工工程师,怎样设计整个小区、一栋大楼、一个单元、一户居民的电路设计与安装。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完成了电路设计与布线图,顺利进行照明电路模拟安装的综合实训,训练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兴高采烈地跟随教师完成这些任务,练出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到相关知识,获得实际成果,产生由衷的成就感和自信。职业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学生具有实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只是单纯掌握知识体系,也不是把学生训练成“技法的仓库”,而是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去完成某种指定的工作活动。“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的一体化设计”。这三个原则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

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今,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企业人,而不是面向考场的博学的读书人。因此,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如电工基础《自感》这节课中,按传统的教学设计是这样:

自感的概念

自感电动势方向的判断(楞次定律)

自感的应用:荧光灯镇流器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这种讲法是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逻辑推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课上没有学生的能力训练,没有突出能力目标。解决教学问题,不要从抽象的概念入手,要从直观入手。根据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我把这节课作如下设计:

课程引入:用直观实例:用一节干电池给镇流器通电,在接通和断开电的瞬间,学生被“电”的感受。

本节课的任务:

由产生的“高压电”实际问题入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自感的存在。

再由断电的瞬间引入荧光灯的另一个重要元件――启辉器。

师生共同完成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及连接方法。

这节课教学知识的引入是由实际感受引起的,不是由知识体系引起的。围绕一个荧光灯的单项任务训练技能,在做事的过程中学到相关知识,对于知识基础差、没有学习习惯的学生,是高效学习。教师要教“课”,不要教“书”。要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把有兴趣的课设计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