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概括_第1页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概括_第2页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概括_第3页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概括_第4页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概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有机化学基础学问总结概括1.各类有机物异构体状况:⑴2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3(2)33、3(3)23、C(3)4⑵2n:单烯烃、环烷烃。如223、2—22—222——3332—22—222——3⑶22:炔烃、二烯烃。如:≡23、3C≡3、22—33——3—3—33——3—3—33⑸22O:饱和脂肪醇、醚。如:322、3()3、323⑹2: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如:32、33、22、22——2—22——2—2O2O2——3⑺22:羧酸、酯、羟醛、羟基酮。如:32、33、23、22、3()、32⑻212:硝基烷、氨基酸。如:322、H22⑼(H2O)m:糖类。如:C6H12O6:2()4,2()32C12H22O11:蔗糖、麦芽糖。2.有机物的物理性质1、状态: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16.6℃以下);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2、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3、H2S和3而带有臭味);稍有气味:乙烯;特别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4、密度: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丙三醇、4。硝基苯补充说明:全部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6、水溶性: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4、淀粉、纤维素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和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苯酚常温难溶于水)补充说明: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和水,但高于65℃随意比互溶。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1、: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苯乙烯(—2)2、2:烯烃和环烷烃;3、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C6H12O6)4、2: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和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和丁酸及异构体(C4H8O2)5、炔烃(或二烯烃)和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和丙苯(C9H12)4.能和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⑸自然橡胶(聚异戊二烯)(6)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5.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4、氯仿、溴苯等)、2等;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补充说明:苯、苯的同系物(甲苯)、4、氯仿、液态烷烃等。)6.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醇类物质(乙醇等)⑸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⑹自然橡胶(聚异戊二烯)⑺苯的同系物(8)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注:聚乙烯、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炔、聚乙炔、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都能使4()()褪色7.有机化学计算1、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1)确定有机物的式量的方法①依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求算该气体的式量:M=22.4ρ(标准状况)②依据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D,求算气体A的式量:=③求混合物的平均式量:M=m(混总)(混总)④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烃的式量。⑤应用原子个数较少的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假设它们的个数为1、2、3时,求出式量。(2)确定化学式的方法①依据式量和最简式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②依据式量,计算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③当能够确定有机物的类别时。可以依据有机物的通式,求算n值,确定分子式。④依据混合物的平均式量,推算混合物中有机物的分子式。(3)确定有机物化学式的一般途径(4)有关烃的混合物计算的几条规律①若平均式量小于26,则肯定有4②平均分子组成中,l<n(C)<2,则肯定有4。③平均分子组成中,2<n(H)<4,则肯定有C2H2。2、有机物燃烧规律及其运用(1)物质的量肯定的有机物燃烧规律一:等物质的量的烃和,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规律二:等物质的量的不同有机物、、、(其中变量x、y为正整数),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或者说,肯定物质的量的由不同有机物、、、(其中变量x、y为正整数)组成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且等于同物质的量的任一组分的耗氧量。符合上述组成的物质常见的有:①相同碳原子数的单烯烃和饱和一元醇、炔烃和饱和一元醛。其组成分别为和即;和即。②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和饱和三元醇。即、即。③相同氢原子数的烷烃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和即规律三:若等物质的量的不同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H2O的量相同,则氢原子数相同,符合通式(其中变量x为正整数);若等物质的量的不同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2的量相同,则碳原子数相同,符合通式(其中变量x为正整数)。(2)质量肯定的有机物燃烧规律一:从22、6H2+3O2=6H2O可知等质量的碳、氢燃烧,氢耗氧量是碳的3倍。可将→,从而推断(H)或(C)。推知:质量相同的烃(),越大,则生成的2越少,生成的H2O越多,耗氧量越多。规律二:质量相同的下列两种有机物和完全燃烧生成2物质的量相同;质量相同的下列两种有机物和,燃烧生成H2O物质的量相同。规律三:等质量的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生成的2和H2O的量也相同。或者说,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相同,耗氧量及生成的2和H2O的量均相同。(3)由烃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差推断烃的组成当温度在100℃①△V>0,4>1,m>4。分子式中H原子数大于4的气态烃都符合。②△V=0,4=1,m=4。、4,C2H4,C3H4,C4H4。③△V<0,4<1,m<4。只有C2H2符合。(4)依据含氧烃的衍生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和生成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推导有机物的可能结构①若耗氧量和生成的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有机物可表示为②若耗氧量大于生成的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③若耗氧量小于生成的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以上x、y、m、n均为正整数)8.俗名总结:1甲烷:沼气、自然气的主要成分1123纯碱、苏打

2乙炔:电石气123小苏打

3乙醇:酒精134•5H2O胆矾、蓝矾

4丙三醇:甘油142石英、硅石

5苯酚:石炭酸15生石灰

6甲醛:蚁醛16()2熟石灰、消石灰

7乙酸:醋酸173石灰石、大理石

8三氯甲烷:氯仿1823水溶液水玻璃

9:食盐19(4)2•12H2O明矾

10:烧碱、火碱、苛性钠202固体干冰(制冷剂)21.三氯甲烷:氯仿

9.须要水浴加热的试验:制硝基苯(—2,60℃)、制苯磺酸(—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和新制的()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10.基础学问整理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3、22、3、4、C2H5;醇:4O;醛:2O、C2H4O;酸:2O2。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2)及其酯(33)、油酸甘油酯等。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2)、卤代烃(32)、醇钠(32)、酚钠(C6H5)、羧酸盐(3)、酯类(32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和醛()、二元羧酸(—)和二元醇(22)、二元羧酸和二元胺(H2222)、羟基酸(2)、氨基酸(22)等。8.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和卤素的取代反应、苯和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32—2(留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和新制的()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葡萄糖、麦芽糖、甲酸()、甲酸盐()、甲酸酯(3)等。【凡含醛基的物质】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羰基)、—O—(醚键)、(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2(氨基)、———(肽键)、—2(硝基)1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4——变蓝1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双键的有机物(如烯)1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32)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HH1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1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15、属于自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自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1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1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1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1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2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2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22、能和23或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如乙酸23、能和23反应而不能跟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2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25、能和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和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凡含羧基的物质】2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2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228、能作植物生长调整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29、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记的是:乙烯的产量30、通入过量的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溶液31、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32、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33、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3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36、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37、加入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38、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24、(4)2439、能和发生反应的有机物:酚、羧酸、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蛋白质(水解)、酯(水解,加热快,不加热慢)。40、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41、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42、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43、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44、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45、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46、酯的水解产物可能是酸和醇、也可能是酸和酚46、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47、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同质量的烃类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48、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49、四氯化碳可做灭火剂,2可做制冷剂11.有机物除杂常见错误及缘由分析依据有机物的水溶性、互溶性以及酸碱性等,可选择不同的分别方法达到分别、提纯的目的。在进行分别操作时,通常依据有机物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或分馏;依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实行萃取、结晶或过滤的方法。有时也可以用水洗、酸洗或碱洗的方法进行提纯操作。下面就有机物提纯中常见的错误操作进行分析。(括号中物质为杂质)1.乙烷(乙烯)错例A:通入氢气,使乙烯反应生成乙烷。错因:①无法确定加入氢气的量;②反应须要加热,并用镍催化,不符合“操作简洁”原则。错例B: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乙烯被氧化而除去。错因: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新的气体杂质混入。正解: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洗气,使乙烯转化成1,2-二溴乙烷液体留在洗气瓶中而除去。2.乙醇(水)错例A:蒸馏,收集78℃错因:在78℃时,肯定浓度(95.57%)的乙醇和水会发生“共沸”错例B:加生石灰,过滤。错因:生石灰和水生成的氢氧化钙能溶于乙醇,使过滤所得的乙醇混有新的杂质。正解:加生石灰,蒸馏。(这样可得到99.8%的无水酒精)。3.乙醇(乙酸)错例A:蒸馏。(乙醇沸点78.5℃,乙酸沸点117.9错因:乙醇、乙酸均易挥发,且能形成恒沸混合物。错例B:加入碳酸钠溶液,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后,蒸馏。错因:乙醇和水能形成恒沸混合物。正解:加入适量生石灰,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钙后,蒸馏分别出乙醇。4.溴乙烷(乙醇)错例:蒸馏。错因:溴乙烷和乙醇都易挥发,能形成恒沸混合物。正解:加适量蒸馏水振荡,使乙醇溶于水层后,分液。5.苯(甲苯)[或苯(乙苯)]错例: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后,分液。错因: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苯。正解: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将甲苯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分液。6.苯(溴)[或溴苯(溴)]错例:加碘化钾溶液。错因:溴和碘化钾生成的单质碘又会溶于苯。正解: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使溴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盐,分液。7.苯(苯酚)错例A:加3溶液充分振荡,然后过滤。错因:苯酚能和3溶液反应,但生成物不是沉淀,故无法过滤除去。错例B:加水充分振荡,分液。错因:常温下,苯酚在苯中的溶解度要比在水中的大得多。错例C:加浓溴水充分振荡,将苯酚转化为三溴苯酚白色沉淀,然后过滤。错因:三溴苯酚在水中是沉淀,但易溶解于苯等有机溶剂。因此也不会产生沉淀,无法过滤除去;正解: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将苯酚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分液。这是因为苯酚和溶液反应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