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分析及培养5600字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分析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目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这学期我在习惯的分析和培养方面做了一些研究。现将我的研究作以下分析:概念界定:“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一、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平时的教育教学发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学习成绩提高密切有关的学习习惯欠缺。(1)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从随堂观察记录看,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陪做。有79.9%的学生认为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不专心所致。(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随堂观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题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有33.3%的家长认为孩子很少向他们提问,有23.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从期末考试看,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4)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字迹不端正,学生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学生用笔随意,同一本作业本用了三种笔(钢笔、铅笔、圆珠笔)。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粗心,漏题、看错题意、边看电视边做作业。(5)缺乏学习内驱力。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有34.2%的学生不会勤查工具书。二、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成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管教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从而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的诱惑。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自身的恶习,如父母离异、有盗窃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孩子受到腐蚀,导致行为习惯不良。(2)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教案,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没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成旧,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不正确也影响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与参与方法不明确,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质量差,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够深。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如:教师在课堂上随手画圆,画出的圆似圆非圆;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3)社会方面的原因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上的某些主观原因也会造成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能正确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看作“英雄行为”,把顶撞老师视作“勇敢”等。有的学生因为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如:自私、任性、骄傲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导致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三、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1.制定一套可以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体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关键是没有一套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体系。现提出一些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修改。学生应养成的学习习惯:(一)课前预习的习惯。(依据提示,通读课本,划出难点,完成预习作业)(二)课前准备的习惯。(预备铃一响,马上进教室,书本放好,安静端正坐好)(三)出声早读的习惯。(早读内容明确,按时到校早读,出声读书,读记结合,手脑并用)(四)认真上课的习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善于倾听,做好笔记,努力做到当堂理解、记忆)(五)课后复习的习惯。(阅读理解教材,复习笔记,记住要点,当天功课当天复习掌握)(六)独立作业的习惯。(到校先交作业;作业保质保量,按时缴交;独立完成;口头作业也要完成好;注意教师的批改,及时订正错误)(七)安静自修的习惯。(自习课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看课外书,不离开座位,自己复习写作业)(八)勤学好问的习惯。(刻苦用功,努力上进;不懂就问,当天的疑难当天就解决,决不放过;放学后可与同学互相讨论问题;善于思考,经常提问)(九)晚上读书的习惯。(不管作业完成与否,也不管有没有作业,每天晚上都要认真读书半小时以上--①当天的教材要复习掌握;②当天的作业要独立完成;③第二天的功课要认真预习;④可超前学习或复习旧知识或阅读课外有益读物)(十)认真审题的习惯。(作业、考试先审题再作答)(十一)书写工整的习惯。(坐资端正,握笔正确,字迹清楚,字体工整,作业整洁,格式正确,作业本保管得好)(十二)整理书包的习惯。(每天睡觉前把明天要交的作业及要带的学习用品整理好放进书包)(十三)单元总结的习惯。(每一单元学完后,要利用列提纲、绘图表等手段,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整理,比较记忆)(十四)学习分析的习惯。(每次考完后,都要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找出缺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十五)讲究效率的习惯。(学习有良好环境;按时学习;学习有计划,有监督和检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十六)珍惜时间的习惯。(不随便浪费时间,注意利用在校在家点滴时间学习,放学后不随意等同学,不进电子游戏室,不在上学或回家路上到处闲逛)(十七)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十八)阅读书报的习惯。2.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抓早、抓实、抓过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短期看是一个隐性的因素,容易为大家所忽视。作为学校各条线的管理者,都要重视这个隐性的因素,从习惯的形成规律看,要抓得早,要坚持不懈地抓,让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这样去做:(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整体发展,互相促进。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惯了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庭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3、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学校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家庭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催化剂,社会是检验学生学习习惯的场所。在习惯的养成中,特别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教师对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要提出要求:①明确要求,严格实施。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要交待得详细明确,操作性强,让孩子清楚明确,决不能含糊,使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一旦提出,就应该严格施行,毫不退让,决不轻易改变,直到孩子良好习惯养成为止。②持之以恒,不怕反复。据专家研究,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最起码需要3-6个月,有的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对每个习惯的饿培养,家长都应该坚持3-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为了孩子的终身幸福,家长应不怕反复,持之以恒。③防微杜渐,及时矫正。对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家长既要把坏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又要使孩子救失长善。有一句话说得好:好习惯可以终身让人享用它的利息,坏习惯让人一生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能有一个好习惯真的让人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通过点滴的小事而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朽木不可雕也”“养其习于童蒙”等古训,也正是这个道理,让我们共同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第二篇: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7500字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二O一二年三月1论文目录摘要······························································1一、学习习惯······················································1(一)学习习惯论述················································1(二)学习习惯的基本特点··········································1二、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2(一)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缺乏稳定性、系统性和自觉性·····························································2(二)小学生学习计划上缺乏持久性、自觉性和目的性·····························································3(三)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习惯呈多样化,学习兴趣使学习习惯呈两极化·····························································3三、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一)计划与行为要一致的习惯······································5(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开动脑筋的习惯·····························································5(三)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6(四)归纳总结的习惯··············································6(五)肯钻研、不怕困难的习惯······································7四、总述···························································7参考文献···························································8论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有关因素及其培养摘要:习惯成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小学生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缺乏稳定性、系统性和自觉性;小学生学习计划上缺乏持久性、自觉性和目2的性;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习惯呈多样化,学习兴趣使学习习惯呈两极化。同时针对于上述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提出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一,计划与行为要一致的习惯。第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开动脑筋的习惯。第三,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第四,归纳总结的习惯。第五,肯钻研、不怕困难的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个性差异性来进行培养。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特点培养一、学习习惯(一)学习习惯论述所谓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固定化的应对与反应模式,是一些具体的学习行为或偶然表现经重复和强化而形成的概括化、定势化的行为倾向,这些习惯使我们在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以某种大致固定的方法、手段、态度、程序来应对和解决问题[2]。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二)学习习惯基本特点1、后天性。是一种经过后天多次强化训练而形成的自觉、稳定和持久的行为倾向,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2、指向性。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使学生有指向性去培养学习应该所具体的具有高效能的行为,在活动中反复强化训练使之逐渐趋于自动化。3、普遍性。某种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后,都能很自然的将这种学习习惯应用在相似的情境之中,有助于解决相似问题或者迁移到相关联的问题中去。4、内隐性。学习习惯形成也是有一个心理特质过程,久而久之形成了个性的心理特质。它是人的内在心理特质通过外在行为而体现出来。5、稳固性。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能够根据之前的经验泛化到相似的情境里,当困难加强时会自觉地去克服,而且能够持久的保持着[3]。二、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3小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生理成熟程度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的低,尚未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也体会不到学习的带来的成就感,所以平常在学习当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小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影响学习的因素之一,其注意力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范围有限,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思维活动也是影响小学生的因素之一。而小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理成熟度、认知水平和注意力主要受家庭、学校和小学生本人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一)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缺乏稳定性、系统性和自觉性。小学生的学习是沿着“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程式进行的,缺一不可[3]。预习能够让学生找出重点难点,在上课时能够仔细的听出自己的重点难点,这能养成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求题解的答案,以后还能泛化到其他的情景中。但是大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时有时无,缺少经常性,缺乏毅力,往往导致小学生的预习习惯得不到巩固。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经常预习的学生比例不高,从实际调查发现有10%同学根本没有学习计划,学习处于一种随意状态,执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虽然大部分学生开学初都能按要求制定学习计划,但经常按计划来学习的学生是少数。上课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眼睛注视老师,根据老师的要求注视黑板或看课本,不讲小话,不做小动作,善动脑筋,积极思考,适当记笔记等是对小学生听课的基本要求,也是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条件。小学生课堂上始终专心听讲的人数比例并不高。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听课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分心。小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后复习,独立地完成作业,不仅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但在小学生中,做作业前不注意复习知识,不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及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而是拿起本子就做的情况大有人在。有些学生平时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不到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消化理解。有部分学生作业只要完成,不求质量,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做到及时订正,甚至有些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有少部分学生不管不问,轻易放4过。(二)小学生学习计划上缺乏持久性、自觉性和目的性学习计划是学习者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对一定时期内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技术进行科学的合理安排[3]。小学生处于童年时期,他们的学习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学习中发挥能动作用。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自觉性、自制力和学习动力的有限再加上外界环境(比如说网络游戏、同伴关系等)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开学初都能按照学校和班级的要求制定学习计划,但经常按照学习计划来学习的学生并不多,仅占不到四分之一。小学生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有限,还没把学习区分出来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来看待。而小学生学习计划与学习动机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二年小学生还没显露出学习动机,在三年级中,由此动机的仅占15%,在四年级里占31%,五年级里占48%~5%。小学1~5年级学生学习冬季发展的共同趋势是由近景性动机向远景性动机过度,其中近景性的低水平动机占主导地位[4]。(三)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习惯呈多样化,学习兴趣使学习习惯呈两极化态度决定一切!端正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促进学习习惯的形成。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事物具有丰富情感色彩,情感倾向会通过态度反映表现出相应的行为[4]。比如说:某学生受数学老师的喜欢,很自然的对数学产生兴趣,会有上课注意力集中,认真完成作业,思想活跃,易于掌握和理解新的知识等等表现,并且能够自觉的养成学数学的必要的严谨、爱思考和细致等学习习惯。若小学生未能够端正学习态度,那么可能会形成:1、不能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功课。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可能看到自己比较有兴趣的事而走神,比如说作业未完成,在看动画片。不能随时会终止别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2、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完成功课。没有计划性,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系统没有结构性,导致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和清晰地脉络。3、不能按照老师的指示集中精力来完成作业。心理实验告诉我们:7~10岁小学生可连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10~12岁小学生在25分钟左右,512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所以小学生可能是一面做作业一面想别的有趣的是事情,或粗心大意,潦草行事的学习习惯[4]。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是感兴趣的,只有少数学生表示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要好,说明学习兴趣对学习习惯的影响是显著的。因为学习兴趣能够鼓励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习积极性,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巨大的作用。比如说:小明喜欢画画,那如果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调查显示,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都能钻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按时完成作业。而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上往往很被动,学习不专心,敷衍了事,遇到困难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三、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也有好坏之分。其中,好的学习习惯是符合科学高效的行为模式特点的,因而,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我们的认知操作更符合学习规律,能够有效地减少我们学习中的错误、偏差和浪费,更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从而产生更高的学习效能。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塑造,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能,对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及其相关的个性心理品质,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无论是培养良性习惯,还是纠正恶性习惯,在小学阶段都要比成年后来得容易。为了促使学习能够高效而稳定地进行,在小学阶段就要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地把一些合乎规律的良性行为培养成稳定的学习习惯,以使我们的学习能够经常稳定地保持高效能的学习状态。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个性发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小学各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和一个由简6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为此,建议家长、学校老师应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当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科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持续的、稳定的发展。(一)计划与行为要一致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效能的学习,有赖于科学的组织安排,有赖于宏观和微观的学习策略的指导,有赖于我们尽可能以有限的脑力和时间资源来应对繁杂多样的学习任务,而所有这些,都要靠科学的学习计划来实现[2]。同时也要确保计划得到有力的实施。而小学生自制力差,学习动机不强,注意力集中性不稳定,因此,帮助学生,引导家长,共同制订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并且监督和引导孩子坚定地按照每天的日程安排和计划来实施,不轻易更改,不随意打折扣,严格地照章执行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计划的指导与规范作用。久而久之,让孩子能够自觉自律的好习惯,而且也培养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开动脑筋的习惯。上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课的纪律是首当其冲的,一个安静,有序环境是学生是确保学生在课堂上专心的听讲,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优异的成绩的首要条件。除了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还要学生认真对待上课,在上课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以及积极地开动脑筋,这样才能产生尽可能好的学习效果[2]。教师要教育、督促学生上课时边听、边想、边看、边思,做作业时要边做边思,读书时要细读深思。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抽象思维还要建立在直观材料的基础上[4]。小学生理解能力较薄弱,课本中有许多地方是他们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要求学生要预习,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一个标记,然后在上该新课时向老师提出疑问。针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记笔记以加深记忆。只有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挖掘难点,不断地解疑,才能获得知识,发展思维。(三)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习是一个在理解、记忆上不断巩固和深化的过程,绝不会听完课就能7够立刻掌握,必须要进行连续的学习。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在学习新知识20分钟后遗忘达到41.8%,而在31天后就遗忘达到了78.9%,所以小学生及时复习新知识,加强巩固[5]。正因为如此,复习才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复习,可以避免知识的遗忘,巩固课上的学习成果,并对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消化。这样,学生便能够从容地应对作业,并通过作业来进一步发现知识掌握上的空白与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后续学习,提高其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但是许多学生课本还没有弄懂就去做作业,做作业的态度也不端正,发现错误也不改,甚至抄别人的作业,这些都是需要坚决抵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完成作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形式。它能提高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巩固程度,它能促使所获得的知识通过形成技能而转化为能力[2]。对于学习态度乃至以后的劳动均有潜在影响。要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让学生懂得按时交作业的意义,从小建立起学习的责任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核心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如审题要全面,条理要清楚,问题要认准,分析要合理,计算要细致,验算要认真,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通过训练,逐条落到实处[6]。(四)归纳总结的习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4]。而知识本身是一个整体或系统,但是教学或学习时往往需要从局部的环节和单元入手,然后再进行整合。即便是一些局部的简单知识,学生往往也很难一下子达到完整的把握,需要把历次学习的成果汇集到一起,以产生一个综合的累积效果。正因为如此,归纳总结就变得非常重要,通过归纳总结,人们才可以对知识形成完整、全面的认识,才能在以往的学习成果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才能使学习发生根本性的质变。但是,这一工作同时也是困难的,是凭学生的自然倾向不乐意干的,需要老师把它的重要性讲明,并施以一些强制性的措施,如把总结当成学习的一个必须的环节和步骤,当成必做的作业,如此,才能促成该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举一反三的例子。教师选读一段课文,其他段让学生仿照自学、议论。这样模仿、练习和检查三者结合,使学生在自我投入中产生兴趣。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让孩子指[2]8出身边的哪些物品是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导出什么是三角形。(五)肯钻研、不怕困难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透彻地掌握知识,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须不畏困难,努力钻研,否则,就不足以学好该门知识。但是,现实中,许多学生学习时畏难怕苦,遇到难点和问题,不是迎难而上、下苦功、花大力气去攻克它们,而是采取躲、托、敷衍了事的态度去搪塞,而该过的关不过,该跨的坎儿不跨,就不可能实现学习上的突破。因此,必须鼓励学生不断强化意志品质,培养不怕困难、肯钻研的良好态度和习惯,遇到难题要积极地应对,勇敢地面对,不达目的不罢休。小学生思维特点通过模型、挂图、标本和光盘读物等,于像直观中感染学生,在“乐”中求知。例如“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在解答这一问题时,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再合作交流,学生会发现此题答案多种,可以是3个,可以是4个,也可以是5个,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动手过程中,可以引导引导学生去挖掘动手过程的知识,同时尝试不同的方法去完成动手作业,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肯钻研的精神。四、总述总之,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改进,而且良好的学习习惯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多样的。在这些习惯中,既有思想意识方面的,又有实际行动方面的,既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又有智力因素方面的,既有针对整个活动的,也有针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等等[2]。不同的习惯具有不同的操作结构、功能价值和适用范围,了解这些,努力地把它们塑造好、培养好、发扬好,将这些习惯泛化到相似的情境中去,让小学生终身受益。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学生具有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参考文献:[1]王军虎.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7):39.[2]王秀娟.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科教导刊,2008.8(1):78.9[3]李仲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探究.基础信息研讨,2003.7(2):46.[4]杨丽珠,刘文.毕生发展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梁宇,袁俊.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大众科技,2010(1):142-143.10+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分析及培养发表于:2022.11.8来自:字数:5658手机看范文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分析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目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这学期我在习惯的分析和培养方面做了一些研究。现将我的研究作以下分析:概念界定:“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一、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平时的教育教学发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学习成绩提高密切有关的学习习惯欠缺。(1)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从随堂观察记录看,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陪做。有79.9%的学生认为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不专心所致。(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随堂观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题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有33.3%的家长认为孩子很少向他们提问,有23.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从期末考试看,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4)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字迹不端正,学生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学生用笔随意,同一本作业本用了三种笔(钢笔、铅笔、圆珠笔)。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粗心,漏题、看错题意、边看电视边做作业。(5)缺乏学习内驱力。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有34.2%的学生不会勤查工具书。二、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成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管教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从而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的诱惑。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自身的恶习,如父母离异、有盗窃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孩子受到腐蚀,导致行为习惯不良。(2)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教案,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没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成旧,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不正确也影响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与参与方法不明确,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质量差,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够深。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如:教师在课堂上随手画圆,画出的圆似圆非圆;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3)社会方面的原因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上的某些主观原因也会造成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能正确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看作“英雄行为”,把顶撞老师视作“勇敢”等。有的学生因为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如:自私、任性、骄傲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导致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三、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1.制定一套可以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体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关键是没有一套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体系。现提出一些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修改。学生应养成的学习习惯:(一)课前预习的习惯。(依据提示,通读课本,划出难点,完成预习作业)(二)课前准备的习惯。(预备铃一响,马上进教室,书本放好,安静端正坐好)(三)出声早读的习惯。(早读内容明确,按时到校早读,出声读书,读记结合,手脑并用)(四)认真上课的习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善于倾听,做好笔记,努力做到当堂理解、记忆)(五)课后复习的习惯。(阅读理解教材,复习笔记,记住要点,当天功课当天复习掌握)(六)独立作业的习惯。(到校先交作业;作业保质保量,按时缴交;独立完成;口头作业也要完成好;注意教师的批改,及时订正错误)(七)安静自修的习惯。(自习课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看课外书,不离开座位,自己复习写作业)(八)勤学好问的习惯。(刻苦用功,努力上进;不懂就问,当天的疑难当天就解决,决不放过;放学后可与同学互相讨论问题;善于思考,经常提问)(九)晚上读书的习惯。(不管作业完成与否,也不管有没有作业,每天晚上都要认真读书半小时以上--①当天的教材要复习掌握;②当天的作业要独立完成;③第二天的功课要认真预习;④可超前学习或复习旧知识或阅读课外有益读物)(十)认真审题的习惯。(作业、考试先审题再作答)(十一)书写工整的习惯。(坐资端正,握笔正确,字迹清楚,字体工整,作业整洁,格式正确,作业本保管得好)(十二)整理书包的习惯。(每天睡觉前把明天要交的作业及要带的学习用品整理好放进书包)(十三)单元总结的习惯。(每一单元学完后,要利用列提纲、绘图表等手段,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整理,比较记忆)(十四)学习分析的习惯。(每次考完后,都要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找出缺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十五)讲究效率的习惯。(学习有良好环境;按时学习;学习有计划,有监督和检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十六)珍惜时间的习惯。(不随便浪费时间,注意利用在校在家点滴时间学习,放学后不随意等同学,不进电子游戏室,不在上学或回家路上到处闲逛)(十七)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十八)阅读书报的习惯。2.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抓早、抓实、抓过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短期看是一个隐性的因素,容易为大家所忽视。作为学校各条线的管理者,都要重视这个隐性的因素,从习惯的形成规律看,要抓得早,要坚持不懈地抓,让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这样去做:(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整体发展,互相促进。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惯了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庭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3、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学校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家庭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催化剂,社会是检验学生学习习惯的场所。在习惯的养成中,特别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教师对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要提出要求:①明确要求,严格实施。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要交待得详细明确,操作性强,让孩子清楚明确,决不能含糊,使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一旦提出,就应该严格施行,毫不退让,决不轻易改变,直到孩子良好习惯养成为止。②持之以恒,不怕反复。据专家研究,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最起码需要3-6个月,有的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对每个习惯的饿培养,家长都应该坚持3-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为了孩子的终身幸福,家长应不怕反复,持之以恒。③防微杜渐,及时矫正。对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家长既要把坏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又要使孩子救失长善。有一句话说得好:好习惯可以终身让人享用它的利息,坏习惯让人一生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能有一个好习惯真的让人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通过点滴的小事而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朽木不可雕也”“养其习于童蒙”等古训,也正是这个道理,让我们共同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第二篇: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7500字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二O一二年三月1论文目录摘要······························································1一、学习习惯······················································1(一)学习习惯论述················································1(二)学习习惯的基本特点··········································1二、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2(一)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缺乏稳定性、系统性和自觉性·····························································2(二)小学生学习计划上缺乏持久性、自觉性和目的性·····························································3(三)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习惯呈多样化,学习兴趣使学习习惯呈两极化·····························································3三、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一)计划与行为要一致的习惯······································5(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开动脑筋的习惯·····························································5(三)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6(四)归纳总结的习惯··············································6(五)肯钻研、不怕困难的习惯······································7四、总述···························································7参考文献···························································8论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有关因素及其培养摘要:习惯成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小学生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缺乏稳定性、系统性和自觉性;小学生学习计划上缺乏持久性、自觉性和目2的性;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习惯呈多样化,学习兴趣使学习习惯呈两极化。同时针对于上述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提出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一,计划与行为要一致的习惯。第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开动脑筋的习惯。第三,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第四,归纳总结的习惯。第五,肯钻研、不怕困难的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个性差异性来进行培养。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特点培养一、学习习惯(一)学习习惯论述所谓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固定化的应对与反应模式,是一些具体的学习行为或偶然表现经重复和强化而形成的概括化、定势化的行为倾向,这些习惯使我们在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以某种大致固定的方法、手段、态度、程序来应对和解决问题[2]。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二)学习习惯基本特点1、后天性。是一种经过后天多次强化训练而形成的自觉、稳定和持久的行为倾向,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2、指向性。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使学生有指向性去培养学习应该所具体的具有高效能的行为,在活动中反复强化训练使之逐渐趋于自动化。3、普遍性。某种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后,都能很自然的将这种学习习惯应用在相似的情境之中,有助于解决相似问题或者迁移到相关联的问题中去。4、内隐性。学习习惯形成也是有一个心理特质过程,久而久之形成了个性的心理特质。它是人的内在心理特质通过外在行为而体现出来。5、稳固性。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能够根据之前的经验泛化到相似的情境里,当困难加强时会自觉地去克服,而且能够持久的保持着[3]。二、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3小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生理成熟程度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的低,尚未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也体会不到学习的带来的成就感,所以平常在学习当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小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影响学习的因素之一,其注意力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范围有限,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思维活动也是影响小学生的因素之一。而小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理成熟度、认知水平和注意力主要受家庭、学校和小学生本人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一)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缺乏稳定性、系统性和自觉性。小学生的学习是沿着“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程式进行的,缺一不可[3]。预习能够让学生找出重点难点,在上课时能够仔细的听出自己的重点难点,这能养成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求题解的答案,以后还能泛化到其他的情景中。但是大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时有时无,缺少经常性,缺乏毅力,往往导致小学生的预习习惯得不到巩固。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经常预习的学生比例不高,从实际调查发现有10%同学根本没有学习计划,学习处于一种随意状态,执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虽然大部分学生开学初都能按要求制定学习计划,但经常按计划来学习的学生是少数。上课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眼睛注视老师,根据老师的要求注视黑板或看课本,不讲小话,不做小动作,善动脑筋,积极思考,适当记笔记等是对小学生听课的基本要求,也是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条件。小学生课堂上始终专心听讲的人数比例并不高。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听课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分心。小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后复习,独立地完成作业,不仅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但在小学生中,做作业前不注意复习知识,不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及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而是拿起本子就做的情况大有人在。有些学生平时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不到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消化理解。有部分学生作业只要完成,不求质量,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做到及时订正,甚至有些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有少部分学生不管不问,轻易放4过。(二)小学生学习计划上缺乏持久性、自觉性和目的性学习计划是学习者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对一定时期内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技术进行科学的合理安排[3]。小学生处于童年时期,他们的学习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学习中发挥能动作用。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自觉性、自制力和学习动力的有限再加上外界环境(比如说网络游戏、同伴关系等)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开学初都能按照学校和班级的要求制定学习计划,但经常按照学习计划来学习的学生并不多,仅占不到四分之一。小学生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有限,还没把学习区分出来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来看待。而小学生学习计划与学习动机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二年小学生还没显露出学习动机,在三年级中,由此动机的仅占15%,在四年级里占31%,五年级里占48%~5%。小学1~5年级学生学习冬季发展的共同趋势是由近景性动机向远景性动机过度,其中近景性的低水平动机占主导地位[4]。(三)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习惯呈多样化,学习兴趣使学习习惯呈两极化态度决定一切!端正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促进学习习惯的形成。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事物具有丰富情感色彩,情感倾向会通过态度反映表现出相应的行为[4]。比如说:某学生受数学老师的喜欢,很自然的对数学产生兴趣,会有上课注意力集中,认真完成作业,思想活跃,易于掌握和理解新的知识等等表现,并且能够自觉的养成学数学的必要的严谨、爱思考和细致等学习习惯。若小学生未能够端正学习态度,那么可能会形成:1、不能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功课。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可能看到自己比较有兴趣的事而走神,比如说作业未完成,在看动画片。不能随时会终止别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2、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完成功课。没有计划性,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系统没有结构性,导致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和清晰地脉络。3、不能按照老师的指示集中精力来完成作业。心理实验告诉我们:7~10岁小学生可连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10~12岁小学生在25分钟左右,512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所以小学生可能是一面做作业一面想别的有趣的是事情,或粗心大意,潦草行事的学习习惯[4]。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是感兴趣的,只有少数学生表示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要好,说明学习兴趣对学习习惯的影响是显著的。因为学习兴趣能够鼓励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习积极性,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巨大的作用。比如说:小明喜欢画画,那如果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调查显示,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都能钻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按时完成作业。而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上往往很被动,学习不专心,敷衍了事,遇到困难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三、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也有好坏之分。其中,好的学习习惯是符合科学高效的行为模式特点的,因而,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我们的认知操作更符合学习规律,能够有效地减少我们学习中的错误、偏差和浪费,更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从而产生更高的学习效能。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塑造,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能,对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及其相关的个性心理品质,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无论是培养良性习惯,还是纠正恶性习惯,在小学阶段都要比成年后来得容易。为了促使学习能够高效而稳定地进行,在小学阶段就要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地把一些合乎规律的良性行为培养成稳定的学习习惯,以使我们的学习能够经常稳定地保持高效能的学习状态。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个性发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小学各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和一个由简6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为此,建议家长、学校老师应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当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科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持续的、稳定的发展。(一)计划与行为要一致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效能的学习,有赖于科学的组织安排,有赖于宏观和微观的学习策略的指导,有赖于我们尽可能以有限的脑力和时间资源来应对繁杂多样的学习任务,而所有这些,都要靠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