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NUMPAGES27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一、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潭中鱼可百许头 B. 全石以为底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A.日光下彻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民桥其上()(2)逾石而往有石泓()(2)北堕小谭()(4)卷石底以出()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有泉幽幽然B.其侧皆诡石怪木然胡不已乎安陵君其许寡人C.然卒入于渴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其长可十许步。(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三、(16分)比较阅读“瀑、潭、桥”组文,完成9—13题
【甲】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乙】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丙】游高梁桥记(节选)
袁宏道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9.(3分)解释加点的词。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0.(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11.(3分)仿照下面示例,请赏析【乙】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中“鱼影”的侧面描写的妙处。示例:【丙】文中“浪纹树影以为侑……”,不直接写春游之乐,而是从“树影”等景物的可人温馨来侧面烘托,尤其是赋予“树影”以人的性情,成了劝食劝酒的人,起到了情景交融、意趣盎然的艺术效果。我的赏析:【乙】文中
12.(3分)按要求,任选一题作答。①请从修辞的角度,简析【甲】诗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②请从听觉的角度,简析【乙】文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③请从炼字的角度,简析【丙】文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我选择第
题,简析:
13.(3分)袁宏道对“堤上游人”发出了“山情水意,了不相属”的遗憾;那么,面对大自然的山水美景,三诗文作者的“山情水意”又分别是什么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甲】文:
【乙】文:
【丙】文:
四、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9-12题。(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lánggān):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水尤清洌
洌: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译文:(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译文:11、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答:
12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答:
五、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4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A.下见小潭
日光下彻B.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C.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D.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
出20.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称赞《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写景最妙,试作简要的分析。(2分)
21.甲文中,作者起初是“心乐之”,心情非常愉快,为什么在结尾却说“不可久居”,矛盾吗,为什么?(3分)22.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3六、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题2分,第13小题6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布石上(发布)
B.以其境过清(凄清)
C.往来而不绝者(断绝)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1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记之而去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何陋之有(《陋室铭》)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13.把【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分)译文: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分)译文: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远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1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18.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9.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20.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分)选文表达的感情《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八、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释】①霁:天放晴。②漎:流水声。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薑(jiāng)坞先生”指姚范。⑨就:完成。⑩卒:同“猝”,突然。
(姚鼐《游媚笔泉记》)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大石出潭中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①水尤清洌
②乃记之而去
③被而名之
④要客九人饮于是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译文: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③翼乎临于溪右译文:
10.阅读【甲】文,请概括作者浏览小石潭的感受。(4分)答:
11.【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4分)答:
九、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甲】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之形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1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益奇而坚
()
(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译文: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投以小石
先帝不以臣卑鄙
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
D.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日更定矣1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
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
的不平之气。(2分)一、【答案】6.D7.C8.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二、答案:17、搭桥,架桥。越过,经过。落入。弯曲,翻卷。18、C19、【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20、【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三、(16分)比较阅读“瀑、潭、桥”组文,完成9—13题9.(3分)①向下
②大约
③指北斗,这里翻译为“像北斗星一样的”10.(4分)示例参考:①忽然向远处游去,轻松急速地来来往往,好像和游人相互取乐。②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11.(3分)作者不直接写潭水清澈透明,而是写日光照射着鱼,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一动不动,清清楚楚,以“影”之黑衬“水”之清亮,彰显了间接描写的用笔之妙。(意思到即可)12.(3分)示例1:我选第①句,简析:以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瀑布急速而下、一泻千里的宏伟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无限的想象空间。抒发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无限惊叹和倾慕之情。示例2:我选第②句,简析:“闻水声”,突出听觉,未见其水,先闻其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如鸣佩环”,以人的“佩环之声”来比喻“泉水之声”,拉近了“人”与“水”之间的距离,写出了水声的清脆悦耳、亲切动人。示例3:我选第③句,简析:“柳梢新翠”,一“新”字,千锤百炼,写出了柳梢之早、之嫩、之鲜;“丝管夹岸”,一“夹”字,更是形象生动,写出了“丝管”弥漫,其声之多、之浓、之美。总之,这一句作者惜墨如金,锤词炼字,极具功夫,表达了对高粱桥初春之景的喜爱、赞叹之情。(能够按要求,结合词句,赏析正确即可。)13.(3分)【甲】文:对庐山瀑布自然美景惊叹、热爱的豪情。【乙】文:对小石潭景物的喜爱、留恋和淡淡的失落之情。【丙】文:对高粱桥新春景色的惊喜、热爱和赞叹之情。(意思到即可)四、9、(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10、(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11、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12、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五、19.B
2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21.不矛盾,作者寄情山水的欢乐是暂时的,凄清的环境触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悲凉之情,被贬官后的忧伤之情也更使他感到“凄神寒骨,悄枪幽邃”,所以不可久居。22.柳宗元的心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苏轼的心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解析】19.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A中前一个“下”是下面的意思,后一个是向下照射,向下投入之意;C中前一个“清”指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后一个是凄清,冷清;D中前一个“以”是因为的意思,后一个是连词,而。因此答案为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0.试题分析: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从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1.试题分析:这种一般回答不矛盾,疏通甲文,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写作背景、作者心情来进行分析即可。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2.试题分析:疏通两文,把握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分析作者心情即可。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六、10.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展119消防宣传日活动总结
- 感恩父母亲演讲稿(9篇)
- 开展119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总结7篇
- 十万个为什么知识竞赛
- 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协管
- 基于双端行波法的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故障定位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公路货物运输与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合同3篇
-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机载阵列天线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临时借款合同范本3篇
- 不同封装形式的锂离子电池串联电弧故障热电特征研究
- 昆明手绘版旅游攻略
- 法律诉讼及咨询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 带式输送机滚筒出厂检验规范
-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课件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承诺函-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承诺
- 格式塔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 英语六级词汇(全)
- 1325木工雕刻机操作系统说明书
- 医院出入口安检工作记录表范本
- 斯瓦希里语轻松入门(完整版)实用资料
- 复古国潮风中国风春暖花开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