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思想大一统第三课优质课_第1页
汉代思想大一统第三课优质课_第2页
汉代思想大一统第三课优质课_第3页
汉代思想大一统第三课优质课_第4页
汉代思想大一统第三课优质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思想大一统第三课优质课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儒家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膑目前二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①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三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仁)和道德准则(礼)。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目前四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2008年北京残奥圣火在天坛采集北京天坛建筑反映天地关系,北京天坛是明清皇帝祭天、祈谷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请思考:

1、春秋战国时期探讨“天”这一哲学命题的思想家有哪些?2、最早把天地人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接受是?目前五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百家争鸣法家春秋战国秦前221汉前206儒学独尊前140一个王朝一个帝王一个读书人西汉(前202-公元9年)汉武帝(前156-87年)董仲舒(前179-104年)黄老之学目前六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对儒学有哪些贡献?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会被冷落?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统治需要:改革旧制,富国强兵;儒家特征:礼教德治,复礼守旧。总之,其主张不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

荀子:“仁义”

“礼法并施”目前七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

焚书坑(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焚书坑儒儒学抨击时政,是古非今目前八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课标要求课标解读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2、汉代新儒学的内容,被推崇的根本原因?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目前九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感悟探感:汉代儒学之新探:独尊儒术之源悟:思想文明之路目前十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感:汉代儒学之新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1、新思想来源

特点:西汉所确立的政教体系,骨子里乃是法家的“尊君卑臣”,只是吸收了些儒家思想而已,可以说是“外儒内法”或“阳儒阴法”。糅合百家,外儒内法目前十一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董生一策答:陛下躬亲垂问,臣不胜惶恐。臣仅就《春秋》所学来观察天与人的关系。“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无道,天就先出现灾害来警告世人;如果还不知道悔改,天将会将怪异之事以示警戒武帝一策问:朕自登基以来,屡下诏书责令各州郡举荐贤能之士,以求治国良策,举荐之人又以先生为首,必要过人之识见,请先生能不吝赐教,以舒我胸中块垒。(开场白)董生献策——台词设计

感:汉代儒学之新2、新思想内容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实行仁政目前十二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董生二策答:无为有为皆有其理,而今我汉家天下,承秦之弊,开国七十余载,虽有文景之功,但承袭黄老无为之学,弊端日渐凸显,正是改弦更张,奋发有为之时。臣斗胆,恳请陛下更化改制。“《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就是“三纲五常”。武帝二策问:先生所言甚合孤心。今朕即位以来,很想光大汉家之基业,但收效甚微,这是什么原因呢?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感:汉代儒学之新2、新思想内容目前十三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材料三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6“三纲五常”重点回扣1“春秋大一统”、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君权神授”、4“天人感应”5实行仁政目前十四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试试看:品儒学思想,探帝王心声主要内容帝王心声“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仁政加强君权,抑制暴政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儒学是适应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需要目前十五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新儒学的评价1.巩固国家的统一,打击地方割据势力。2.限制君主的权力,使君主实行“仁政”。3.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4.兴办学校,促进了教育的发展。5.桎牿了人民的思想,学术自由成为后代士子的奢望,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代价.目前十六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纳感:汉代儒学之新3、新的地位目前十七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异同?【合作探究】聚焦看-----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异同目前十八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先秦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来源

主张地位

汉代新儒学和先秦儒学有何异同?儒学、阴阳、黄老、法家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德主刑辅、三纲五常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总之,改造后的儒学神学化,官方化,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适应了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仁、礼、为政以德;仁政、民贵君轻、礼法并施……不受重视聚焦看----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异同【合作探究】同:都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目前十九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武帝三策问:先生所言,切中我汉家之弊。但如何实施呢?董生三策答:治国之要,首在得人,得人之法,首推办太学也。太学培养贤能之士之所,是教化的本源。臣恳请陛下,兴办太学,聘请名师,以教天下之士,朝廷也必能将天下之英才收于朝廷。武帝:先生三策,使朕茅塞顿开。先生持重,真老成谋国之士也。感:汉代儒学之新3、新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起用众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汉武帝尊儒的措施目前二十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探:独尊儒术之源淮南王英布和刘邦阵前对话:上谓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

——《史记·黥布列传》刘邦时期郡国形势图

汉初,接秦之敝…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sì),而将相或乘牛车。诸侯并起,经济残破,百废待兴观时代风云变换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汉武帝:16岁登基,21岁亲政

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匈奴威胁,边患不止探:独尊儒术之源观时代风云变换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中朝察举推恩盐铁官营治理黄河大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刺史、酎金夺爵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

1.经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政治:王国问题、边境不宁问题突出,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3.思想: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的需求思考:独尊的为什么是“儒学”?时代选择了儒学儒学适应了时代探:独尊儒术之源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汉朝初年为什么要把黄老

之学作为政治指导思想?1西汉建立之初,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经济受到严重破坏。2为了恢复元气,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3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黄老之学“黄”: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汉初黄老之学的作用有哪些?

1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国力增强出现了“文景之治”盛世。2汉初的“无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基础。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统治思想对我国产生哪些影响?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积极消极1、“大一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仁政思想有利于关注民生。3、五常中推崇的“仁、义、礼、智、信”剔除其封建内容,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带有神学迷信色彩,纯属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2、“罢黜百家”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三纲”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汉初经济残破休养生息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武帝时国力渐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大一统促经济发展不甘无为淘汰黄老适应并促进利集权、制地方小结目前三十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春秋战国秦西汉阶段特征及地位诞生冷落发展继承冷落重创压制创新独尊地位变化的原因1在春秋末年奴隶制正走向灭亡,新兴地主力量迅速发展.2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奴隶制,这一保守思想必然不被重视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正处于生存斗争的残酷时期,社会制度急剧变化2儒家仁政思想不适合政治需要

1秦刚灭六国统一中国不久需要建立强大中央集权以控地方显然2法家思想更适合需要1西汉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2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尤其“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给君主专制统治找到了理论依据适应了加强集权的需要被采纳成正统.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2012·天津文综·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典型例题】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三十五页\编于一点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