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泥塑历史与传承脉络05_第1页
大吴泥塑历史与传承脉络05_第2页
大吴泥塑历史与传承脉络05_第3页
大吴泥塑历史与传承脉络05_第4页
大吴泥塑历史与传承脉络0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吴泥塑大吴泥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末年明朝中期由于民间的游神赛会、婚嫁生子、元宵庙会等节庆活动中,普通民众形成购买“喜童”或“纱灯头”(即制作纱灯的人物头像)的民俗习惯。而这类民俗活动对塑造人型的需求,客观上促进了大吴泥塑的发展。而到了清末民间赛会更是频繁,民间戏班林立,时潮州的潮剧戏班多达200余家,而铁肢木偶的需求也是大增。

一、历史渊源与传承脉络1.5大吴泥塑传承谱系与传承人代别姓名生卒年月字号文化程度传承方式学艺时间备注第一代吴以定第二代吴大芳

家庭传承第三代吴潘强

1838-1902强和家庭传承1845潘记灯屏类吴以定谱系吴潘强:生于道光中期的吴潘强,少年便显露出不凡的捏塑才华。传说其十岁当年,见二鹅相斗,遂捏塑了“双咬鹅”,形象生动逼真,令乡里同行长辈惊叹不已。吴潘强以能迅速、准确传神人物瞬间的表情、神态见称,尤其擅长捏塑戏剧人物,既能体现各种角色的形貌神态,还能区别出不同扮演者的艺术个性。民间盛传,他边看戏边做泥塑,戏一落幕,其泥塑戏剧人物也便完成了。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