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演示文稿_第1页
第八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演示文稿_第2页
第八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演示文稿_第3页
第八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演示文稿_第4页
第八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优选)第八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目前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4)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5)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作为伪造的手段。(6)未经卫生部允许的婴儿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目前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第二节食品防腐剂的检验防腐剂是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在我国,防腐剂一般可以分为4大类:酸性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丙酸和他们的盐;酯性防腐剂如没食子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等;无机盐防腐剂如含硫的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等;生物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溶菌素等。

目前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

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对羟基苯甲酸酯,以上三种防腐剂主要用于酱油、醋、果汁、汽水、果酱、果子露和罐头等。此外还有二氧化硫,用于葡萄酒、果酒。丙酸钙主要用于面包、糕点、酱油、醋、黄油和乳制品。目前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苯甲酸、山梨酸及对羟基苯甲酸酯检验样品处理从食品中提取苯甲酸、山梨酸最常用的方法是蒸气蒸馏法或乙醚萃取法。当样品加酸酸化后,其中的苯甲酸钠盐、山梨酸钠盐转变为苯甲酸和山梨酸,在酸性条件下可随水蒸气馏出,导入碱性吸收液中,然后酸化。用乙醚萃取游离酸,挥干乙醚,加适当的溶剂溶解残渣,便可进行测定。目前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有时食品中的其它干扰物质存在时对提取会造成麻烦,因此在提取苯甲酸、山梨酸之前应先进行样品处理,目的是为了防止提取过程中出现乳化现象而损失苯甲酸、山梨酸,并消除苯甲酸、山梨酸以外的酸性物质给测定带来的误差。具体处理方法如下:①除二氧化碳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可用超声法除去。②除酒精因酒精既可溶于乙醚,又可溶于水,当用乙醚提取苯甲酸时便容易乳化,故应先加热挥去酒精,再将样品酸化后用乙醚提取苯甲酸。目前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③除脂肪因脂肪易溶于乙醚,而脂肪酸也能消耗碱,当用酸碱滴定法分析苯甲酸时会带来正误差。通常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出脂肪,然后再加酸酸化,并用乙醚提取苯甲酸。④除蛋白质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结构既有亲脂基团又有亲水基团,当用乙醚提取苯甲酸时,蛋白质的存在会导致乳化而给分离苯甲酸带来困难。除蛋白质的方法很多,例如盐析、加蛋白质沉淀剂、透析等。目前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样品经酸化后,蒸馏法提取山梨酸、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酯,这一方法在基体复杂的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大量不同样品的分析,蒸馏法的提取率一般在75%-95%之间。蒸馏法可以将防腐剂从含氯化钠和酒石酸的基质中提取出来,导入至二氯甲烷-水的混合溶液(75:25)中,防腐剂被提取到有机相中,经浓缩后进行GC分析。目前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1)气相色谱法

苯甲酸和山梨酸可以被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一般用极性固定相进行分离。如果将苯甲酸、山梨酸衍生为酯(甲酯、丁酯)或硅醚的形式,则用非极性固定相分离。例:

Graveland用3%磷酸-乙醚溶液提取面包里的山梨酸和苯甲酸,离心后上清液作为样液进行GC测定,色谱柱为2m×2mm的玻璃柱,内填Carbowax20M/对苯二甲酸固定液涂渍在60-80目ChromosorbW担体上,柱温以5℃/min从100℃升高到210℃,载气为氮气65mL/min。丙酸、山梨酸和苯甲酸在25min内完成分离,最低检出量为5ng。目前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

(2)液相色谱法苯甲酸、山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酯可以用HPLC直接测定。添加剂样品提取方法流动相及色谱柱回收率/%苯甲酸、山梨酸苯甲酸、山梨酸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对羟基苯甲酸酯、丙酸苯甲酸、山梨酸调味品等饮料果酱、调味品、饮料、腌菜、人造黄油果汁、饮料、乳制品、酱、冷食等膜过滤超声脱气、膜过滤饱和硫酸铵水蒸气蒸馏膜滤及乙醚提取25mmol/LNaH2PO4-甲醇(3:7);TSKGELODS-80Tm柱甲醇-0.02mol/L乙酸铵(3:7);C18柱0.025mol/L磷酸(pH7.2)-甲醇(95:5);Inertsil-pH柱甲醇-0.02mol/L乙酸铵(5:95);ODSC18柱104-10898-11382-10195-101目前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3)薄层色谱法苯甲酸、苯甲酸钠经分离提纯后,用薄层层析分离,在紫外光下或显色后与标准比较定性与概略定量。(4)紫外分光光度法苯甲酸、苯甲酸钠在酸性溶液中蒸发出来后,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中氧化除去挥发性的杂质及山梨酸,再进行蒸馏分离,蒸馏液在波长225nm处测光密度与标准比较定量.本法适用于酱油、酱菜、果汁、果酱等样品。目前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第三节食品发色剂的检验发色剂及保护剂,是能与食品中的呈色物质作用,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一般发色肉和肉制品,采用亚硝酸盐产生的一氧化氮与肉中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一种具有鲜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和亚硝基血红蛋白所致。目前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亚硝酸盐是添加剂种急性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其次亚硝酸盐为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具有致癌性,因此对其用量及残留量有严格的要求。抗坏血酸与亚硝酸盐有高度亲和力,在体内能防止亚硝化作用,因此在肉类腌制时添加适量的抗坏血酸,有可能防止生成致癌物质。虽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但至今国内外仍在继续使用。其原因是亚硝酸盐对保持腌制肉制品的色、香、味有特殊作用,迄今未发现理想的替代物质。更重要的是亚硝酸盐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目前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

主要有比色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1)盐酸萘乙二胺法(测亚硝酸盐)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红紫色染料,与标准比较定量。本法检出下限为0.1mg/kg。目前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2)镉柱法(测硝酸盐用)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溶液通过镉柱,使其中的硝酸根离子还原成亚硝酸根离子,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红紫色染料,测得亚硝酸盐总量,由总量减去亚硝酸盐含量即得硝酸盐含量。(3)气相色谱法

测定前要进行衍生化以形成易挥发性的物质。硝酸盐的测定通常是将其衍生为硝基苯,用热裂解检测器测定,检测限为100-200μg/kg。亚硝酸根衍生物的分离一般采用非极性固定相。目前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4)液相色谱法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大多采用阴离子交换法分离,然后以抑制型电导或紫外检测。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食品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不仅简便、快速,而且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目前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第四节食品甜味剂的检验我们赋予食品甜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为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两大类。天然甜味剂安全性高,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需进一步证明,现在尚要严格检验。由于合成甜味剂的味甜,且价格低,现在仍然大量使用。目前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天然甜味剂主要是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的甜味物质,近年也采用人工合成法获得。它可分为糖醇类和非糖类。糖醇类: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等非糖类:甜菊糖苷、甘草、奇异果素、索马甜等。人工甜味剂主要是一些具有甜味但又不是糖类的物质。它的品种很多,其中①磺胺类有糖精、甜蜜素等;②二肽类有阿斯巴甜、阿力甜等;③蔗糖的衍生物有三氯蔗糖、帕拉金糖、果糖低聚糖等。目前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糖精糖精是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我国规定糖精最大使用量为0.15g/kg。糖精的甜味是蔗糖的500倍,但食后会有一种金属余味,通常与甜蜜素配伍使用。由于糖精对人体并无营养作用,也不是食品中的天然成分,应尽量少或不用。对婴幼儿食品、病人食品和大量食用的主食食品不得使用。目前二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1)比色法糖精经氯仿、苯提取分离后,与酚和硫酸于175℃加热,转化成酚磺酞,然后用碳酸氢钠处理,形成的红色在558nm波长测定,和标准比较而定量。(2)紫外吸收光谱法食品中的糖精钠用透析法进行透析,用乙醚提取,转至NaHCO3溶液中加盐酸和锌粉进行还原生成二氧化苯并异噻唑啉,此还原生成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3)薄层层析法糖精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浓缩后经薄层层析分离,自薄层板上刮下,定量溶解,酸化后在波长207nm测定。(4)纳氏比色法糖精先经薄层分离,自薄层板上刮下,定量溶解后,加H2SO4

和H2O2

消化,使成为铵盐,然后和碘化汞、碘化钾的复盐(HgI2·2KI)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用铵盐为标准,间接求出糖精的含量。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5)气相色谱法

GC法测定糖精(钠)是将样品酸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糖精,提取液浓缩后,用甲基化试剂衍生成甲基化合物,用GC测定。(6)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汽水、果汁、配制酒类中糖精钠为我国国家标准方法中的第一法(GB/T5009.28-2003),样品处理相对简单,将样品加温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用氨水(1:1)调pH值约7,过滤后就可以进样分析。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第五节食品着色剂的检验具有鲜艳色泽的食品会引起人的食欲,也会令人感官有享受之感。但如果食品出现褪色或变色现象就应该加强色泽的保护和改善。我们称以食品着色为主的食品添加剂为着色剂,亦称色素。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着色剂按其来源分天然和合成两类。用人工合成方法值得的着色剂一般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监牢度大,稳定,成本低,因而被广泛使用。天然着色剂来源于植物或微生物,安全性大大高于合成着色剂,部分甚至有药理作用,因而研究开发日益增加,应用广泛。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着色剂主要有植物色素(甜菜红、姜黄、叶绿素铜钠盐、辣椒红、胡萝卜素、可可壳色素等)、昆虫类色素(虫胶红色素)、微生物色素(红曲色素)。我国批准使用的合成色素主要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等。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合成色素多以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化合而成。因此,食用合成色素多为含有R-N=N-R’键、苯环或氧杂蒽结构化合物,它们对人体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或者产生有害作用。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苏丹红”风波“苏丹红”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偶氮类、油溶性的化工染色剂,1896年科学家达迪将其命名为苏丹红并沿用至今。苏丹红被大量地用在工业、化学和医学领域,用于机油、汽车蜡和鞋油等工业产品,以及生化毒理学研究的着色剂等。目前,苏丹红系列常见4种,其中二号、三号和四号均为一号的化学衍生物。苏丹红一号为暗红色;二号为红色;三号为有绿色光泽的棕红色;四号为深褐色。目前三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1995年,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已开始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一号;我国1996年出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不包含苏丹红及其系列色素(标准中没有公布的添加剂不准用于食品中)。2003年6月,欧盟规定所有进口的辣椒及其制品必须检测苏丹红项目,确定未添加后方可进口,并要求成员国对市场上销售的辣椒及其制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2005年3月,国内已经证实的“涉红”产品名单:

肯德基

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

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

美味源桂林辣椒油和美味源金唛桂林辣椒酱

麦当劳

麦当劳西部烧烤调味汁

调味料

麦当劳地戎芥末蛋黄酱

调味料

麦当劳凯馓调味汁(普通脂肪型)

调味料

麦当劳凯馓调味汁(低脂肪型)

调味料

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

田洋牌“辣椒红一号”复合食品添加剂

河北邯郸中进天然色素有限公司

辣椒精

珠海市“公仔DOLL”牌产品

公仔日式碗面

牛肉味公仔米粉劲辣牛肉味公仔面

公仔拉面屋红烧牛肉(两种)公仔拉面屋红油排骨牛肉味公仔面

长沙“坛坛乡”调料食品有限公司

“坛坛乡”牌风味辣椒萝卜含有“苏丹红四号”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2006年11月,河北白洋淀的“红心鸭蛋”苏丹红事件2006年12月,陕西出产辣椒面再现苏丹红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9681—2005)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最低检测限: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均为10ug/kg。方法要点样品经溶剂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色谱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样品处理1.红辣椒粉等粉状样品称取1g~5g(准确至0.001g)样品于三角瓶中,加入10mL~30mL正己烷,超声5min,过滤,用10mL正己烷洗涤残渣数次,至洗出液无色,合并正己烷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5mL以下,慢慢加入氧化铝层析柱中,为保证层析效果,在柱中保持正己烷液面为2mm左右时上样,在全程的层析过程中不应使柱干涸,用正己烷少量多次淋洗浓缩瓶,一并注入层析柱。控制氧化铝表层吸附的色素带宽宜小于0.5cm,待样液完全流出后,视样品中含油类杂质的多少用10mL~30mL正己烷洗柱,直至流出液无色,弃去全部正己烷淋洗液,用含5%丙酮的正己烷液60mL洗脱,收集、浓缩后,用丙酮转移并定容至5mL,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待测。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2.红辣椒油、火锅料、奶油等油状样品称取0.5g~2g(准确至0.001g)样品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正己烷溶解(约1mL~10mL),难溶解的样品可于正己烷中加温溶解。按1中“慢慢加入到氧化铝层析柱⋯⋯过滤后待测”操作。3.辣椒酱、番茄沙司等含水量较大的样品称取10g~20g(准确至0.01g)样品于离心管中,加10mL~20mL水将其分散成糊状,含增稠剂的样品多加水,加入30mL正己烷:丙酮=3:1,匀浆5min,3000rpm离心10min,吸出正己烷层,于下层再加入20mL×2次正己烷匀浆,离心,合并3次正己烷,加入无水硫酸钠5g脱水,过滤后于旋转蒸发仪上蒸干并保持5分钟,用5mL正己烷溶解残渣后,按1中“慢慢加入到氧化铝层析柱⋯⋯过滤后待测”操作。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4.香肠等肉制品称取粉碎样品10g~20g(准确至0.01g)于三角瓶中,加入60mL正己烷充分匀浆5min,滤出清液,再以20mL×2次正己烷匀浆,过滤。合并3次滤液,加入5g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后于旋转蒸发仪上蒸至5mL以下,按1中“慢慢加入到氧化铝层析柱中⋯⋯过滤后待测”操作。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推荐色谱条件1.仪器条件色谱柱:ZorbaxSB-C183.5μm4.6mm×150mm(或相当型号色谱柱)流动相:溶剂A0.1%甲酸的水溶液:乙腈=85:15;溶剂B0.1%甲酸的乙腈溶液:丙酮=80:20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苏丹红Ⅰ478nm;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520nm;于苏丹红Ⅰ出峰后切换。进样量10μl。2.标准曲线吸取标准储备液0、0.1、0.2、0.4、0.8、1.6mL,用正己烷定容至25mL,此标准系列浓度为0、0.16、0.32、0.64、1.28、2.56μg/mL,绘制标准曲线。3.计算按公式(1)计算苏丹红含量

R=C×V/M······(1)

R—样品中苏丹红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由标准曲线得出的样液中苏丹红的浓度(μg/mL);

V—样液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苏丹红标准色谱图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孔雀石绿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又名碱性绿、孔雀绿,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孔雀石绿是一种有效杀灭霉菌的染料类药物,具有相当好的杀真菌效果。由于鱼类在运输中易发生碰撞,造成鱼鳞脱落而引起鱼体真菌感染,以致出现霉烂、死亡等现象,孔雀石绿恰恰可以治疗这些鱼类碰撞伤。因价格廉、容易得、用量少、疗效高,在过去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中曾被广泛使用。一些不法商贩滥用孔雀石绿,包括在运输前使用孔雀石绿溶液对车厢进行消毒,不少储放活鱼的鱼池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消毒。目前四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科研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有“苏丹红第二”之称。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美国、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已禁止将其用于水产养殖业。我国也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但是,事实上包括我国和英国在内的许多禁用孔雀石绿的国家,从对市场上销售的鱼类等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监测情况来看,仍有在鱼场中非法使用孔雀石绿的现象。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被孔雀石绿浸过的甲鱼

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

GB/T19857—2005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green)、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色结晶紫(Leucocrystalviolet)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鲜活水产品及其制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色结晶紫残留量的检验。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原理试样中的残留物用乙腈-乙酸铵缓冲溶液提取,乙腈再次提取后,液液分配到二氯甲烷层,经中性氧化铝和阳离子固相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样品制备1鲜活水产品a)提取称取5.00g已捣碎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200μL混合内标标准溶液,加入11mL乙腈,超声波振荡提取2min,8000r/min匀浆提取30s,4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至25mL比色管中;另取一50mL离心管加入11mL乙腈,洗涤匀浆刀头10s,洗涤液移入前一离心管中,用玻棒捣碎离心管中的沉淀,漩涡混匀器上振荡30s,超声波振荡5min,4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合并至25mL比色管中,用乙腈定容至25.0mL,摇匀备用。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b)净化移取5.00mL样品溶液加至已活化的中性氧化铝柱上,用KD浓缩瓶接收流出液,4mL乙腈洗涤中性氧化铝柱,收集全部流出液,45℃旋转蒸发至约1mL,残液用乙腈定容至1.00mL,超声振荡5min,加入1.0mL5mmol/L乙酸铵,超声振荡1min,样液经0.2μm滤膜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2加工水产品

c)提取称取5.00g已捣碎样品于100mL离心管中,加入200μL混合内标标准溶液,依次加入1mL盐酸羟胺、2mL对-甲苯磺酸、2mL乙酸铵缓冲溶液和40mL乙腈,匀浆2min(10000r/min),离心3min(3000r/min),将上清液转移到250mL分液漏斗中,用20mL乙腈重复提取残渣一次,合并上清液。于分液漏斗中加入30mL二氯甲烷、35mL水,振摇2min,静置分层,收集下层有机层于150mL梨形瓶中,再用20mL二氯甲烷萃取一次,合并二氯甲烷层,45℃旋转蒸发近干。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d)净化将中性氧化铝柱串接在阳离子交换柱上方。6mL乙腈分三次(每次2mL),用旋涡震荡器涡旋溶解上述提取物,并依次过柱,控制阳离子交换柱流速不超过0.6mL/min,再用2mL乙腈淋洗中性氧化铝柱后,弃去中性氧化铝柱。依次用3mL2%(v/v)甲酸溶液、3mL乙腈淋洗阳离子交换柱,弃去流出液。用4mL5%(v/v)乙酸铵甲醇溶液洗脱,洗脱流速为1mL/min,用10mL刻度试管收集洗脱液,用水定容至10.0mL,样液经0.2μm滤膜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a)色谱柱:C18柱,50mm×2.1mm(i.d.),粒度3μm;b)流动相:乙腈+5mmol/L乙酸铵=75+25(v/v);c)流速:0.2mL/min;d)柱温:35℃;e)进样量:10μL;f)离子源:电喷雾ESI,正离子;g)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h)雾化气、窗帘气、辅助加热气、碰撞气均为高纯氮气;使用前应调节各气体流量以使质谱灵敏度达到检测要求;i)喷雾电压、去集簇电压、碰撞能等电压值应优化至最优灵敏度;j)监测离子对:孔雀石绿m/z329/313(定量离子)、329/208;隐色孔雀石绿m/z331/316(定量离子)、331/239;结晶紫m/z372/356(定量离子)、372/251;隐色结晶紫m/z374/359(定量离子)、374/238;氘代孔雀石绿m/z334/318(定量离子);氘代隐色孔雀石绿m/z337/322(定量离子)。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按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测定样品和混合标准工作溶液,以色谱峰面积按内标法定量,孔雀石绿和结晶紫以氘代孔雀石绿为内标物计算,隐色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以氘代隐色孔雀石绿为内标物计算。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孔雀石绿、氘代孔雀石绿、结晶紫、氘代隐色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的参考保留时间分别为2.27min、2.30min、2.88min、5.21min、5.31min、5.61min。目前五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结晶紫、氘代孔雀石绿和氘代隐色孔雀石绿标准的离子流图

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按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测定样品和标准工作溶液,分别计算样品和标准工作溶液中非定量离子对与定量离子对色谱峰面积的比值,仅当两者数值的相对偏差小于25%时方可确定两者为同一物质。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试样中的残留物用乙腈-乙酸盐缓冲混合液提取,乙腈再次提取后,液液分配到二氯甲烷层并浓缩,经酸性氧化铝柱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PbO2柱后衍生测定,外标法定量。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样品制备1.提取称取5.00g样品于50mL离心管内,加入1.5mL20%的盐酸羟胺溶液、2.5mL1.0mol/L的对-甲苯磺酸溶液、5.0mL乙酸盐缓冲溶液,用匀浆机以10000r/min的速度均质30s,加入10mL乙腈剧烈震摇30s。加入5g酸性氧化铝,再次震荡30s。3000r/min离心10min。把上清液转移至装有10mL水和2mL二甘醇的100mL离心管中。然后在50mL离心管中加入10mL乙腈,重复上述操作,合并乙腈层。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2.净化在离心管中加入15mL二氯甲烷,振荡10s,3000r/min离心10min,将二氯甲烷层转移至100mL的梨形瓶中,再用5mL乙腈、10mL二氯甲烷重复上述操作一次,合并二氯甲烷层于100mL梨形瓶中。45℃旋转蒸发至约1mL,用2.5mL乙腈溶解残渣。将酸性氧化铝柱安装在固相萃取装置上,将梨形瓶中的溶液转移到柱上,再用乙腈洗涤瓶两次,每次2.5mL,把洗涤液依次通过柱,控制流速不超过0.6mL/min,收集全部流出液,45℃旋转蒸发至近干,残液准确用0.5mL乙腈溶解,过0.45μm滤膜,滤液供液相色谱测定。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液相色谱条件a)色谱柱:C18柱,250mm×4.6mm(i.d.),粒度5μm,在C18色谱柱和检测器之间连接25%PbO2氧化柱;b)流动相:乙腈和乙酸铵缓冲溶液;c)流速:1.0mL/min;d)柱温:室温;e)检测波长:618nm(孔雀石绿);588nm(结晶紫);f)进样量:50μL。目前五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液相色谱测定 根据样液中被测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或隐色结晶紫含量情况,选定峰高相近的标准工作溶液。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或隐色结晶紫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线性范围内。对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等体积参插进样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的保留时间约为6.10min、7.88min、17.77min、18.22min。目前五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结晶紫标准的液相色谱图目前五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合成色素的检测样品的处理和吸附分离样品应先除去酒精、脂肪、蛋白质、淀粉和二氧化碳。酒精可用加热法除去,二氧化碳可用振摇法或超声法除去,淀粉吸附的色素可用洗脱法将色素洗下来。然后在酸性条件下(pH4~5)用脱脂羊毛或聚酰胺吸附色素。反复用柠檬酸酸化的pH为4的热水清洗吸附物,以除去水溶性杂质。用10%氨水-乙醇溶液洗脱色素,收集洗脱液。目前五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1)薄层色谱法(定性)是目前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35-2003推荐的色素的吸附与解吸附方法。在酸性条件下,聚酰胺或脱脂羊毛能与水溶性酸性色素结合,在碱性条件下又能解吸附,将解析下来的色素用纸色谱或薄层色谱进行分离。将跑出来的色素斑点与标准品进行对照,Rf相同的为同一色素。目前六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2)光度法将薄层色谱的条状色带分别用刮刀刮下,用乙醇-氨溶液解吸色素,过滤后真空浓缩至干,用适当的溶剂溶解后于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值,便可知道其含量。通过其吸收光谱可判断为何种色素。目前六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根据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吸收光谱扫描,发现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和亮蓝等5种不同的色素具有不同的吸收谱图,与标准谱图对照,即可直观、快速地定性,且一定浓度下峰高与含量成正比,故可定量,从而建立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合成色素。目前六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3)HPLC法HPLC法测定合成色素具有方法灵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等特点,已成为色素分析的主要方法。HPLC法已列入我国色素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35-2003)的第一法。采用具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HPLC可以通过比较各峰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标准品的是否相同来定性,通过峰面积来定量。目前六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第六章酸度调节剂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它能使食品具有一定的风味、质地和色泽,具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食品中的主要有机酸为乙酸、乳酸、丁二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食品中有机酸的种类、含量与构成对食品的味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机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不仅对食品营养学研究意义重大,而且在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中也必不可少。目前六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用于有机酸分析的方法很多。滴定法和pH酸度计一般用于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分析时需要先衍生再进行测定,而高效液相色谱没有这种限制,因此在有机酸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分析有机酸时,需要衍生化后再进行测定,这是因为:①有机酸的沸点较高,不容易气化;②有机酸具有极强的吸附性、极性和较强的反应活性,在进样器内衬管、柱管和检测器连接处,都容易被吸附,形成严重的拖尾峰,难以准确定量。目前六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测定有机酸一般利用羧基与醇的酰基化作用,生成易挥发性的甲酯、乙酯、正(异)丙酯和正(异)丁酯等,采用非极性固定相的色谱柱分离、快速程序升温,得到很好的效果。目前六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2)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分析有机酸不仅简便快速,而且选择性好,准确度高。根据分离机理,有机酸的HPLC可以分成离子色谱(IC)、RP-HPL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三大类。

RP-HPLC一般使用弱极性ODS固定相和极性比ODS固定相要强的流动相。有机酸分子可直接在两相中分配,各种有机酸因分配系数不同而被分离。为了使有机酸尽可能地以分子形式存在,一般使用酸性流动相来抑制有机酸的离解。磷酸氢盐是典型的淋洗液。有时为了改善峰的形状,在流动相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如甲醇。通常采用UV检测。目前六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用RP-HPLC分析食品中有机酸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来自食品中其它有机物质的干扰。近几年人们已经开始探讨用RP-HPLC同时分离有机酸和其它有机化合物,例如,有机酸和酚类,有机酸、氨基酸和糖,有机酸和糖精的同时分离等等。随着ODS柱的研究开发,今后在有机酸和其它有机物的同时分离方面还将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六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第七节食品漂白剂的检验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食品褪色或使其免于褐变的物质。它分为氧化型漂白剂和还原型漂白剂两种。氧化型漂白剂依靠其强烈的氧化作用使着色物被氧化破坏,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实际中使用较少;还原型漂白剂使用广泛,主要使用亚硫酸及其盐类化合物,通过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还原作用使果蔬褪色,还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目前六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类SO2、亚硫酸及其盐类具有漂白、脱色、抗氧化和防腐作用,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亚硫酸及其盐类毒性较小,人少量摄取时,在体内迅速氧化成硫酸盐排出体外。1d摄取1g未发现任何障碍,1d摄取4-6g,对胃肠有损害,能造成激烈腹泻。慢性影响可引起头痛,对肝脏有一定损害,使红血球血红蛋白减少。因此我国对其采取限量使用,在食用淀粉中规定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不能超过30mg/kg。目前七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亚硫酸盐这类化合物不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以免产生不愉快的气味。亚硫酸盐对维生素B1有破坏作用,故维生素B1含量较多的食品如肉类、谷物、乳制品及坚果类食品也不适合。经常用于白糖、饼干、粉丝、葡萄酒、果脯、蜜饯等产品中。目前七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二氧化硫分析方法主要有滴定法、吸光光度法、顶空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其中光度分析是目前检测的主要手段。(1)滴定法滴定法的测定原理是:样品用1mol/L盐酸或2mol/L磷酸酸化后加热回流,同时样液通氮保护防止亚硫酸盐的氧化,亚硫酸盐迅速转化为SO2,SO2随水汽导入3%H2O2吸收液中,被氧化成H2SO4,然后用标准碱液进行滴定。灵敏度有限,不能检出低于10mg/L的SO2。目前七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2)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原理: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钠吸收液吸收后,形成一种稳定的配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物质,其颜色深浅与二氧化硫含量成正比,通过比色可以计算出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此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较成熟的吸光光度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吸收液毒性较大。目前七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3)气相色谱法亚硫酸盐经Harvey法修饰后用氢火焰检测器检测,方便准确、可靠。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直接测定酒类样品中游离SO2。目前七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十八点(4)液相色谱法食品中亚硫酸盐主要以亚硫酸氢盐形式存在。由于HSO3-化学性质不如SO3-稳定,因此在测定时提高溶液pH值使HSO3-变成SO3-,或在pH值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