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纹样概述(魏晋南北朝)_第1页
时代纹样概述(魏晋南北朝)_第2页
时代纹样概述(魏晋南北朝)_第3页
时代纹样概述(魏晋南北朝)_第4页
时代纹样概述(魏晋南北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绸纹样艺术时代纹样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在文献中有过一些记载,例如三国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倭女王遣使朝献,诏书报回赠倭女王物品中有:绛地交龙锦、绛地绉粟罽、绀地句文锦、细班华罽。又如《邺中记》中记载石虎(334-349年在位)织锦署的织物名目:“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大博山、小博山、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斑文锦、凤凰朱雀锦、韬文锦、核桃文锦,或青绨,或白绨,或黄绨,或绿绨,或紫绨,或蜀绨,工巧百数,不可尽名也。”《拾遗记》载:吴主赵夫人织“云龙虬凤之锦”。这些纹样名多数都能在后世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文物中见到对应的实例。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以及汉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大交融的时期。文化的交融带来装饰纹样上的彼此借鉴,使得这一时期的纹样呈现出许多异域风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分治,各族杂居、外来文化的影响及中外宗教长期并存,影响到丝绸纹样上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不甚统一的局面。时代背景汉代纹样的继承与发展外来纹样的传入与吸收在几何形框架中填充纹样是本时期纹样呈现的最大特点之一。一些在西方装饰风格影响下产生的新结构,成为中国传统纹样中最为重要的结构形式,为后世中国传统织物纹样结构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新出现的几种主要的纹样结构:楼堞结构、框格结构、弧形结构、团窠结构。楼堞结构框格结构弧形结构团窠结构魏晋时期,许多出土实物仅从纹样风格上难做时代的甄别,甚至一些织物只能笼统归为汉晋时期。这种对两汉纹样的传承,至南北朝时期仍有不同程度的延续。从考古实物中可以看到,除《邺中记》所述纹样名目之外,春秋战国即已流行的杯纹、汉代流行的水波纹等几何纹依旧沿用,魏景初二年回赠倭女王的绛地绉粟罽、绀地句文锦、细班华罽以当时流行的几何纹为装饰。东汉流行的或仅在毛、棉织物上装饰而尚未推广于丝织物上的动物纹样,如狮纹、马纹、羊纹、鹿纹,鸳鸯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类织物纹样中得以推广。由佛教带来的莲花、忍冬等装饰题材虽已成为时代的装饰主题,但在织物上的运用尚不广泛,通常仅以辅纹的形式出现。两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