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害识别与综合防治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1.gif)
![玉米病害识别与综合防治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2.gif)
![玉米病害识别与综合防治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3.gif)
![玉米病害识别与综合防治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4.gif)
![玉米病害识别与综合防治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df5a9c96d68a2626a608ecda9d7785a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玉米病害识别与综合防治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王萍莉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重要叶部病害。在玉米产区,一般发生年减产15~20%,大发生年减产50%以上。
玉米大斑病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大斑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苞叶和籽粒。叶片发病,先出现水渍状或灰绿色的小斑点,随后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大,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浅,边缘色深。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连片,使植株过早枯死。高湿度条件下,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侵染叶鞘、苞叶和籽粒,病斑多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大斑病病斑初侵染病斑成熟病斑小斑病田间病株叶部被害状小斑病病斑类型梭形病斑长形病斑小斑病病斑初期病斑成熟病斑1.农业防治
2.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适时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可选用10%世高、50%多菌灵、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硫菌灵胶悬剂等。
防治方法玉米茎基腐病玉米茎腐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青枯病。病原:玉米茎腐病是由多种病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病原种类较多,发病原因复杂,以生育前期侵染为主,后期侵染为辅的病害。矮秆品种、早熟品种易发病。危害
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发病率一般在15%~20%,严重时可达70%以上,产量损失因发病时期而不同,一般在20%左右。田间被害状病害引起田间倒伏(1)根和茎基部:受害严重植株从茎基部发病处折断,根茎内部组织腐烂坏死,叶片表现出青枯、黄枯或青黄枯,病株的果穗往往下垂,籽粒松瘪,造成玉米提前枯死、倒伏,千粒重、穗粒重、穗长和行粒数降低。
(2)叶片:症状有青枯、黄枯和青黄枯3种。如在发病期遇到雨后高温,蒸腾作用较大,因根系及茎基受病害,使水分吸收运输功能减弱,从而导致植株叶片迅速枯死,全株呈青枯症状。如发病期没有明显雨后高温,蒸腾作用缓慢,在水分供应不足情况下叶片由下而上缓慢失水,逐步枯死,呈黄枯症状。如病程发展速度突然由慢转快则表现青黄枯。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扩展,呈现青灰色,似开水烫过,最后全株显症。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手捏即可辨别),遇风易倒折。有的果穗下垂,穗柄变柔韧,不易剥离。苞叶也呈青枯状。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而短,变黑腐烂。病穗籽粒排列松散,易脱粒,粒色灰暗、无光泽。镰刀菌茎腐病髓部症状田间被害状茎基部症状镰刀菌茎腐病
腐霉菌茎腐病田间被害状茎基部症状髓部症状细菌性茎腐病植株被害状菌脓髓部症状病害引起的产量损失发生规律:玉米抽雄期至成熟期高温、高湿是茎腐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雨后骤晴,土壤湿度大,气温剧升,往往引起该病暴发成灾。播种早,密度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春播发病轻,夏播发病重。播种越早,发病越重。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增施钾肥,可有效减轻发病。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施用,减少肥料带菌。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中耕保墒,降低土壤湿度。防治地下害虫,减少根部伤口,也可减轻发病。病区可和谷子、大豆等作物进行轮作,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磷氮肥配合使用。(2)药剂防治:种子处理:满适金或多菌灵、拌种。喷施恶霉灵、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等。(3)防虫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有些杂交种或自交系在6~7叶期开始出现病苗矮化,叶片密集,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株形弯曲等。穗期出现典型症状,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基部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苞叶通常不易破裂、黑粉不外漏、不易飞散、常黏结成块,内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雄穗受害花器变形,颖片长、大而多,呈多叶状,不能形成雄蕊。苗期症状雄穗畸形.雌穗黑粉状雄穗黑粉状
发病特点以冬孢子在土壤中、种子表面或粪肥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土壤、粪肥中或种子上越冬的冬孢子产生侵染丝,从玉米幼苗的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侵入后的病菌很快蔓延到达玉米的生长锥,造成系统性侵染。菌丝在雌、雄穗内形成大量的黑粉,玉米收获时黑粉落入土壤中越冬。玉米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使用未腐熟的厩肥,种子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等都会使土壤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
选籽粒饱满、发芽势强的种子,用药剂拌种处理。可选用40%卫福胶悬剂270~330ml加水1.2L拌种l00kg;也可选用5.5%浸种灵Ⅱ号,每100kg种子用药量为1g。2.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良种。(2)不从病区调运种子;选不带菌的地块或经土壤处理后再育苗;不施未腐熟有机肥。(3)及时拔除田间病株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中越冬菌源。(4)实行1~3年轮作,可有效地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和危害。瘤黑粉病瘤黑粉病所致畸型
空杆
多穗
车鞭状
扭曲、顶腐防治技术1.种植抗病品种。2.种子处理:用25%粉锈宁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2%拌种或专用包衣剂(拌种剂)处理。3.及时清除田间病瘤,深埋,减少再侵染源。4.若确实有必要,可在幼苗出土前,用15%三唑酮750—1000倍液,1500kg/hm2
,土表喷雾,在抽雄期喷50%福美双1—2次,可有效降低发病率。粗缩病田间被害状雄虫雌虫明脉防治技术1.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2.种子处理:用高巧(吡虫啉)乳油按种子重量的2%拌种或用专用包衣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运输安全及免责条款
- 农产品种植项目实施合同
- 本季度营销活动计划书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六章 传感器 3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2)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3-2
- 《马说重点字词》课件
- 石油化工项目技术转让合同
- 成都租赁合同
- 《隧道测量》课件
- 法律职业客观题一-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高分通关卷12
- 战力扩充计划任务
- 塑胶件喷油作业指导书
- 人员安全行为观察管理制度
- Pt催化剂ECSA计算方法
- 汽车运行材料ppt课件(完整版)
- GB∕T 1732-2020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119)
- 2022《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精选ppt课件
- 吞咽障碍筛查表
- 汽车系统动力学-轮胎动力学
- 艾琳歆日内交易2011-2月至4月份图表
- 中国民航国内航空汇编航路314系列航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