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落日熔金)》PPT课件(部级优课)语文课件_第1页
《永遇乐(落日熔金)》PPT课件(部级优课)语文课件_第2页
《永遇乐(落日熔金)》PPT课件(部级优课)语文课件_第3页
《永遇乐(落日熔金)》PPT课件(部级优课)语文课件_第4页
《永遇乐(落日熔金)》PPT课件(部级优课)语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遇乐》

——李清照李清照(1084一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创作,可以其南渡为分水岭,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作者简介

宋人张端义《贵耳集》: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一、正读:读准,正音二、意读:读懂,晓意1.释词义

2.解词意

熔金融和几许次第香车宝马偏重簇带济楚怕见向

不合理一:“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三句中,前两句写了黄昏极其美丽的景象,明明词人正在欣赏着傍晚美景,却为何发出“人在何处?”的疑问?由此我们可以窥见词人怎样的心绪?请找出词中类似的不合理之处。人自己他人迷茫落寞于不合理处生疑乐景衬哀情123“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明明描写春意盎然,为何再问“春意知几许?”于不合理处生疑无心赏春景凄凉、哀漠2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明明说了是融和天气,又怎么会有风雨?于不合理处生疑风雨难料世事难料惧怕多愁13上片“谢他酒朋诗侣”谢绝他人邀请,下片也说“怕见夜间出去”,不想出去,又为何还要“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于不合理处生为什么谢绝他人邀请?词人不喜欢元宵节吗?还是江南的元宵节不好玩?风雨难料容颜憔悴今非昔比无心游玩听人笑语孤寂期许21对比《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当时节日之夜,“家家灯火,处处管弦”,“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娥儿直到鳌山看灯。”周密《武林旧事·元夕》记载:杭州的元宵节“大率仿宣和盛际,愈加精妙。”关于元宵佳节一、正读:读准,正音二、意读:读懂,晓意1.释词义2.解词意请归纳这首词的主要内容。这是一首描写元宵灯节的词。但此词不是着意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欢乐,而是通过眼下的元宵和过去的元宵的不同情景的对比,来抒发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一、正读:读准,正音二、意读:读懂,晓意三、情读:体情,读透请归纳这首词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本词刻画了一位容颜憔悴,在元宵佳节追忆往昔,感慨身世之悲、今非昔比,不愿出门,却希望听他人欢声笑语的老妇形象。情感:抒发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一、正读:读准,正音二、意读:读懂,晓意三、情读:体情,读透1、请听范读。2、有感情地朗读本词。拓展阅读

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阅读下面这首词,找出词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归纳这首词要表达的情感。这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一个天真浪漫、调皮可爱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我们看到一个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李清照。所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永遇乐》中的“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