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31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31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31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31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31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习目标1、根据课下注释读懂词的含义。2、诵读感知,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高感知诗人内心情感世界的能力。(教学重点)3、学习积累,鉴赏词作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体会苏轼的深情,感受悼亡词的真挚。(教学难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踌躇满志的苏轼豪放不羁的苏轼旷达自信的苏轼豁达乐观的苏轼走进作者(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李白苏轼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有天

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绘画:开创“湖州画派”,善画墨竹美食: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水利:杭州“苏堤”中国古代第一全才医药:编《苏学士方》,建安乐坊服饰:发明东坡帽(又称“东坡笠”)写作背景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二人婚后,王弗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1065年)就去世了。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但苏轼对亡妻依旧地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1、王弗,苏轼的结发之妻,眉州青神人(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年十六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治平二年五月卒,年方二十六。2、王闰之(1048—1093),女,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的第一任妻子是王弗,她则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和,知足惜福。3、王朝云(1062年—1096年),字子霞。浙江钱塘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伎。但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之,纳为常侍。苏轼的几任妻子整体感知朗读辨境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谈谈你读完这首词的感受。“世上有一种别离叫伤心欲绝。世上有一种回忆叫痛彻心扉”常识积累悼亡诗

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安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

代表诗人有潘安、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悼亡诗最初始的悼亡诗

西晋文学家潘安,美姿容。据说驾车走在路上,女人们无不为之倾倒,“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掷果盈车。但是,他和妻子情深意笃。二十四岁结婚,五十岁妻子不幸死亡,夫妇和睦相随二十六载。潘安悲痛至极,为她服丧一年,期满赴任作《悼亡诗三首》。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抚衿长叹,徘徊墓前,不忍离去,最后“挥涕强就车”,“路极悲有余”。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颇为后人赞赏,此诗广泛流传。此后,《悼亡诗》便成为丈夫哀悼亡妻的专用诗题。悼亡诗最有名的悼亡诗离

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悼亡诗最酸楚的悼亡诗浣溪沙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最悲情的悼亡诗唐琬是陆游的结发妻子,情投意合,可由于陆母的干涉阻挠,黯然分手,另娶另嫁。多年后,沈园重遇。陆游怅然良久,写下一首《钗头凤》。据说,唐琬也和了一首,郁郁寡欢,不久抱憾而死。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沈园

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相关知识本词题为“记梦”——写“梦”,围绕“梦”怎样概括这首词的文思?以“梦”为线索:梦前――梦中――梦醒

记梦梦前思量(怀念)——十年生死两茫茫,……尘满面,鬓如霜。

梦中相逢——夜来幽梦忽还乡,……惟有泪千行。梦醒悲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整体感知解梦1、赏析“梦前”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两茫茫”怎样理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赏析“梦前”诗句赏析“梦前”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有什么作用?

明确:1.点明死别时间2.茫茫:奠定了凄哀的感情基调3.茫茫:暗含无边的惆怅和空虚不思量,自难忘:直接倾诉了作者对亡妻十年来的深挚怀念和伤悼你此句中的“凄凉”有哪些含义?(1)相思之情的凄凉。亡妻之恨,相思之痛,孤寂之苦.(2)政治失意之凄凉。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苏轼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沧桑,备尝艰辛,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赏析“梦前”诗句十年生死、千里孤坟1、“千里”,对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补充: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2、共同指出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赏析“梦前”诗句“纵使……”:是一个假想。问:即使生死可以沟通,夫妻可以重逢,又如何呢?——应不识。问:为什么不识?用几个词来概括这几句话描绘的作者的形象。——历尽沧桑,面容憔悴。

赏析“梦前”诗句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上片抒写对亡妻永远难忘的思念之情和爱妻去世后自己生活的凄凉、辛酸和伤痛。上片小结问:这几句是如何来表达情感的?虚写,梦境中见到妻子还同往常一样在窗前梳妆打扮。十年了,这个以前幸福生活中的场景词人始终不能忘掉。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十年时间,积攒了多少的思念想要倾诉,然而思绪如麻,又当从何处说起?于是,竟无语凝噎。满腹的相思都化作了热泪千行。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赏析“梦中”诗句1、“忽”写出了日日夜夜的盼望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2、与“十年”“千里”漫长的时间及阔远的空间相照应,入梦是轻快的,感情却极为沉重——似喜实悲。赏析“夜来幽梦忽还乡”一句中“忽”字的妙处。赏析“梦中”诗句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词人从梦中醒来,想象在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长着小松树的山冈上,妻子一定会年复一年地为思念丈夫而悲伤。写自己怀念亡妻,却料想对方为怀念自己而柔肠寸断,这是什么手法?对写。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赏析“梦醒”诗句赏析本句还运用了哪种手法表达情感?1、

以景结情。2、用明月、短松冈来传达、暗示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3、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赏析“梦醒”诗句写法

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凄婉哀伤的调子。什么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好处?→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

“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虚幻世界和梦境、想象和回忆、设想之境。a、虚幻世界和梦境。《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想象和回忆。《虞美人》“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c、设想之境。《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小结】:

苏轼一生,有得意,有失意,有登到高处的壮志满怀,有身陷低谷的旷达淡泊,有一举中第的无限风光,有痛失伴侣的孤寂凄清,人生百味,尽数尝遍。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百味杂陈,繁纷多变的。但不管境遇如何,人们还是在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忙碌着。人生话题中,深情是心底最大最深的守望,无论经历几何,情都会在不经意时入心、入梦,或会心一笑,或痛彻心扉。无论将来境况怎样,际遇如何,让我们且行且珍惜。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成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