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项目电力通信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项目电力通信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项目电力通信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项目电力通信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项目DT-S-01PAGE1第1页共4页电力通信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及规范1、《城市工程管道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3、《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4、《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55、《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19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50374-20187、《电力电缆井设计》(07SD101-8)8、《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1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12、《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50853-201313、《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51158-2015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16、道路专业提供的道路相关设计图纸17、建设方要求及其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2.工程概况本次设计为“2020年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项目”电力通信管道设计,项目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凉水街道路全长384.60米,道路等级小区路,设计车速20km/h。2.1项目位置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郫都区。2.2设计范围及规模本次电力通信管道设计内容为凉水街部分道路下布置电力通信管道,主要为确定管道主线平面位置、覆土深度,以及其他附属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项目实施范围详电力通信管道平面布置图。本次施工图设计为电力及通信管道工程(土建部分)。根据业主及管线使用部门意见:电力主管道为3x3CPVC∅200(要求接入排管电缆电压等级不大于10kV);通信主管道为4x3HDPE∅110。2.3初步设计审查及执行情况本次设计按初步设计审查修改成果进行本阶段设计。3.管线敷设3.1管线敷设总体原则本次设计根据《城市工程管道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布置本次工程所涉及的管线位置,各管线的水平距离及交叉距离满足《城市工程管道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中表4.1.9和表4.1.14的规定,见下图。3.2电力管道本次设计沿凉水街布置3x3CPVC∅200+2HDPE∅110通信专用管,两端与下游规划道路电力管道接顺。管道于道路西南侧距离道路中心线8.0m处单侧布置,长度约220m。主管道走向基本沿道路线形设置。在各路口或者每间隔50~80米,预留过街电力排管K4孔(2×2CPVC∅200+1HDPE∅110通信专用管)。3.3通信管道本次设计沿凉水街布置4x3HDPE∅110(4蜂+8波)通信管道,两端与下游规划道路通讯管道接顺。通信管道于道路东北侧距离道路中心线8.0m处单侧布置,长度约220m。主管道走向基本沿道路线形设置。在各路口或者每间隔80~100米,预留过街通讯管道K4孔(2x2HDPE∅110(2蜂+2波))。3.4设计年限、抗震类别设计年限:50年抗震类别:丙类4.管道及检查井安装要求4.1电力管道及检查井4.1.1电力管道埋设深度1)电力管道走廊在人行道下覆土不小于0.7米或车行道下覆土不小于1.2米(管顶至路面),且本次设计电力管线全部采用混凝土包封。2)进入电缆井的管道底部距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电缆井内上覆顶面(即电缆井内上覆面)的净距不得小于0.3m。4.1.2铺设塑料管的一般规定及要求1)CPVC∅200塑料管壁厚不小于5mm,环刚度为SN8,且物理力学及环境性能应满足《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DL/T802-2007)中相关规定。设计规模需通过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2)预留管道在道路横过街采用4孔CPVC∅200塑料管,部分设置接线井,管线端头用标砖砌筑封堵。3)电缆井具体位置见平面图,电缆井盖与路面齐平。电缆井做法详《电力电缆设计与安装》(07SD101-8),由于国标图集中钢筋未更新,本次施工时图集中钢筋HPB235调整为HPB300,HRB335调整为HRB400。4)电缆井做法参照《电力电缆设计与安装》(07SD101-8),电缆井盖座采用球墨铸铁盖座,电缆井井孔采用800mm。位于道路车道下的井盖井座采用新型防响、防盗、防滑、防位移、防坠落球墨铸铁材料,且满足井盖仰角可在0°~180°之间自由打开、关闭。直径误差小于2mm,井圈与井盖高低配合误差小于40mm。要求符合国标《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球墨铸铁件》(GB/T1348-2009)中的相关要求;位于人行道的井盖采用球磨铸铁方形井盖或隐形井盖,位于绿化带的井盖采用高分子井盖,并在井盖、井座上标明行业标志及产权单位。检查井及管线参照《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2年版)的相关要求。5)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人孔,电力排管的最小坡度不应小于0.1%。6)电力管道地基承载力≥100kpa,如果位于回填土上,回填土的压实度≥0.94。7)电力管道基础抗震烈度为7度。8)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4.1.3直埋管的敷设及要求1)各种管线必须根据各个单项专业管线施工图进行施工,施工前应认真核实各专业管线的设计高程,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安排好施工工序。各个专业管线施工单位应该密切配合,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管线碰撞按如下原则进行调整: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让大管。各种路面至管顶最小埋深不宜低于施工规范要求。2)应做好电缆井的防水,具体做法参照《电力电缆设计与安装》(07SD101-8)。3)电缆井建成后必须将井内清除干净,管道接口应保证光滑。4)管道进入电缆井时,靠近电缆井侧应做不小于2m长度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具体参见国标《电力电缆设计与安装》(07SD101-8)。5)塑料管的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a.塑料管之间的连接宜采用承插式粘接、承插弹性密封圈连接和机械压紧管件连接。b.各塑料管的接口宜错开。c.塑料管的标志应在上方。d.塑料管等管材采用专用支架排列固定。6)电缆井盖应有防盗防滑防跌落防位移防噪声等措施,井盖上应用明显的用途及产权标志。7)其它未尽事宜参照《电力电缆设计与安装》(07SD101-8)。8)通信排管如与其他管线或构筑物交叉,可适当弯曲避让或提升标高,但转角不得小于150°且覆土不小于0.7米。4.1.4电缆井的排水本工程考虑1根DN75塑料管作排水管道,凡是在变坡点的电缆井均需做排水。排水管从人电缆井内接向附近的下水管或堡坎边,引向下水管的排水管道不能形成倒排。4.2通信管道4.2.1通信管道埋设深度1)通信管道走廊在人行道下覆土不小于0.7米或车行道下覆土不小于1.2米(管顶至路面),且本次设计电力管线全部采用混凝土包封。2)进入人孔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即人孔内上覆面)的净距不得小于0.3m。4.2.2铺设塑料管的一般规定及要求1)HDPE∅110塑料管壁厚不小于3.5mm,环刚度为SN8,且物理力学及环境性能应满足YD/T841.2-2016中相关规定。设计规模需通过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2)预留管道在道路横过街采用12孔规格(4蜂+8波),端头采用标砖砌筑封堵。3)人(手)孔井具体位置见平面图,人(手)孔井盖板与路面齐平。人孔井做法参照大样图,检查井两端开孔大小根据排管尺寸确定,井孔采用800mm,由于国标图集中钢筋未更新,本次施工时图集中钢筋HPB235调整为HPB300,HRB335调整为HRB400。4)人(手)孔井盖座采用球墨铸铁盖座。位于道路车道下的井盖井座采用新型防响、防盗、防滑、防位移、防坠落球墨铸铁材料,且满足井盖仰角可在0°~180°之间自由打开、关闭。直径误差小于2mm,井圈与井盖高低配合误差小于40mm。要求符合国标《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球墨铸铁件》(GB/T1348-2009)中的相关要求;位于人行道的井盖采用球磨铸铁方形井盖或隐形井盖,位于绿化带的井盖采用高分子井盖,并在井盖、井座上标明行业标志及产权单位。检查井及管线应满足《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2年版)的相关要求。5)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人孔,通讯排管的最小坡度不应小于0.3%。6)通信管道地基承载力≥100kpa,如果位于回填土上,回填土的压实度≥0.94。7)通信管道基础抗震烈度为7度。8)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4.2.3HDPE直埋管的敷设及要求1)各种管线必须根据各个单项专业管线施工图进行施工,施工前应认真核实各专业管线的设计高程,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安排好施工工序。各个专业管线施工单位应该密切配合,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管线碰撞按如下原则进行调整: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让大管。各种路面至管顶最小埋深不宜低于施工规范要求。2)应做好人(手)孔的防水,具体做法参照《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3)人(手)孔井建成后必须将井内清除干净,管道接口应保证光滑。4)管道进入人孔时,靠近人孔侧应做不小于2m长度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5)塑料管的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a.塑料管之间的连接宜采用承插式粘接、承插弹性密封圈连接和机械压紧管件连接。b.多孔塑料管的承口处及插口内应均匀涂刷专用中性粘合剂,塑料管应插到底,挤压固定。c.各塑料管的接口宜错开。d.塑料管的标志应在上方。e.塑料管、蜂窝管等管材采用专用支架排列固定。6)人(手)孔井盖应有防盗防滑防跌落防位移防噪声等措施,井盖上应用明显的用途及产权标志。7)其它未尽事宜参照《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50374-2018。8)通信排管如与其他管线或构筑物交叉,可适当弯曲避让或提升标高,但转角不得小于150°且覆土不小于0.7米。4.2.4人、手孔的排水本工程考虑1根DN75塑料管作排水管道,凡是在变坡点的人孔或手孔均需做排水。排水管从人孔或手孔内接向附近的下水管或堡坎边,引向下水管的排水管道不能形成倒排。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5.1基坑工程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5.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级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或集中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3)称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5.3其中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5.4拆除工程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5.5暗挖工程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