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3年05月广东广州荔湾区彩虹街道招考聘用禁毒社工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高频考点题库(共1000题)1.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文明进程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未必一致B.敬畏自然是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前提C.人类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使其陷入目前的困境D.人类应当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是背景铺垫,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演进的影响,之后分别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阐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尾句进行总结。文段结构是“分—总”结构,文段的主旨句为最后一句,即“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总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述—总结观点,选择观点句的同义项。文段主要讲述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三个历史阶段中,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由最初的人类崇拜、屈服自然到探索、改造自然,再到不停地向自然无尽索取资源,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创伤,也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报复。这些表明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据此可知,文段意在强调人类应该改变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D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A项,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文段没有提及。B项本身说法有误,强加因果。C项是文段部分内容。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文段先引出话题,指出人类活动与自然演化相关,紧接着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不同文明时代说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即从膜拜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破坏自然,最后进行总结,强调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会使自然受伤,人类也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文段是“分—总”结构,文段最后强调的重点是一个问题,选择答案时,应优先选择对策项,即人类不要做违背自然的事情,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对应D项。A项,对应前文并列分述部分,非重点,排除;B项,“敬畏自然”出现在题干前半部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并列分述的其中一段,非重点并且片面,而且题干的重点在于不要违背自然,所以应该顺应自然,不破坏自然,“敬畏”侧重敬重害怕,与主旨不一致,排除;C项,“困境”属于问题类表述,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2.一个正方体与其内切球体的表面积的比值是:A.B.C.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立体几何类。第二步,已知正方体内切球的半径为正方体棱长的一半,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a,则内切球的半径为a,因此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球的表面积之比为:。因此,选择C选项。3.5,9,17,33,(
)A.35B.45C.65D.8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各项依次递增,相邻两项差距不大,可考虑作差寻找规律。另外,相邻项之间均为2倍左右的关系,也可考虑递推运算。每一项又均是2的多次方附近的数,可对每一项进行改写。方法一:后项减前项的差依次为4,8,16,(32),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应填入33+32=(65)。故本题选C。方法二:第一项×2-1=第二项,以此类推,应填入33×2-1=(65)。故本题选C。方法三:各项依次改写为22+1,23+1,24+1,25+1,应填入26+1=(65)。故本题选C。4.秦腔:传统戏曲:昆曲A.巨蟒:爬行动物:蜥蜴B.蓝:彩虹:黄C.河蚌:软体动物:磷虾D.远:方向:近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秦腔和昆曲是并列关系,都是传统戏曲的一种,是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巨蟒和蜥蜴是并列关系,都是爬行动物的一种,是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蓝和黄是并列关系,都是彩虹颜色的组成部分,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河蚌和磷虾是并列关系,但河蚌是一种软体动物,磷虾是一种节肢动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远和近是并列关系,但描述的是距离,而非方向,更不是方向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虎山长城遗址除一号台址发现很少的残砖之外,其他地方均没有发现城砖。虎山村及附近村庄也没有从长城上拆下城砖用于民房建筑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测,虎山长城用砖是极少的。上述推测还需要隐含的假设是:A.当地县志记载虎山长城是窑土筑成B.虎山长城遗址附近没有发现古砖窑C.此地山高坡陡,城砖难以运进运出D.此地土质极差,不适宜烧制长城用砖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虎山长城用砖极少。论据:虎山长城遗址除一号台址发现很少的残砖之外,其他地方均没有发现城砖;虎山长城附近村庄也没有发现城砖。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县志的记载不一定是真实的,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不明确项。虽然附近没有古砖窑,但修建长城用的砖可以从其他砖窑运进来,因此该项不是结论成立的前提,不具有加强作用。C项:补充前提。城砖难以运进运出,说明修建长城时无法运砖,因而用砖极少,用“否定代入法”验证,如果城砖可以运进运出,那么城砖有可能已经被运出村子,即通过发现虎山长城遗址残砖少也不能说明虎山长城用砖极少,因此是结论成立的前提。D项:不明确项。此地土质差不适宜烧砖,但可以从其他砖窑运砖修建,因此不是结论成立的前提,不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6.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左”可被用以指代“江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第二步,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五代丘光庭《兼明书·杂说·江左》:“晋、宋、齐、梁之书,皆谓江东为江左。”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因此,本题正确。人文中常考地理位置。①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②左:东为左。右:西为右。③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④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7.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公里转为120公里。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主张的是:A.统计表明行车速度达120公里时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反而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B.限速每小时120公里不能迅速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因为高速驾车对技术的要求很高。C.时速达120公里时,汽车的油耗量将明显增加,考虑到油价,大多数司机还是放松油门。D.虽然时速限制放宽到120公里,但在不少路段上,很多司机对此速度有安全之虞。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公里转为120公里。论据: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本题论据和论点讨论的是都是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为120公里,二者话题一致,削弱首先考虑削弱论点,其次考虑削弱论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限速转为120公里会明显增加事故,影响高速公路使用效率,即降低使用效率,直接削弱论点,保留;B项:指出不能迅速提高使用效率,但并不否定限速转为120公里以后有提高使用效率的可能性,削弱论点,保留;C项:说的是大多数司机考虑到油价,通常不会开到时速120公里,说明限速120公里不一定能够提高使用效率,削弱论点,保留;D项:说的是司机对车速的顾虑,没有说明是否影响道路使用效率,属无关选项,排除。比较A、B、C三项,三项都是削弱论点,但B、C两项只说明不能提高公路使用效率,而A项强调的是会降低使用效率,对论点的削弱力度比B、C两项强。故正确答案为A。8.近日,曾经风暴一时的呼拉圈又走进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有专家以为,转呼拉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易造成不良后果。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呼拉圈运动简便易行B.转呼拉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C.喜爱呼拉圈运动的人越来越少D.延长转呼拉圈时间可提高运动效果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论点:转呼拉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易造成不良后果。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呼拉圈运动简便易行,与该运动是否有运动效果无关,不能支持。B项,转呼拉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表明转呼拉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肯定了专家的观点,可以支持。C项,喜爱呼拉圈运动人数的多少不能决定该运动是否有运动效果,不能支持。D项,“延长转呼拉圈时间可提高运动效果”一定程度上质疑了专家认为转呼拉圈难以达到运动效果的观点,不能支持。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B。9.8,12,18,27,()
A.39B.37C.40.5D.42.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题干数列数值相差不大,观察选项发现相邻项有明显倍数关系,为倍数数列。因此考虑简单的乘除运算。第二步:寻找规律通过观察发现,题干数列呈现的规律为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为3/2,即题干数列是公比为3/2的等比数列。;;。第三步:得出答案根据上述规律,题干括号表示的数为。第四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C。10.0,4,18,48,100,(
)A.140B.160C.180D.20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都含有幂次数的因数,考虑幂次修正数列。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0
4
18
48
100
(180)幂次数
1²
2²
3²
4²
5²
(6²)修正项
×0
×1
×2
×3
×4
×(5)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5+1=6,指数数列是每项均为2的常数数列,修正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求项为6²×5=180。因此,选择C选项。11.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虽然在空间和情感上越来越________,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却又________地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促成人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呼吁维护公共利益。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冷漠
无孔不入B.疏离
前所未有C.隔绝
迫不得已D.封闭
始料未及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应与“空间和情感”同时搭配。A项“冷漠”指情感方面,可用来修饰“情感”,“空间冷漠”不能搭配,排除A项。B项“疏离”指疏远,既可以与“空间和情感”搭配,也可以跟在“越来越”后面,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程度加深,符合文意。C项“隔绝”和D“封闭”指一种已形成的状态,而该空前“越来越”指程度的加深,后面不能跟“隔绝”和“封闭”,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前所未有”指以前没有过的,放在此空指“人与人之间联系异常紧密”,正好能够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空间”与“冷漠”搭配不当,排除A。第二空,“迫不得已”指不情愿;“始料未及”指在意料之外。句中说的是这个时代人们之间的利益联系更紧密,未含有不情愿和意外的意思,排除C、D。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横线前后文意有明显的转折关系,根据“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知所填词语需要与“紧密联系”形成转折,且能同时搭配“空间和情感”。A项“冷漠”无法同时搭配“空间”和“情感”,“冷漠”意思是冷淡,不关注,常用“态度冷漠”,无法与“空间”搭配,排除。C项“隔绝”,可与“空间”搭配,常用“与世隔绝”,但无法与“情感”搭配,排除。第二空,B项“前所未有”,指从来没有过的,常用作褒义,在此用来形容联系的紧密程度,且与前文“在这个时代”的时间状语构成对应,符合语义,当选。D项“始料未及”指没有想到,在意料之外的,而文段并没有之前有所设想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错位的呼吁》12.国外某公司从农户手中收购伪步行虫和蟋蟀等昆虫,把它们加工成粉末或油,再与其他食材混合,制成让人吃不出昆虫味道的美味食品。2019年该公司销售这种食品已实现百万美元盈利。联合国粮农组织肯定这家公司的做法,并指出食用昆虫,有利于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和营养不良问题。以下哪项可以作为上述论证的前提?A.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还将持续,开发昆虫等新食材,可有效应对食物需求增长B.昆虫富含蛋白质、脂肪、补足维生素和铁的营养成分,是量大低成本的补充食材C.国外某权威研究机构称,在21世纪,食用昆虫有利于人口增长和蛋白质消费增加D.亚洲、非洲一些缺粮且人口营养不良的地区在大力发展昆虫养殖加工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论证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需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题干中指出食用昆虫有利于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和营养不良问题,但并未说明食用昆虫和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因此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的选项就是所要寻找的前提。题干中指出食用昆虫有利于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和营养不良问题,要作为此论证的前提,需要在食用昆虫和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营养不良问题之间建立联系。A项,指出开发昆虫等新食材可以有效应对食物需求增长,并未涉及营养不良的问题,不能在食用昆虫和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B项,指出昆虫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量大低成本的补充食材,根据昆虫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知,食用昆虫有利于应对营养不良的问题,根据量大低成本可知,食用昆虫有利于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的问题,在食用昆虫和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营养不良问题之间建立了联系,因此是题干论证的前提。C项,指出某权威机构的观点,21世纪食用昆虫有利于人口增长和蛋白质消费的增加,属于诉诸权威,不能在食用昆虫和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营养不良问题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D项,指出一些缺粮且人口营养不良的地区在大力发展昆虫养殖加工业,只是列举了一些事例,并不能在食用昆虫和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营养不良问题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食用昆虫,有利于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和营养不良的问题。论据:国外某公司从农户收购伪步行虫和蟋蟀等昆虫,把它们加工成粉末或油。再与其它食材混合,制成让人吃不出昆虫味道的美味食品,2019年该公司销售这种食品已实现百万美元盈利。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开发昆虫等新食材,可有效应对食物需求增长,但是并不能确定是否能够应对“营养不良的问题”,不属于前提。B项:补充前提。利用“否定代入法”进行验证,如果昆虫不具有这些营养成分,就不能有效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如果不具有量大低成本的特点,就不能有效解决粮食供应紧缺的问题,属于前提。C项:无关选项。“食用昆虫有利于人口增长和蛋白质消费增加”,与题干讨论的话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不明确项。亚洲、非洲一些缺粮且人口营养不良的地区在大力发展昆虫养殖加工业,但不确定是否就能应对粮食供应紧缺和营养不良的问题,不属于前提。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食用昆虫,有利于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和营养不良的问题。论据:把昆虫加工成粉末或油,再与其它食材混合,制成美味食品,销售这种食品已经实现百万美元盈利。本题的论点和论据都围绕食用昆虫展开,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提问为“前提”,优先考虑必要条件。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昆虫等新食材可以有效应对食物需求增长,说的是昆虫可以应对食物需求增长,是论证成立的前提,但没有涉及补充营养,比较片面,排除;B项:如果昆虫营养价值不高,那么就无法应对营养不良问题,如果昆虫没有量大价低的优势,那么就无法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问题,选项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是论证成立的前提,并且两个方面都有涉及,比A项更好,当选;C项:国外某研究机构的观点主要指出本世纪食用昆虫有相关好处,但并不明确食用昆虫是否能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等问题,不是论证成立的前提,排除;D项:亚洲、非洲部分地区正在发展昆虫养殖加工业,但并不明确发展昆虫养殖加工业是否能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等问题,不是论证成立的前提,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3.多年来,科学家通常认为,近视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基因。然而,最近一项针对视力正常的8-9岁儿童的追踪研究显示,5年之后,唯一和儿童患近视呈显著相关的环境因素是儿童在户外待的时间,在户外时间较少的儿童患上近视的风险较高。由此研究者提出:在室内待的时间太长会增加儿童患近视的风险,多在室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A.在室内,眼球要努力将近距离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上,长期室内活动会影响眼球的生长,户外更远的视觉距离会防止近视的发生B.动物实验表明,和正常的室内光线相比,与户外光线相当的高照明度使实验导致的近视发生率减少了约60%C.人们的估算通常无法与儿童在户外待的实际时间准确匹配D.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花在读书、学习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驳斥”,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在室内待的时间太长会增加儿童患近视的风险,多在室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论据:最近一项针对视力正常的8-9岁儿童的追踪研究显示,5年之后,唯一和儿童患近视呈显著相关的环境因素是儿童在户外待的时间,在户外时间较少的儿童患上近视的风险较高。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新论据。该项指出长期在室内会影响眼球增长,室外更远的距离会防止近视发生,具有加强作用,排除。B项:增加论据。该项通过实验证明,室外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更好的减少了近视的发生率,因此在室外有助于预防近视,具有加强作用,排除。C项:否定论据。该项指出人们无法估算出孩子在室外的准确时间,既然如此就不可能准确知道孩子到底是在室外多还是室内多,因此题干中的调查结果就缺乏可信度,推出的结论亦不成立,具有削弱作用。D项:无关选项。题干主要讨论呆在室外多的孩子和呆在室内多的孩子谁更容易患近视,主要进行不同孩子之间的横向对比来推出结论,该项则讨论的是孩子自身成长过程中影响近视的因素,是纵向对比,二者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4.成长:衰亡A.坚定:彷徨B.美好:苦难C.深刻:纯真D.复杂:单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成长和衰亡是反义关系,并且成长是积极的,衰亡是消极的。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坚定和彷徨是反义关系,并且坚定是积极的,彷徨是消极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美好的反义词应该是丑陋,而苦难不一定是丑陋的,很多磨难是对人的一种历练,是对人生有益的,因此美好和苦难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深刻和纯真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复杂和单纯是反义关系,但是复杂和单纯没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5.小刘并非既喜欢打篮球又喜欢游泳。如果上述判断为真,那么下述哪项判断必定为真?A.如果小刘喜欢打篮球,那么他一定不喜欢游泳B.小刘喜欢打篮球但不喜欢游泳C.小刘要么喜欢游泳,要么喜欢打篮球D.如果小刘不喜欢打篮球,那么他一定喜欢游泳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既…又…”等,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篮球且游泳)=
¬篮球或¬游泳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篮球→¬游泳,“篮球”是对“¬篮球”的否定,根据“或”关系推理规则“否定一个肯定另一个”能够推出不喜欢游泳,可以推出;B项:篮球且¬游泳,题干结论为¬篮球或¬游泳,有三种可能性:¬篮球且游泳、¬游泳且篮球、¬篮球且¬游泳。该项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排除;C项:“要么喜欢游泳,要么喜欢打篮球”,与题干“¬篮球或¬游泳”为不同的关系,排除;D项:¬篮球→游泳,根据“或”关系推理规则“肯定一个不能得到确定结论”,所以“一定喜欢游泳”不能推出,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6.据某省卫生防疫部门统计,被狗咬伤后到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疫苗的人中,仅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也有些人被狗咬伤后仅是在家自行处理。该省卫生防疫部门据此推测,被狗咬伤的人群中,感染狂犬病的人所占比例高于1%。以下最有力支持这一推测的是:A.该省的狂犬病预防知识普及工作做得不好B.该省境内饲养的狗大都没有注射狂犬疫苗C.感染狂犬病的病例必须上报省级防疫部门D.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推测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前两句话为论据,“据此推测”后面的为论点。要支持这一推测,可以说明被狗咬伤的人中感染狂犬病的人所占比例确实高于1%。题干由“卫生部门统计在咬伤后到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疫苗的人中,仅有1%感染狂犬病,但有些人是在家进行自行处理”,得出推测“被狗咬伤的人群中,感染狂犬病的人占的比例高于1%”。A、B、C三项均无法说明被狗咬伤的人中感染狂犬病的人占的比例高于1%。D项,指出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则那些被狗咬伤后在家自行处理的人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更高,因此被狗咬伤的人中感染狂犬病的人所占比例要高于1%,支持了题干推测。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被狗咬伤的人群中,感染狂犬病的人所占比例高于1%。论据:被狗咬伤后到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疫苗的人中,仅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有人自行处理(没有接种狂犬疫苗)第二步:注意分析选项A项:预防普及工作好不好与咬伤后是否接种了狂犬疫苗无关,为无关选项;B项:狗有没有注射狂犬疫苗与人是否接种狂犬疫苗偷换概念,为无关选项;C项:病例必须上报省级防疫部门和狂犬病的感染率无关,为无关选项;D项:说明自行处理的效果肯定比接种疫苗差,感染狂犬病概率高,则整体感染率高于1%,支持论点。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被狗咬伤的人群中,感染狂犬病的人所占比例高于1%。论据:被狗咬伤后到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疫苗的人中,仅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也有些人被狗咬伤后仅是在家自行处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知识普及工作做得好坏与否,与论点讨论的具体比例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中的狗是否注射疫苗与题干中人是否注射疫苗不是一回事,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该项只说明发病后要上报哪个部门,与论点中的具体感染比例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论据。该项说明接种疫苗是避免狂犬病的最好方法,则表明在家自行处理会使发病人数增加,所以发病比例大于1%,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17.完美:呈现A.红色:花朵B.美丽:动人C.共同:语言D.辛苦:孕育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完美地呈现,二者为偏正关系,且前者为副词,后者为动词。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红色的花朵,二者为偏正关系,但前者为形容词,后者为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美丽动人不是偏正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共同的语言,二者为偏正关系,但前者为形容词,后者为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辛苦地孕育,二者为偏正关系,且前者为副词,后者为动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8.下列诗句描写菊花的是:
A.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
D.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和排除法解题。A项关键词“东风”“雪”,“东风”与菊花的季节不对应,菊花也从来不比喻为雪,排除。C项关键词“广寒宫”,告诉考生其中应种得是桂树,排除。D项关键词“东篱”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其是准确答案的可能性很大。
A项的诗句描写的是杏花,出自王安石的《北陂杏花》。
B项的诗句描写的是梅花,出自王冕的《墨梅》。
C项的诗句描写的是桂花,出自王十朋的《桂花》。
D项的诗句描写的是菊花,出自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意思是说重阳后的菊花虽然还带着湿露,鲜嫩可爱,但已经无人来赏。“东篱”典故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菊花相关。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出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北陂杏花》,描写的是杏花。
B项错误,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描写的是梅花。
C项错误,出自宋朝王十朋的《桂花》,描写的是桂花。
D项正确,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东篱”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后人常借以特指菊花栽种之地,因此描写的是菊花。
故正确答案为D。19.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使委托的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为赔偿义务机关。A.行政机关B.受委托的组织C.具体工作人员D.组织负责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国家赔偿法》第7条规定:“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正确答案为A。20.王某是某纺织公司员工,一日上班时间,王某在车间内突然晕倒,随即被紧急送往医院,并于当天晚上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医院诊断其为脑溢血。经查,王某在纺织公司工作的半年时间里,纺织公司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其购买任何保险。王某家属与纺织公司在事故是否属于工伤方面各执一词。请根据以上事实以及相关法律,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因为王某没有和纺织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和纺织公司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②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王某的家属应该搜集工作证、工资条、工友证言等证据以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以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故本案中的王某属于视同工伤的情形④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虽然符合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但有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等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因此,本案中的王某不存在该类被否定为工伤的事由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①错误,《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即法律对于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视为劳动关系已建立,并加以保护。王某已在该公司工作半年,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仍和纺织公司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②正确,原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第(二)、(五)项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③正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王某上班时在车间内晕倒,并于当天晚上抢救无效身亡。④正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法相关知识。第二步,①错误:《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王某没有和纺织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已在纺织公司工作半年,纺织公司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②正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③正确:《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王某上班时在车间内晕倒,并于当天晚上抢救无效身亡,故本案中的王某属于视同工伤的情形。④正确:《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因此,本案中的王某不存在该类被否定为工伤的事由。应该选择②③④。因此,选择B选项。21.闰年有多少天?A.365B.366C.367D.368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闰年与历法有关,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因此,选择B选项。22.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由于该范式的产生,公共管理学得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故正确答案为C。23.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费应由(
)缴纳。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劳动保障部门D.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因此,选择A选项。24.平分秋色之于(
)相当于(
)之于仗义疏财。A.分庭抗礼扶危济困B.并行不悖一毛不拔C.判若鸿沟挥金如土D.云泥之别见利思义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平分秋色意思是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分庭抗礼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二者为近义关系;扶危济困意思是指扶助有危难,救济困苦的人。仗义疏财,指人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二者为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并行不悖,意思是指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与平分秋色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一毛不拔意思是连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为人非常吝啬自私,与仗义疏财二者为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判若鸿沟,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与平分秋色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挥金如土意思是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与仗义疏财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云泥之别,意思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与平分秋色二者为反义关系;见利思义的原义是看见钱财利益,要想到道义,形容廉洁自守,与仗义疏财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5.不少科技爱好者在探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时,流露出担忧。科幻美剧《西部世界》中,此前被设定无法伤害人类的机器人接待员在一场晚宴上对人类展开血腥屠戮。人类迎来的会是友好的高仿真机器人,还是伤人的“恶魔”呢?人工智能的“智商”会不会超过人类?专家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依然局限在“机器学习”的现有框架内,很难对人类产生威胁,与其无谓地担心,不如更多地关注基础研究,严肃科学的人工智能与影视科幻中的人工智能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A.人工智能发展引发关注和担忧B.人工智能真的会超过人类吗?C.请放心,人工智能发展有框架D.人工智能发展需关注基础研究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话题,一些人们在担心人工智能的未来。第二句和第三句以科幻剧《西部世界》为例解释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之处,并且提出疑问,人工智能能否超过人类。随后,援引专家的观点进行回答。有问有答时,回答是重点,通过专家的回答可知,人工智能不会超过人类,而且专家呼吁人们要关注基础研究。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因此,选择D选项。A项:非重点。B项:不能对应专家的回答部分,非重点。C项:不能突出专家强调的重点。26.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基本制度知识。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因此,本题正确。27.①对于民众反映比较紧迫的事情,
不当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②央行发布的史上最严新规是为了
日益猖狂的金融犯罪和网络诈骗。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应对遏制B.治理遏止C.操作遏制D.处置遏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所填入词语体现了在面临民众反映的事情时的处理方式,A项“应对”指处理,采取措施,D项“处置”指安排、处理,均符合语境,保留;B项“治理”指统治管理,强调管理、整治,C项“操作”指按规范和要领操纵动作,均与解决事情的语境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段信息“史上最严新规”可知,文段意在说明通过规定控制日益猖狂的金融犯罪和网络诈骗行为,A项“遏制”指用力控制,压制,控制“日益猖狂”的犯罪行为,符合文意,当选;D项“遏止”指用力阻止,使停止,不再进行,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8.①出台城区内“禁狗令”②路人被大型狗咬伤事件增多③养大型狗成为时尚④引起相关部门重视⑤进行民意调查对上列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①③②B.②③④①⑤C.③②④⑤①D.②④①⑤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描述出台“禁狗令”的过程。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②和事件③。应该先是“养大型狗成为时尚”,然后才会出现“路人被大型狗咬伤事件增多”。故事件③应该在事件②的前面。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A、C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②和事件④可知,应先“路人被大型狗咬伤事件增多”,然后再“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即事件②在事件④前面,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C。29.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B.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C.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D.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典故与哲学的对应关系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望梅止渴”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大意是说曹操带领军队行军的过程中,士兵们因为长时间行军,又累又饿又渴,行军速度变慢,这时曹操用前方有梅林的信息来激励军士克服饥渴,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曹操通过梅林来激发士兵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克服了当前行军的困难。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是指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而且是通过实践来获得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望梅止渴”并未体现这一哲学原理。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答。望梅止渴体现的是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而与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无关。D项错误。A项正确。“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比喻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体现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B项正确。草船借箭讲述的是借助自然规律取得胜利的典故,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C项正确。“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一个喝酒误事,一个喝酒成事,喝酒和事情之间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D项错误。“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士兵们听了,一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了,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该典故体现的哲学原理是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哲学常识。A项对应正确,“士别三日”出自《三国志》,意思是指人离开后不久。全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表达别人已有进步,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意思。B项对应正确,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预测彗星的回归、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这些都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的典型事例。C项对应正确,同样是饮酒,利用不当可致“战败弃城”,利用得当则可“战胜得利”,体现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D项对应错误,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许多梅子,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所以“望梅止渴”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而非选项中所说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0.宇宙加速膨胀是因为物质之间相互排斥,减速膨胀是因为物质之间相互吸引。因此,要在此基础上解释宇宙的加速或减速膨胀,必须要有不同特性的物质在不同的时期占主导地位,从而产生强大的排斥力或吸引力。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产生吸引的引力,然而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表明,在星系里面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以上论证如果为真,那么星系转动曲线研究结论隐含了下列哪一项前提?A.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产生的吸引性引力不足B.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粒子不是唯一的,存在其它粒子C.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说明这个时期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D.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说明存在超大质量、看不到的黑洞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星系里面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论据: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产生吸引力。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补充前提。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产生吸引力,只有当其所产生的吸引力不足时,才可推出论点“还存在别的物质,其吸引力很强大”,属于前提,具有加强作用。B项:不明确项。指出了“存在其它粒子”,但是其它粒子是否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不确定,不具有加强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加速膨胀是因为物质之间的相互排斥,如果正处于加速膨胀,则说明不应该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否定论点,具有削弱作用。D项:不明确项。论点指出了存在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但是这些物质不一定必须是黑洞,不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星系转动曲线研究结论所隐含的假设前提,需首先明确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结论是什么,即“在星系里面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要寻找这一结论的假设前提,就需要说明这些物质存在的必要性,也就要说明星系中确实需要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题干根据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得出结论:除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粒子之外,在星系里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引性引力。A项是星系转动曲线研究结论所隐含的假设前提,意思是目前呈现出的星系转动曲线需要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产生吸引性引力,只有当其所产生的吸引性引力不足时,才可以推出还存在别的物质,其吸引性引力很强大这一结论,因此该项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B项,“存在其他粒子”并不是题干结论所隐含的前提,因为题干的结论表明肯定是有一些物质存在的,排除。C项,题干已经说明物质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宇宙应该减速膨胀,而非加速膨胀,排除。D项,“黑洞”在题干中并未提及,无法说明星系里是否存在能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的物质,该项为无关项,排除。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在星系里面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论据: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背景明确说明,要在此基础上解释宇宙的加速或减速膨胀,必须要有不同特性的物质在不同的时期占主导地位,从而产生强大的排斥力或吸引力。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已经都能产生吸引力了,只有它们产生的吸引性引力不足,才需要其他物质有强大的吸引力,该项是论点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B项:粒子的唯一性和题干所讨论的论点产生吸引性引力无关,不能加强,排除;C项: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应该说明这个时期的宇宙正在减速膨胀,与题干所给已知信息不符,无法加强,排除;
D项:论点和论据中没有提到黑洞,该项是无关选项,不能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1.管理者不可以是年龄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者是管理行为过程的主体,通过协调和监督其他人的活动而达到组织目标。管理者没有年龄上的限制。年龄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拥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并从事现实的管理活动,协调和监督组织成员并达到组织目标,就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者。故表述错误。32.散步:走路:赶路A.战斗:战役:战争B.想象:理想:幻想C.休闲:无聊:空虚D.好感:喜欢:热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散步、走路、赶路程度逐渐加深,步伐逐渐加快。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散步、走路和赶路都是指走路,且程度逐渐加深。A项,战争包含战役,战役包含战斗,为包含关系,不存在程度加深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幻想是一种想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休闲是一种放松方式,与无聊和空虚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好感、喜欢和热爱都是指喜欢,且程度逐渐加深,与题干关系一致。故本题选D。33.甲、乙双方连续几年定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又一次签订合同时,在“标的物”一栏只写了“电机”两字。当时正值交流电机热销,而甲方供不应求,故甲方就以直流电机交货。就民法的基本原则而言,甲方违反了:A.自愿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禁止权力滥用原则D.公序良俗原则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基本原则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根据题干“甲、乙双方连续几年定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且“当时正值交流电机热销”可以推知两者的交易习惯是“交流电机”。而甲方为了自己利益,因为交流电机“供不应求”,就“以直流电机交货”,损害了乙方利益。违背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因此,选择B选项。A项:根据《民法总则》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题干中没有非自愿的意思表示,因此没有违反自愿原则。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根据《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题干中没有滥用权力的意思表示,因此没有违反禁止权力滥用原则。且自2017年《民法总则》实施之后,该原则已被默示废除。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根据《民法总则》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题干中的行为不涉及公共秩序善良风俗,因此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原则。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34.研究者观察了241名中风患者,其中88位全身中风患者中有78人的耳垂上出现了特定的折痕,153名暂时性缺血中风(即通常所说的微卒中/小中风)患者中有112人出现同样的现象。研究者认为,应该考虑把这种耳垂折痕加入“典型的中风风险因素清单”。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以上结论?A.耳垂折痕是健康潜在风险的可视指标之一,意味着各种健康风险的增加B.小动脉堵塞使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变差,出现耳垂折痕,也增加了中风的风险C.耳垂折痕与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病变风险性提高相关D.随着年纪增长,皮肤的血液循环变慢,耳垂皮肤弹性降低,最终出现折痕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应该考虑把这种耳垂折痕加入“典型的中风风险因素清单”。论据:研究者观察了241名中风患者,其中88位全身中风患者中有78人的耳垂上出现了特定的折痕,153名暂时性缺血中风(即通常所说的微卒中/小中风)患者中有112人出现同样的现象。本题的论点是考虑把耳垂折痕加入“典型的中风风险因素清单”,这个结论是根据论据里面的实验得到的,论点论据话题一致,因此考虑补充论据来加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耳垂折痕可以意味着健康风险的增加,但是这里的健康风险范围比较大,到底是否包含论点中的中风风险我们是不确定的,因此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加强,排除;B项:小动脉堵塞导致血液循环变差,出现了耳垂折痕,也增加了中风的风险,可以解释为什么耳垂折痕可以看做成中风风险的典型,解释原因加强,当选;C项:耳垂折痕与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病变风险性提高相关,这些病到底与中风风险是否存在关系是不明确的,因此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D项:随着年纪增长最终出现折痕,也就意味着可能是年纪增长,皮肤血液循环变慢导致出现耳垂折痕,那么出现耳垂折痕的原因就不一定是因为存在中风风险,因此该项为他因削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应该考虑把这种耳垂折痕加入“典型的中风风险因素清单”。论据:研究者观察了241名中风患者,其中88位全身中风患者中有78人的耳垂上出现了特定的折痕,153名暂时性缺血中风(即通常所说的微卒中/小中风)患者中有112人出现同样的现象。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耳垂折痕是健康潜在风险的可视指标之一,意味着各种健康风险的增加,各种健康风险不代表中风风险会增加,不能加强。B项:增加论据。小动脉堵塞使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变差,出现耳垂折痕,也增加了中风的风险,从原理上解释了耳垂这很可能对中风有影响,可以加强。C项:无关选项。耳垂折痕与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病变风险性提高相关,不代表中风风险会增加,不能加强。D项:增加反向论据。随着年纪增长,皮肤的血液循环变慢,耳垂皮肤弹性降低,最终出现折痕,是在解释耳垂折痕出现的原因,说明与中风没有关系,不能作为提高中风风险的因素,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应该考虑把这种耳垂折痕加入‘典型的中风风险因素清单’”。要支持该观点,可以说明出现耳垂折痕确实可以预示中风。题干结论:应该考虑把这种耳垂折痕加入“典型的中风风险因素清单”。A项,耳垂折痕意味着各种健康风险的增加,但其不一定意味着中风风险的增加,不能支持题干结论。B项,小动脉堵塞使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变差,出现耳垂折痕,也增加了中风的风险,解释了耳垂折痕与中风之间的关系,说明耳垂折痕确实可以预示中风,支持了题干结论。C项,耳垂折痕与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病变风险性提高相关,但其不一定与中风风险相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D项,指出耳垂折痕的出现是因为年纪的增长,说明耳垂折痕与中风可能没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35.奏折∶公文∶官吏A.里弄∶胡同∶街道B.学堂∶书院∶教授C.绝句∶诗歌∶诗人D.庙宇∶住宅∶僧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奏折”是“公文”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官吏”撰写“公文”,二者属于主宾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里弄”是上海方言,指“胡同”,“胡同”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里弄”与“胡同”属于全同关系,二者都是“街道”的一种,排除;B项:“教授”在“学堂”或“书院”中教学,三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C项:“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诗人”创作“诗歌”,二者属于主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庙宇”是供奉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与“住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36.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以及资本的自我增殖。(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剩余价值知识。第二步,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故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不是资本的自我增殖,资本是不可以自我增殖的。因此,本题错误。37.苏格拉底:柏拉图(
)。A.庄子:惠子B.项羽:刘邦C.孔子:颜回D.康熙:乾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本题考查对应关系。前者和后者是师徒关系,属于对应关系,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弟子。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庄子和惠子在学术观念上相对立,但两人却为契友,与题干不符。B项,刘邦和项羽是秦末的生死对头,与题干不符。C项,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两人是师徒关系,符合题意。
D项,康熙和乾隆是清朝两位皇帝的年号,并非师徒关系,与题干不符。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C。38.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王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题干中王某已经着手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最终放弃实施盗窃,属于犯罪未遂。因此,选择B选项。A项: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C项: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D项:刑法上的犯罪的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39.张某在某商场促销期间购买一手机,商场活动期间表示,活动期间的商品如有质量问题,只换不退。后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该手机为不合格商品,张某要求退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场认为可以通过更换时,张某获得合格的手机,因此拒绝退货B.商场已经明示,张某无权要求商场退货C.该商场应无条件退货D.两次换货后,仍出现质量问题,商场应当退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法。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因此,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该手机为不合格商品,张某要求退货,该商场应无条件退货。故正确答案为C。40.U盘化生存:只凭借个人技能而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完全由市场评判其个人价值的生存方式。下列不属于U盘化生存的是:A.小韩大学毕业后,曾在多家培训机构当过数学老师,她总是感觉这样工作收入虽然高,但是太辛苦了,前不久,她没有同家人商量,就自作主张进了一所民办中学B.网络写手周女士根据自己之前的职场经历写出了多部网络畅销小说,多家著名网站慕名向她约稿,由于不愿受交稿日期的限制,她经常会拒绝一些约稿C.木匠老周进城打工十年多了,活儿干得很好,挣了不少钱,现在他有了自己的装修队,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找他联系装修的事D.从单位辞职后,刘先生夫妇来到南方,将租下的一栋小楼改造成了民宿。在他们精心打理下,生意十分红火,客房一度需要提前两个月预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凭借个人技能”、“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由市场评判其个人价值”。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韩是数学老师,符合“凭借个人技能”,但是她没有同家人商量,就自作主张进了一所民办中学,不符合“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且进入之后不能自由决定自己是否参与工作,不符合“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不符合定义,当选;B项:网络写手周女士,符合“凭借个人技能”,她经常会拒绝一些约稿,符合“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排除;C项:木匠老周,符合“凭借个人技能”,有人找他联系装修的事,符合“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排除;D项:刘先生夫妇将租下的一栋小楼改造成了民宿,符合“凭借个人技能”,从单位辞职改做民宿,符合“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U盘化生存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只凭借个人技能而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U盘化生存定义的关键信息:只凭借个人技能而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A项,小韩自作主张进入了一所民办中学,其需要依赖民办中学教师的身份,并且其不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不符合定义。B项,周女士写出了多部网络畅销小说,由于不愿受交稿日期的限制,她经常会拒绝一些约稿,周女士凭借写作技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C项,木匠老周打工多年后,成立了自己的装修队,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找他联系装修的事,老周凭借木匠技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D项,刘先生夫妇将租下的一栋小楼改造成了民宿,生意十分红火,客房一度需要提前两个月预定,即刘先生夫妇凭借个人技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41.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分割明显,优先考虑面数量。题干图形面数量依次为1、2、3、4,故?处图形面数量应为5。A项面数量为3,B项面数量为4,C项面数量为5,D项面数量为8,只有C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42.河北井陉有座山,叫苍岩山;山上有座庙,叫福庆庙;临门有副对联:“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王维山水诗,据说最得“空寂”神致,但“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山居即事》),还是暴露了“掩柴扉”的人。而“山门不锁待云封”好象更有“空山无人,万物随缘”的神意。此段文字主要是要说明(
)。A.王维在古代诗人中并不是最得“空寂”神致的B.这副对联的“空寂”神致深受王维诗句的影响C.这副对联比王维诗句更具有“空寂”神致D.对联的作者是位归诚佛门、参透神理的诗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对比福庆庙一副临门对联和王维的诗句,王维山水诗据说最得“空寂”神致,但作者认为这幅对联比起王维的诗句似乎更有“空寂”神致,对应C项。A项,文段只针对王维诗句与此副对联的对比,未提及其他古代诗人,无中生有,排除;B项,“深受王维诗句的影响”文中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联的作者”的背景文中未提到,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3.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降水的这一面山坡被称为(
)。A.宽坡B.窄坡C.挡风坡D.迎风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从水汽丰富的地区水平移动而来的暖湿气流,当在它的前进方向上遇到山脉、丘陵或高原等地形的阻挡时,被迫沿着山坡向上“爬”而进入较高处,从而在迎风坡上成云致雨。故正确答案为D。44.张某以请客为名用酒将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无人处,将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0元)拿走。张某的行为构成:A.诈骗罪B.盗窃罪C.抢劫罪D.侵占罪
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用药物麻醉、用酒灌醉等都属于抢劫罪的“其他方法”,本题中,张某用酒将高某灌醉,非法占有高某5000元的行为,显然属于以其他方法实施的抢劫行为,构成抢劫罪。因此,选择C选项。A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B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盗窃罪: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行为。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D项: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以及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45.下列对公务员的处分的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处分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B.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C.受处分期间,公务员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不得晋升工资档次D.警告的受处分期间为六个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公务员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相关知识点:公务员受到的处分不同,受处分的期间也不同,具体如下:“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46.一个国家的文学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必然是因为其_____的特质,这种特质包含两个向度的价值,一是基于民族文化_____的优秀特性,二是给出开放性意义的体系。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可替代禀赋B.难以复制禀性C.无与伦比传统D.独一无二渊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考查词语的辨析。观察填入的词语应该与“特质”相对应,“无与伦比”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无法与“特质”对应,故排除C项。第二空考查词语的含义。首先D项“渊源”指事物产生的本源。文段中“特性”并非基于事物产生的本源,故排除。A项“禀赋”指人所具有的智力、体魄、性格、能力等素质或者天赋;而B项“禀性”是指一个人先天具有的或自幼形成的品质或性格,侧重强调性格。比较A、B两项,可见“禀赋”一词的语义更为丰富,与“优秀特性”的搭配也更为合适,故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修饰的是“特质”,由此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与“特质”相对,所填词语应表达一个国家文学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之处。“无与伦比”侧重于完美,与句意不符,排除C。第二空,“基于”与“渊源”不搭配,排除D。“禀性”侧重于个人性格;“禀赋”强调的是天赋、资质。用于形容渗透到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特性来说,“禀赋”更恰当。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搭配“特质”,“特质”指特有的性质或品质。A项“不可替代”指某人或某物是不能够用他人或他物来进行代替的;B项“难以复制”指不容易被复制;D项“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三者均可体现“特有性”,与“特质”搭配得当,符合文意。C项“无与伦比”强调事物完美,不能体现“特有性”,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搭配“民族文化”和“特性”,“特性”指某人或某事物所特有的性质。A项“禀赋”强调先天条件不同于其他,可搭配“民族文化”且可与“特性”相对应,符合文意。B项“禀性”侧重强调人的性格,与“民族文化”搭配不当,排除B项。D项“渊源”指事物产生的本源,不能与“特性”对应,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47.甲应聘A公司时,谎称硕士,曾任B公司创意总监三年。A公司与甲签订《劳动合同书》,约定税后月薪三万元。A公司按月支付薪金,四个月后,甲自动离职。后A公司发现甲为高中学历,无B公司工作经历。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构成招摇撞骗罪B.《劳动合同书》为无效合同C.甲应当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灾避险》课件
- 财务部述职报告范文
- 亳州商铺调研报告范文
- 价值链整合平台模式规划(分享)
- 销售合同下载
- 七下语文23课知识课件
- 课件教学结尾
- 2024年度版全新工程款支付三方协议3篇
- 三年级下册教学课件下载
- 扳手课件教学课件
-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彝族民间音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体育个人生涯发展报告
- 《婴幼儿活动设计与指导》试卷及答案 共5套
- 最全问诊PPT课件
- 呼吸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 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 病例收集模版伤口评估三角
- 恒力弹簧支吊架说明书
- 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强化参股企业管理的实施办法
- 《导数的概念》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