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清远英德市青塘镇公益性岗位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1.gif)
![2023年广东清远英德市青塘镇公益性岗位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2.gif)
![2023年广东清远英德市青塘镇公益性岗位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3.gif)
![2023年广东清远英德市青塘镇公益性岗位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4.gif)
![2023年广东清远英德市青塘镇公益性岗位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d6782f19ed3e2825adf487cdff88db4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3年广东清远英德市青塘镇公益性岗位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高频考点题库(共1000题)1.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A.排他性、可分割性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是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不同于私人产品的三个显著特征。凡是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的产品,均属于私人产品。故正确答案为B。2.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正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事物才有自己的运动和发展。也就是说,唯物辩证法不仅认为事物的内部存在着矛盾,而且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因此,本题正确。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事物与事物之间,即外部联系;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即内部联系。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3.下列天气预报图标中,表示阴天的是(
)。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表示晴天。B项正确,太阳被云彩遮挡,代表阴天。C项错误,表示阵雨。D项错误,表示有雨。故正确答案为B。4.曾被称为“国内极限第一人”的吴某,此前在攀爬高楼时坠亡。吴某的母亲何某将H平台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其子生前多次在H直播平台发布高度危险的视频,可平台对此并没有履行合理审查和监管义务,致其子坠亡。根据上述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直播平台的运营方应承担网络侵权责任B.攀爬高楼是吴某个人行为,H直播平台无需负责C.吴某本人应承担主要责任D.何某有权向H直播平台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A项正确、B项错误,网络空间实际上也存在公共空间或群众性活动,其中不仅存在对智力财产、人格的侵害危险,也存在对人身及有形财产侵害的可能性。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网络空间的管理者、经营者、组织者,在一定情况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亦对网络用户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义务,故网络服务提供者有可能因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产生网络侵权的责任,但内容有别于传统实体空间下的安全保障义务内容,应仅包含审核、告知、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本案中,H直播平台具有公共场所的社会属性,且平台具有盈利性,与吴某共同分享打赏收益,理应对其承担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C项正确,H直播平台对吴某的坠亡所承担的责任属于次要且轻微,H直播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法实体控制吴某宁的危险活动,并不会直接导致其死亡,只是一个诱导性因素,坠亡也并非必然发生的事件;而吴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预见拍摄危险视频的风险,但仍进行冒险,是其坠亡的主因。故吴某本人应承担主要责任。D项正确,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H直播平台承担网络侵权责任,故何某有权向H直播平台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故正确答案为ACD。5.12,9,18,33,96,21,(
),(
)A.39,3B.12,24C.26,27D.36,5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奇偶性质。规律为数列从左向右依次是3的偶数倍和奇数倍交替,下两项分别为3的偶数倍和奇数倍,结合选项,只有D选项,满足规律。因此,选择D选项。6.某班的30名学生中:(1)有人喜欢听音乐;(2)班长不喜欢听音乐;(3)有人不喜欢听音乐。上述三个判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则可以得出:A.30名学生都喜欢听音乐B.30名学生都不喜欢听音乐C.只有1名学生喜欢听音乐D.只有1名学生不喜欢听音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1)有人喜欢听音乐”和“(3)有人不喜欢听音乐”为反对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反对关系的特性“两个有的必有一真”及题干的真假限定,“上述三个判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可知唯一的真话一定在(1)和(3)之中,则“(2)班长不喜欢听音乐”为假话,所以事实上班长喜欢听音乐;又根据“‘某个’为真,‘有的’也为真”,由班长喜欢听音乐可得知“(1)有人喜欢听音乐”为真,则“(3)有人不喜欢听音乐”为假,所以事实上所有人都喜欢音乐。因此,选择A选项。7.从所给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第一行,均为含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且该对称轴为竖轴;第三行,均为含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且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方向都相同;第二行,前两个图形均为含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且一条为横轴,一条为竖轴;遵循此规律,问号处应填入一个含有两条对称轴,且对称轴为一横一竖的图形。只有A选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8.坚定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未来A.信心;展望B.坚强;美好C.努力;憧憬D.不屈;精彩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坚定”“信心”,二者属于动宾关系,“展望”“未来”,二者属于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坚定”指意志坚强,不动摇,与“坚强”属于近义关系,“美好”的“未来”,二者属于偏正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努力”与“坚定”无明显逻辑关系,“憧憬”“未来”,二者属于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不屈”指不屈服,与“坚定”无明显逻辑关系,“精彩”的“未来”,二者属于偏正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9.下列有关公文稿本与法定效用关系界定错误的是:A.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B.作为复制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本等),其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C.试行本即试验推行本,在规定的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D.定稿是内容已确定、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A项正确,草稿也称为未定稿,指拟成而未最后定稿的历次文稿,草稿内容未正式确定,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B项错误,作为复制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本等)因不能再现公文的全部特征(如无印章或无法复制的印迹或签署者的亲笔签名),公文的真实性无切实保障,因此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只能供参考、备查。C项正确,试行本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试验推行本,在规定的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D项正确,定稿也称为签发稿,是指经审阅修改,由机关单位负责人签发或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正式生效的文稿。其内容已确定,为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0.机动车所有人和使用人不是同一人的,发生交通事故属于机动车一方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和使用人负连带责任。(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知识。第二步,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所以,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不是机动车所有人和使用人负连带责任。因此,本题错误。11.“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这首老北京民谣形象地反映了老字号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荣宝斋的字画、亨得利的钟表、月盛斋的酱肉、张一元的茶叶、十八街的麻花、狗不理的包子……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构成了人们对悠悠岁月的珍贵记忆。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A.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份量和意义B.老字号的诚信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信誉C.老字号沉淀、积累了丰富的商业文化D.每家老字号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技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是讲了一首老北京的民谣,以此来说明老字号在市民心中的地位,后面则是列举了一系列的老字号,并总结为它们成为了人们珍贵记忆中的一部分。文段是“分—分”结构,全面概括,即强调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A选项。12.一个纵向的大矩形长宽分别为40厘米和20厘米,在大矩形里面套一个小矩形,小矩形的长宽比例和大矩形相同;移动至两个矩形上下间隔相同,左右间隔也相同;若大矩形面积是小矩形面积的4倍,则两个矩形左右间隔宽度为(
)厘米。A.2B.5C.7D.7.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第二步,由于小矩形的长宽比例和大矩形相同,大矩形面积是小矩形面积的4倍,根据几何特性相似图形“面积之比=边长之比的平方”可得,则大矩形的边长是小矩形边长的2倍。如下图所示:故两个矩形左右间隔宽度为(20-10)÷2=5(厘米)。因此,选择B选项。13.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无固定化学式,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将所含的物质分离。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同时具有以上三类物质的是: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B.食盐水、盐酸、氨水、蒸馏水C.氢气、氖气、水蒸气、汞蒸气D.二氧化碳、水蒸气、矿泉水、天然气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符合“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单质的定义;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符合“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符合混合物的定义。选项同时具有三类物质,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B项:食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等组成的溶液,盐酸是氯化氢和水组成的溶液,氨水是氨和水组成的溶液,均符合“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符合混合物的定义;蒸馏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选项缺少单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氖气是由氖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汞蒸气是汞蒸发而成的纯净物,均符合“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单质的定义;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选项缺少混合物,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矿泉水由水、矿物盐、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天然气由烃类和非烃类气体混合而成,均符合“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符合混合物的定义。选项缺少单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1)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用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氮气”只由N元素组成,“氧气”只由O元素组成,都属于单质,“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符合要求;B项:“食盐水”“盐酸”和“氨水”分别是氯化钠、氯化氢和氨气的水溶液,均属于混合物,“蒸馏水”由H、O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符合要求,排除;C项:“氢气”只由H元素组成,“氖气”只由Ne元素组成,“汞蒸气”只由Hg元素组成,都属于单质,“水蒸气”属于化合物,不符合要求,排除;D项:“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属于化合物,“矿泉水”和“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不符合要求,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三个定义,要求选择选项中同时具有三类物质的一项,需要对三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分析发现,单质定义的关键点为“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定义的关键点为“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定义的关键点为“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单质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A项,食盐水是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氨水是氨的水溶液,三者均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该项中没有单质,排除。B项,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者均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属于化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属于混合物。该项中同时具有三类物质,当选。C项,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与二氧化碳均属于化合物;矿泉水是由水和多种矿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天然气是由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混合而成的物质,二者均属于混合物。该项中没有单质,排除。D项,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氖气是由氖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汞蒸气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三者均属于单质;水蒸气属于化合物。该项中没有混合物,排除。故本题选B。14.在高山相夹的谷底,有时能直观地看到地形对云的________:气流翻山越岭被抬升形成波动气流,在气流的波峰与波谷之前,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在一些情况下,大气温度和高度呈反比,处于波谷处的温度更高,达不到云________的温度,而波峰处的温度可以形成云,这样就形成了有云和无云条带反复交错的波状云天空。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塑造凝结B.制造凝集C.打造凝聚D.创造凝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第一空,由“:”提示的解释说明关系和后文可知,文意为地形会影响云的形状。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与文意不符的B、C、D。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可知,其后内容是对横线处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由“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可知,文意是说地形对云的形状产生影响,横线处所填词语应含有影响的意思。“塑造”指通过培养、改造使人或事物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填入能形容地形对云的形状的影响。“制造”“创造”“打造”均强调使某事物从无到有,而云是本来就存在的,只是地形会影响云的形状,排除B、C、D。验证第二空,“凝结”是物理学、气象学中指水汽凝为云的专用语,恰当。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有时能直观地看到地形对云的________”可知,文中要表达地形对云的作用,再结合冒号后“气流翻山越岭被抬升形成波动气流,在气流的波峰与波谷之前,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可知,地形因素作用于云,改变了云的形态。A项“塑造”指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可体现这一作用,符合题意。B项“制造”指把原材料加工成适用的产品制作,或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其一,地形对云的作用,非原材料的加工过程,其二,地形对云的作用也未体现最终加工成某种器物,只是改变了云的形态,排除B项。C项“打造”为制造、创造的意思。创造侧重由无到有的过程,云的形态本已有之,语义不符,排除C项。D项“创造”指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侧重“新事物”的产生,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文段“波峰处的温度可以形成云”可知,处于波谷处的温度高,达不到云的形成温度。“凝结”指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后出现冒号提示解释类对应,根据“气流翻山越岭被抬升形成波动气流,在气流的波峰与波谷之前,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地形对云的形状产生影响。A项“塑造”指通过培养、改造使人或事物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可体现“影响”之意,保留。B项“制造”、C项“打造”、D项“创造”均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文段中云已然存在,强调的是地形对云的形状产生影响,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凝结”能体现水蒸气变成云的过程,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15.作为规章制度的用语:“有较大贡献,成绩突出,给予一定奖励”表述是错误的。(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础知识。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建立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秩序,依照法律、法规、政策而制定的,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文书。主要包括章程、规定、办法、细则、规则、规程、制度、准则和守则等。规章制度表述要严密、富于逻辑性,这是因为规章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依据,是对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事项作出评判及处理的标准。“较大贡献”“一定奖励”等用语界定模糊,不符合“严密性”的用语规范。故表述正确。16.陈老师在手上用钢笔写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一人的名字,然后他握紧手,让四人猜猜他写了谁的名字。甲说:“是丙的名字”;乙说:“不是我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丁说:“是甲”。陈老师说:“你们四人中只有一人猜对了”。陈老师写了哪位同学的名字?A.甲B.乙C.丙D.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题干可翻译为:甲:丙乙:¬乙丙:¬丙丁:甲由上述翻译可知甲和丙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人猜对了”,可知真话一定在甲或丙之中;因此,乙和丁说的都是假话,即“¬乙”、“甲”为假,则“乙”、“¬甲”为真,因此老师写的是乙的名字。因此,选择B选项。17.指鹿为马:颠倒黑白A.师心自用:固执己见B.目无全牛:鼠目寸光C.不以为然:不屑一顾D.不孚众望:众望所归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中词语的逻辑关系。“指鹿为马”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意思是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二者为近义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固执己见”是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二者为近义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B项:“目无全牛”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二者不是近义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C项:“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屑一顾”意思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二者不是近义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D项:“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众望所归”是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或完成事情,二者不是近义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8.无论是很早就离开了家乡,还是在家乡生活了较长时间,名人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总是
,对家乡的特色产品无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高谈阔论不赞一词B.滔滔不绝拍案叫绝C.喋喋不休娓娓道来D.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无论是······较长时间”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要体现出不管留在家乡的时间长还是短,名人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都很熟悉的含义,B项“滔滔不绝”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D项“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谈论,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C项“喋喋不休”指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均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同样要体现出名人对家乡的特色产品很熟悉的含义,D项“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符合文意,当选。B项“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名人直播为家乡带货
信用更高责任更大》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无论是很早就离开了家乡,还是在家乡生活了较长时间”可知,无论离家多久,名人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特色产品都是很乐意提及、很熟悉的。A项“高谈阔论”形容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C项“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二者感情色彩均与文段不符,排除。B项“滔滔不绝”指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也指连续不断的事物。D项“津津乐道”意思是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二者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D项“如数家珍”指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符合对于家乡特色产品的认知。B项“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不符合文意,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19.在霜降以后,青菜、萝卜等吃起来味道甜美,这是因为青菜、萝卜里的淀粉在植物内霉的作用下水解生成(
)。A.果糖B.葡萄糖C.半乳糖D.蔗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青菜里的淀粉在淀粉酶的影响下,由水解影响酿成麦芽糖酶,麦芽糖酶又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是甜的且易消融于水,因而青菜的滋味愈加清甜。青菜细胞液中增加了糖分,细胞液就不容易遭受破坏,青菜就这样建立了自我保护机制。在霜降的时节里,菠菜、白菜、萝卜等蔬菜也会变得滋味甜蜜。故正确答案为B。20.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是永恒的主题。而最集中的竞争是生源的竞争。大学开设特色专业项目是竞争的战略,目前国内高校竞相开设丰富多样的主修、辅修专业和证书课程等。在此基础上,个性化专业设置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为高校实现独特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启了新通道,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下列对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高等教育竞争主要表现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既定目标B.专业设置个性化是增强高校吸引力竞争力的有效途径C.个性化专业设置是高校之间生源竞争普遍采用的方式D.独特人才培养计划是各个高校竞争中的有力武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开篇论述了高等教育竞争加剧的背景,表示最集中的竞争是生源的竞争。然后论述了大学的竞争战略是开设特色专业,并举例介绍了具体项目。最后将前文对策归纳为“个性化专业设置”,通过“极具特色”“独特”这两个程度词强调了个性化专业设置在提升学校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对应B项。A项,“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既定目标”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普遍采用”强调使用该种方式的学校数量多,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独特人才培养计划”表述不明确,且非文段重点,文段重点论述了个性化专业设置这一培养方式的重要作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文段首先引出高校竞争的话题及竞争核心;接着介绍了高校所采取的对策,最后强调个性化专业设置可有效地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正确答案应与最后的结论相关。文段首先指出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在加剧,其中生源是竞争核心;接着说明目前大学以开设特色专业项目作为竞争战略;最后由“在此基础上”引出文段的重点,即个性化专业设置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说明的是个性化专业设置在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B项表述与此一致。A、D两项,未提到“个性化专业设置”对于大学之间竞争的作用,排除。C项“普遍采用的方式”无法从文段推出,排除。故本题选B。21.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民间故事承担了培养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的职能,听故事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自然知识、人生哲学等的重要渠道。然而,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当下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些经典形象越来越陌生,不少专家学者表示,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A.民间故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B.年轻一代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状况C.现代科技对民间故事传播的冲击D.让民间故事为现代人接受的途径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强调“民间故事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然而”指出“现代科技对民间故事接受渠道及审美趣味的冲击”。最后通过“专家学者表示”提出对策——打捞民间故事刻不容缓。文段话题落脚在尾句上。接下来应围绕“如何打捞民间故事”这一话题进行阐述。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与最后一句话的话题一致。因此,选择D选项。A项、B项和C项:均在前文有所论述,且均不属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22.①语言是符号体系,而每一种语言的符号体系都带着文化的烙印,都是这种语言的共同体集体认知的结果,都是文化的载体,这是语言的“体”②语言和文化是一体两面的,没有谁能够把语言和文化彻底分开,这是由语言的属性决定的③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不必把“文化传播”特意突出出来,因为学习一种语言不可能不涉及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④语言中隐含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往往是习焉不察的⑤语言也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我们在使用一种语言思维和交际的时候不可能不受这种语言的影响,这好似语言的“用”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①⑤④③B.④①⑤②③C.②⑤①③④D.④②①⑤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从选项入手,判断首句,②的话题是“语言和文化”,④的话题是“语言和价值观念”,两句话没有明显的首句和非首句特征,不好判断,找其他线索。⑤出现关联词“也”,和前面一句话是并列关系。观察选项发现⑤前面有①和②,①提到“语言是符号体系”,和⑤构成并列,关联关系完整,排除C项。观察剩下句子发现,③出现结论标志词“所以”,符合尾句特征,但剩余选项都是③充当尾句,因此找③的捆绑集团,对比选项发现③前面有②④⑤三句话,④提到“这种价值观念往往是习焉不察的”,可以和③的“不必特意突出”构成因果关系,并且④和⑤都在论述语言的使用,话题一致,可捆绑。基本锁定A项。继续验证可以发现,①⑤两句是对②句中语言的属性进行详细论述。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论述的是“语言和文化”的大概念,并由此引出“语言的属性”这一话题,适合作为首句。④讲的是语言中隐含着人的价值观,是对语言的论述,不优于②,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对比A项和C项。①句从语言体系上来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和②句话题一致,且⑤句中的“也”是在①句基础上进行的补充类描述,故①句在前,⑤句在后,排除C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观察选项,发现从首句入手较难判断,进一步观察题干所给句子,首先根据①⑤之间的承启关系排除C,再根据②与①⑤之间的总分关系排除B,然后根据④③之间的因果关系排除D,最终确定答案。观察选项,本题从首句入手较难判断,进一步观察题干所给句子。①提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是语言的‘体’”,⑤提到“语言也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好似语言的‘用’”,由此可知,两句话题相关,句式相似,应前后相连,由“也是”可以确定两句顺序为①⑤,排除C。②中提到“语言和文化是一体两面的……这是由语言的属性决定的”,分析可知,①⑤是对②中“一体两面”以及“语言的属性”的具体阐述,顺序应为②①⑤,排除B。对比A、D两项,两句均以③为尾句,其前分别为④、⑤。③说明了汉语国际教育不必把“文化传播”特意突出出来。④说明语言中隐含着使用该语言的人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且习焉不察,能与③构成因果关系。⑤在讲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不能作为③的原因,两句衔接不恰当,排除D。故本题选A。23.不能说明地球是圆形的一项是:
A.人在地球任意一点的视野都是圆形的
B.我们看到日食的黑影是圆形的
C.我们看到月食的黑影是圆形的
D.在任意一处海岸看远处归帆,总是先看到桅杆顶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日食的原理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牙状日食可证明月球是圆形的,不能说明地球是圆形的。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人在地球任意一点的视野都是圆形,但地球圆形的半径与曲率呈反比例。所以说,地球的半径是非常长的,这就导致了它的曲率是极小的,曲率小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就无法分辨出它的弧度,甚至会将它看成是平面的。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月食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因为造成月食的原因是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在月球表面的光芒,所形成的阴影,而这个阴影是呈弧形逐渐遮挡住太阳光的。月面上的明暗界线是弧线,为圆的一部分,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并随着地球绕太阳旋转。地球和月球本身都不透明、不发光,在太阳光照耀下,都有了一个影子在后面。在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中,当月球走至地球北向太阳的一面,如果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或接近一条直线时,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当整个月食达到“全食”时,遮挡的阴影呈圆形。以此便可推断地球是球体形状。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如果地球是平的,在任意一处海岸看远处归帆,就不是从高到低看到,而是要么全看到,要么看不到,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下沿直线传播。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由于地球是球体,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后看到船身。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24.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故表述错误。25.2020年5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的《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中的“五进”包括(
)。A.进学校B.进农村C.进家庭D.进社区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20年5月6日,由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印发实施《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其目的是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统称“五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故正确答案为ABCD。26.能预防脑出血的食物主要含有(
)
A.钙B.铁C.钾D.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能预防脑出血的食物主要含有钾。钾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质。它和钠共同作用,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并使心跳规律化。缺钾对心脏造成的伤害最严重,缺乏钾可能是人类因心脏疾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27.劳动义务是指劳动法规定的对劳动者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A.劳动者应当遵守各项劳动纪律规定B.劳动者在工作期间负有互帮互助的法定义务C.劳动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D.劳动者应当按规定完成劳动任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法》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劳动法》第三条第二款,劳动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一)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二)劳动者必须提高职业技能;(三)劳动者必须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四)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五)劳动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劳动者的这些义务是法律所规定的,是受法律制约的。当劳动者没有履行这些义务时,必须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可知,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28.信度是指绩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信度,即可靠性,指的是对同一对象采取同样的方法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故表述正确。29.民间文化同以官方为代表的正统文化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并非________的。举例来说,它像无垠无际的沃土,________着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而衰落了的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又如枯枝败叶一样,流落于民间,丰厚了它的土层。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相依相伴培育B.全然隔绝滋养C.此消彼长维系D.泾渭分明培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根据后文的提示信息,排除不能正确表示民间文化与正统文化及精英文化关系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对应前文的“沃土”,选“滋养”更恰当。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由“举例来说”后对民间文化与正统文化及精英文化的关系的阐述可知,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包容与补充的。再结合空缺处前的“并非”可排除否认二者联系的“相依相伴”,即A。第二空,此处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民间文化”比作“无垠无际的沃土”,“滋养”一词正符合“沃土”的特征,形象地传达了民间文化与正统文化及精英文化的互相包容互相受益的紧密关系。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举例来说”后面的内容可知,第一空主要强调民间文化与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相互作用,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因此填入的词语需表达出“没有关系”之意。A项“相依相伴”侧重强调相互依赖、相互陪伴,与文意相反,排除A项。C项“此消彼长”指是指这个下降,那个上升,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B项“全然隔绝”指事物完全隔开;D项“泾渭分明”指界限清楚。二者均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B项“滋养”意为提供养分,与“沃土”搭配恰当。D项“培养”意为以适宜的条件繁殖,或指按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才,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考查成语填空,探讨民间文化与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例子来看,后半句论述正统文化与精英文化流落于民间,丰厚了土层,这说明三者相互补充,有交流。语句中“并非”这个词说明应该填“毫无关系”的同义词,据此排除A、C项。第二空考查实词填空,“滋养”与“培养”相比,前者包含用很多的养分、养料来培育之意,与前文的“沃土”相呼应,故选B项。故正确答案为B。30.甲和乙结婚后育有一子丙,后甲与乙离婚,乙与丁再婚并有一女戊,数年间,甲、乙、丙相继去世,丙去世时未结婚,据此,下列对丙的财产不享有继承权的是(
)。A.甲的父母B.乙的父母C.丁D.戊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A项正确,甲的父母是丙的祖父母,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B项正确,乙的父母是丙的外祖父母,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C项错误,虽然乙与丁再婚,但并未提及丁对丙进行了抚养,因此丁不享有继承权。D项正确,戊是丙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1.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与土地面积的一般数量关系,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体现人口与实际供养他的土地面积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出现了一些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如生理密度、农业密度等,而以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B.补充性密度指标的产生过程C.人口密度的具体表现形式D.土地面积和人口成分的关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首句阐述了人口密度的含义,然后以“但”引出这一概念存在的缺陷,最后说明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出现了生理密度、农业密度等补充性的密度指标,而原来的人口密度则成为人口的数学密度。由此可知,文段主要阐述的是人口密度这一概念从笼统到精确的演变过程。选项中能体现这一含义变化的只有A。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人口密度”的概念,然后通过转折词“但”指出“人口密度”的缺陷,接着用“为了”引导出“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与“人口的数学密度”的概念。文段论述的主体词是“人口密度”,论述了“人口密度”这一概念演变为“人口的数学密度”过程,并且重点分析了“人口密度”这一概念为何演变为“人口的数学密度”,即文段的意图在于说明“人口密度演变的原因”。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了“人口密度”的定义、作用,后通过转折词“但”指出“人口密度”的缺陷,而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才出现了新的补充性的密度指标。故文段描绘了从“人口密度”到“人口的数学密度”概念的衍生、演变的过程,作者想强调的是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A项正确。B项仅对应了尾句“补充性密度指标”,表述片面,排除B项;C项强调表现人口密度的方法、形式,在材料中仅阐述人口密度含义演变,根本没有提到人口密度如何表现,无中生有,排除C项;D项偷换概念,作者想强调的是“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而非“土地面积和人口成分的关系”,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A。32.下列不属于宪法实施过程的特点的是(
)。A.整体性B.阶段性C.实效性D.专业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根据学理通说观点,宪法的实施过程具有时效性、动态性、阶段性、整体性、权威性的特点。专业性不属于宪法实施过程的特点。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3.在网络互联互通的连接应用中,一般有两种连接方式:有线和无线。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线连接的有:A.BluetoothB.Wi-FiC.RJ-45D.CAN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A项:蓝牙(Bluetooth)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A项正确。B项:Wi-Fi(Wireless
Fidelity)又称“行动热点”,是创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的技术。B项正确。因此,选择AB选项。C项:RJ-45接口可用于连接RJ-45接头,适用于由双绞线构建的网络,这种端口是最常见的,一般来说以太网集线器都会提供这种端口。C项错误。D项: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讯协议总线,它可以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D项错误。34.在直线型组织中,不同产品给企业带来的贡献容易区分。(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第二步,直线型组织是指采用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组织。直线型组织结构也称为单线式组织结构,是最早使用,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特点是:每个主管人员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管理权;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报告;主管人员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绝对的管理权或完全的管理权。因为结构比较简单,责任与职权明确,上层主管作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直线型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因为直线型组织中权责明确,所以不同产品给企业带来的贡献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因此,本题正确。35.某母婴用品连锁企业2011年销售收入为3亿元,净利润率15%,且该部分业绩每年保持20%的增长率。现有投资机构有意向对该母婴用品连锁企业进行投资。参照行业情况,该类型母婴用品连锁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15倍。投资机构希望以30%的平均市盈率折价计算该企业的投资前估值。假设投资机构拟投资5000万元进入该企业。完成投资后,投资机构可获得该企业的股份是(
)。A.19.8%B.23.6%C.32.7%D.33.6%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投资前估值的平均市盈率为15×30%=4.5倍,2011年的净利润为3(亿元)×15%=4500(万元),估值为4500×4.5=20250(万元)。投资机构投入5000万元,所以投资机构可获得股份为5000÷(5000+20250)×100%≈19.8%。故正确答案为A。36.1.19,2.09,3.17,4.25,5.06,(
)A.6.04B.6.05C.6.06D.6.07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观察数列,各项均为小数,考虑机械划分。原数列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看无规律,考虑将每项各个数字加和,观察发现:,,,,,即各项数字之和为11,结合选项,仅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37.在管理层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组织规模(
)。A.成反比B.成正比C.有时正比,有时反比D.总是不确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当组织规模相当有限时,一个管理者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位作业人员的活动,这时组织就只存在一个管理层次。而当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工作量超出了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时,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管理者就必须委托他人来分担自己的一部分管理工作,这使管理层次增加到两个层次。可见,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三者的关系为:(1)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2)组织规模既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3)管理层次既定,管理幅度与组织规模成正比。故正确答案为B。38.锤打∶盆浴A.推敲∶斟酌B.纸箱∶铁桶C.刀刻∶针织D.炼钢∶采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锤打”和“盆浴”并无直接语义语法关系,本题考查命名方式,“捶打”用锤子敲打,“盆浴”用盆子洗浴,二者都是以工具命名的。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推敲”和“斟酌”属于近义关系,排除;B项:“纸箱”和“铁桶”都是以原材料命名的,排除;C项:“刀刻”用刀子雕刻,“针织”用针去织造,二者都是以工具命名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炼”与“钢”,“采”与“茶”都是动宾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39.法律的特征表现为(
)。A.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B.主要出自国家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具有普遍约束力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法律的基本特征:(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系统,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具有严格的结构和层次。(2)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层面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系统。(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系统。(4)法律是以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作为主要调整手段的法律行为规范系统。故正确答案为ABCD。40.安徽省于公元1667年建省,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这里的“皖”的意思是:A.公正B.美好C.高尚D.富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第二步,皖,字从白从完,完亦声。“白”指日出与日落之间的天色。“完”指“完好”、“完美”。“白”与“完”联合起来表示“完美的白色”、“无瑕的白色”。据此,“皖”的意思是“美好”,没有“公正”、“高尚”、“富饶”的意思。因此B项正确,当选。AC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41.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庭院经济的是:A.在阳台上种植花草美化居住环境B.在承包的池塘里养殖鲤鱼C.在自家后院加盖瓦房建立手工艺编织厂D.在草原上放牧羊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庭院经济的定义,分析出定义的要点“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选择符合庭院经济定义的一项。庭院经济的定义要点:①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②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A项,在阳台种植花草只是为了美化居住环境,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B项,在承包的池塘里养殖,不符合要点①。C项,在自家后院建手工艺编织厂符合庭院经济定义要点。D项,在草原上放牧,不符合要点①②。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②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阳台上种植花草,是为了让自家环境更优美,不是为了生产商品,不属于“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不符合定义;B项:承包的池塘,不属于“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不符合定义;C项:自家庭院属于“家庭院落的空间”,建立手工艺编织厂属于“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符合定义;D项:草原不属于“家庭院落的空间”,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定义强调“用家庭庭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从事的是“商品生产”。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选项不是商品生产;B选项是承包行为;D选项利用的不是家庭庭院,均不符合定义;只有C选项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42.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所以,如果在噪声环境中活动,就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现象。B.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C.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D.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现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空在结尾,需要对前文进行总结。文段首句先提出观点“噪声影响视力”,接着通过试验数据来具体解释说明。那么得出的结论应该强调的是噪声影响视力。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因为不同噪声对视力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故只有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才会产生巨大影响,故答案选择B项。A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强调的是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出现眼疲劳现象,没有强调“长时间”,应排除。D项,不如B项全面,只描述了影响视力的一个表现(眼疲劳),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出处】《噪音的危害》43.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但也应看到,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科技创新角逐空前激烈,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有力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真正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努力拼搏,获取关键核心技术B.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C.重视激励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D.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解答本题需要分析文段结构。文段为肯定成就+指出问题+给出对策的结构,对策为文段论述的重点,正确答案应体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这一对策。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不少成就,接着以“但”转折,指出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最后用“只有……才……”提出对策——只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此,文段强调的是对策,即“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标题要与此主旨相符。B项符合文段主旨,态度鲜明。A项只强调“获取关键核心技术”,未指出“把握在自己手中”。C项强调“激励原始创新”,无中生有。D项把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置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之前,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现状,并通过“但”转折关联词提出我国科技领域依然存在问题,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最后一句提出对策,指出“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抓住机遇,引领发展。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最后一句对策句是文段的主旨句,强调必须“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关键核心技术”与文段话题一致,“掌握在自己手中”即“自主可控”,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为背景引入,介绍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状况。接下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了科技领域存在的问题。尾句通过必要条件“只有······才”给出对策,意在强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本题为对策类文段,故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重点,对应B项。A项,“获取”,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的不仅是“取得”,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自主可控”,排除;C项,“激励原始创新”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段只强调需要“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创新引领作用”属于对策带来的作用或有利影响,而非对策本身,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44.把下面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⑥,②③④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④⑥,②③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既有曲线又有直线,考虑直曲性。图①④⑥均由直线构成,图②③⑤均由曲线构成,即图①④⑥一组,图②③⑤一组。故正确答案为D。45.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没有质量并且不带电荷,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这使得中微子的运动轨迹不会发生改变。那些来自遥远宇宙、来自黑洞边缘或者来自宇宙线发源地的中微子,可以告诉人类那些“源”在哪里,甚至可以让我们一探黑洞的究竟。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令人惊喜的存在
B.特立独行的中微子
C.中微子:宇宙的使者
D.触不可及:“隐形”的中微子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指出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和演化方面的作用,第二句“由于”进行原因论证,第三句说明中微子对人类探索宇宙的价值,照应开头。文段结构为“总—分—总”的结构,主旨句是“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且主体词是“中微子”。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使者”对应扮演重要的角色,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需要厘清行文思路并归纳概括文段中心,在此基础上选出与中心最契合且语言生动、吸人眼球的标题。本文为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论述的重点,且可以根据高频词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文段首先点明观点: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后具体论述它的重要所在——运动轨迹不发生改变,可以借助它探索宇宙。能够点明这一作用的标题只有C项的“使者”。
文段围绕“中微子”展开,首先排除与此无关的A。B项“特立独行”、D项“触不可及”均不能体现中微子的作用,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本段文字围绕中微子进行论述,首句指出中微子在宇宙中的重要作用,随后指出中微子由于无质量无电荷的特点使其运动轨迹不变,而这稳定的运动轨迹恰恰可以让中微子告诉大家“源”在宇宙的哪里,故C项“宇宙的使者”中的“使者”一词很好地解释了中微子的作用,当选。A项没有主题词,不符合标题填入的原则,排除。B项的“特立独行”侧重特殊性,表述相较于C项而言不够准确,且没有体现出中微子的作用,排除。D项“触不可及”在原文中并未体现,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6.与普通旅游的
,形色匆匆不同,选择“旅居养老”的老人一般会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数月,慢游细品,以达到既健康养生,又开阔视野的目的。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走马观花B.下马看花C.心无旁骛D.蜻蜓点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横线后的逗号表并列,横线处的词语应与“行色匆匆”语义相近,且与后文的“漫游细品”语义相反。“行色匆匆”形容出发前的行动神态匆忙急促,故横线处也应体现“普通旅游”的仓促。A项“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能够体现仓促之意,符合文意,当选;B项“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与文意相悖,排除;C项“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与文意相悖,排除;D项“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强调的是做事的方法,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为什么旅居养老比旅游更适合老年人?》47.一家6口排成一排照全家福,如果爷爷和奶奶必须站正中间,哥哥和弟弟要站一起,一共有(
)种排列方式。A.13B.14C.16D.2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方法技巧类。第二步,爷爷和奶奶必须站正中间,爷爷和奶奶排序为。哥哥和弟弟要站一起,则两人在爷爷奶奶的一侧即可,选一侧且两个人排序,为2×。哥哥弟弟两人在爷爷奶奶的一侧,则其余两人在另一侧,排列为。所求排列方式共有:×2××=16(种)。因此,选择C选项。48.小王、小张、小赵、小刘四人讨论比赛四强的甲、乙、丙、丁四个队伍哪个将获得冠军。
小王:“乙是冠军。”
小张:“冠军是丁或丙。”
小赵:“冠军是甲或丁。”
小刘:“甲和丙不是冠军。”
结果出来后,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的,冠军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分析题干。
王:乙;
张:丁或丙;
赵:甲或丁;
刘:¬甲且¬丙。
题干无明显的矛盾或反对关系,无法直接确定四句话的真假,考虑使用代入法,分别将四个选项代入题干,能满足“两个推断正确”即为正确答案。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代入后,小王推断错误,小张推断错误,小赵推断正确,小刘推断错误,一人推断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代入后,小王推断正确,小张推断错误,小赵推断错误,小刘推断正确,两人推断正确,符合题意;
C项:代入后,小王推断错误,小张推断正确,小赵推断错误,小刘推断错误,一人推断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代入后,小王推断错误,小张推断正确,小赵推断正确,小刘推断正确,三人推断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四个人的四句话,并给出真假的数量,寻找描述之间的对当关系,或者通过代入法判断选项的正误。代入法。若冠军是甲,则只有小赵的话为真;若冠军是乙,则小王和小刘的话为真,符合;若冠军是丙,则只有小张的话为真;若冠军是丁,则只有小王的话为假。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整理题干找关系。
小王:乙;小张:丁或丙;小赵:甲或丁;小刘:–甲且–丙。4个命题中找不到关系。
第二步:找不到关系,考虑代入排除法。
代入A项,小王说的为假,小张说的为假,小赵说的为真,小刘说的为假,一真,与题干中的条件“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的”不符合,排除。
代入B项,小王说的为真,小张说的为假,小赵说的为假,小刘说的为真,两真,与题干中的条件“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的”相符,当选。
代入C项,小王说的为假,小张说的为真,小赵说的为假,小刘说的为假,一真,与题干中的条件“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的”不符合,排除。
代入D项,小王说的为假,小张说的为真,小赵说的为真,小刘说的为真,三真,与题干中的条件“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的”不符合,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49.有一个长方形的对角线为17cm,长比宽多3cm,那么长方形面积为:A.140cmB.136cmC.132cmD.128cm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则长方形的面积为xy,由题意可知:+==289,x-y=3,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x-y)²=2xy,则xy=(289-9)÷2=140。因此,选择A选项。完全平方公式:(x+y)²=x²+2xy+y²、(x-y)²=x²-2xy+y²50.行政审批在实践中经常表现为盖公章。(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第二步,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行政审批是行政审核和行政批准的合称。行政审核又称行政认可,其实质是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行为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认可,实践中经常表现为盖公章;行政批准又称行政许可,其实质是行政主体同意特定相对人取得某种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实践中表现为许可证的发放。所以题干说法不正确。因此,本题错误。51.公文的结尾通常采用的形式是:A.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目的B.直接表明结论,以阐述制发此文的原因C.发出号召、提出希望或要求D.表示敬意、感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第二步,公文结尾一般是表述发文机关对文件办理的要求,或请求批复,或要求执行,或提出希望,首尾呼应,结束全文。因此,选择C选项。52.要使铁矿石集中过程中运费最低,则所需最少运费为(
)元。A.137200B.151600C.135600D.14580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策略制定。第二步,运输费用=运输重量×运输距离×运输单价,要使铁矿石集中过程中运费最低,则应尽量减小运输重量和运输距离及运输单价。逆水运输费用贵,也应减小逆水运输距离。假设在A、B、E港,运输量较大,运输距离也大,费用较多,不予考虑。假设在C港,运输量最小,运输费用为:70×1.2×200+120×1.2×(200+400)+40×1×100+100×1×(100+200)=137200(元)。假设在D港,与C港的区别在于:D港是ABC合计300吨货物从C港顺水运输到D港,C港是190吨货物从D港逆水运输到C港,二者距离相同,重量是1.5倍以上关系,单价是1.2倍关系,故集中在D港费用更多,排除。综上,集中在C港所需运费最少,为137200元。因此,选择A选项。53.生物化学家们宣布,他们己掌握了有效控制植物体内拟南芥酶的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人类就可以改变蔬菜和水果的气味。拟南芥酶是两种物质的综合体,包括二烯氧化物和过氧化氢酶,它能产生茉莉味和绿叶挥发物GLV,后者决定了蔬菜和水果的芳香特点。由此可以推出:A.茉莉花中含有的拟南芥酶比其他花多B.在掌握这项技术之前,人类无法改变植物的气味C.如果去掉了拟南芥酶,蔬菜和水果将改变气味D.决定蔬菜和水果气味的是二烯氧化物和过氧化氢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指出拟南芥酶能产生茉莉味,但不能说明茉莉花是否含有拟南芥酶更多,排除;B项:题干指出掌握控制拟南芥酶的技术可以改变植物气味,但并未涉及在这之前人们是否能改变植物气味,排除;C项:题干指出拟南芥酶产生决定蔬菜和水果的芳香特点的绿叶挥发物GLV,因此,没有了拟南芥酶,就无法产生绿叶挥发物GLV,植物就会失去芳香特点,可以推出;D项:题干指出绿叶挥发物GLV可以决定蔬菜和水果的芳香特点,而非二烯氧化物和过氧化氢酶,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第一句说明生物化学家掌握了有效控制植物体内拟南芥酶的技术,第二句说明人类使用上述技术可以改变蔬菜和水果的气味,第三句说明拟南芥酶产生的绿叶挥发物GLV决定了蔬菜和水果的芳香特点。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中茉莉花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属引入新概念,因此A项无法推出,排除;B中说“在掌握这项技术之前,人类无法改变植物的气味”,而题干说“使用这种技术,人类就可以改变蔬菜和水果的气味”,如果不使用这种技术,人类是否可以改变蔬菜和水果的气味是不确定的,由此可知B项无法推出,排除;C项根据题干,拟南芥酶产生的绿叶挥发物GLV决定了蔬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墙钢筋计算》课件
- TORCH感染与优生课件
- 《雷达概述》课件
- 《投资经济学》课件
- 《修辞与翻译》课件
- 商务沟通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水环境监测技术复习测试卷附答案(一)
- 《风电场管理探讨》课件
- 《Web项目开发.NE》课件
- 《孝文帝改革》课件
- DB12-T 1305-2024 公路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规范
- 夏普LCD-46LX750A电视机使用说明书
- 《人文科学概论》课件
- 光伏机器人行业报告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环境监测课件20-在线环境监测技术
- 《纸杯变变变》课件
- 2024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财务部门职责财务部工作职能
- 《月历上的数字的奥秘》
- 班级公约(完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