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_第1页
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_第2页
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_第3页
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_第4页
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PAGE73重庆宏岭咨询有限公司总论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实施单位: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志臣电话目建设地点:忠县新生高云铺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拟占地50—100亩。项目建设内容: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示范基地—三峡库区以废旧物资为主的“回收—分类—加工”静脉产业示范基地、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期:3年。即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4373.9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40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2.4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64%;基本预备费12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1%;建设期利息89.1万元。采用三种方式筹集,一是项目实施业主自筹2773.90万元,二是申请“新网工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项目的“以奖代补”资金100.00万元,三是申请银行代款1500万元。项目实施单位情况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位于忠县忠州镇白公路119号。现有股东3名,企业职工人数77人,是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龙头企业。公司法人代表:杨志臣。按照《公司法》和企业组织《章程》,公司依法组成董事会、监事会。公司下设经理部、市场营销部(含网络体系建设部)、技术开发创新部、经营核算部、安全环保部等职能部门,现有各类技术及管理人员12人。公司注册资金为300万元,资产原值16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为回收、销售、加工利用生产性、生活性废旧物资。年可回收废旧金属40000t,废纸质品27000t,废旧有色金属1000t,废塑料制品4500t,废玻璃3000t,废旧橡胶10000t,总价值6800万元。公司在变废为宝,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公司以再生资源投资、开发、经营一体化为理念,以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为平台,以打造再生资源行业品牌为目标,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己任,最终实现忠县再生资源产业升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商务部关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改发〔2006〕20号);3.《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等六部委令2007年第8号);4.《重庆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范》;5.《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的通知》(忠府办发〔2008〕61号);6.《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忠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忠府办[2008]190号);7.《关于优化环境“洗脸”招商促进发展的决定》(忠县委发〔2009〕4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9.《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9]108号)10.《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设置规划》11.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及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编制原则与范围1.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我国“新网工程”中有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项规范,力求技术领先、安全可靠。(2)以商务部《试点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规范》为指导,认真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七统一、一规范”要求,以科技为动力,龙头企业为载体,以网点建设为基础,以加盟方式加快我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3)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选择先进、高效的设施设备,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充分注意节约劳动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5)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安全卫生、消防,以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编制范围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区域的环境、资源、条件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市场需求、建设内容及规模等进行研究,提出建设方案,对投资进行估算,对环境的影响与安全防护等进行研究,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结论性的意见。主要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1所示。表1-1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研究结论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年总产值万元24644.002成本2.1总成本费用万元23765.202.2经营成本万元23345.363利润总额万元878.804所得税万元290.005税后利润万元588.806财务内部收益率%26.47税后7财务净现值万元4618.68税后8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5.17税后9投资利润率%13.46税后10产量盈亏平衡点%45.01税后项目总投资4373.9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400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0.00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总产值24644.00万元,总成本23765.20万元,经营成本23345.36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47%,财务净现值4618.68万元,实现利润878.80万元,税收290.00万元,税后利润588.80万元,投资回收期5.17年,投资利润率13.46%,盈亏平衡点45.01%。项目组织机构完善、网点布局合理、经营管理规范、市场流通顺畅、运行机灵活、创新性强、行业技术成熟度高、学科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及背景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模式是倡导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通过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和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因此,再生资源的回收是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与原生资源相比,使用再生资源具有节约能源、节约水、减少污染等特点。如利用1吨废纸,可以造纸0.8t,节约木材3m3、电600kwh、标煤1.2t、水项目建设背景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以良性循环为基础。2002年,召开了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列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同时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也大量增加,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除废钢铁的回收率较高外,废塑料的回收率为25%,废橡胶的回收率为32%,废纸的回收率为35%,废玻璃的回收率只有13%,废旧家用电器、电脑等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还未完全开展起来,资源流失严重。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将是逐步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状况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并逐步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的问题同样摆在了中国的面前。我国政府最终选择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七”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构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重庆市全市各种废旧物资年产生量达300万吨,价值75亿元,而目前全市年回收总量仅为165万吨,回收价值40亿元,占可回收总量的55%,每年约有135万吨的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利用,资源浪费相当严重。忠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区域,作为三峡库区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三峡库区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的需要,对忠县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目前对忠县的粗略统计,全县各种废旧物资年产生量达14万余吨,年回收总量仅为8.55万吨,每年约有4.55万吨的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利用,资源浪费严重。究其根由,在于目前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许多物资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回收利用;目前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企业基本是以个体经营和小企业为主,企业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大多数企业没有条件和能力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加上经营分散,资源难以集中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的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链。由于再生资源回收体制不健全,使得回收率较低,没有得到及时回收的废旧物资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成为影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一方面是三峡库区及其长江中下游水质安全对库区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量的宝贵资源白白流失,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获取经济和环境的双赢,综观国内外的实践,加快发展以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是忠县及其相邻的三峡库区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国内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长期存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修旧利废、物尽其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区域性集散市场初步形成,技术水平有所提高。1.回收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逐步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建立了各级物资(包括金属回收)和供销合作社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两大体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回收体系,由于回收人员的分流、改行或退休而逐步萎缩;特别是物资管理部门撤销以后,一些地方物资和供销社系统的回收公司所起的作用在下降。另一方面,进城务工农民大量进入回收行业,以企业或工业园区为龙头的、利益导向的社会回收体系也逐步发展壮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关研究表明,全国每年约50万吨废铝、40万吨废铜、30万吨废铅是由社会回收体系回收起来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的调整和发展,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形成一些区域性集散地和交易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是城市居民日常用品更新速度的加快,淘汰下来的一些物品还有大半新、甚至是全新的,可以继续利用,从而带动废旧物品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再到农村的二手货的流通,这可以从不少城市周边分布废物回收、加工、交易市场得到佐证。同时,随着国内资源供应紧张,废料进口成为沿海港口附近地区出现的一种新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进口、拆解废金属逐步发展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山东、河北等省也是进口拆解废金属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中部地区的湖南汨罗、永兴等地,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初步形成特色。

3.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在调研中发现,尽管我国大量的中小型再生资源企业技术水平较低,主要是小作坊或手工操作,但形成规模的一些企业,加工利用技术水平较高,一些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线;一些企业联合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开发研制了适合中国废物特点的处理设备或装备,有些设备或装备已经出口到国外;一些合资或外资企业使用先进的装备和生产设备。所有这些,有效促进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4.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在发达国家,旧物拆卸和分类的部分工作也由手工完成。据有关研究,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达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回收加工厂3000多个,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出现很多废物回收和拆解企业,不仅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些研究表明,在北京的再生资源行业中,大约有20万人从事废旧物资回收,200万周边地区的人口从事加工利用,对带动相邻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重庆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逐步形成了以供销社系统的各级物资回收公司为主体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的介入,活跃了再生资源市场。到目前,我市已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450多家,回收网点7000多个,从业人员约6万人。直辖来,全市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770多万吨,其中回收利用废钢铁400万吨,废有色金属62万吨,废塑料77万吨,废纸216万吨,2005年回收总值超过30亿元。这对我市综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减轻污染、增加就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减轻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压力;对于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县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忠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源于民国时期,当时称废旧物资回收,主要由私商经营,人称“荒货客”,另有货郎担走村串户,多用火柴、糖果换购,品种多为废铜废铁、鸭毛鹅毛等生活废旧品。发展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据忠县县志记载:1987年,县供销系统废旧物资收购总额为94.4万元,个体荒货客283户,301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县再生资源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当初的挑担上门收购的“荒货客”到现在坐店收购、分类收购。重庆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回收体系不健全,经营不尽规范,加工利用技术较为落后,法制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少统一规划、管理无序、市场混乱我市再生资源行业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管理体系,缺少统一规划,加上政策法规滞后,使得我市再生资源行业出现如下情况:①大量个体经营户乱收乱卖、乱堆乱放、随处设点,不少个体收购点设在居民区、马路便道等,房屋破旧、形象差,严重影响市容;②治安管理难度加大,盗窃破坏国家重要设施的案件频繁发生。据市政、电力、通信等部门统计,我市市政及国家重要设施每年因被偷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1000万元以上,给我市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③由于经营分散,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再生资源集散地,不利于再生资源得到及时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许多物资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回收利用。根据2005年对全市再生资源普查统计,我市各种废旧物资年产生量达200万吨,价值50亿元,而目前全市年回收总量仅为115万吨,回收价值30亿元,占可回收总量的57.5%,每年约有85万吨的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利用,资源浪费相当严重。企业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我市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企业基本是以个体经营和小企业为主,企业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大多数企业没有条件和能力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加上经营分散,资源难以集中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的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回收不及时,处理不规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制不健全,使得回收率较低,没有得到及时回收的废旧物资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由我市产生的废轮胎、废塑料、废电池等由于没有及时充分回收,变作为垃圾填埋或焚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黑色污染”、“白色污染”及“化学污染”。许多废旧回收站收购的废纸、废塑料乱堆乱放,长时间不处理,“脏、乱、臭”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回收站收购的废旧金属,乱敲乱拆,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特别是现代废旧电器电子等高科技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科技加工才能消除污染,而我市目前拆解技术落后,操作又不规范,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项目建设的提出忠县地处重庆市三峡库区,作为三峡库区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三峡库区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的需要,对忠县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各种废旧物资年产生量达14万余吨,每年约有4.55万吨的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利用,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再生资源回收体制不健全,使得回收率较低,没有得到及时回收的废旧物资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成为影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一方面是三峡库区及其长江中下游水质安全对库区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量的宝贵资源白白流失,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获取经济和环境的双赢,综观国内外的实践,加快发展以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是忠县及其相邻的三峡库区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就目前每年回收的8.55万吨废旧物资来看,由于现有的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企业基本是以个体经营和小企业为主,企业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大多数企业没有条件和能力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加上经营分散,资源难以集中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的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忠县是人口大县,废旧物资年产生量达14万吨,初级经济价值就达3.5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巨大。由于忠县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节点,辐射周边的石柱、垫江、梁平等县,加上石柱、垫江、梁平的废旧物资,其废旧物资的总量有50余万吨,初级经济价值达到12.5亿元,如果再进行有效的再生循环、加工利用,则废旧物资将大大增值。基于忠县废旧物资储存、回收现状,开展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及循环经济科技示范产业基地建设,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而且将有利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维护。目前忠县已将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纳入重点打造的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节点,如何适应重庆市和忠县对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期望,积极迎合市场的变化需求,进一步搞好忠县再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将忠县建设成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明珠,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忠县及其周边区县的废旧物资资源,有效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提出进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及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以提高忠县再生资源利用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和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进而实现高增长、低消耗,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忠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中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忠县在“十一五”期间、也将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前提,以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生态产业链为重点,形成具有忠县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完善和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生态农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是忠县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及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无疑为忠县树立了标竿和典范。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绝不仅仅是概念的炒作,其真正的内核是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作为静脉产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产业园区建设的发展为生态忠县及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模式和导向。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忠县地处重庆市三峡库区,作为三峡库区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三峡库区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的需要,对忠县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集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废弃物产生,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大量增加,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保障优良的人居环境质量,保证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将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典范。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同时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也大量增加,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将是逐步缓解资源短缺状况的有效途径。原有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批农村及流动人口加入到这个投入少、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其中绝大多数居民废旧生活资料,由一些个体经营户和走街串巷的个人收购、经营,出现了回收市场无序化经营,回收网点无序化发展的局面。而且,这些分散的回收摊点已成为流动人口的聚居点、环境卫生的脏乱点、城市管理的空白点。不仅给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带来了困难,也导致大量低效益再生资源流失为垃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工作对于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加快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建立,不仅是解决资源短缺瓶颈、实现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静脉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区域经济的“动脉系统”(生产)已日臻完善,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共同体,如果没有一个区域性的“静脉系统(回收),无论企业循环经济搞的多么“科学”、多么“清洁”,仍将处于一边疯狂开采,一面大量废弃的“线形状态”。一边是占世界“废旧物资”50%以上的美国、日本在废弃的“汽车坟墓”、“钢铁城市”“塑料矿山”中挣扎;一边是资源匮乏的中国,亿万个能将旧汽车、废塑料全部拆解、利用的“人力资源”被闲置,而不得不大量开采原生资源,使经济不断“过热”。因此,在未形成“区域大循环”之前,任何局部“小循环”都不可能解决人类的根本问题。而完成“区域经济大循环”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建立“物资回收系统”这条“静脉系统”。建设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及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构造再生资源回收、集散、综合利用产业链,形成忠县特有的“废弃物—再生资源转变”的“静脉产业”体系,是忠县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着重于循环经济的静脉产业发展将会使广大城乡居民意识到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静脉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将使城乡居民更趋向于多层次、多结构的产业发展,这无疑亦是忠县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良好契机。加速忠县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忠县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促进传统产业加快创新步伐,拓宽新的服务领域,对于城乡增收、脱贫致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拓展和延伸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充分发挥忠县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的资源优势,强化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完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缓解全社会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打造低碳经济高地的需要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理念;2008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再次引起全球关注,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可能演变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低碳经济作为应对碳排放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处方”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一方面,大量的废旧物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就会成为大量的碳排放源,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废旧物资,节约了资源能源,又进一步减少了碳排放;因此,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是低碳经济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国际社会的主流趋势,在忠县建设以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为主的低碳经济园区,能够更多的争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资金支持,并为三峡库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典范。是建设宜居忠县、平安忠县的需要目前,忠县的废旧物资回收现状是大量个体经营户乱收乱卖、乱堆乱放、随处设点,不少个体收购点设在居民区、马路便道等处,房屋破旧、形象差,严重影响市容;同时,由于回收不及时,处理不规范,许多废旧回收站“脏、乱、臭”的现象十分严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黑色污染”、“白色污染”及“化学污染”。此外,安全隐患较大,治安管理难度大,盗窃破坏国家重要设施的案件时有发生,据市政、电力、通信等部门统计,我县市政及国家重要设施每年内被偷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100万元以上,给我县生产生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由于行业管理滞后,不少回收站点违规收购、拆解,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因此,建设统一规范的回收网络体系,对规范我县再生资源回收秩序,促进回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建设宜居忠县和平安忠县,将起到积极作用。综上所述,由于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及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关键性和紧迫性,因此,本项目建设非常必要,意义重大。我们必须紧紧把握机遇,尽快实施,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这一静脉产业基地成为造福于三峡库区人民的千秋伟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区位优势明显忠县位于重庆市东部,距重庆主城区180km,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幅员面积2187km2,全县辖28个乡镇,总人口98.8万人,其中城区面积26.6km2,城区人口20.6万人。长江横贯县境88km,境内三条省道交汇,沪蓉高速公路垫(江)恩(施)段穿越县境66km随着忠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形成覆盖忠县,辐射三峡库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对规范回收行业经营行为,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县乃至全重庆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是亟待进行的一项至关重要工作。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政策环境宽松随着三峡库区建设工程和国家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重庆直辖、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许多优惠政策向三峡库区贫困县倾斜,忠县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增长,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变化巨大,变通不断完善,拓展了城市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再生资源日益增多,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得越来越明显。充分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尽快使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和低利用率的“三高一低”的线性发展模式转变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而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又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建立了这个回收体系,就能将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可再生的各类废旧物资,更加充分地集中起来变成新资源,增加资源回收量,就能使可再生资源更加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能缓解生产发展和自然资源不足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再生资源丰富忠县有近百万人口,是人口大县和产业大县,再生资源丰富,全县废旧金属、钢铁、废旧纸张、塑胶类存量丰富,周边县市流入量与流出量也较大,市场需求量巨大,市场交易活跃。由于忠县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节点,辐射周边的石柱、垫江、梁平等县,加上石柱、垫江、梁平的废旧物资,其废旧物资的总量有50余万吨,初级经济价值达到12.5亿元,如果再进行有效的再生循环、加工利用,则废旧物资将大大增值。网络基础坚实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是重庆市政府和忠县政府明文指定的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试点企业。目前,我公司已初步建成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点,公司完全有条件建立起以各分拣站为纽带,以各乡镇场上回收点为终端的强有力的回收网络。经营条件优越公司开展回收网络建设可以得到市、县商委在资金、政策、经营等方面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与其他经营户相比,在市场信息、国家政策的掌握上处于明显优势地位。销售渠道畅通在销售上,公司与用废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可以大量赢得市场;在收购中,公司依靠乡镇的网络优势,下连遍布城乡的回收站点,有稳定的资源保证。市场分析再生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紧缺趋势愈来愈明显,再生资源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国家、重庆市、忠县在再生资源体系建设方面都有诸多政策支持。市场建成后,能够对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临时储存、集散、初级加工、销售、信息发布等,不但促进了本县再生资源的利用,而且对周围环境也有一定的改善,是完成本县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国际市场分析像中国一样,长期处于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也在大力发展对再生资源的使用,使得再生资源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美国近日的一份再生能源报告,向我们展示了再生资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报告显示,2008年美国所使用能源的7%是来自于再生资源,其中:生物能占53%,水发电占34%,风能占7%,地热能占5%,太阳能占1%。2003年风能发电1120万兆瓦,而2007年上升到了3450万兆瓦。相比较而言,2007年太阳能发电只有61万兆瓦,而且主要是住宅区使用太阳能。风能的应用发展相当迅猛。例如在美国的麦迪逊,2008年这一年,风能应用能力就从11兆瓦增加到137兆瓦。风能成为本地区主要的再生资源形式(美国其他大部分地区也是这样的)。2009年,美国将会更大限度地依赖于再生能源,要比总能源输出的12%还多,比2007年增长1.6个百分点。再生资源市场势头强劲而且会继续强劲下去。美国消费者正逐渐意识到再生资源的好处并认为他们是可以负担得起的。他们会在这方面扩大他们的消费,从而发展再生资源市场。虽然美国当前的经济困难使得市场有所缩小,但一旦金融危机过去,这个市场会迅速发展起来,这里存在着巨大的未开发的潜力。

国内市场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我们面临的两大突出矛盾。有关资料显示,从人均占有量上讲,我国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11%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分别仅为1/6、1/6和1/9,另有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人均资源极其匮乏的同时,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又严重滞后,这种状况加剧了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目前全球固体废弃物堆存量已达70多亿吨,占用土地5亿M2,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造成的现实和潜在污染相当严重。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重庆市场分析自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对重庆市再生资源行业也造成了很大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废钢等行情急转直下。上海宝钢等重点钢铁生产企业采取限产、停产等措施。废钢收购价格从5月份的每吨4000元左右,下降到现在每吨1800元以下,而且还限量收购,有的生产企业甚至停止收购废钢。重庆市造纸行业从2008年8月份后,受到轻纺、家电、食品等行业出口的影响,利用废纸生产的箱板纸等出口包装用纸大幅下降。除国内市场供应的中低档生活用纸需求变化不大,仍继续维持生产外,重庆市大部分造纸企业,已限产停产。直接影响到废纸的回收。废纸收购价格从8月份每吨1700元左右,下降到目前每吨700~800元左右,而且造纸厂资金短缺,无法及时结清资金,对废纸回收企业造成很大冲击。其他废旧物资如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均受到很大影响。重庆市再生资源行业的回收总量和销售额大幅下降,与上半年相比,降幅均在50%以上。各种废旧物资的收购价格跌至近几年来最低水平,各公司的收购站点有一半以上关门停业。上半年的盈余也很难抵冲下半年的亏损,全市80%以上再生资源企业出现亏损,库存大的企业损失更惨重。尚有20%左右的再生资源企业利用上半年的盈余,保本维持。预计明年再生资源的行情将有大幅度好转,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忠县市场分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供销社的传统的优势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大量的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的介入,活跃了再生资源市场。2009年6月忠州镇城区统一规划结束,对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做了整顿,取缔的非法经营,净化了市场,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回收网点54家。对全县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但减轻环境污染,美化了城市,而且增加了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增长,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变化巨大,变通不断完善,拓展了城市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再生资源日益增多,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得越来越明显。充分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尽快使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和低利用率的“三高一低”的线性发展模式转变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而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又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网点建设是体系的基础,布局合理,健全完善的网点就能增加资源回收量,就能使可再生资源更加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能缓解生产发展和自然资源不足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全县再生资源利用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较低层面上,技术含量低、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国家再生资源发展战略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是缺少统一规划、管理无序、市场混乱、经营分散、乱堆乱放;治安管理难度大、政策法规滞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既为再生资源回收提供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建设方案指导思想1.以再生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点,依托忠县及三峡库区周边县区再生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通过开发、营销,提高社会、经济、环境整体效益;2.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以资源为体,以经济为用,以生态为纲,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再生资源回收及利用产业基地建设新机制;3.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分期实施,突出重点,发挥特色,注重实效,形成以社区回收网络为基础,集散交易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逐步提高回收集散加工能力,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总体目标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充分利用、规范和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形成以社区回收网络为基础,集散交易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逐步提高回收集散加工能力,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争取用3年时间,逐步建设起一个完整的、具有科学性和示范性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利用新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乡镇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再生资源仓储物流—再生资源科技产业园区”三个环节组成。到规划期末,将本项目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设施完善、驰名三峡库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园区推行再生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与污染最小化的战略,充分利用三峡库区巨大的废旧物资市场空间,通过搭建政策平台、环保平台、交易平台、技术平台、物流平台、提供再生制品及出售、技术输出等服务,在三峡库区率先实现以废旧物资为主的“回收—分类—加工”静脉产业示范基地,构建三峡库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新模式。具体目标1.建立高起点、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回收网络体系。通过建设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站,净化环境、解决城乡居民交售困难,把再生资源及时、定向、规范的收购上来,尽快在全县建立107个固定回收网点,12个专项或综合分拣站和部分流动网点。

2.建立标准化、多功能的再生资源仓储物流体系。通过再生资源仓储物流交易市场对收购的再生资源进行分类挑捡和简单加工,把收集的再生资源集中起来、分散出去,我公司拟在全县集中选点建立1个交易市场。

3.建设1个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包括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园区。通过建设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引进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和相关研发机构,把全县乃至三峡库区周边县区的再生资源加工转变成产品,真正使资源实现循环,真正使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为改善三峡库区环境质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建设内容及规模回收站(点)建设依据城市每1000-1500户居民设置一个回收站点,乡、镇每1500-2000户居民设置一个简易收购站点或固定收购站点的标准,初步计划在全县建设107个固定回收站(点),其中城区30个,乡镇77个,形成覆盖城区及所有乡场的回收网络。并依托村级服务中心,利用服务社、便民店代回收再生资源,作为网络的终端。对规划设立的回收站点严格按照“七统一、一规范”(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服饰、统一指导收购价格、统一计量工具、统一车辆、统一管理及经营规范)的原则进行管理。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学习,持证上岗。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分布乡镇名称网点数量地点固定回收点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点分拣站忠州镇303新生镇21望水任家镇21善广乡11乌杨镇421含曹家、太极洋渡镇31含同合、蒲家石子乡11东溪镇31含天堑、双新复兴镇21磨子乡21白河石宝镇421万金、百安、咸隆涂井乡31坪山、涂井场、万顺场汝溪镇421白庙、九亭野鹤镇31新场、羊马场金声乡11官坝镇411丰收、碾盘石黄镇2双龙兴峰乡11马灌镇421高洞、黄钦、倒灌金鸡镇21黄龙新立镇511金华、长岭、长冈、同德双桂镇21拔山镇421庙垭、八德花桥镇21显周永丰镇21凌云三汇镇61泰来、智华、里仁、中和、金龙白石镇511黄家、巴营、万板、两河黄金镇31大岭、绍溪合计1073012分拣站建设依区域辐射和资源量,在全县设立再生资源分拣站12个,其中城区3个,乡镇9个。分拣站规划、设计及建设要符合环保、市容和消防安全等标准,设有隔离围墙,园区绿化,保持较好的外观环境。分拣站内服务区、分拣加工区分离,配备相应的卫生、环保、安全等设施和相应的封闭式运输设备,要完善储存、初加工、治污减排等功能,消除二次污染,保证安全。具有防止地面水、雨水及油类混入或渗透功能的混凝土地面,处理设施周围应有油类或液体的截流、收集及油水分离的环保设施或措施。分拣站内分拣加工区建筑面积根据当地再生资源总量而定,原则上不少于1000m2再生资源分拣站再生资源分拣站集散交易市场(中心)建设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的设置应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当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前提下,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近郊地区选址。公司计划在忠县城郊新生高云铺征用土地50--100亩,建设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中心)。修建房屋50000m2(其中集散交易市场40000m2,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分区示意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分区示意图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规划、设计及建设要符合环保、市容和消防安全等标准,设有隔离围墙,园区绿化,保持较好的外观环境。市场内服务区、经营区分离,仓储配送区、办公区分离,配套服务区、商品交易区、办公区配备相应的卫生、安全等作业设施,完善集散、交易、储存、初加工、治污减排等功能,并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相配套,建有集中的污染治理设施,消除二次污染。市场建设符合环保部门环保评估及生产技术标准的资质认定,具备相关废弃物的处理资质。市场内部具有防止地面水、雨水及油类混入或渗透功能的混凝土地面,处理设施周围应有油类或液体的截流、收集及油水分离的环保设施或措施。(一)分区建设规模1、商品交易区:该区要以交易产品种类进行细分,形成集约化经营,建筑面积5000m2、分拣加工区:根据忠县再生资源总量该区建筑面积10000m3、仓储配送区:该区建筑面积10000m24、商品展示区:建筑面积5000m该信息管理中心是整个体系的中心枢纽,定期发布国内外再生资源供求信息,为当地再生资源回收各网点以及全市居民与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下设在线收废网站、统一公开的服务电话及互联网络设施,以方便居民及企事业单位预约投售。5、配套服务区按照消防、环保管理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功能齐全,服务完善,建筑面积10000m集集再生资源集散交易、集约化经营于一体的再生资源商品交易区(二)主要指标(按50亩控制)1、投资强度为每公顷930万元,大于国家每公顷470万元的控制指标。2、容积率为1.5,大于国家0.7的控制指标。3、建筑系数为75%(留足10%的运输道路用地和15%的绿化面积),大于国家30%的控制指标。4、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占项目总用地的5%,低于国家7%的控制指标。5、绿化率控制在15%以内,不超过国家20%的控制指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静脉产业示范基地在集散交易中心内建立标准化、多功能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示范基地——三峡库区以废旧物资为主的“回收—分类—加工”静脉产业示范基地。使其具备集散、储存、初加工功能,并与深加工配套,设立合格的消防设施,储存场地相对固定,避免二次污染。通过建设有形市场引入100户以上的规模经营商户入场租赁经营,使其形成市场与回收网点联动互补的集散—交易—物流配送供应链。并在该中心建立: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橡胶、玻璃渣、废棉麻、废家用电器与废电子产品和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等9大类分拣加工处理区,使该中心不仅承担再生资源的分拣和粗加工职能,还要承担可二次利用资源的交易职能,确保废旧物资在储存、分拣、粗加工阶段不再产生二次污染和浪费,是一个综合性的场所。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静脉产业示范基地再生资源科技示范园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中心 作为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研发功能必不可少。我国目前对于再生资源产业研发的投入尚少,缺少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专门科研机构。在忠县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设一个以研究再生资源为主的研发中心,不但可以为基地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更可以有效地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和力量,为提高三峡库区再生资源整体科研水平,加快三峡库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公司拟创建重庆市三峡库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技术研发中心,不断创新技术,加强与重庆大学等相关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联合,针对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攻关解决。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500m2研发中心主要任务是:(1)组织项目攻关,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开发一批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大技术,重大产品,特色产业群方面的自主创新项目。

(2)组织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重点解决以下技术难题: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一次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技术;城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及综合利用技术。

(3)组织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采取三种形式进行培训:聘请专家、教授课题讲座;集中分批分行业办短期培训班;选派优秀骨干到科研院校脱产学习深造。(4)关键技术攻关: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积极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三高”项目。技术主攻的重点:一是资源化技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最大限度地将废旧物资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和产品。开发和引进再资源化高新技术,实施物料闭路循环和多级利用,挖掘共生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二是再利用技术。以资源效能的最大化为目标,延伸循环链条。三是系统化技术。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优化配置资源,实现多品联产和产业共生。2.再生资源信息网络新建再生资源信息网络中心1个。在每个回收中心配备电脑1台,在交易市场、回收利用处理中心、废旧塑料加工厂建立信息化交易系统,使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达到30个,并与企业联网,形成1个网络,使其能在网上发布信息、实现网上交易。沟通产废—收废—用废单位间的信息,以信息化带动再生资源行业发展,为本行业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信息服务。该中心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利用便利的通信手段在网上进行商务活动。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将逐步建立集散市场业务系统,组建由各回收网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处理中心、物流系统、市场管理系统、公众服务系统等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网,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信息化进程。3.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化应用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应用最新的低碳经济理念,采用生态化设计。将三峡库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在园区和示范企业内得到集成应用,使得科技示范效应显著;资源循环与再生利用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初具规模。以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企业纳入园区实施统一管理,形成“回收、分类、加工、利用”一条龙的三峡库区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4.废旧塑料加工厂针对三峡库区废旧塑料多、环境影响大的现实情况,建设在县城郊区(北门沟路北端,属城乡结合处)新建废旧塑料加工厂1个,包括占地5亩及3000m2的厂房和仓库,年生产塑料1000t废旧塑料加工厂废旧塑料加工厂项目管理及进度项目组织管理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严格控制建设工期和成本,除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外,项目实施单位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组建一个领导有力、组织严明、极富效率的组织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项目工程指挥部,由公司董事长杨志臣任指挥长。公司两名副总经理任副指挥长。工程指挥部负责项目的领导、组织、指挥、协调以及重大问题的决策等工作。实行严格的分工责任制度公司下设经理部、市场营销部(含网络体系建设部)、技术开发创新部、经营核算部、安全环保部等职能部门。项目建设期间,设工程指挥部,下设规划组、基建组、设备组、资金组和办公室。四组一室实行责任分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细化,互相配合,整体推进。建立技术攻关专家小组专门负责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设计、研发、开发,以及相关的课题研究。按照“以科技为先导,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依托,以产业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的建设方针,创办符合市场发展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专家小组,孵化出具有竞争能力的循环经济科技型龙头企业,推进再生资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实行项目奖惩激励机制定期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进度进行检查。对完成任务好的有功人员及时给予奖励。对完成任务不合格的人员给予批评,并责令限期完成任务。努力改善协调项目建设的外部环境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争取周边群众的通力协作,尽快完成基地的基础建设,进入规模发展程序。项目工程管理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强化资金管理,专款专用项目合同管理从1991年起,建设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相继联合颁发了《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等系列合同文本来规范和约束建设工程市场。项目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并参照FIDIC合同条款,针对不同的签约主体、承发包方式、规模和性质等,制定相应的合同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形成合同示范文本系列,并在建设工程中强制推行使用,以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和约束双方行为,避免造成合同纠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建设项目按合约如期完成。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一项跨系统和部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及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支持、企业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积极加强与市、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沟通和联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宣传、组织、实施工作职责,共同建立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工作制度。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制订企业入园的门槛标准,建立园区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制度。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为宗旨,达到经济规模,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尽可能实现污染零排放,尽可能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消耗、低(或无)污染、经久耐用、可维修、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加强监督检查和宣传工作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监督检查制度,进行阶段性评估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大检查力度,保证各废品回收站点无环境污染、无影响居民生活的情况。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的重要意义,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全社会都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广辟融资渠道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财政、金融、企业、民间、外资等多种融资渠道,扩大投融资规模。加强技术和人才保障科技保障包括工程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素质以及科技成果的开发推广等。在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经营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和规定,着力提高各工序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经得起相关设计标准的检验。同时凡从事项目建设工作的人员预先必须经过有关技术培训,达到培训要求。在科技成果开发与推广中,项目设计和实施广泛推广与项目有关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项目的科学技术含量和项目综合效益。在忠县商委的指导下,由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与重庆大学等单位联合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中心。以研发中心为依托,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在公司内部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根据需要从相应的大学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与大专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为项目实施提供各领域的的技术专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聘请国内在再生资源研究和开发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为项目高级顾问,定期或不定期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提倡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如此与市场经济需求的紧密结合。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年限本项目建设时间为三年。即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项目实施进度规划1.项目准备阶段(时间2个月,限2009年1-2月)完成项目论证、申报、立项等准备工作。2.项目设计阶段(时间3个月,2008年3-5月)制定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规划、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完成乡镇网点布局、办理乡镇网点设置手续。3.项目实施阶段(时间29个月,2009年6月-2011年10月)全面完成回收站点、分拣站、集散交易中心的建设工作。4.项目验收阶段(时间2个月,2011年11-12月)完成项目资料整理、总结、验收。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该项目实施计划用横道图表示,详见图6-1所示。图6-1项目建设横道图阶段工程内容200920102011123456…121……121…101112准备阶段论证、申报、立项设计阶段制订规划、方案,布局设计实施阶段收站点、分拣站、集散交易中心的建设验收阶段工程资料,准备验收环境保护与安全环境保护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多种途径、讲求实效、逐步推广的方针;遵循资源综合利用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与污染治理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5.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07年8号令)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9.《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1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3-1996)11.工艺及公用有关专业的资料。采用标准为了保证项目区在产业开发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区域环境质量保持和达到优良状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本项目采用以下环境保护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将本项目区划定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2.水环境质量控制标准项目区长江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3.环境噪声质量控制标准项目施工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GB16297-96);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7.《重庆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的规定》(渝府发【1984】26号)8.《卫生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环境现状根据环保部门初步测定结果,项目区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项目区场区周边的长江达到Ⅱ水质标准。项目区远离市区,其噪声主要为附近公路的车辆喇叭声,噪声污染少。项目区内的土壤侵蚀属水蚀类型,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状用地为工业园区,现有植被多为灌丛和荒草丛。环保方案随着再生资源回收及加工基地的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的兴建,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力度,做到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实现资源的开发和永续利用。1.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加强绿化建设,对新建的道路、园区内外部进行绿化美化,选用抗污、吸尘、固土能力强的绿化植物。工程设计时,要求根据土石方和需用量以及环境实况,尽量做到挖填方平衡。合理设置取弃土的位置以及修建合理的集、排水系统。道路绿化工程必须纳入工程总体规划中,要求在工程施工后期开始实施。建设期实行严格的挖方填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力求避免开挖线过长,最好开挖、筑路、压实路面、砌石护坡、铺砌排水沟等多项工作紧密进行。修筑路基时应设置临时排水沟的挡水带。填、挖路基土石方的处理保护措施。为保证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对路基、路堑边坡均休取一系列工程防护措施。可在填方边坡设置平台,挖方边坡设置拱形骨架护坡或压实路基等,同时做好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做好平地开挖路基(地基)段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凡在有雨水地面径流线处开挖路基(地基)时,应设临时沉淀池,防止泥土流失,影响水域湿地水质。做好取(弃)土石方处理方案的综合利用工作。土石方的取、弃不得引起水土流失,不得设置在旅游区和道路视线可及范围内,应转移到山体背面不影响环境处取弃土石方,不能破坏区域景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取(弃)土场必须保持与周围环境的一致性,表面应全面覆盖植被、绿化植树,保持长期稳定,防止水土流失和扬尘。营运期路面径流排水系统保护措施。定期检查排水系统,及时维护,专人管理以及保护排水系统不遭人为破坏。道路绿化及植被恢复措施。距旅游服务管理设施较近处(50m以内),都应采用灌木丛或乔木绿化。路基边坡和切割山体边坡应植草绿化,定期护理。2.环境治理工程为了保证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对污水、垃圾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必须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坚持在项目建设中实行“三同时”,既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实现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目标。3.能源节约措施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但是逐渐增大的能源消耗加速着森林、土地的破坏和大气、水体的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影响。本项目坚持“资源开发与节能并举,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的方针,应积极采取下列能源节约措施:①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实现以天然气、电能等清洁型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力以及污染。②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必须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推广节能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速节能技术改造。(1)在照明、供电、给水等方面,采用高效节能照明技术和配备感应系统,如使用荧光灯、节能灯、声控感应路灯、感应冲洗阀、电控节水喷头等。(2)进行合理二次利用。对垃圾、污水、废渣经技术处理达标后,实现对废弃物的合理的二次利用。如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收再利用,对粪便等废渣进行密封发酵处理产生沼气加以利用等。③实行建筑节能设计新建、改建的建筑物均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进行设计。热水及空调制冷系统规模按设计负荷设置,不可加大,并设有调节控制装置及能量计量仪表。选用节能性建筑设备与产品,包括空调、燃气燃烧器具,太阳能热水器、照明电器及控制系统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采取的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治理、能源节约等措施,将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由于该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促进作用,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总之,本项目的建设是利大于弊,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可行的。安全安全生产经营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为确保“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思想的落实,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1.加强全员安全防范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2.配备齐全的劳动保护用品。3.全员签订安全劳动用工协议,分清责、权、利。4.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配备消防池、消防栓及相应的灭火器材。切实落实消防资金,该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2%。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在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对该项目落实了项目法人责任制,资金管理严格规范。公司组织机构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项目以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为核心,公司采取加盟入股的方式的运作,实行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本着“精干、高效”、“七统一、一规范”的原则建立规范有序、操作性强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高加盟网点的经济效益,确保项目建设业主盈利、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标,推动国家“新网工程”的顺利实施。公司下设行政部、财政部、规划部、营销部、信息部、加工厂、拆解站,负责项目的建设、生产工经营管理。各部门主要职能为:人力资源部:计划财政部:负责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协助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和融资方案。计划规划部:负责公司发展规划。营销部:负责营销策划,商品销售。信息部:负责商品购销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加工厂:负责各类废旧商品的加工、整理及分拣。拆解站:负责废旧物品的拆解及拆解零配件的销售。其组织机构图为: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加工厂拆解站信息部规划部营销部办公室财务部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劳动定员本项目公司劳动定员340人,其中公司管理人员10人、收购人员330人,具体岗位及岗位工资如下表8-1。表8-1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定员及工资序号岗位设置定员(人)年工资(万元)合计(万元)备注1管理人员102.4024.00公司人员2收购员3301.80594.00合计25618.00员工来源及培训员工来源要建设现代化的生产企业,必需具备高素质的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干部、职员和人员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相应的组织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经营,对从事关键岗位和操作重要设备的人员一般要求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余人员要求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事业心强、责任感强,遵纪守法。向社会招工,并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人员培训1.全员培训:对进入本企业的职工,都要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专家进行企业规章制度、办事程序、社会礼仪、企业精神文化和行业技术及管理创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见,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和弘扬企业精神文化。2.上岗培训凡未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普工、技术和技术干部均需进行岗前培训或在岗学习培训,要理论结合实践,到本公司育肥场或相应单位学习相应单位岗位职责、操作规范,锻炼操作技能,通过考试考核合格,持证上岗。3.行业培训: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生产环节,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行业技能培训,提高行业人员素质。4.提高学习:高中初级管理人员和技术干部也要通过读书学习、网上学习、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特邀请专家讲座、在职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不断学习,每年进行一次局面汇报,并择优进行大会交流,这样才能与量俱进、不断提高,为企业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估算内容本项目投资估算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和管理设施建设的投资。编制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有:1.水、电、通讯、建筑等设施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行业的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结合当地的实际造价指标进行估算;2.其他设施项目,参照重庆市内同类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3.有关设备、材料、配套工程按市场询价进行估算;投资估算依据1.《重庆市建筑工程综合基价表》2.《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3.《重庆市工程建设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渝价建〔2002〕352号)4.设施设备根据厂家询价及类似工程设备价格5.项目组专业设计人员提供的条件6.建设方案提供的有关资料。投资估算结果本项目总投资4373.9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40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2.4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64%。其估算情况为:表9-1项目总投资估算序号项目估算价值比例(%)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它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2531.2718.80750400092.451.1集散交易市场(中心)建设194540575031001.2分拣站586.2163.87501.3回收站点建设15015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01604.641.1可行性研究报告与评估费40000.50%20201.2建设单位管理费40001.00%40401.3概、预、结(决)算编制、评估费40000.20%881.4环境影响报告编制、评估费40000.30%12121.5工程监理费40001.00%40401.6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40000.20%881.7招标代理费40000.50%20201.8勘察设计费40000.30%12123预备费4160124.8124.82.913.1基本预备费41603%124.8124.83.2涨价预备费04建设期利息15005.94%89.189.15建设投资合计2531.2718.801123.94373.9100项目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4373.90万元。采取三种方式筹集,一是项目实施业主自筹2773.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3.42%;二是申请“新网工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项目的“以奖代补”资金1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9%;三是申请银行代款15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29%。效益评价经济评价依据、原则评价依据1.本项目财务评价以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依据。2.本项目成本、效益等方面的财务测算,按财政部颁发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淮则》的有关规定为依据。3.本项目税金测算,按国家颁发的税种、税目及相关规定为测算依据。评价原则1.财务评价本着稳妥可靠的原则,在计算费用时取上限,在计算效益时取下限,以确保项目经济效益计算的可靠性;2.遵循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