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六第三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题_第1页
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六第三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题_第2页
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六第三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题_第3页
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六第三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题_第4页
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六第三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区经济的可连续发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分,共

60分2022·深圳模拟读

2022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和人口数目坐标图,完成

1~2题。1.依据分类,我国上海市属于A.Ⅰ类省区B.Ⅱ类省区C.Ⅲ类省区D.Ⅳ类省区2.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最多B.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的主要原由C.Ⅰ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好,人均产粮最高D.Ⅳ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差,人均产粮最低解析:第1题,上海市人均产粮低,人口数目多,结合图例及各省区的散布状况推断上海市应属于Ⅳ类省区。第2题,黑龙江省人均粮食产量最多;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非农家产占用耕地,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Ⅰ类省区人均产粮最高,主若是地广人稀;Ⅳ类省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均产粮最低主要由于耕地面积少。答案:2022·淄博模拟以下列图中暗影地区以干旱严重出名,像一条带子围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穷人口多,是扶贫开发要点区。读图回答3~4题。3.与渭河平原对照,“旱腰带”地区旱灾严重的主要原由是A.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难存留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C.地表荒漠广布,水分下渗严重D.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4.从可连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应该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B.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C.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解析:第3题,注意限制条件——“与渭河平原对照”。两地区天气差别不大;“旱腰带”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存留时间短;“旱腰带”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旱腰带”地区人口密集,农业用水量大,但工业相对落后,用水量不大。第4题,“旱腰带”地区可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发展林果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益于保持水土。答案: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状况,图乙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5~6题。5.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别在减小B.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都在不停上升,最近几年来上升有所减慢C.最近几年来西部地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高出了中部地带,已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D.东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最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很快6.为降低生产成本,某棉纺织企业由A地带向C地带转移的要素可能是A.凑近原料产地B.凑近廉价劳动力C.凑近花费市场D.凑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解析:第5题,读图甲可知,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都在上升,最近几年来上升有所加快,西部地带城市化水平最低,东、中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化水平差别增添。第

6题,棉纺织企业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某棉纺织企业由

A地带向

C地带转移,其原因是凑近廉价劳动力。答案:2022·日照模拟以下列图为河北省环京新城地址表示图。读图回答

7~8题。7.让环京新城告别“睡城”模式是目前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以下举措中能够使环京新城更具活力的是A.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利使劲度B.从政策上激励人口的迁入C.增强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建设D.以家产发展为先导促进环京新城的可连续发展8.环京新城现在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产外迁的目的地之一,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来此投资的主要原由是A.人材众多,科技水平高B.劳动力成本和地价相对较低C.矿产资源丰富D.工业基础及社会协作条件好解析:第7题,只有以家产发展为先导,供给大量的就业时机,使居民获取牢固的经济收入,才能促进环京新城社会经济牢固、连续地发展。第8题,珠三角地区外迁的家产以劳动力导向型家产为主,环京新城与珠三角地区对照,劳动力供给充分,劳动力成本和地价较低。答案:读沿海某发达城市2022年和2022年三大家产结构图,回答9~10题。9.结合两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目前该市以第二家产为主B.2022年生产总值中,以第三家产增添最多C.2022年第一家产产值不变,第二家产产值降落D.家产结构已经优化,应大力发展金融、物流、高科技企业解析:比较两图能够看出,2022年该城市第三家产比重高出了第二家产,占有主导地位;图示只是反响了各家产的比重要小,不能够反响各家产产值的大小变化。答案:D10.目前该市发展面对“土地、空间难认为继;能源、水资源难认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担,难认为继;环境承载力难认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以下举措可行的是A.引进高技术人材,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B.实行地区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地划分派C.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减少企业数目,发展第三家产D.严格土地管理,提升地租,缓解土地、空间不足解析:限制外来人员会削弱劳动力指向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B项只好解决其面对的能源,水资源短缺问题;只是依靠提升地租其实不能够完全解决其空间不足问题,能够经过发展卫星城来转移部分企业,提升环境承载能力。答案:C2022·青岛模拟以下列图为甲、乙两地某企业2022年单位产品成本组成图单位: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34元。读图回答11~12题。11.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利润较高的是甲地B.从乙地迁往甲地能够降低成本C.该企业可能是啤酒厂D.该企业迁徙应第一考虑的要素是劳动力12.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的表达正确的有①有益于移出地家产结构升级②致使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③不利于移入地家产结构调整④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11题,从甲、乙两地的生产投入来看,都是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故该企业应为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由两地各项成本比较解析可知劳动力成本的差值最大,故D项正确。第12题,劳动力导向型家产由发达地区移向欠发达地区,对移出地而言能够促进家产升级,短期内可能会带来失业率增添等问题,而关于移入区而言,有益于改进家产结构,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答案: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20分资料1: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我国南方多个省市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粮食主产区成立粮食贮备基地,为它们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耕地面积总资源,单耕地面积占全国比农用大中型拖沓机数地区位:千公顷/万人重%量单位:万台东北三辽宁吉林省黑龙江南方三上海省浙江福建资料2:以下列图为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1从资料表2依据资料

1中归纳出东北地区与南方地区对照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2解析东北地区该发展模式的经济、生态意义。12分

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农业区位条件及农业可连续发展问题。第

1题,由表中所列项目进行比较得出即可。第2题,从模式图中看出中部产粮区的粮食获取就地转变;西部草原区的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中西部形结婚密联系的家产链,推进了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对草场的压力。答案:1人均耕地多;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中部产粮区的粮食获取就地转变;西部畜牧业良性发展;中、西部形结婚密联系的家产链,推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易地育肥”,减小对草场的压力。14.在中国家产发展过程中,温州成立了一种独到的家产模式,形成了一大量小商品生产的专业村、专业镇。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激励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实现经济发辗转型,温州模式拥有显然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结合以下列图表,回答以下问题。21分最近几年来温州工业企业在外创办各样投资项目状况统计投资塑料食品、印刷纽扣、项目纺织鞋革灯具眼镜总数制品饮料包装拉链数目10305114904835803046个金额单位:3035141486亿元1从工业种类、规模、资本式的生产特色。4分从图中能够归纳出温州家产转移的实体种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最近几年来,研发机构外迁是温州家产转移的新动向。简要解析这对温州家产发展有何利处

8分3苏北地区吸引温州资本,承接温州家产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4改进投资环境是吸引家产转移的重要外面条件。苏北地区应采纳哪些举措

6分解析:第

1题,从表中供给的信息能够作答。第

2题,从图中能够看出有成立子企业的部分迁徙,也有成立生产基地的整体迁徙。第

3题,苏北地区市场大、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丰富,有益于承接温州的家产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