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伟大的悲剧教学第1课时_第1页
【教学】伟大的悲剧教学第1课时_第2页
【教学】伟大的悲剧教学第1课时_第3页
【教学】伟大的悲剧教学第1课时_第4页
【教学】伟大的悲剧教学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第1课时课文导入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o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那么,这个实验站命名又是怎么来的呢?和谁有关系呢?知识链接(见“拓展阅读”里的素材《南极概况》)播放短片《南极概况》,了解南极的基本情况。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1911年底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结果阿蒙森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登顶南极的英雄,却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字词梳理1.字词读音拽(zhuài)癫狂(diān)(kuáng)吞噬(shì)羸弱(léi)凛冽(lǐn)(liè)步履(lǚ)告罄(qìng)角(jué)逐字词梳理2.字词释义吞噬:吞食羸弱:瘦弱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也说筋疲力尽。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者野外生活的艰辛。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整体感知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指导: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带感情)明确: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途中遭遇恶劣气候,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后,悲壮地死去。整体感知历经艰难迟到极点艰难返回壮烈牺牲斯科特带领的共5人的探险队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912.1.16白色雪原1912.1.18南极点1912.2.17埃文斯精神失常继而遇难1912.3.21912.3.21无法离开帐篷1912.3.29帐篷里1912.10.291912.11.12整体感知完成表格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912.1.16白色雪原斯科特等发现自己晚于挪威人阿蒙森到达1912.1.18南极点斯科特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给阿蒙森作证1912.2.17“屠宰场营地”埃文斯精神失常继而遇难1912.3.2贮藏点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1912.3.21帐篷里无法离开帐篷1912.3.29帐篷里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1912.10.29营地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1912.11.12帐篷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整体感知

课文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历尽艰难、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