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聚合反应及反应器设计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1.gif)
![第八章聚合反应及反应器设计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2.gif)
![第八章聚合反应及反应器设计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3.gif)
![第八章聚合反应及反应器设计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4.gif)
![第八章聚合反应及反应器设计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99719d4a4272295cbc8cef9b52d906d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聚合反应及反应器设计详解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优选第八章聚合反应及反应器设计目前二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8.2聚合物的评价指标8.2.1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目前三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聚合物的分子量与性能的关系聚合物-----作为结构材料,必须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低分子量的化合物:气体、液体或脆性固体,只有分子量很高的聚合物才具有高的机械强度,所以分子量是聚合物的重要结构指标。图1聚合物力学强度-分子量关系分子量机械强度ABC目前四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1、数均分子量(按分子数的统计平均)定义为测定方法:端基滴定法,冰点下降法,渗透压法Ni为i聚体的分子数;Mi为i聚体的分子量。目前五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2、重均分子量(按重量的统计平均)定义为测定方法:光散射法,超速离心法Wi为i聚体的质量。目前六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3、Z均分子量(按Z量统计平均)定义为测定方法:沉降平衡法目前七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4、粘均分子量(用溶液黏度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为粘均分子量)定义为:当时,
当时,
ɑ为黏度系数。目前八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表1不同平均分子量测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平均分子量方法类型分子量范围/(g/mol)佛点升高,冰点降低,气相渗透,等温蒸馏A<104端基分析E102~3104膜渗透法A5103~106电子显微镜A>5105平衡沉降A102~106光散射法A>102密度梯度中的平衡沉降A>5104小角X射线衍射A>102沉降速度法A>103稀溶液粘度法R>102凝胶渗透色谱法R>103目前九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几种分子量统计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对单分散试样有:
对多分散试样有:目前十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举例说明四种平均分子量。设聚合物样品中各含有1mol的104和105分子量的组分。
由此可见,对于分子量不均一的聚合物来说,则有。
若分子量为均一的聚合物则都相等,即。目前十一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8.2.2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数均聚合度重均聚合度Z均聚合度粘均聚合度计算公式见教材P175-177目前十二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8.2.3分子量分布概述:由于聚合物的分子量有高分散性的特点,因此仅有平均分子量,还不足以表征聚合物分子的大小.如:二块试样,平均分子量可能相同,但分子量分布却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许多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还需知道分子量分布的情况。目前十三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一、研究分子量分布的意义:①高聚物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和高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密切关系。②分子量分布是研究和考验聚合和解聚动力学的有力工具。③高分子溶液性能具有分子量依赖性,也都与多分散性有关,因此精确测定试样的分子量分布对研究高分子溶液性质有重要意义。目前十四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例:下图是三种重均分子量相等,但分布不同的PAN(聚丙烯腈)样品,它们的纺丝性能不相同:样品A纺丝性能很不好;样品B纺丝性能好一些;样品C纺丝性能最好,因为分子量15~20万占比例很大。目前十五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二、分子量分布的研究方法1、利用高分子溶解度对分子量依赖性,将试样分成分子量不同的级分,从而得到分子量分布。例如:沉淀分级,柱上溶解分级和陡度淋洗分级。2、利用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分子运动性质,得出分子量分布,例如超速离心沉降法等。目前十六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3、利用高分子颗粒大小的不同,得到分子量分布。例如直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凝胶渗透色谱法等。4、利用浊光度来进行测定的方法,如在高分子溶液中加不同量的沉淀剂,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乳浊物,测定其浊度大小,画出浊度和分子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而求出分子量分布。这种方法成为分子量分布的浊度滴定法。目前十七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三、分子量分布的表示方法表示的方法:1、图解法2、函数法数基聚合度分布函数重基聚合度分布函数瞬时--瞬时--累积--累积--计算公式见教材P177-178目前十八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8.3聚合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分析8.3.1聚合反应的分类根据聚合反应的机理分类,可分为:连锁反应逐步反应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缩聚偶联聚合聚合加成反应连锁反应一般指加成聚合反应,而逐步反应指的是缩聚反应.目前十九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对聚合反应虽然大体上可分为以上的两类,但是因为高聚物反应机理仍在继续研究的课题,其中反应机理还未明确的反应也很多,反应的条件,共存物质等不同,反应机理也有很大的差别.
目前二十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自由基反应在微观上可以明显区分成链的引发、增长、终止、转移等基元反应。其中引发速率最小,是控制总聚合速率的关键。可概括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易转移。只有链增长反应才使聚合度增加。无中间体,体系中只有单体和聚合物组成。8.3.2自由基均聚反应过程动力学分析(一)自由基聚合反应特征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二)各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1链引发
链引发反应包括两个步骤:
引发剂的分解速率
初级自由基的生成速率
单体自由基的生成速率
I→2R•
R•+M→p1
•第一步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
第二步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形成单体自由基基于生成单体自由基的速率远远大于引发剂分解速率,链引发速率完全由引发剂分解速率决定。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脚标d和i分别代表引发剂分解和链引发)
链引发反应动力学方程在一般情况下链引发速率与单体浓度无关。而且只有一部分初级自由基参与引发单体生成单体自由基,而另一部分初级自由基却发生了副反应,所以应该将引发效率f考虑进去。引发效率
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2链增长
假设体系中所有长短不等的链自由基的总浓度为;总的速率常数为kp;单体浓度为cM;根据”等活性理论”,链增长反应速率采用单体的消耗速率表示: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一般单取代乙烯基单体聚合时以偶合终止为主,而二元取代乙烯基单体由于立体阻碍难于双基偶合终止。3链终止
自由基聚合的链终止主要为双基终止:包括双基歧化终止和双基偶合终止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为了简化推导过程,自由基聚合反应暂时只考虑双基终止的情况。以自由基消耗速率表示的链终止反应速率为:双基偶合终止双基歧化终止终止总速率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链引发速率小结链增长速率链终止速率推导自由基微观动力学方程的3个基本假设:自由基等活性理论、稳态、聚合度很大链转移速率略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稳态”假设即引发速率终止速率自由基聚合反应总速率的动力学方程(普适方程)得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单体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t=0时,cM=cM0,对上式积分得或P181习题8-2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
聚合反应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是高分子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理论上可以阐明聚合反应机理,在生产中可以提供控制聚合反应条件和产品质量的依据和手段。
一、聚合反应过程
绝大多数烯烃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均具有如图所示的“S”形转化率——时间关系曲线。整个聚合反应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诱导期、匀速期、加速期和减速期。
自由基聚合转化率——时间曲线1-诱导期;2-匀速期;3-加速期;4-减速期目前三十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1诱导期———零速期
产生的原因:引发剂产生的初级自由基被阻聚杂质所消耗。聚合反应速率实际上为零,故称此阶段为诱导期。如果单体非常纯净则不出现诱导期。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阻聚杂质的多少。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2初期——匀速期
从聚合反应实际开始到转化率达到5%~l0%之前,体系中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相对较高,阻聚杂质耗尽,体系的大分子数量较少,黏度较低,大分子和单体均能自由运动,体系处于稳态阶段。聚合反应平稳地进行,在此阶段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大体呈线型关系,故称匀速期。工业上往往将此阶段扩大到转化率在10%~20%以下。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3中期——加速期
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单体不断消耗,体系内大分子数量的增加,体系的粘度逐渐升高,造成长链自由基活动受阻,甚至活性自由基被包裹,双基终止困难,链终止速率常数下降;而单体分子因体积小,活动自由,能继续与长链自由基碰撞反应,使增长速率常数下降较少或不下降;故此,即发生“自动加速过程”。这种由于体系黏度增加所引起的不正常的动力学现象称为凝胶效应。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转化率将很快升高到50%~70%,甚至更高。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4后期——减速期随着单体和引发剂的不断消耗,体系黏度更大,单体浓度减少。聚合反应速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通常情况下如果需要达到很高的转化率,此阶段将消耗很长时间。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8.3.2.2聚合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膨胀计法——聚合反应速率原理:用取代见P182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8.3.2.3平均聚合度(1)数均聚合度①瞬时数均聚合度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②累积数均聚合度随cM0增加而增加,随cI增加而减少,而rM随cI的增加而增加。即:cI增加可以提高rm,但使平均聚合度降低。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2)重均聚合度①瞬时重均聚合度令则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②累积重均聚合度见P182例题8-3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8.3.2.4聚合度分布函数(1)数基聚合度分布函数①瞬时数基聚合度分布函数②累积数基聚合度分布函数目前四十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2)重基聚合度分布函数①瞬时重基聚合度分布函数②累积重基聚合度分布函数见P186例题8-4,8-5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
●定义
缩聚反应是由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或各种低聚物之间的缩合反应。
式中和可取1,2,3,4,5,······等任意正整数;M为单体残基。
●应用通过缩聚反应合成的高聚物主要用于工程塑料、纤维、橡胶、黏合剂和涂料等。
●主要产品
尼龙涤纶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氨基树脂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硅橡胶聚碳酸酯等[M][M][M]+mnm+n8.3.3缩聚反应动力学分析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8.3.3.1间歇反应器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条件:参加反应单体都带有两个官能团;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产物为线型结构。通式:实例:
naAa+nnbBba[AB]b
(2n-1)ab+naAbna[A]b
(n-1)ab+nHOOC-R-COOHnHO-R’-OHHO[OC-R-CO-O-R’-O]H(2n-1)H2O++nHOOC-R-COOHnHOOC-R-COOHn
聚酯nH2N-R’-NH2nHOOC-R-COOH+HO[OC-R-CO-NH-R’-NH]H(2n-1)H2O+n
聚酰胺+nHO-R-COOHHO[O-R-CO]Hn(n-1)H2O
聚酯
〆线型缩聚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本节要求:了解AB型单体线型缩聚反应的平均聚合度及其分布.
间歇反应器:
以AB型单体的线型缩聚为例:(4-103)(4-104)
缩聚反应设逆反应可以忽略,则单体(M1)的消耗速率为
式中(4-104)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
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将上式从j=1到无穷大加和得体系中全部分子的变化速率为1=[M1]/[M1]0j=[Mj]/[M1]0式中[M1]0为单体的初始浓度。(4-105)(4-107)j聚体的生成速率为(4-106)(4-107)
平均聚合度及其分布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各项同除[M1]0得即d1/dY
=21/Y(4-108)积分(边界条件:Y=1,1=1)上式得Y=[Mt]/[M1]0[Mt]=[M1]01=[M1]/[M1]0[M1]=[M1]01=Y2(4-110)对于二聚体,由(4-105)式得由(4-104)除以(4-106)式得各项同除[M1]0得
平均聚合度及其分布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由上式和(4-106)式相除得(4-111)
将上式积分并以边界条件(Y=1,2=0)代入,得2/Y2=-(Y-1)2=Y2(1-Y)(4-112)同理可得j=Y2(1-Y)j-1(4-113)Y=[Mt]/[M1]0[Mt]=[M1]02=[M2]/[M1]0[M2]=0反应前体系中无2聚体将1=Y2代入上式,经变换后,得
平均聚合度及其分布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
平均聚合度及其分布以已反应的官能团除以系统内的起始官能团表示缩聚反应的反应程度(P),有Y=1-P①数均聚合度分布函数②重均聚合度分布函数目前五十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①数均聚合度②重均聚合度
平均聚合度及其分布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
聚合度及其分布曲线特点:(1)聚合度分布与反应温度无关,而与反应程度有关(2)聚合度分布随着反应程度P的增加而变宽(3)聚合度分布与反应的操作方式有关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
平均聚合度及其分布曲线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单体的消耗速率([M1]
-[M1]0)/=rM1=-kp[M1][Mt](4-122)由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式得到(4-117)
理想混合反应器平均聚合度及其分布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
聚合度分布函数为平均聚合度为①数均聚合度②重均聚合度①数均聚合度分布函数②重均聚合度分布函数见P191例题8-6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
综上所述,要制取高分子量的缩聚物时,要尽量提高转化率.为此,应尽量将缩合出的小分子赶出,平衡常数愈小的要求愈高.要尽量保证严格的原料官能团等当量比,配料要准,原料要纯,防止物料中混入能终止缩聚的单官能团杂质.在反应到一定程度时,外加一定量的单官能团物质以实行“端基封锁”而使缩聚终止.在操作方式上,从聚合度分布的角度来看,不宜采用单釜连续.
平均聚合度及其分布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8.4聚合反应器设计见P191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
1.重点掌握反应器的形式和操作方式对不同聚合机理(自由基均聚、自由基共聚合缩聚反应)的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反应器的流动模型和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建立具体的聚合反应器模型。
本章小结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六十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附1:高分子小常识-高分子合金高分子合金(Polymeralloy):指塑料-塑料或塑料与少量橡胶的共混产物。特点:聚合物共混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十分简便经济的方法大幅度提高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是近20年来塑料研究的重要方向。高分子合金性能:一般高分子合金的性能不仅与组分聚合物的种类有关,而且受该合金结构形态的影响。例如均相合金的性能常常服从性能加和原理,而多相合金的力学性能则在很大程度上由连续相的性能决定。大多数高分子合金属于多相结构,为了避免加工使用过程中发生宏观的相分离,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使各相之间具有足够的结合力。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主要类型:目前产量最大的高分子合金有四大类:ABS、改性尼龙、PPO(聚苯醚)/PS、PP/EPOM(三元乙丙橡胶),其产量约占全部高分子合金的84%。ABS: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元共混体系,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高分子合金。现有70余种。实际上是一类橡胶增韧的通用塑料。用途:如机械、电子器件、仪表、家用电器、汽车部件。性能:综合性能优良、其韧性和耐寒性来源于橡胶组分B,抗冲击强度达到2.52J/cm2,其硬度主要来源于S。典型高分子合金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典型高分子合金PP与乙丙橡胶共混:抗冲击强度7~8倍,耐寒性能大大提高(使用温度从-5℃降低到-50℃)PPO与PS共混:PPO的模量、强度和耐热性都很好。但软化点高、黏度大难于加工,与PS共混以后其加工性能大大改善,同时成本得以下降。聚碳酸酯(PC)与PMMA共混:合金具有美丽的珍珠光泽和金属光泽,可以制作无毒珠光食品盒、化妆盒、人造珍珠等材料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6.7重要加聚物举例许多常用或重要的高分子材料是采用自由基聚合的加聚物。如PE、PVC、PS、PMMA、PAN等。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6.7.1PE合成方法:包括高压法、中压法和低压法三种。其中高压法属于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压法和低压法均属于离子型配位聚合。高压法:是在100-200MPa压力和160-300℃条件下,以氧作引发剂的本体聚合反应。高温高压的目的:乙烯是没有取代基、分子完全对称、反应活性极低的单体,一般情况下无法聚合。另一方面乙烯的沸点很低(-100℃),常温下分子间距离很大不利于聚合反应。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6.7.1PE聚合工艺:纯度为99.9%的乙烯经多级压缩至150MPa,经预热送入聚合反应器,导入5-300g/m3的纯氧作引发剂,在200℃进行聚合。性能:数均分子量大约2-5万,分散度在3-20,结晶度50-70%,密度低0.91-0.93,所以称作低密度PE(LDPE)。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6.7.2PVC聚合方法:悬浮聚合和本体聚合,其中悬浮聚合的产量约占80%。悬浮聚合工艺首先将准确计量的去离子水泵入聚合釜,加入分散剂明胶(或聚乙烯醇),升温使其完全溶解;进行反应釜的气密试验;通入氮气置换聚合釜中的空气;通过计量泵加入单体,开启搅拌器,用高压水加入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逐步升温到51-60℃,并控制压力在0.69-0.83MPa完成聚合反应。后处理:残余气体收集、PVC悬浮液沉吸、干燥、包装。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6.7.3PS性能: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光学性能和加工成型性能十分优良,机械强度高,生产工艺成熟,价格低廉。合成方法:悬浮聚合和本体聚合,其中悬浮聚合应用更广泛。用途:分子量大约20万,用于加工泡沫塑料,已广泛应用于家电、仪器等的内包装和建筑隔热、隔音材料。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1)PS的低温悬浮聚合方法:采用引发剂的常规悬浮聚合。配方和操作过程:将1300kg去离子水加入2500L聚合釜中,再加入PVA0.286kg,升温搅拌溶解大约30min;在配料釜中加入650kg已去除阻聚剂的苯乙烯和2.76kgBPO(纯度70%),搅拌溶解;将溶解了引发剂的单体加入聚合釜,调节搅拌速度使单体液滴粒度符合要求;缓慢升温到85℃聚合2-3h,当单体液滴转化成绵软鱼卵状珠粒后,升温至98-100℃继续聚合4h;为补充高温下釜内水的挥发损失,聚合反应后期采用蒸汽直接加热,同时可以加强物料的翻腾以减轻聚合物在釜壁的粘附;经过滤、水洗、干燥、包装入库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2)PS的高温悬浮聚合方法:不加引发剂的热聚合过程配方和操作特点:以深井水作分散介质,利用深井水中含量很高的钙镁离子与加入的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作为悬浮分散剂。合成最高温度达155℃。产物用途:作为加工PS型材的原料目前七十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6.7.4PMMAPMMA性能特点:透光率高达92%其光学性能超过普通无机玻璃。耐化学药品,但不耐有机溶剂。用途:广泛用于飞机窗玻璃、仪表盘、光导纤维等合成方法:常规本体聚合生产遇到散热困难、体积收缩、易产生气泡等诸多问题。为此将整个生产工艺分成预聚、聚合和高温后处理等三个阶段。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1)预聚方法:预聚在普通聚合釜中进行。将单体、引发剂AIBN、适量增塑剂、脱模剂加入反应釜中,在90-95℃聚合至10-20%转化率,制成粘度适当的聚合物-单体溶液,用冷水冷却使聚合反应停止。作用:由于这个阶段体系粘度不高,自动加速过程并不严重,散热并无困难,而且已经完成了部分体积收缩,对以后的聚合反应非常有利。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七十八页\编于七点2)浇模聚合与高温后处理工艺:低温聚合:将粘稠的预聚物浇灌入无机玻璃平板模具,并移入空气或水浴中,缓慢升温至40-50℃聚合。在此条件下聚合若干天,使转化率达到90%左右;高温后处理: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团队建设》课件
- 《纪念白求恩》课件2
- kV组合开关使用说明书课件兖矿
- 2025至2031年中国TM卡电子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瓷部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精研】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马玉林曹县会议》课件
- 《种子生活力测定》课件
- 【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中华文化之国学》课件
- 瑜伽课程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本
- 课题申报参考: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下社区生活圈建设理念、模式与路径研究
- 舞台机械基础知识培训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16章 二次根式 单元测试(含答案)
-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中学班主任培训内容
- 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DCMM练习题练习试题
- 《工业化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标准》
- 四级人工智能训练师(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