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五高级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①NO:0.001mol·L-1②H2O:0.002mol·L-1③NH3:0.002mol·L-1④O2:0.00125mol·L-1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参考答案:Av(NH3)===0.001mol·L-1·s-1又因:v(NH3)∶v(O2)∶v(NO)∶v(H2O)=4∶5∶4∶6,不难得出:v(O2)=v(NH3)=0.00125mol·L-1·s-1v(NO)=v(NH3)=0.001mol·L-1·s-1v(H2O)=v(NH3)=0.0015mol·L-1·s-1。2.在一个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LA(g)和1L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3A(g)十B(g)nC(g)+2D(g)
达到平衡后,A物质的量浓度减小1/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
A.1
B.2
C.3
D.4参考答案:A略3.规范市场、诚信交易对科学生产和消费都十分重要。下列使用化学物质处理食品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工业酒精兑白酒
B.腌制食品中添加的NaNO2不需严格控制用量C.用NaHCO3焙制糕点
D.用“福尔马林”溶液保鲜,浸泡海参、鱿鱼等海产品
参考答案:C略4.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D.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参考答案:B略5.下列过程为物理变化的是A.氨气液化
B.粮食酿酒
C.金属锈蚀
D.石油裂化参考答案:A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A、氨气液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故是物理变化,则A正确;B、粮食酿酒是由淀粉最终转化为乙醇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则B错误;C、金属锈蚀是金属被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故C错误;D、石油裂化是将碳链长的烃断裂为碳链短的烃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6.氰气的分子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四原子共直线,是非极性分子B.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D.氰气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参考答案:A【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分析】A.直接连接三键两端原子的原子与三键两端的原子共线,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B.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原子半径越大其键长越长;C.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D.根据卤素单质的性质分析氰化氢的性质.【解答】解:A.直接连接三键两端原子的原子与三键两端的原子共线,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该反应中所有原子共线,且该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A正确;B.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原子半径越大其键长越长,碳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所以氰分子中C≡N键长小于C≡C键长,故B错误;C.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所以氰气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故C错误;D.根据卤素性质知,卤素单质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加成反应,则氰分子也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A.7.(多选题)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B.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C.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VIII族D.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参考答案:AD试题分析:A、元素周期表七个横行,所以共有七个周期,故A正确;B、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列,16个族,其中第ⅤⅢ族是三列,故B错误;C、第ⅢB族元素种类最多,含有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各15种,故C错误;D、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所以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故D正确;故选AD.8.参考答案:A略9.下列微粒的立体结构的名称正确的是(
)A.SO2
直线形
B.NH4+正四面体形
C.CS2
平面三角形
D.BF3
三角锥形参考答案:BA,二氧化硫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n==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但只有2对成键电子对开成2个σ键,所以分子构型为V形,A不正确。B,NH4+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n==4,离子中有四对成键电子对形成4个σ键,所以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B正确。C,CS2
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n==2,C原子采用sp杂化与S原子形成直线形分子,所以C不正确。D,BF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n==3,3对成键电子对占据了3个sp2杂化轨道,所以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D不正确。【点睛】判断微粒的空间构型的方法一般有3种:1.可以先计算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判断微粒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再根据微粒中的σ键的数目判断微粒的实际空间构型;2.可以根据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判断微粒的空间构型;3.根据微粒的常见的等电子体判断微粒的空间构型,如本题中的CS2与CO2是等电子体,因为CO2是直线形分子,所以CS2也是直线形分子。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稀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一=H2OB.铝与稀盐酸反应:
Al+2H+=Al3++H2↑C.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一=Fe(OH)3↓+3C1-D.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O2+2OH一=CO32一+H2O参考答案:A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gH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L1mol/L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为NA
D.1mol钠原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参考答案:A略12.有关晶体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熔、沸点一定比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高B.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氯离子周围都紧邻12个氯离子C.在金属铜的晶体中,由于存在自由电子,因此铜能导电D.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参考答案:A考点: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分析:A、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因素为氢键和相对分子质量;B、在氯化钠晶体中,如图假设体心上的是氯离子,则每个氯离子周围都紧邻氯离子位于12个棱的中心上,有12个,据此判断;C、金属导电是原因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D、根据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图,可以看出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据此判断;解答:解:A、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因素为氢键和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熔、沸点不一定比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高,例如水大于硫化氢,故A错误;B、在氯化钠晶体中,如图假设体心上的是氯离子,则每个氯离子周围都紧邻氯离子位于12个棱的中心上,有12个,故B正确;C、金属导电是原因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故C正确;D、根据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图,可以看出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有关知识,题目比较简单,注意对常见晶体晶胞的分析.13.用均为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OH–)>c(H+)B.
c(CH3COOH)+c(CH3COO–)=0.2mol/LC.
c(CH3COOH)
>c(CH3COO–)
D.
c(CH3COO–)
+c(OH–)=0.2mol/L
参考答案:B略14.某酸溶液中C(H+)=0.1mol?L-1,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一定等于0.1mol?L-1
B.一定大于0.1mol?L-1C.一定小于0.1mol?L-1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D略15.1mol阿斯匹林(结构如图)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
A.1mol
B.2mol
C.3mol
D.4mol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6分)常温下,取两片质量相等、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打磨(完全除掉了氧化物)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相同体积)中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时间酸1min2min5min15min20min3mol/LHCl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尽1.5mol/LH2SO4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1)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3)你认为出现以上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4)请设计实验对你的假设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5)如果上述假设都成立,要使以上稀硫酸与铝反应产生的氢气速率加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列举三个):
参考答案:(1)2Al+6H+==2Al3++3H2↑(2′)(2)Al在c(H+)相同的盐酸中反应比在硫酸中快得多。(2′)(3)①Cl-对铝与H+反应有促进作用;②SO42-对铝与H+反应有抑制作用。(3′)(4)①向以上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或氯化钾(或其他可溶性氯化物)固体,如果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则假设①成立;②向以上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硫酸铵(或其他可溶性硫酸盐)固体,如果都能使反应速率减慢,则假设②成立。(3′)(5)①加入含有Cl-的可溶性氯化物;②增加H+浓度;③加热;④将铝片改换成铝丝⑤利用不活泼金属或不活泼金属可溶性盐形成原电池等。(每个2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4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时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O2(g)==H2O(l)的△H=______________kJ·。
参考答案:
略18.(16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为。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2)如果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2H++2e-===H2↑放出气体,溶液变红②2Cl--2e-===Cl2↑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2)①纯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力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 定位光电工程师考试的方向试题及答案
- 骨科脚背骨折的护理
- 探索专利代理人跨界发展的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新西兰入学测试题及答案
- 中考必出的试题及答案
- 初级会计师考试2025年信息素养提升试题及答案
- 光电系统接口的标准化试题及答案
- 探讨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方法
- 文化产业管理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试题及答案
- 头面部保健按摩课件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 京东快递员合同
- DB42T2012-2023土家族吊脚楼营造规程
-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学课件设计
- 暗黑2装备出处及爆率(全身)
- 2023年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员工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善战者说:孙子兵法与取胜法则十二讲
- GB/T 614-2006化学试剂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
- GB/T 31539-2015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
- 最新体检信息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