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配餐作业(三)物质的分类和性质A组·全员必做题1.(2017·山东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D.《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瓦由无沙粘土制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根据“蒸令气上"知所用的“法”是指蒸馏,B项正确;硝石(KNO3)灼烧时火焰为紫色,朴硝(Na2SO4)灼烧时火焰为黄色,该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C项正确;该过程发生反应:HgSeq\o(=,\s\up17(△))Hg+S、Hg+S=HgS,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D2.(2017·包头一中)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落汤螃蟹着红袍”发生了化学变化C.“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解析“水乳交融”是物理上的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火上浇油”体现油的燃烧反应,发生化学变化,A项正确;蛋白质遇高温发生变性,发生化学变化;B项正确;“水滴石穿”原理: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构成,其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随着水流溶解,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溶解和结晶过程还在进行,只是二者的反应速率相等,表面上看是一个静态过程,D项正确。答案C3.(2017·山西垣曲中学月考)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产生丁达尔效应C.当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解析A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正确;B项,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C项,当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氢氧化铁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氯化钠溶液不会,错误;D项,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比表面积较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答案C4.(2017·海南海口一中)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解析根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A项正确;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能完全电离,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B项错误;根据分散系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C项错误;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两类,D项错误。答案A5.(2017·佛山一中)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C.HF、CH3CH2OH、Na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解析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HCOOH、Cu2(OH)2CO3分别是酸、盐,故A项错误;依据酸溶液中电离出的氢离子分为几元酸,HCOOH是一元酸,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故B项错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故C项错误;氧化性酸一般是含氧酸,是指酸中除了氢、氧元素之外的中心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强氧化性,HClO、HNO3、浓H2SO4都具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故D项正确.答案D6.(2017·湖南六校联考)下列有关物质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白液、漂白粉都是混合物,均可用于消毒B.0。1mol·L-1NaHCO3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Na+、Cl-、SOeq\o\al(2-,4)、Fe3+C.NH4Cl、HCl中均含共价键,二者均为共价化合物D.棉织品和毛织品中组成元素相同且均属有机物解析漂白液是指含NaCl和NaClO的水溶液,漂白粉是Ca(OH)2、CaCl2、Ca(ClO)2的混合物,两者均为混合物,又NaClO、Ca(ClO)2具有强氧化性,故两者均能用于消毒,A项正确。由于H+能与HCOeq\o\al(-,3)发生反应,Fe3+能与HCOeq\o\al(-,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故NaHCO3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Fe3+,B项错误。NH4Cl为离子化合物,C项错误。棉织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毛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二者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答案A7.(2017·陕西西安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D、CuSO4·5H2O都是化合物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NaHSO4在溶液中能电离出H+,所以NaHSO4是酸D.浊液、胶体、溶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解析HD是单质,A项错误;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将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是混合物,B项错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NaHSO4属于盐,C项错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浊液、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答案D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①氨水②重水③明矾④纯碱⑤天然气⑥氧气⑦漂白粉⑧铝热剂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⑥C.②④⑦⑧ D.③⑤⑥⑧解析氨水、天然气、漂白粉、铝热剂是混合物,其他都是纯净物。答案B9.(2017·绵阳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液氯、冰水混合物均为纯净物B.NO2、CO、CO2均为酸性氧化物C.OH与CH2OH互为同系物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解析液氯、冰水都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微粒,因此均为纯净物,A项正确;只有CO2为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苯酚属于酚类物质,而苯甲醇属于醇类物质,羟基连接的位置不同,物质所属类别不同,C项错误;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化合物,淀粉、纤维素是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答案A10.(2017·湘中名校联考)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选项①②③④A.NaClK2SO4KCl(NH4)2SO4B。Na2SO4K2SO4KClNH4ClC。NaClK2SO4KClNH4ClD。Na2SO4K2SO4KCl(NH4)2SO4解析A项,NaCl是钠盐但是不是硫酸盐,(NH4)2SO4是铵盐但是不是盐酸盐,错误;B项,各种物质分类无误,正确;C项,NaCl是钠盐但是不是硫酸盐,错误;D项,(NH4)2SO4是铵盐但是不是盐酸盐,错误。答案B11.运用树状分类法对下列9种物质进行分类,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1)进行分类(将各物质序号填入相应方框中),并在相应空格处作答。(2)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从外观上很难进行区分,你认为可通过什么实验来区分?(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上述10种物质中的强酸强碱混合,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铜、二氧化碳、氯化铵、熟石灰、碳酸钙、醋酸、金刚石属于纯净物,其中二氧化碳、氯化铵、熟石灰、碳酸钙、醋酸属于化合物,铜、金刚石属于单质。氯化铵、熟石灰、碳酸钙、醋酸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2)鉴别胶体和溶液时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分别取样并用可见光束照射,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氢氧化铁胶体.(3)上述10种物质中的强碱是熟石灰,强酸是硝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NO3+Ca(OH)2=Ca(NO3)2+2H2O。答案(1)③④⑥⑦⑨②⑩电解质非电解质④⑥⑦⑨③(2)分别取样并用可见光束照射,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氢氧化铁胶体(3)2HNO3+Ca(OH)2=Ca(NO3)2+2H2O12.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过程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4)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解析(1)根据题中图可知A、B、C、D分别是NO、CO、CO2和N2,NO、CO、CO2都属于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3)根据图示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有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答案(1)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含有氧元素(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构成的分子,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分子(3)2CO+2NOeq\o(=,\s\up17(催化剂),\s\do15(△))N2+2CO215∶22(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B组·重点选做题13.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HI稀溶液,边滴边振荡,会出现一系列变化。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________(填序号)。解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Fe2O3+6HCl=2FeCl3+3H2O,FeCl3溶液呈黄色。(1)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此小题主要考查Fe(OH)3沉淀的制备原理。(2)此题主要考查Fe(OH)3胶体的制法。(3)由胶体和溶液的性质不同,可据丁达尔效应将二者区别。(4)HI既有酸性又有强还原性,I-能使Fe(OH)3胶体聚沉,H+使Fe(OH)3沉淀溶解,生成的Fe3+又能氧化I-生成I2;而HCl只能使Fe(OH)3先聚沉再溶解.分析④时的关键在于Cl-比I-还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脲加固普通混凝土构件抗冲击性能研究
-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调解与仲裁选择
- 华西雨屏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垂直群落分布的土壤昆虫与士壤有机碳关系的研究
- 连锁企业增长特点与企业价值研究
- 幼儿园教师国旗下讲话交通安全演讲稿(8篇)
- 长足大竹象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NMP1b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 科技企业现代管理实践与市场竞争力
- 贵州黑山羊及其杂交后代育肥性能对比分析及IMF、IMP候选基因发掘
- 婴儿玩具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制药用智能化实验室设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小学综合素质写作题及范文
- GB 18451.1-200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 PDCA患者健康教育-课件
-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矩阵复习
- 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课件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技能培训专题方案
- 高速公路隧道管理站专业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
-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件
- 2015 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试卷
- T∕CCCMHPIE 1.3-2016 植物提取物 橙皮苷
- 土石坝设计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