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服饰衣冠服制【省一等奖】_第1页
宋代服饰衣冠服制【省一等奖】_第2页
宋代服饰衣冠服制【省一等奖】_第3页
宋代服饰衣冠服制【省一等奖】_第4页
宋代服饰衣冠服制【省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服饰

——冠服制度制作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演讲人:孟娟目录02冠服制度01时代背景宋代衣冠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拘谨和保守,式样变化不多,色彩也不如以前那样鲜艳,给人以质朴、自然、洁净之感,这与当时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的状况,尤其是冠服制度的限制及“程朱理学”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理学家们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出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在宋代,理学逐渐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点也相应变化。在服饰上就反映出崇尚简朴。各朝皇帝也三令五申,多次申明在服饰穿着上“务从简朴”,“不得奢侈”。“程朱理学”对宋代服饰的影响返回在冠服制度上,宋代十分重视恢复旧的传统,衣冠服饰沿袭了晚唐五代的遗制,没有大的变化。分为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丧服等。冠服制度返回聂崇义《三礼图》中皇帝冕服1、祭服:

形制大体承袭唐代,各种冕服.2、朝服一一通天冠、远游冠通天冠服仅次于冕服,冠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蝉为饰,与织成云龙纹绛(传统的中国红)色纱袍,白纱中单、方心曲领(宋代的方心曲领是一一个上圆下方,形似锁片的装饰,套在项间起压贴作用,防止衣领雍起,寓天圆地方之意)、绛纱裙(裳)相配,腰束金玉带,前系蔽膝,旁系佩绶,白袜黑舄。戴通天冠、穿绛纱袍、佩方心曲领的皇帝

(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3、公服以袍为代表,袍服是官员在一般庆典官场和燕居时的常服,分为两种:一为宽体大袖,一为紧身窄袖。“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青”。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公元1085年)改制,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而民间庶人袍服则只许用白色和黑色两种。返回襕衫初见于唐朝,流行于宋朝。属于袍衫的范围,故又称“襕袍”。下长过膝,在衫的下摆膝盖部位加接一幅横襕。襕衫是士大夫阶层常穿的一种服装。公服(常服)《春游晚归图》

宋佚名宋太宗画像

返回宋代天子服六种:一大裘冕、二衮冕、三通天冠绛纱袍、四履袍、五衫袍、六窄袍。本图属于五,衫袍。隋唐旧制,天子常服赤黄浅黄袍,宋因袭,有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靴。衫袍从唐的小袖改为大袖,衣身也宽大,成“大袖宽衫大官僚必穿红紫,等级细分。收到特别赐子的“紫云镂金带”最贵重。幞头软脚改为硬脚,极长,用铁制成。固定于帽上,不能拆卸。4、时服:在每年特定季节赏赐文武群臣及将校(将官和校官、泛指高级军官)的袍、袄、衫、袍肚(抱肚)、勒帛(丝织腰带)、裤等,用天下乐晕锦(灯笼纹锦)簇四盘雕(将圆形作十字中分,填充对称式盘旋飞翔的雕纹的团花)细锦、黄狮子大锦、翠毛细锦(用孔雀羽线织出花纹)、宜男、云雁细锦、狮子、练雀、宝照大锦(以团花为基础,填充其他几何纹的大中型几何填花纹)、宝照中锦、御仙花(荔枝)锦等作面料,其中以天下乐晕锦最高贵。隋唐的幞头发展到五代,已经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帝王,下至百官,除祭祀典礼、隆重朝会要戴冠冕以外,一般都戴幞头。它的形式和前代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其一:幞头的脚上。如官宦多用直脚,直脚幞头的脚长如直尺。(还有其它的脚,如交脚幞头、高脚幞头、卷脚幞头等。)其二,宋代的幞头已完全脱离了巾帕的形式,而变成了一种帽子。其三,隋唐时期的幞头一般都用黑色纱罗制成,到了宋代却不限于黑色,尤其是在一些喜庆宴会的隆重场合,可以使用那些鲜艳的色彩。首服之制返回1、白沙宋墓壁画上的局脚幞头2、宜化辽墓壁画上的交脚幞头3、开化寺宋代壁画上的朝天幞头4、唐韦泂墓壁画上的顺风幞头5、焦作金邹墓画像石上的幞头脚呈卷云状6、焦作老万庄元墓壁画上的凤翅幞头《中兴四将图》

宋刘松年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90.6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宋四将图中岳飞、张俊及随从武将头戴四带巾、圆领衣、长靴的将军。北宋文武官服中帽阶级制度有鲜明差别,但南宋因政治影响有混同的情况。许多装扮无等级差别。家将头戴巾子,便装外加捍腰(腰袱),在契丹、女真中常见。佩剑与弓箭。宋代赵匡胤踢球图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穿着交领直身宽袖的长衫,头上戴的帽子就是东坡巾。

东坡巾又名高装巾子、乌角巾,相传为苏东坡常戴之巾帽,顾名。形制为四棱方正形,棱角突出,内外四墙,内墙较外墙高出许多,戴上使人有一种端直、持重、高雅、装穆之感,因而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