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xx届九年级下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分析发言稿4700字
2014届九年级下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分析发言稿阜阳市成效中学吕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感谢各位校及领导能够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我们毕业班的质量分析会,说明各位领导对我们九年级毕业班工作的高度重视。现在我代表九年级组对本期第一次月考做一回顾,这次月考与3月13—14日上午结束,历时一天半。本次考试,在教学处和年级组认真组织下,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各个任课老师也对本学科进行了认真的批阅和总结。考试成绩真实有效;它较好的反应了我们这段时间老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这次月考从成绩看比上期有较大的进步(和临化中学、太和民族中学相比,我们645分,222人;太和民族中学52人,临化中学97人,625分我校448名太和民族中学101人,临化中学202人;607分我校656人太和民族中学160人,临化中学312人,589分,我校888人,太和民族中学234人,临化中学414人,。),这些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全体老师的努力和付出;归功于我们这些默默无闻、起早贪黑、努力拼搏的老师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九年级全体教师会,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次月考成绩分析,及时掌握近期老师们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获得丰富的“信息源”,以便对以后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作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调整与完善,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像医生,考试便是学生体检,成绩便是X光透视、CT报告、化验单。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材料,望闻问切,进行全面、深入、精细的分析,想法设法找出影响学习质量提高的各种干扰因素,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开出一剂良方来。一、下面就手头的成绩册看一看这次月考的成绩(成绩数据分析);我们看成绩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统计数据上,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明关键,抓要害,这样才可以使优秀更优,是差生和优等生缩短距离。二、针对上次的月考结合备课组提供的信息进行一下试卷分析:语文——语文试卷,没有难题怪题,试卷直击中考,对下一步的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通过阅卷发现有以下问题1、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答题时不能准确提取关健的信息,也就是抓不准题眼、找不准答案信息所在,对潜在的信息不能加以分析,不能把握题干的特点,答的不少,但没扣住要点,还有的只会答套话,不知道要结合内容去分析理解。2、文言文阅读。问题主要存在于字词的解释和内容理解上。这部分各班的差距特别大,全做对的学生有的班达到60%以上,而有的班不到30%。3、作文是命题作文,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但大多学生对这种要求把握不准,不能做到突出中心,所选材料有的偏离主题。纵览作文考试情况: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材陈旧,无新意,也缺乏迷人的文采,缺少对细节的精妙刻画,语言枯燥,叙事平直;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还有一些学生似乎在考前死背一些范文,作文中模仿、雷同的层出不穷,这种作文得分也较低。今后教学建议:1、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如古诗词的默写、文言文等,一定要落实到位,这就要求老师的检查要到位,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2、认真备课,仔细研究考纲。3、狠抓第二轮的专项复习。力争不漏掉每个知识点。3、要强化写作训练。紧扣中考作文考察的内容,有选择的选取题目,训练学生当堂作文。4、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形式应多变,内容应紧扣考纲。数学——从试卷看,知识点的覆盖面与中考的模式相似度很高,从学生的答卷失分情况,有以下几点要注意:1、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对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正确用图像反映,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2、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运用的能力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对较难选择题的训练,重视方法,题型的总结,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动态几何,几何变换也要重点关注。3、反映学生不认真看题,或看到题后不能与相应的知识点建立对应关系,或是知识点掌握不牢.4、做题不认真,只能靠猜,不能整合题目的条件,进行综合运用.4、做题不认真,解题过程过于简单.5、这套试卷计算量很大,正确率较低,扣分严重,所以在后期希望对学生的计算加以练习。6、学生做题时过程写的不合理,甚至没有过程,直接写结果。7、没能认真审题,部分同学书写不认真,;8、学生的信心不足,畏惧压轴题。今后教学中应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找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并落实到位。英语---试题结构完全和中考真题结构一样,听力难易程度适中;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得根据对话内容摘取信息,而单纯地依靠读音的辨识,而给出的选项读音相似度高,读音辨识难度大,以致判断错误。这就要求在日常听力练习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听力内容并能筛选正确信息的能力。单项选择知识覆盖面较广,所涉及题型,知识面,均为平时我们所复习内容。但是部分题目出错率依然较高,这说明平时老师讲解题目时,没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追求了量,而忽视的质,一样的课本、一样的试卷、一样的时间,却不一样的,,,);三。完型填空:难度适中,文章很容易读懂,但学生得分率并不高。两篇文章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只是凭感觉做题,没有很好的利用老师所指导的技巧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今后依然要继续加以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阅读理解四篇,前三篇考查文章的细节和对全文的整体把握的题目比较多,学生出错率特别多。反应出学生做题不够细心,不够耐心;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缺乏一定的做题技巧。这就需要老师要求学生以后再做阅读时,首先要读准题干要求,然后抓住文章重点句式和段落,排除干扰选项,确定准确答案,要抓住中心句,体味关键词。书面表单题:本次考试的作文部分和以往学生所写的作文相比,较容易一些,因此学生在这一项得分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比如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三单形式,以及一些短语的习惯表达;作文的整体卷面,有所下降,。有不少学生作文没写还有的抄阅读,及胡乱写的现象;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常写,常练,注重批改和学生作文订正的质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类要求,因材施教,以此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政治:根据学生的答卷情况,要注意以下几点:1、时事热点考查题,错误率高,这就要求在今后教学中及时帮助学生补充时事热点。2、对于中考必考题型,要讲解透彻,并在每一次习题中,讲完答案以后,反复强调灌输给学生解答这一类题目的注意事项,进而达到学生再遇到此类题目时,首先想到的是要注意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答题;3、要重视有关漫画等易失分题型的专题训练,在专题训练中总结方法与技巧。要求学生答题时要使用书面语言进行作答,严格答题规范。训练学生审题、归纳、总结的能力。4、加强对卷面的要求,杜绝错别字。同时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课本知识,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的解。(3)教会学生审题,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经常归纳答题技巧,语言不规范历史---学生失分有审题不到位失误,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时间紧张没复习八、九年级,学生遗忘。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错别字现象屡禁不止。个别学生材料理解不到位,分析问题能力欠缺。做题马虎,主要是写错别字。改进措施:一、按复习计划在5月中完成第一轮复习,这一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理清线索,适时进行巩固练习,提升学生审题能力。二、趁热打铁,把《安徽史》考试范围给学生圈出来,力争下次考试安徽史零失分。三、结合新考纲完成专题复习,配合习题练习。四、6月份主要是查漏补缺,突出知识,强化训练,注重落实。物理—题量适中,阅读量大,偏难;通过阅卷有以下问题:1、学生的原来学的物理知识遗忘较多,是未考好的主要原因,,2、审题不严、书写零乱、计算题出错率较高;3、知识学的太死不能够灵活运用。化学--对化学中的材料把握不清,题目分析不准,造成错误,错别字严重,如锥形瓶的锥,所以上课时要强调正确的书写。计算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错的很多。①数据带入错误,很多同学没有换算,直接代入②计算出错,代入对、结果算错。那么,希望在平时应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教育学生看清题目以避免粗心问题导致错误。要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做题的的习惯,以免不必丢失的分因为粗心而丢失!三、对以后的教学工作谈谈我的看法和要求;1.突出精练精讲,杜绝满堂灌。把握学情,切实弄清学生目前学习水平,解决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练什么、怎么练的问题。虽然是复习课,但是每堂课不仅仅是讲卷子,练卷子。坚持做到每堂课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目标达成。我们应该将教学的主战场放在课上,向45分钟要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要体现精讲精练的要求,教师要学会选择、整合、处理资料,有效归纳知识点,配好训练试题,不要让资料牵着鼻子走。不做做试卷的奴隶,应成为做试卷的主任,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指导,加强研究如何避免学生考试中经常出现问题的策略。教师还要善“讲”:要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点拨,疑点进行阐释,要讲得透、讲得清、讲得准,讲得详略得当、讲得深入浅出。同时要注意训练程序,坚持“套题找问题,问题升专题”的原则,按照“模拟训练—及时批改—纠错总结—强化训练”的程序进行,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能够做到熟练的应用。还要给学生课上留出足够练习的时间,不能老把你作业当做课后作业。因为学生也要自己学习计划;给他们留出自己纠偏的时间;2、复习过程中有的个别老师复习存在过偏、过难现象,导致学生在解答基础题目时反而失分教学中赶进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免第一轮复习依然囫囵吞枣,做夹生饭,给下一步的复习带来难度。中考试题是脱离不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如果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了,应考能力也就更强一些。这种思路也要渗透给学生,尤其是中等以下的学生,与其花力气抠难题,不如多用些时间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要求做好两个回归:⑴回归教材和考试说明,教师、学生要像过筛子一样,对教材和考试说明上涉及到的知识点逐一过关,切实解决难点、疑点和易错点,对薄弱点要进一步强化,防止遗忘。3、加强教研与合作,广泛收集中考信息。各学科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复习备考计划,要扎实进行,并为第二轮复习做好准备工作。每个学科在复习阶段进程中,要针对中考信息和学生出现的知识问题,备课组不定时的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群策群力,把信息收集、处理、应用工作做好,用以解决好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4、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稳定、心理调适工作。班主任、课任教师既要针对前段时间的学习与考试给学生带来的情绪波动,进行疏导,争取短时间内清除这方面的影响;又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向,发现苗头要及时采用个别谈话、组织主题班会、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辅导,让我们的学生充满信心,我们要不断激励他们,鼓舞他们,要让学生们知道“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是最执着的”,这个工作不仅仅是靠我们班主任老师来完成,需要全体任课老师去鼓励、去关爱。力求使全体同学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备战中考。各位老师们,再有短短的七十多天时间,我们将面临20xx年中考质量检测的大检测,社会在关注着我们,各级领导在关怀着我们,莘莘学子在期待着我们。希望大家对照目标,寻找差距,争分夺秒,采取措施,牢记责任,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六月的中考最辉煌的中考成绩一定属于我们成效中学的。以上发言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老师们指正。谢谢阜阳市成效中学吕勋20xx年3月29日
第二篇:20xx-20xx学年度九年级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分析2200字2010-2011学年度贺疃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贺疃中学魏廷银为了检验课堂教学质量,上周末九年级学生进行了本学期第二次联考。本次联考历史试卷,在第一次联考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创新,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突出了新课改精神,试题灵活开放,图文并茂,题型有新意,命题有技巧,知识点分布合理,难易度适中,把握了中考方向。下面从试题的基本特点、考试情况分析及建议等方面对本次联考的情况作简要分析和说明。一、试题的基本特点:1.从考查的知识内容看,立足课本,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主干知识。因为是第二次联考,试题侧重于近代史内容的考查。例如:古代文明国家的文明成就和文化成就,近代的“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业革命”等等。2.试题开放,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例如:材料解析题的“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从大国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等;问答题的“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等。这些试题的情景材料及依据材料创设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评分标准也鼓励学生创新,只要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试题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例如1、4、7、11、13题,包含十几幅图片,既形象又直观,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历史重视图文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和习惯。二、考试的基本情况及分析从学生考试成绩比较来看,高分值学生不多,平均分也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分数参差不齐,高低分之间有较大悬殊,这要求在今后教学中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水平。学生答题质量分析(一)成效方面1①重点主干知识掌握较为扎实,说明学生在复习中对课文重点把握的比较到位,所以大多数学生能从容作答。例如选择题10小题20分,不少学生得到满分,材料题及问答题的基础部分得分率均较高。②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科技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不足之处考试所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大部分属于较普遍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认真。①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②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及设问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以致有的学生不能通过提供的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如14题第2小题要求回答“对解决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而学生往往只回答了一个方面(对欧洲的影响),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从而导致失分;第3小题问“通过哪些方式走上崛起之路的?”而有些学生只回答了一种方式,而忽略了“哪些”导致失分。再如14题第1小题让回答“分别是什么?”而有些学生却只答其一而失分。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一些识记类知识,大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特别是重大事件的标志、人物的简单评价、史实错误的理由、历史阶段的特征、事件之间的联系等等。3.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包括识记能力、材料的阅读、分析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特别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材料解析题的第11题的第4问、13题的第4问、14题的2、3问,学生大都不能很好的完成作答,失分较为严重。这也是本次联考试题的难点所在。所以今后教学应加强阅读理解的教学和训练,重视对开放性试题的指导。四:对今后历史教学的反思针对以上问题,下阶段我在九年级教学工作准备做好如下几点:2一、抓好进度,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注重教学方法,在平时多加强审题的训练,围绕问题,寻找知识的落脚点。开放性试题的命题依据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导向的,教会学生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相关历史知识,切忌随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二、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想武器。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注重时事政治,多看、听新闻,多读书,借助课外知识对课本有进一步的把握。平时的点滴积累和不断的锻炼,持之以恒地坚持才会硕果累累。三、教会学生抓住规律性的知识,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四、强调虚心听取意见,不断的进行反思。五、通过联考对我个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课要有吸引力,让学生时刻关注老师,关注课上知识,不断思考问题。特别是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问,没有任何的价值。老师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老师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这就要求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一一注重以上问题,逐步让学生适应我的教学方法,我也要适应他们,形成和睦、融洽的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努力,勇敢的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挑战。3+20xx届九年级下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分析发言稿发表于:2022.8.14来自:字数:4774手机看范文2014届九年级下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分析发言稿阜阳市成效中学吕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感谢各位校及领导能够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我们毕业班的质量分析会,说明各位领导对我们九年级毕业班工作的高度重视。现在我代表九年级组对本期第一次月考做一回顾,这次月考与3月13—14日上午结束,历时一天半。本次考试,在教学处和年级组认真组织下,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各个任课老师也对本学科进行了认真的批阅和总结。考试成绩真实有效;它较好的反应了我们这段时间老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这次月考从成绩看比上期有较大的进步(和临化中学、太和民族中学相比,我们645分,222人;太和民族中学52人,临化中学97人,625分我校448名太和民族中学101人,临化中学202人;607分我校656人太和民族中学160人,临化中学312人,589分,我校888人,太和民族中学234人,临化中学414人,。),这些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全体老师的努力和付出;归功于我们这些默默无闻、起早贪黑、努力拼搏的老师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九年级全体教师会,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次月考成绩分析,及时掌握近期老师们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获得丰富的“信息源”,以便对以后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作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调整与完善,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像医生,考试便是学生体检,成绩便是X光透视、CT报告、化验单。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材料,望闻问切,进行全面、深入、精细的分析,想法设法找出影响学习质量提高的各种干扰因素,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开出一剂良方来。一、下面就手头的成绩册看一看这次月考的成绩(成绩数据分析);我们看成绩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统计数据上,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明关键,抓要害,这样才可以使优秀更优,是差生和优等生缩短距离。二、针对上次的月考结合备课组提供的信息进行一下试卷分析:语文——语文试卷,没有难题怪题,试卷直击中考,对下一步的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通过阅卷发现有以下问题1、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答题时不能准确提取关健的信息,也就是抓不准题眼、找不准答案信息所在,对潜在的信息不能加以分析,不能把握题干的特点,答的不少,但没扣住要点,还有的只会答套话,不知道要结合内容去分析理解。2、文言文阅读。问题主要存在于字词的解释和内容理解上。这部分各班的差距特别大,全做对的学生有的班达到60%以上,而有的班不到30%。3、作文是命题作文,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但大多学生对这种要求把握不准,不能做到突出中心,所选材料有的偏离主题。纵览作文考试情况: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材陈旧,无新意,也缺乏迷人的文采,缺少对细节的精妙刻画,语言枯燥,叙事平直;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还有一些学生似乎在考前死背一些范文,作文中模仿、雷同的层出不穷,这种作文得分也较低。今后教学建议:1、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如古诗词的默写、文言文等,一定要落实到位,这就要求老师的检查要到位,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2、认真备课,仔细研究考纲。3、狠抓第二轮的专项复习。力争不漏掉每个知识点。3、要强化写作训练。紧扣中考作文考察的内容,有选择的选取题目,训练学生当堂作文。4、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形式应多变,内容应紧扣考纲。数学——从试卷看,知识点的覆盖面与中考的模式相似度很高,从学生的答卷失分情况,有以下几点要注意:1、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对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正确用图像反映,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2、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运用的能力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对较难选择题的训练,重视方法,题型的总结,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动态几何,几何变换也要重点关注。3、反映学生不认真看题,或看到题后不能与相应的知识点建立对应关系,或是知识点掌握不牢.4、做题不认真,只能靠猜,不能整合题目的条件,进行综合运用.4、做题不认真,解题过程过于简单.5、这套试卷计算量很大,正确率较低,扣分严重,所以在后期希望对学生的计算加以练习。6、学生做题时过程写的不合理,甚至没有过程,直接写结果。7、没能认真审题,部分同学书写不认真,;8、学生的信心不足,畏惧压轴题。今后教学中应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找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并落实到位。英语---试题结构完全和中考真题结构一样,听力难易程度适中;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得根据对话内容摘取信息,而单纯地依靠读音的辨识,而给出的选项读音相似度高,读音辨识难度大,以致判断错误。这就要求在日常听力练习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听力内容并能筛选正确信息的能力。单项选择知识覆盖面较广,所涉及题型,知识面,均为平时我们所复习内容。但是部分题目出错率依然较高,这说明平时老师讲解题目时,没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追求了量,而忽视的质,一样的课本、一样的试卷、一样的时间,却不一样的,,,);三。完型填空:难度适中,文章很容易读懂,但学生得分率并不高。两篇文章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只是凭感觉做题,没有很好的利用老师所指导的技巧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今后依然要继续加以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阅读理解四篇,前三篇考查文章的细节和对全文的整体把握的题目比较多,学生出错率特别多。反应出学生做题不够细心,不够耐心;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缺乏一定的做题技巧。这就需要老师要求学生以后再做阅读时,首先要读准题干要求,然后抓住文章重点句式和段落,排除干扰选项,确定准确答案,要抓住中心句,体味关键词。书面表单题:本次考试的作文部分和以往学生所写的作文相比,较容易一些,因此学生在这一项得分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比如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三单形式,以及一些短语的习惯表达;作文的整体卷面,有所下降,。有不少学生作文没写还有的抄阅读,及胡乱写的现象;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常写,常练,注重批改和学生作文订正的质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类要求,因材施教,以此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政治:根据学生的答卷情况,要注意以下几点:1、时事热点考查题,错误率高,这就要求在今后教学中及时帮助学生补充时事热点。2、对于中考必考题型,要讲解透彻,并在每一次习题中,讲完答案以后,反复强调灌输给学生解答这一类题目的注意事项,进而达到学生再遇到此类题目时,首先想到的是要注意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答题;3、要重视有关漫画等易失分题型的专题训练,在专题训练中总结方法与技巧。要求学生答题时要使用书面语言进行作答,严格答题规范。训练学生审题、归纳、总结的能力。4、加强对卷面的要求,杜绝错别字。同时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课本知识,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的解。(3)教会学生审题,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经常归纳答题技巧,语言不规范历史---学生失分有审题不到位失误,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时间紧张没复习八、九年级,学生遗忘。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错别字现象屡禁不止。个别学生材料理解不到位,分析问题能力欠缺。做题马虎,主要是写错别字。改进措施:一、按复习计划在5月中完成第一轮复习,这一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理清线索,适时进行巩固练习,提升学生审题能力。二、趁热打铁,把《安徽史》考试范围给学生圈出来,力争下次考试安徽史零失分。三、结合新考纲完成专题复习,配合习题练习。四、6月份主要是查漏补缺,突出知识,强化训练,注重落实。物理—题量适中,阅读量大,偏难;通过阅卷有以下问题:1、学生的原来学的物理知识遗忘较多,是未考好的主要原因,,2、审题不严、书写零乱、计算题出错率较高;3、知识学的太死不能够灵活运用。化学--对化学中的材料把握不清,题目分析不准,造成错误,错别字严重,如锥形瓶的锥,所以上课时要强调正确的书写。计算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错的很多。①数据带入错误,很多同学没有换算,直接代入②计算出错,代入对、结果算错。那么,希望在平时应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教育学生看清题目以避免粗心问题导致错误。要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做题的的习惯,以免不必丢失的分因为粗心而丢失!三、对以后的教学工作谈谈我的看法和要求;1.突出精练精讲,杜绝满堂灌。把握学情,切实弄清学生目前学习水平,解决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练什么、怎么练的问题。虽然是复习课,但是每堂课不仅仅是讲卷子,练卷子。坚持做到每堂课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目标达成。我们应该将教学的主战场放在课上,向45分钟要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要体现精讲精练的要求,教师要学会选择、整合、处理资料,有效归纳知识点,配好训练试题,不要让资料牵着鼻子走。不做做试卷的奴隶,应成为做试卷的主任,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指导,加强研究如何避免学生考试中经常出现问题的策略。教师还要善“讲”:要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点拨,疑点进行阐释,要讲得透、讲得清、讲得准,讲得详略得当、讲得深入浅出。同时要注意训练程序,坚持“套题找问题,问题升专题”的原则,按照“模拟训练—及时批改—纠错总结—强化训练”的程序进行,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能够做到熟练的应用。还要给学生课上留出足够练习的时间,不能老把你作业当做课后作业。因为学生也要自己学习计划;给他们留出自己纠偏的时间;2、复习过程中有的个别老师复习存在过偏、过难现象,导致学生在解答基础题目时反而失分教学中赶进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免第一轮复习依然囫囵吞枣,做夹生饭,给下一步的复习带来难度。中考试题是脱离不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如果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了,应考能力也就更强一些。这种思路也要渗透给学生,尤其是中等以下的学生,与其花力气抠难题,不如多用些时间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要求做好两个回归:⑴回归教材和考试说明,教师、学生要像过筛子一样,对教材和考试说明上涉及到的知识点逐一过关,切实解决难点、疑点和易错点,对薄弱点要进一步强化,防止遗忘。3、加强教研与合作,广泛收集中考信息。各学科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复习备考计划,要扎实进行,并为第二轮复习做好准备工作。每个学科在复习阶段进程中,要针对中考信息和学生出现的知识问题,备课组不定时的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群策群力,把信息收集、处理、应用工作做好,用以解决好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4、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稳定、心理调适工作。班主任、课任教师既要针对前段时间的学习与考试给学生带来的情绪波动,进行疏导,争取短时间内清除这方面的影响;又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向,发现苗头要及时采用个别谈话、组织主题班会、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辅导,让我们的学生充满信心,我们要不断激励他们,鼓舞他们,要让学生们知道“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是最执着的”,这个工作不仅仅是靠我们班主任老师来完成,需要全体任课老师去鼓励、去关爱。力求使全体同学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备战中考。各位老师们,再有短短的七十多天时间,我们将面临20xx年中考质量检测的大检测,社会在关注着我们,各级领导在关怀着我们,莘莘学子在期待着我们。希望大家对照目标,寻找差距,争分夺秒,采取措施,牢记责任,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六月的中考最辉煌的中考成绩一定属于我们成效中学的。以上发言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老师们指正。谢谢阜阳市成效中学吕勋20xx年3月29日
第二篇:20xx-20xx学年度九年级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分析2200字2010-2011学年度贺疃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贺疃中学魏廷银为了检验课堂教学质量,上周末九年级学生进行了本学期第二次联考。本次联考历史试卷,在第一次联考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创新,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突出了新课改精神,试题灵活开放,图文并茂,题型有新意,命题有技巧,知识点分布合理,难易度适中,把握了中考方向。下面从试题的基本特点、考试情况分析及建议等方面对本次联考的情况作简要分析和说明。一、试题的基本特点:1.从考查的知识内容看,立足课本,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主干知识。因为是第二次联考,试题侧重于近代史内容的考查。例如:古代文明国家的文明成就和文化成就,近代的“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业革命”等等。2.试题开放,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例如:材料解析题的“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从大国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等;问答题的“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等。这些试题的情景材料及依据材料创设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评分标准也鼓励学生创新,只要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试题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例如1、4、7、11、13题,包含十几幅图片,既形象又直观,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历史重视图文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和习惯。二、考试的基本情况及分析从学生考试成绩比较来看,高分值学生不多,平均分也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分数参差不齐,高低分之间有较大悬殊,这要求在今后教学中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水平。学生答题质量分析(一)成效方面1①重点主干知识掌握较为扎实,说明学生在复习中对课文重点把握的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 鸡兔同笼|北师大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初步认识 丨苏教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西师大版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合计3份
- 2024年槽钢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专题21 信息的传递-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与解题方法
- 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度代养大型猪群养殖基地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专业瓷砖铺贴班组劳务合同
- 生物产品检验检疫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江苏省中职《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备考试题集(含历年真题)
- Unit 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2025年合伙型公司新合伙人加入协议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9套)
- 广西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学会尊重-课件(54张课件)
- 2024年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 排列五历史开奖数据(2004年11月至2013年7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